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型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方法:采用普通的手术设备,3个月内完成38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分析。
结果:经手术后2个月随访,术后视力>0.3者占89.5%,其中视力≥0.8者占78.9%,其中后囊膜破裂2眼,晶状体半脱位1眼。
虹膜粘连引起小瞳孔1眼,超声时间28眼为O.2~0.9分钟,平均0.6分钟,超声能量20%~60%,平均38%。
结论:基层医院虽设备较差,初学者并不能完全撑握超声乳化术,但只要充分准备,细心操作,完全能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晶状体植入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先进的手术方法,近年来在我国迅速推广。
但基层医院开展较少,结合我院较早开展此类手术。
现就作者在过去3个月内所做的38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体会作一总结。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文35例(38眼),男23例,25眼,女12例,13眼,年龄37~76岁,平均62,8岁。
老年性白内障36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其中Ⅰ级核2眼(仅后囊皮下浑浊),Ⅱ级核6眼,Ⅲ级核25眼,Ⅳ级核5眼。
术前视力光感至0.3不等。
超声乳化机是美国opeitima2000型,属于中低档机型,超乳设置:超声能量Ⅰ级核20%,Ⅱ级核30%,Ⅲ级核45%,Ⅳ,级核60%,灌注高度70cm,流速16ml/分左右。
材料:全部手术均在国产同辅光学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选用折叠式人工晶体,黏弹剂选用国产透明质酸钠,手术器械为普通眼科器械加国产劈核刀。
手术方法:①术前按白内障手术常规测定计算人工晶体度数。
术前准备麻醉及术后处理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
②手术过程:开睑器开睑,在上方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球结膜瓣,上直肌缝线固定眼球,烧灼止血,在固定环帮助下采用国产一次性切开刀在10~11点处完成自闭式3.2mm宽的巩膜隧道切口及2点位的侧切口。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方法在治疗硬核白内障中的优势和效果。
首先介绍了超声乳化术的原理和方法,接着分析了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和超声乳化术在治疗中的优势。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总结了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中的稳定可靠的临床效果。
也提到了在进行该手术时需要注意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其临床效果稳定可靠,但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整体来看,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并发症、治疗方法、优势、稳定、防治、效果分析、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表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硬核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核心变性增厚,临床上称为硬核白内障。
传统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存在几个问题,如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声乳化术逐渐成为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热门选择。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振动将晶状体核心分解成小片并吸除出体外的微创手术技术。
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中。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研究背景明确指出,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其临床效果尚需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法。
具体包括分析超声乳化术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总结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优势和临床效果,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为相关医疗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方法。
本文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
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通过超声震荡和吸引力将晶状体核提取出来的手术方法。
它能够在
保护眼部组织的有效清除晶状体核,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
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
硬核
白内障患者常常出现视力模糊、近视等症状,而通过超声乳化术后,可以清除晶状体核,
使患者的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研究表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成功率高达95%
以上,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超声乳化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硬核白内障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还
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视力,减轻对他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超声乳化术还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眼部组织的
损伤小。
研究表明,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一般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
重影响。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它可以提高患
者的视力,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超声乳化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应当与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临床报告

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临床报告在我国白色白内障十分常见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最好的适应证是I级到Ⅲ级的晶状体核硬度[l]。
由于白色白内障没有眼底红光反射使连续环形撕囊(C.C.C)十分困难,而且大部分白色白内障的核较硬,因此,成功进行白色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是临床上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1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白色白内障17例(17只)眼,男性10例(10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51—69岁,平均62例;右眼8例,左眼9例。
其中Ⅲ级核11只眼,Ⅳ级核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14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术前视力均为光感。
人工晶状体为美国Alcon或‘兰士达”一体型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仪为Alcon:UnjversalⅡ型,粘弹性物质为Healon。
2方法:(1)手术方法:颞上或鼻上象限角膜缘后2mm巩膜隧道切口,角膜缘后2点位作辅助切口,3. 2mm棱形刀从巩膜隧道向下穿刺入前房,注入Healon,截囊针作“C.C.C”,皮质溢出后,抽出截囊针注吸皮质使术野清晰,再继续“C.C.C”或“开罐式截囊”,水分离晶状体核、皮质。
超声乳化采用“挖碗+12点核下乳化十削梨”(能量50%~60%)即囊袋内将瞳孔区的核“挖碗”吸除,然后慢慢后退乳化头至上方瞳孔领,晶状体钩轻压5点核,同时脚踩2档至1档到O位,上方核缘翘起一瞬间乳化头顶住12点核缘,一边超声乳化核缘,同时“削梨法”[2]吸净核。
3结果1.视力: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9只眼,占53%,其中1.0以上者1只眼;术后1周裸眼视力≥o.5者14只眼,占82%,其中1.o以上者2只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15只眼,占88%,1.0以上者仍为2只眼。
2.并发症:本组17只眼全部为部分环形撕囊+开罐式截囊,术中后囊膜破裂1只眼占6%,瞳孔缘轻度缺损2只眼占12%,无核坠入玻璃体腔。
术后角膜上皮轻度水肿15只眼(88%),条纹状角膜病变6只眼(35%),1周内角膜水肿全部消失。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
硬核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眼病,其特点是晶状体变硬,逐渐丧失透明度,从而影响视力。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本文旨在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超声乳化术是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碎化,并吸出体外,然后再植入人工晶状体,恢复患者的视力。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
临床研究发现,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显著。
手术过程较为安全,可以保护眼部其他组织,减少手术创伤。
手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几乎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有效改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视力损失。
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可以快速且有效地治疗硬核白内障,并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超声乳化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手术风险较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手术中可能发生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
手术费用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保证人工晶状体的稳定与视力的恢复。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并且具有较低的手术风险。
由于手术费用较高,需要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和个人特点。
超声乳化术在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不断完善技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期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期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初期,从小切口白内障转型几点体会。
方法对86眼白内障手术进行观察,分析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提出解决方法。
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
结论该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初期白内障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视力提高快等优点。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基层医院有条件开展此项技术,现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的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80例(86只眼),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9岁;老年性白内障67眼,并发性白内障19眼,(包括青光眼性3眼、糖尿病性9眼、葡萄膜炎性4眼、高度近视性3眼),术前视力:指数—0.3;核硬度:Ⅰ-Ⅱ级42眼、Ⅲ级34眼,Ⅳ级10眼,Ⅴ级0眼(因全部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故不在分析范围内);本组手术医师为同一人,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之前已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技术。
二、术前准备术前行全身及眼部常规检查,眼科A/B超、角膜曲率,用SRK-T公式计算所需人工晶体度数,排除全身及眼部手术禁忌,术前滴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及氟米龙眼液1-2天,术前30分复方托吡卡胺散瞳3次。
三、手术方法前期采用球周麻醉,软化眼球,12点做巩膜隧道切口,注入粘弹剂,2点做透明角膜侧切口,连续坏形撕囊,直径为5.0-6.0mm,水分离、设置合适的参数乳化晶体核,I/A注吸残留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水密切口;并发性白内障术毕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1万u+地塞米松1.0mg;老年性白内障术毕涂典必舒眼膏,包眼。
后期采用表面麻醉,11点做透明角膜切口,其余手术步骤同前。
基层医院高龄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观察

3 讨
论
高龄老年人 的眼组织有其 独特 的特 点 : 1 晶状体核 大且 () 硬, 甚至无皮质 ;2 晶状体悬韧 带脆弱 , () 无韧带 区小 ;3 晶状 () 体囊变薄或机化变厚 ;4 皮 质膨胀 或液化成乳糜 液 ;5 角膜 () () 内皮细胞密度降低 、 目减 少 J 数 。因此 , 高龄老 年 白内障手术
硬 性 或 折 叠式 人 工 晶状 体 (n aclre s I L , A 吸 除前 房 it oua ln ,O ) I r / 及 IL后 囊 袋 内黏 弹 剂 , 切 口水 化 , 查 主 切 口 水 密 状 态 。 O 侧 检 结膜 下 注 射 抗 生 素 和 地 塞 米 松 。 本 组 平 均 超 声 能 量 3 . 0 , 4 6%
平均时间 18S负压 10mm Hg 1m g .3 P ) 瓶高 0 , 6 ( m H =0 13k a , 8 0~15c 青光眼术后者 略高 , 0 m( 高度近视 者略低 ) 。
2 结
果
对 位 于 中央 部 位 机化 混 浊 的后 囊 膜 , 环 形 撕 开 约 3m 后 植 行 m
术中 6 2眼无 法完 整连续 环形 撕囊 而改 为截囊 后完 成手 术; 后囊膜破裂 5 , 6眼 均行前段玻璃体切 割后 I L囊 袋 内植入 O 3 2眼 , 睫状沟植入 1 , 3眼 前房植入 5眼 , 未植入 6眼 ; 悬韧带 不 同程度断裂 4眼。术后 3d内角 膜 内皮水 肿较严 重 36眼 , 7 多 于术后 】 内 自行 消退。虹膜 脱 色 素 l 周 3跟 , 前房 少许 渗 出 9
术后 不 同 时 间视 力 见 表 1。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硬核白内障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眼病,其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阅读困难、近视越来越深等。
为了改善患者的视力,现有许多治疗方法,其中超声乳化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
一、超声乳化术的原理及操作方式超声乳化术是一种通过高频振动将硬核白内障核心分解成小碎片,并通过吸引和排液的方式将碎片完全清除的手术治疗方法。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局麻和消毒2、在角膜上建立3mm左右的小切口3、用穿刺针注入压力调节液,使前房扩大4、在角膜上开一个口,进入手术器械5、用藻类眼架将瞳孔张大6、超声乳化仪的探头进入里面,开始分解硬核7、用手术器械将碎片抽出8、眼前放上抗感染液,最后用角膜缝合线缝合二、临床效果分析在所选的100例患者中,成功率高达95%,手术难度低,恢复时间短,且术后效果明显。
其中,95%的患者手术成功出院,2%的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3%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但均在治疗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此外,95%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1个月,其平均裸眼视力从0.11±0.06升至0.6 ±0.07,囊袋视力从0.18±0.07升至0.8±0.08,可见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显著。
三、超声乳化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超声乳化术具有以下优势:1、微创性较强,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2、手术风险低,手术时只需使用一小切口,局麻即可完成手术。
3、能够完全清除硬核,术后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4、对于脆性晶体造成的挑战较小。
四、注意事项在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器材的消毒、操作的规范性及术后护理均需严格控制。
2、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评估,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手术操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分析【关键词】基层医院
随着眼科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往仅将白内障手术作为复明手术的推广,而现在则视白内障手术为屈光手术范畴,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争取获得更好的屈光矫正效果,大型防盲治盲项目“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健康快车”等均取得重大成效。
我国白内障手术率(每年每百万人群所做的白内障手术)逐年增加,2004年统计已达448.7/100000[1],白内障的手术研究相当活跃,高负压吸引手法劈核技术可减少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并发症,结合散光轴选择透明小切口位置可明显减少术后散光度。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由于费用低、安全可靠,在许多基层地区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
现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已经成为我国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法。
目前无论是透明角膜切口,还是巩膜隧道切口技术已相当成熟。
人工晶体植入也有较大进展,多焦点人工晶体、矫正术前散光的人工晶体、防止术后蓝视症等人工晶体的临床使用,提高了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更好恢复。
在基层医院超声乳化设备的引进和显微技术的开展,提高了白内障患者手术的复明质量,但也应重视防盲治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手术的费用
直接影响白内障手术率在基层医院就诊患者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对经济收入不多的农民患者而言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特点、优点对他们来讲是可以理解接受的,而术前检查以及手术的费用价格往
往接受不了(平均手术费约2500元),加上农村老年患者文化水平偏低,只能接受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手术(现在有80%的患者愿意接受该手术),住院5~7天,手术费用低,视力也提高了。
目前基层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绝大部分是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个人承担的费用相对要少的多。
2 配套设备的不足降低了白内障复明的质量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常规的配套检查设备有:眼科A/B超、角膜屈曲率仪、角膜地形图、脉冲眼压计、视网电生理检查仪、内皮细胞检测仪(省级医院配备),而在基层医院受条件和经济限制只能配备眼科A/B超、角膜屈曲率仪,条件稍差的医院眼科A/B超都不具备,人工晶体的度数只能根据患者以往的屈光度数和视力参照SRD-Ⅱ公式推算得出。
另外白内障患者术常规角膜地形图检查,根据角膜散光轴选择切口位置,这在基层医院是不可能实施的,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术后规则或不规则散光,从而降低了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
术后内皮层不同程度的水肿是术后较普遍的反应,而部分年老体弱患者,水肿消退缓慢,有的需1个月的时间,极个别患者出现了内皮水肿混浊不能恢复,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并发症。
内皮细胞检测仪的术前检查大大降低了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不进行眼科A/B超对眼球的测量和眼后端的检查,由于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采用估算法,往往术后需配镜矫正(一般均大于±2.00D)才能提高视力。
由于晶体混浊严重者眼底视网膜无法窥见,单靠光定位,红、绿玻片检查是不能完全确定视网膜功能的,视网膜电流图的检查应用,克服了多数患者术后因网膜功能差视力不能提高的问题,
做到了术前有一定的预见性,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3 手术操作和技巧决定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在超声乳化吸收手术中,以灵活的手术技巧代替锥形扩大的超声能量,从而降低与能量释放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抽吸力来固定晶体核同时借助器械(如劈核钩)和乳化针头协同将晶体核劈成碎片的方法已破大多数手术医生接受。
目前临床上推广使用的超声乳化手术技巧无不与手法劈核有关,临床上实施的手法有:原位碎核法、拦截劈核法、劈破填入法、囊膜上劈裂等技术[2]。
均是以最大限度降低能量和缩短乳化时间为特点,大大降低了角膜内皮的损伤和内皮细胞的流失,从而降低了角膜内皮失代偿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手术技巧在超声乳化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4 术后视力的估算和复明成功率术后视力的提高(主要是指远视力)是白内障手术是否成功的标志。
一个白内障患者如果术前视力为4.0(0.1),术后视力增加至4.8(0.6)以上,就患者而言认为是成功的手术。
本科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5年来就术后的恢复提高如何估算初步掌握了一些临床体会。
城镇居住的患者相对来讲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约一半人群有看书看报的习惯,也就是说需经常看近一般都不希望戴老视镜,因为时间久后视物模糊,眼酸胀,对他们人工晶体度数估算尽量预留(-0.75~1.0D)的度数,那么术后视力恢复控制在4.6~4.8(0.4~0.6)左右,-1.00~-1.50D镜片可矫正至5.0(1.0)上下,看近物时一般均不要戴镜而视物清晰,这样的术后视力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都很满意,如果看远物要更好一点可以配镜矫正。
而对农民患者上述方案是不可行的,因为他们需要远视力好,如果保留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