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_____即景(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课《__即景》优秀教案(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课《__即景》优秀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做到整体看全,部分看细,特征看真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对景物进行静动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3.通过写景抒发真情实感。

4.乐于交流、分享。

教学重难点:1.找准参照物,学会以它为焦点,进行全面有序的描写。

2.对景物学会动静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范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旅游吧?当我们徜徉在山水之间,欣赏着各色花式时,一定感觉很美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在旅游时拍摄下的照片,和大家一同分享美景带来的愉悦之情!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即景”,即景就是眼前的景物,跟我们之前的写景文章有所不同,不能按四季顺序写。

适合的题目有: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三、佳作引路提炼方法1.按照时间顺序(1)出示幻灯片:清早的海是最美丽的。

碧蓝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与蓝天相接。

太阳公公悄悄地露出半边脸,把海水染成一片淡红。

四周静极了,只有海水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

远处,群山起伏,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太阳公公越升越高,用它耀眼的光芒打破了海的宁静。

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像铺上了一层金子。

小浪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调皮地拍打着沙滩,它们捧着一个个美丽的贝壳送上岸来,逗引着孩子们。

是谁为海妈妈头上插了几朵白色的大花?噢,是海鸥。

它们在海面上盘旋着,鸣叫着。

突然,一只海鸥对着海俯冲,身子刚碰到海水又飞了起来,嘴里还叼着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呢!傍晚,鸟儿们都归巢了,天空中隐隐地可以看见星星。

太阳公公劳累了一天,沉入海底悄悄入睡。

海面上波浪轻轻起伏,那是海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摇摇篮。

时而吹来一阵阵清凉的海风,好舒服!一切都沉睡了,海面又恢复了宁静,只有海妈妈举起的夜航灯在海中央一闪一闪,为夜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啊!我爱你,大海──慈祥的母亲。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习作。

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心得和感悟。

通过描写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浓郁、秋天的硕果累累以及冬天的银装素裹,使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同时,这篇课文还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词汇,来描绘自己眼中的美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景物描写的技巧也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在运用修辞手法和词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此外,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将有助于他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四季景色的特点,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出具有个性的美景描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写作指导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范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季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感受,从而引入课文。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四季景色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分析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美景描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4.个人写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创作一篇景物描写文章。

5.分享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够生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美好事物。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用于示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示例:教师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学生观察树林的特点,如树木的形状、颜色,树林中的生物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示例: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海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海滩的,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关于风景的短文。

示例: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___即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___即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___即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即景》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并能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教材通过提供具体的景物描写,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观察、表达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并能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教学难点:如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景物图片或视频。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准备进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习作:即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景物描写文章,让学生朗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和表达的。

学生可以边朗读边在脑海中想象景物的样子,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并用语言进行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景物的细节,并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组的观察和描绘成果。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分享的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进行创新性的描绘。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

课文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风景即景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描写不生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2.教学难点:如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景物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

2.准备范文,让学生欣赏和借鉴。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风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风景即景》的示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观察景物、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7 ______即景》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在写作时往往难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写作来学习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作文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美感的方法。

每组选一个例子进行讲解,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方法,结合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教师总结,给出改进意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8.板书(课后整理)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整理板书,便于学生回顾和记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即景》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即景》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习作即景【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句。

2.按一定顺序把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练习中,把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突出景物的变化,使画面更加的鲜活。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4.学会自己修改习作,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1.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之所以它大发雷霆,是因为闪电爷爷的作品不合格,不应该展示给人间。

不过,雷公公的火气也太大了,那训斥声噼里啪啦的,比鞭炮声还更猛啊!不久,天庭好像接到了及时任务似的,着急地向人间泼水,拼命地泼个不停。

“嘀嗒嘀嗒”、“咚咚”、“哗哗”……那太阳徘徊着水天相接地方,好像是眷恋着,不想离给大海蒙上一片迷人纱巾。

太阳像一个跳水运动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独立欣赏图片,阅读资料。

一道道金色的海浪般向我涌来,此起彼伏。

我沉浸在油菜花的周围已经来了不请自来的“客人”。

身着黄、白两色礼服的蝴蝶来和油菜花“约会”来了。

它们萦绕着油菜花翩翩起舞,欢快的舞姿令人陶醉!好一幅“留连戏蝶时时舞”的优美画面!我看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让我们把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介绍给别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并说出自己最喜欢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发现身边有许多美丽迷人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使学生明白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引导学生在习作前先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通过课文片段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在习作前要确定自己的描写顺序。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习作:______即景》这一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笔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激发创作潜力。

二、教学准备1.复印教材《习作:______即景》的课文。

2.准备讲解材料和图片辅助教学。

3.提前准备相关写作素材,以便学生参考。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入《习作:______即景》这一课文。

第二步:教学重难点1.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作文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中的起承转合。

3.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培养写作素材来源。

第三步:实践演练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选择一个景物,写一篇以“______”为主题的短文。

2.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培养写作的审美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作文,进行互评互鉴,提升写作水平。

第四步:总结反思1.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2.让学生自评自省,总结写作经验,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个提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过程,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习作:______即景》为主题,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的方式,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细致描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作潜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缺乏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

下一节课可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和反思,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即景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句。

2.按一定顺序把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练习中,把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突出景物的变化,使画面更加的鲜活。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4.学会自己修改习作,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和动静相结合的对比方式,把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写好景物的变化。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4.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和动静相结合的对比方式,把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写好景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荣德基
课件页

一、欣赏图文,导入新课
1.课件一: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乌黑云片
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

这一定是太阳公公粗心大意,
不小心打翻了墨汁瓶,所以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时,天上划了一条闪线,这该是闪电爷爷的“杰作”
吧,它应该在学绘画。

过后,传来了“轰隆轰隆”震
耳欲聋的雷声,雷公公连续批评了闪电爷爷几下,之所以它大发雷霆,是因为闪电爷爷的作品不合格,不应该展示给人间。

不过,雷公公的火气也太大了,那训斥声噼里啪啦的,比鞭炮声还更猛啊!不久,天庭好像接到了及时任务似的,着急地向人间泼水,拼命地泼个不停。

“嘀嗒嘀嗒”、“咚咚”、“哗哗”……那雨时大时小,时粗时细,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总是捉弄人们,那雨声更是奇妙无比,各种各样的,一点也不单调。

有时像海浪在翻滚不息,有时又像乐队在演(2)(3)
奏浪漫的小曲,有时雨声就如小孩子的哭泣……雨水砸在地上溅起了无数像黄豆粒大小的水泡,路旁的野花在风雨中摇晃……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独立欣赏图片,阅读资料。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简短的话运用拟人的写法,围绕“雷雨”进行描写,介绍了天气的变化及雷雨的过程。

2.课件二:夕阳快落山了,太阳如同一个快乐儿
童,顶着红扑扑的脸蛋照映天和海,把天和海变成一
朱红的世界。

太阳慢慢落下,到了海面上,又平稳地
停住,“夕阳无限好”人们不敢眨眼生怕这美丽的景
色就会瞬间不见了。

太阳徘徊着水天相接地方,好像是眷恋着,不想离去。

天空云彩也被染成红色,给大海蒙上一片迷人纱巾。

太阳像一个跳水运动员悄然无声跳入水中,天边留下一抹姑娘羞红云霞。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独立欣赏图片,阅读资料。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简短的话运用拟人的写法,介绍了海上日落的过程。

描写了日落时天空颜色的变化。

2.课件三:春天,正是油菜花开得最灿烂的时
节,一簇簇比赛似的往上窜。

在阳光的映衬下,光
彩耀眼。

一眼望去,好似一片金色的海洋,使人顿
感心旷神怡。

我拿着画笔,用心地描绘着这道春天
的亮色。

画着画着,我仿佛已置身于油菜花的乐园,
一簇簇油菜花张开了笑脸,一道道金色的海浪般向我涌来,此起彼伏。

我沉浸在花的海洋中,被它们优美的舞姿所吸引了。

油菜花的周围已经来了不请自来的“客人”。

身着黄、白两色礼服的蝴蝶来和油菜花“约会”来了。

它们萦绕着油菜花翩翩起舞,欢快的舞姿令人陶醉!好一幅“留连戏蝶时时舞”的优美画面!我看得呆了。

待小蝴蝶表演完毕,停落在油菜花上歇闲时,我飞快地拿起画笔,快速画下这难得一见的场面。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独立欣赏图片,阅读资料。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简短的话运用了拟人、比喻写法抓住油菜花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蜜蜂和蝴蝶的到来使得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3.总结交流:同学们,朝霞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这节作文课就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

(板书:即景)【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为写作中按一定的(4)(5)(6)
顺序有层次的写话作好铺垫,交流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文段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二、了解习作内容
1.课件出示朝阳欲出图,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介
绍一下图上的内容。

2.课件出示: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
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日出日落,飞雪……各种自然现
象交替循环,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朝霞喷薄而出,
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让我们把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介绍给别吧!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原因。

三、审题指导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2.小组交流,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阳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3)会自己修改习作,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四、思路导航。

1.小组交流:如何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呢?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要想让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就要发现美的眼睛去仔细的去观察,选材时注意抓住美景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去写,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范例分析一
这一次是在早晨。

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自由阅读,思考: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话讲的是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7)(8)(9)(10)(11)(12)(13)(14)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发现身边有许多美丽迷人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使学生明白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引导学生在习作前先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通过课文片段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在习作前要确定自己的描写顺序。

不足之处:
教学中没有涉及到引导学生用上积累的好的词语。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很多好的词语,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积累的好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