教育笔记-放手是爱

合集下载

教育笔记-我们放手就是孩子动手

教育笔记-我们放手就是孩子动手

教育笔记-我们放手就是孩子动手
教育笔记:我们的放手就是孩子的动手由于宋老师这两周请假,班级人手不够,领导特意安排了人手到我们班级帮忙,是一位老教师纪老师,纪老师到我们班来了两天,她以老师的眼光发现我们班一个严重的问题,老师太过的宠爱孩子,导致孩子太依赖老师,什么事情都指望老师,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去尝试,去动手,她劝我们要放手,要让她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正不会的请老师帮忙。

从今天午睡起床开始,起床的时间一到,我就和孩子们商量,自己学穿裤子和鞋子,上衣不会穿的到老师这来,老师帮忙,结果发现,在我的放手下,孩子们真的能动手穿起衣服来,而且穿的还挺好的,不过还是有近一半的小朋友请老师帮忙的,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真的很开心,由此我了解到,放手真的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也决定,从今天开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虽然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相信她们会成长起来的,一定!。

小班放手之爱活动教案

小班放手之爱活动教案

小班放手之爱活动教案引言: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培养幼儿对爱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

在小班教育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放手之爱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放手之爱活动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设计并实施这些活动。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2. 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二、活动内容:1. 亲情分享: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分享他们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可以让幼儿带一张家庭照片,向全班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字和特点,并表达对他们的爱。

2. 小小义工:组织幼儿参与小型义工活动,如清理教室、整理玩具等。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爱心接力: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站成一排,手拉手。

教师在队伍终点放置一个小球,第一个幼儿将球传递给下一个幼儿,以此类推,直到队伍的最后一个幼儿将球放进篮子中。

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4. 爱心礼物:组织幼儿制作小礼物,如手工卡片或折纸花等,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如家长、老师或朋友。

通过制作和送礼物,培养幼儿的关爱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5. 爱心故事:讲述一些关于爱的故事,如《小红帽》、《小鹿斑比》等。

通过故事的讲述,帮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和重要性。

6. 爱心日记:鼓励幼儿写下自己每天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并与家长分享。

通过记录和分享,培养幼儿的关爱他人和感恩的意识。

三、活动实施:1. 在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相关材料,如故事书、手工材料等。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发展爱心。

结语:通过小班放手之爱活动,幼儿能够逐渐培养起关爱他人、分享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的个人发展,也能够为他们未。

教育笔记:该放手时就放手

教育笔记:该放手时就放手

教育笔记:该放手时就放手
幼儿园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冬天穿得特别厚,上厕所、睡觉都是个问题。

对老师的工作又是一个考验。

如果每个孩子都要你老师去帮助的话,那很不切实际。

孩子呢,也有一种依赖感,认为老师肯定会帮我的。

孩子上厕所时,我每次都会帮孩子脱、提,孩子也习惯了。

有一次王老师在负责看孩子上厕所,她本来看见孩子都是自己在脱裤子,一会儿很多孩子都不动了,王老师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看见我去了,她才明白原来孩子们都在等我去帮助他们。

后来我就在反思:有的孩子明明自己会上厕所,看见老师在旁边,孩子的惰性也就产生。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我觉得老师该放手时就放手,鼓励自己动手的孩子,让孩子产生自豪感,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渐渐提高。

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教育笔记-放手给孩子去做

教育笔记-放手给孩子去做

教育笔记-放手给孩子去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笔记:放手给孩子去做冬天的脚步一步步靠近,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冬天冷冷的气息。

表现最明显的是,每次早上来园就可以看到,以前7点半就已经有好几个幼儿来园,可现在8点以后才陆陆续续来园。

孩子们衣服也比以前穿多了,多多少少在行动上跟以前相比也有点不怎么灵活。

班级里面的咳嗽,流鼻涕的幼儿也慢慢增多。

总可以听到很多孩子在上课、下课时不停地说,“老师,我流鼻涕。

”就是下意识的提醒老师帮忙擦鼻涕,系裤子。

前段时间我也没有意识到这点,就拿着纸巾帮忙擦起来。

慢慢地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

不但是表现在擦鼻涕上,还有是上完厕所系裤子,原来可以自己完成的孩子也粘着老师,需要帮忙。

只要是我一在厕所门口出现说检查衣服裤子,很多孩子(会系和不会系的)统统都排起了长队,等着老师来帮忙,穿脱衣服也是一样。

有些孩子是因为家里习惯了,这么多的大人围着他们转,从起床到进园,该帮忙的都包办代替了。

孩子独立做事情的机会就在一次次的消失。

其实该阶段的孩子独立做事情的培养和树立是很重要的。

这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性的树立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班的孩子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

而且很多杂志中指出,孩子独立性的形成最佳时期是4到6岁,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培养。

看到孩子们的现状,我决定在班级交流日活动中跟配班的老师和阿姨共同制定一系列的方案,不但要来帮助幼儿树立独立性的一面。

还应给给家长们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家园配合达成共识。

对于孩子们我也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如擦鼻涕、系裤子、穿脱衣服时先讲明要求,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对于自己独立完成的孩子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对于有进步的孩子应该夸大他的优点,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信心。

还通过互动评比墙中新增添一块孩子的独立做事能力,通过贴五角星的方法,促进孩子的积极性。

这点也很重要,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独立性的动力。

这样的方式比老师或者家长每天反复的说教来的有意义。

小班上学期教育笔记《学会放手去爱》

小班上学期教育笔记《学会放手去爱》

小班上学期教育笔记《学会放手去爱》
教育随笔:学会放手去爱
我今年带的是小班的幼儿,小班幼儿年龄小,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味帮助他们做,就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锻炼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学着慢慢的放手,让幼儿自己尝试着去做。

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啊!
有一次在区域活动中,杨凯斐和徐晓宇等几个小朋友在建构区中拼搭积木,他们几个兴致勃勃的投入到其中,各自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不一会一间大气的房子拼搭好了,他们都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高兴。

用掌声和笑容在庆祝自己的胜利。

老师在一起默默的观察,他们中间起着重要作用的小朋友是杨凯斐,他给每个小朋友都分配了任务,一会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你帮我拿长的积木你来搭建房顶你来拿三角形的积木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

老师学着去放手,让孩子自己来,也是给予幼儿的一种爱。

在区域活动结束以后,要把积木整理好,由于积木很多而且孩子们都把积木放在了一个盒子里,导致盒子被卡在了教具柜中,放也放不进去,拿也拿不出来。

徐晓宇说:这可怎么办啊? 然后看看旁边的小朋友。

杨凯斐说:把多的积木放在另一个盒子里吧于是大家又把一些积木从原先盒子里拿出来。

这才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是安全的老师都要去放手,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尊重和赞赏幼儿的想法。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在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帮助者。

幼儿是发展中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放手去爱,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笔记-放手也是爱

教育笔记-放手也是爱

教育笔记-放手也是爱
教育笔记:放手也是爱
天气逐渐变冷了,孩子们的衣服也越来越厚了,无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衣服、鞋子都变得越来越厚,特别是女孩子的鞋子也从小皮鞋到高筒靴了,有的是拉链,有的是要绑鞋带的,每天中午起床是最忙的时候,为了不让这些孩子感冒,起床前会把空调打开,让卧室变得暖和,起床时也会先帮他们翻好衣服,穿上衣服,但就是这样的习惯,让个别孩子觉得这就是老师的事情,简单的一件外套他拿在手里一直坐在床上心想老师最后一定帮他穿的,有些宝宝看老师会帮他穿衣服就更舒服,整个人都瘫在床上,只伸伸手腿,到最后,就连鞋子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小脚伸进去就可以的,也在那提着鞋子在那大叫:“老师,我不会。

”一看这情形,就觉得,有时是不是我们太宠这些孩子了,这样下去不行,每个孩子有样学样,孩子们最起码的自理都不会了,于是我们商量以后,想出一个办法,因为现在起床时开着空调,温度挺暖和的,这是让宝宝们自己学穿衣服的最好的时机,接着就请会穿的去帮助不会的,这样,哎,不错啊,孩子们觉的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在加上适时的表扬和小红花,有时也会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励宝宝们穿衣服。

于是每个孩子努力的学习穿衣服,想着去帮助别的孩子来得到奖励。

特别是有些宝宝很聪明,本来他们自己会的,只是看到我们每天帮不会穿的孩子在那穿而使他觉得我也不会,等着老师来穿的想法。

是啊,孩子不是不会,而是有时我们的宠爱而使他不会。

放手让孩子们学也是不错的。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

教育笔记-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育笔记-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育笔记-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育笔记: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今天早上刚从操场做完操回来,雪儿就跑过来告状,说润润打她。

类似这样的诉状一天可以有几十次,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同样的感受,特别是一些平时很爱告状的孩子,动不动就跑到老师跟前,来说某某小朋友怎么怎么了。

而因为每个孩子的交往方式不同,又很难避免有碰到或者动手的可能。

如何进行对这方面进行教育,一直都是老师比较伤脑筋的一件事情,但是下午的一件事情就让我茅塞顿开。

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出去散步了,欣欣踩到了圆圆的脚,两个人又开始争执。

我没有过去处理,想看看什么时候他们会跑过来告状。

正在这个时候然然走到他们面前,一本正经的说,“欣欣你踩了圆圆的脚,你道歉了吗?不小心踩到的道歉一下就可以了嘛,又不是故意的。

”这时旁边的孩子也说了,“就是呀,道歉了就可以了嘛。


看着孩子们相互争论的模样,细想一下,其实有时候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请孩子们自己来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正确的处事观念,于是趁热打铁准备开展一场,《如果我是小老师》的讨论活动,活动结束后,效果另人意想不到,很多平时都不太说话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都出谋划策,个个都发表了非常好的意见,尽管孩子的意见总是带点幼稚,或者出于对于教师平时的处理模仿。

但我们还是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

或许孩子的处理方式能更适合孩子。

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

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

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老师要懂得有一种爱叫放手,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讲,让学生读,让学生讨论。

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这也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一种尊重,不是把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

其次,一个学生一种感悟,多个学生就会有多种感悟,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就不会只是老师的一种智慧,而是收获了很多的智慧。

再次,让学生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提高了,他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他就会喜欢这门学科,一旦喜欢了,兴趣有了,那可就不得了,他们的潜能,他们的智慧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因此,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大胆的让学生去讲,不要害怕学生讲不深。

一次两次不深,三次四次不深,五次六次就深了。

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天资聪颖,各方面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他们的讲解未必肤浅,可能还会有新颖独特的见解,让大家耳目一新。

再加上他们年轻,会有一些新的创意,让所有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了其他学生课堂的参与兴趣,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长大,品尝过程的艰辛,收获香甜的果实。

让学生读,随着高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老师都热衷于让学生欣赏配乐配画面的朗读作品,而很少组织学生自己去朗读。

在老师的心目中,总觉得专家们读得好,学生读得不好,普通话不标准,朗读没有感情等,这说明一些老师对朗读的终极目的不甚明朗,读书是为了理解文章,是理解文章必须的一个环节,不让学生读,不让学生去体悟,如何能谈得上理解文章呢?专家读得再好,总不能代替学生去读,代替学生去理解,就像我们不能代替学生走路,不能代替学生吃饭一样,因此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哪怕读得不好也不要紧,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文章,而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文章,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要在乎朗读的形式美不美,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朗读这个过程,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在朗读方面很有天赋,让他们去读,并不比专家们差,有的甚至还要超过专家们,再加上现场效果,绝对比听录音对学生的感染力要强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笔记-放手是爱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育笔记:放手是爱
——《指南》家庭教育的好帮手
我班有一个男孩子他叫岩岩,今年4岁了。

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一对大眼睛乌黑发亮,闪动着聪慧,
樱桃小嘴一笑,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

天真可爱他长得眉清目秀,就如我儿子所说,他叫“小可爱”。

这个小可爱,不爱说话,不欺负小朋友,不乱跑,上课认真听,睡觉认真睡,不给老师惹麻烦,也是老师眼中的“小可爱”。

虽然我们的小可爱和同龄孩子一样大,但是在动作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技能等方面却
显得比同龄孩子差多。

上厕所需要老师提醒,屯裤子把着尿尿;喝水家里人不给用茶杯,每天带一个带
吸管的水壶;吃饭时,带一个围嘴;吃点心很慢很慢;洗手还要老师帮着洗;上幼儿园妈妈总是拉着

的手走;不和同伴玩;不和同伴说话;不唱歌;不念儿歌等。

小可爱虽然可爱,但是小可爱各个方面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同龄孩子,已经阻碍他今后的成长。

作为从教
21年来幼儿教师的我,遇到的一位特殊的孩子,特殊的家长,特殊的教育方式。

就如《指南》所说:“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
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岩岩之所以成为这样,和他妈妈的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在这里,遗传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家庭教育
方式。

通过和家长交流,孩子的爸爸在机场上班,一星期来家一次。

平时,孩子都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妈妈
是全职太太,很爱干净,就如她自己所说:“她是处女座”,有点洁癖。

”所以,从来不带孩子到公共
场合玩耍,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前,从来没有和同龄孩子玩过。

孩子的妈妈性格比较温柔、文静,和孩子
总是轻轻、柔柔的说话,用的语言就像和一岁孩子交流的方式一样,表达着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这样错误教育方式让我这个有着多年以来教育经验的老教师,分外的难受。

真没想到,如今教育的发达
,教育理念先进的80后,竟然这样教育孩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就为这些不懂得用科学的育儿观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
发展。

所以,我就趁家长来园接孩子的实间,和她聊起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让她意识到自己孩子和同龄孩子
的差距。

“不仅不能自理,不和同伴相处,而且也不写作业等”。

然后,我向她推荐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又向她讲解了《指南》的理念和教育孩子的一些关键句子,让她学习《指南》,按照《指南》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
成长。

通过学习《指南》,家长认同了我的观念,愿意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努力,改正他们错误的教育方式,配合我们教育孩子,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
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当然,我们要抱着慢慢促进的心理,不要心急,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孩
子发展的合理期望。

按照《指南》精神,“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
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岩岩从来不敢玩幼儿园的滑滑梯。

为了让他敢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时候,我就把他抱上滑滑梯,然后
扶着他向下滑。

第一次时候,他紧张的要想哭了,当滑下来时候,已经不是那么害怕,我就问他:“好玩吗?”“好玩”。

“岩岩真棒!终于敢玩滑滑梯了。


我又抱着他滑了几次。

我问他,还想玩吗?他说:“不想玩了。

”我知道,初次进行这样有点紧张的活动,不能太久,要慢慢来。

又过了几天,又到了玩大型玩具的时候了,我到处找他,想抱他上滑滑梯,看着他玩。

没想到,他正小心翼翼的自己爬上
大型玩具,看的我都心惊肉跳,真害怕他被旁边的小朋友碰倒。

没想到,他到一点不紧张,手脚用力,爬上攀登架,坐上滑梯,又从滑滑梯上慢慢的滑下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且一直坚持到最后。

事后,我和他妈妈聊起这个话题,他妈妈说:“徐老师,你不知道他每天放学都要玩滑滑梯,而且一直玩到保安催着才回家。

够死了!我都要给晒晕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岩岩玩滑滑梯进步这
么快。

”我接过话茬说:“难道你不高兴,儿子终于能玩滑滑梯了,动作发展了,增强体质了。

《指南》里不是告诉我们要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岩岩就是缺少锻炼,你看他也不敢跑,也不敢玩,玩什
么都害怕。

现在他终于不怕了,你要鼓励他多玩。

”岩岩的妈妈听到这些,“哦,徐老师,我知道了。

我一定给他玩个够!”
是的,有了《指南》的指引,就让我们放开我们的手,多给孩子一些“放纵”的机会,让他独立、让他自强!让我们明白“放手是爱”,学会放手,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