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横江滨江绿带景观设计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生态恢复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浅析生态恢复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严颖喻竹(黄山学院安徽省黄山市245041)摘要:在社会形态变化的同时生态环境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利用,出现日益恶化的局面[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生态恢复手段,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为逐步实现恢复生态环境,可通过对用地合理规划、体现地域特色、建设景观设计等方式实现[2]。
本文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内涵,并解读生态恢复原理,同时对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功能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深刻讨论,并与目前一些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得出的生态恢复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途径相结合,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环境发展。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恢复;涉及途径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6-0275-021城市滨水景观内涵及生态恢复原理1.1城市滨水景观内涵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海、湖、河、江等于陆地、建筑相邻的边缘地带称之为滨水。
而在城市范围内的水域与城市陆地边缘相邻的区域,总称为城市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范围,与陆地边缘水域和建筑物等设计或构建的景观区称为城市滨水景观。
组成生态恢复意义的城市滨水景观包括湖泊流域、湿地、海洋、江河等或水域边的陆地,或植物和动物等建筑物。
1.2生态恢复基本原理在系统功能或人工干预的作用下,将退化或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至自然状态称之为生态恢复。
环境健康发展需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只有将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动植物群落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稳定,人类传统文化和生态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
生态修复是将自然灾害或人类生活影响被破坏或威胁的生态系统作为重建或恢复工作,调整和重新构建生态结构。
简言之就是生态修复人们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为人类以后更好发展而进行的环境设计。
2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意义及功能价值导向2.1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意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主要部分是城市滨水景观,具有重要地位。
从实用性出发,滨水景观设计是以修复当地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城市滨江景观带景观设计之探析

城市滨江景观带景观设计之探析摘要: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环境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结合,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丰富地域风貌。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滨江地带的景观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本文针对滨江景观设计进行探讨,总结在创建表达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设计方法,为更多地区滨江景观设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滨江景观带;景观设计Abstract: The urban waterfront region is the urban environment resources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artificial landscape will be clever unio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rich regional styl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riverside region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lso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verside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ress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of culture create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in riverside landscape design for more help.Keywords: Riverside landscape zone; Landscape design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中国人历来就崇尚自然、喜爱自然,所以在景观带的设计中也不断加入人文的元素,不断创建表达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设计。
“城市双修”景观模式下海绵城市绿地改造策略——以黄山滨江景观

AGRICULTURAL SCIENCE“城市双修”景观模式下海绵城市绿地改造策略 ——以黄山滨江景观带改造提升为例薛廷宇(江苏大千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65)摘 要:城市双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更新方式,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提升景观品质、改善老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安徽省黄山市成为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
文章以“黄山滨江景观带改造提升”施工设计一体化项目为例,在城市双修理念模式下打造海绵城市绿地,对城市双修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运用原则、改造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绿地的改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双修;公园绿地;海绵城市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Strategy of Sponge City Greenland Renovation under “Urban Double Repair” LandscapeModelXUE Ting-yuAbstract: “Urban double repair” is a way of urban renewa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ndscap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third batch of pilot citie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project of “Huangshan Riverside Landscape Belt Renovation and Promotion” as an example, the sponge urban green space was built under the concept of urban double repair, and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urban double repair were analyzed in landscape garden plann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green space renovation.Keywords: Urban double repair; Park green space; Sponge City1 “城市双修”与“海绵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双修”是指开展生态修复及城市修补的简称,是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的老化现象以及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与地形地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景观风貌,提升城市活力和地域特色。
滨江景观大道设计方案工程

滨江景观大道设计方案工程一、项目背景滨江景观大道是连接城市与江边的一条重要道路,其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建的滨江景观大道设计需要顾及到道路的功能、交通、环境以及城市景观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道路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该项目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总体规划1.总体定位滨江景观大道是城市与江边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文化与风貌的重要代表。
因此,新建滨江景观大道将以“绿色、生态、人文、艺术”的理念为发展方向,打造成为集交通、休闲、娱乐、观光、商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带。
2.设计理念本次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理念是“和谐、宜居、开放、活力”,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融入城市人文景观、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滨江景观大道。
3.功能定位新建滨江景观大道将以城市交通、休闲观光、商业服务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功能,同时充分利用滨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营造出宜居、宜游、宜商、宜文的城市新形象。
4.发展目标本次滨江景观大道的建设目标是,使道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休闲娱乐环境,促进城市旅游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三、设计构思1.景观节点在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中,将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如观景台、休闲广场、文化广场等,在这些节点设置绿化、雕塑、喷泉、座椅等,创造出更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升道路的环境质量和视觉效果,并增加道路的休闲、观光功能。
2.休闲设施为提升道路的休闲功能,将在滨江景观大道设置多个休闲设施,如咖啡吧、书吧、游乐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绿化景观在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中,将尽可能增加绿化带的宽度,设置多种植物和花卉,打造出美丽的绿色长廊,提升道路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文化建筑滨江景观大道设计将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如庙宇、古镇、民俗村落等,以及一些文化主题街区,如书店街、美食街等,为道路增添更多的文化氛围和特色,提升道路的人文景观价值。
生态 慢行 健康——滨江空间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慢行·健康——滨江空间生态景观设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重大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生态区域保护、生态廊道建设、生态文化与基础建设“六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资源优势,加大水、大气、森林、土壤等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增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完成哈泥河等饮用水源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辉南县龙湾群、通化县石湖两大生态保护开发建设,打造沿江沿山沿路生态长廊,构建科学生态文明体系。
标签:滨江;空间;景观设计;生态;和谐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即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良好的城市氛围、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将为城区提供最基本的经济建设平台。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生活人居环境,建设最佳生态居住区,营造良好的、更富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
滨江文化公园本着“生态·慢行·健康”的主题,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规划区域周边的土地价值,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吸引生活区商业、房地产业的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项目总论1.1 项目地理位置项目位于通化市二道江区滨江公园,公园依靠浑江沿江建设,自桦树大桥至长胜大桥北侧江堤,西靠沿江大桥,南邻沿江路,紧邻鹤大公路,交通便利。
1.2建设项目背景依据《吉林省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通化市以绿色转型、全面振兴为主题,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医药高新区、中心城区和县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把通化建设成为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东北东部中心城市和国际医药健康名城。
2、工程概况2.1建设规模滨江文化公园项目总长度2.8公里,总面积219422㎡。
自桦树大桥至长胜大桥北侧江堤,主要打造滨水景观、芦苇迷宫、荷塘月色、湿地景观、运动休闲、花海景观等6个功能分区。
浅谈滨水景观带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应河、湖、海沿岸湿润环境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及 浅水区的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水景植物的配置原则应以因地 制宜理念为主,设计者需要对色彩、植物高度、形状等因素进 行考虑。植物层次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高低错落和色彩组合两 个方面。植物高矮对比鲜明,种植疏密有致、色彩关系和谐, 就能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选择对应的植物搭配方案,如根据色 彩搭配原则选择梅花、松柏等植物,根据土壤条件选择本土树 种与外来树种,根据绿植的高矮层次分布需求选定乔木、灌木 等树种,通过不同配置方案的相互搭配,突出滨水景观园林的 层次感、艺术感。
园林植物不仅“身材”多样,“姿态”也各有千秋。进行 植物配置时,可根据植物形状,结合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来 构成封闭、半封闭、覆盖、开敞和垂直等空间形式。在植物造 景环节,常见的种植方式有孤植、列植、片植等形式,根据不 同的形式景观需求,应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对于乔木、灌木 等覆盖面积较大、植株较长的滨水植物,一般建议选择孤植, 在保障植物正常存活的情况下,树叶与灌木丛所造成的遮阴效 果能够将水面与园林映衬得更为开阔,并突出“一枝独秀”的 景观效果;而对于树种单一、树群整体美感较高、树群体量较 低的植株群体,一般建议采取群植方式,着重体现滨水群植植 物的群体美,营造自然度高、富有生态气息的园林氛围。
城乡规划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浅谈滨水景观带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邹骅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 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活动中,做好滨水区域的景观园林设计工作,对于未来城市整体环境的建设有着极为 重要的价值。合理应用滨水景观植物塑造新的生态环境,在保障原有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能够为群众带来更为丰 富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滨水景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
黄山市横江大桥至梅林大桥段防洪、蓄水及滨江绿化工程方案设计任务书

黄山市横江大桥至梅林大桥段防洪、蓄水及滨江绿化工程方案设计任务书新安江中心城区上游段综合治理,立足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 ' 快节奏推进的要求,突出“四个为重”(重根本、重长远、重实效、重品位),保环境、利防洪'促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与新安江中心城区延伸段相辉映的新的旅游风景点,经济的增长极。
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增强城市西区防洪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二是集约利用沿河两岸土地资源,进行土地综合开发,拉动周边土地升值;三是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重塑新安江上游段翠荫绵延\远山如黛' 江水清澈的滨河环境,并实现新安江上游段与新安江中心城区延伸段花山谜窟景观水上旅游航道的全线贯通,以此带动两岸综合开发,拓展旅游新业态。
一、项目区域现状:横江源于夥县漳岭的白顶山,海拔高程1130 m,经渔亭东流入境,至东亭汇东亭河经岩前至蓝渡汇龙源河,至杨村汇紫溪河,又至川湖万全山汇夹溪河,继续东流至万安镇,在富来桥汇柳州河' 松萝水,在观音桥汇琅源水,再经潜阜至梅林附近汇陈坑水入屯溪境,然后经新潭、隆阜至阳湖,在花溪饭店与率水汇合形成新安江,河道长度75km,流域面积997km2,住河道上游流经齐云山,中下游两岸地势开阔,是休屯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河道平顺,河漫滩较发育,河道平均纵坡为3.12%o o工程范围内横江主河道局部地段未设防,防洪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防洪要求,绝大部分堤防堤顶高程不足,堤身普遍单薄,堤身填筑质量差,砂堤砂基缺乏防渗处理,洪水时极易发生堤基、堤身渗透破坏;外坡基本无防护设施,抗冲刷、抗风浪能力弱;淤积严重,多年未实施清淤,萎缩严重,防洪能力逐步降低。
梅林大桥下游左岸现状为大面积的滩地,场地内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但没有加以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生态节点破碎,没有完整的体系和结构。
右岸梅林桥至占川河分洪道段有大片基本农田;桃花岛南岸有戴震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址。
南滨江滨水景观带建设:又好又快

借 鉴。
南滨江 滨水 景观 带建 设仍 在进
行 , 旅 游度 假 区的干 部职 工以 “ 市 又
好 又 快 ” 发 展 要 求 仍 在 日 以继 夜 地 的
奋 斗 拼 搏 。相 信 用 不了 多 久 。 个 南 整 滨 江 将 成 为 我 市 的 景 观 核 心 和 服 务 核心 。 合现在 的以及规 划确定 的 5 结 目标 , 并综合考虑整 个新安江滨 水区 滨 江 景 观 带 建 设 的 同时 。 并将 驳 岸 处 旅 游接 待服 务 设 施 , 滨 江 将 成 为 一 南 域 的 景 观 功 能 建 设 , 新 安 江 两 岸 的 同 时实 施 , 到 同 步实 施 , 约 共 享 。 我 市 最 重 要 的 展 示 城 市 形 象 和 对 外 使 做 节 滨 水 地 区 成 为 我 市 城 市 景 观 的 核 心
“ 好 又快 是 市 四 次 党 代 会 提 进 行 合 理 整 合 。 又 , 同时 兼 顾 沿 江 地 块 的
开发及城市 形象的塑造 , 是南滨江滨
工程涉 及面 广 , 迁 、 工 难度 拆 施
又 好 又 快 , 南 滨 江 滨 水 景 观 带 水景观带的一项综合整治工程 。 是 其 品 而 这 里 说 的 南 滨 江 滨 水 景 观 带 目 大 、 品 味 、 质 要 求 高 , 整 个 工程 05年 去 前指的是它 的东段 . 东段 景观带全长 于 2 0 初 展 开 , 年底 全 面 竣 工 。
南 滨 江 的夜 晚 是诱 人 的 。尤 其 是 3公 里 , 起 翻 极 坝 , 至 佩 琅 河 口 , 东 西
可以说 , 南滨江滨水景 观带 是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个主要部分 。
2 景观 设 计 理 念 的 提 出
.
图 1项 目总 平面 布 置 图
根据黄 山市政府在规划设计前 提出的有关横江 滨 江绿带景观工程 的指导 意见 ,在深人理解黄 山地 区历史文化底蕴 的基础上 ,对规划区域 内现存 的 自 然 景观 、人文 景观等设 计条件 进行 了反 复的勘察 , 提出 了尊重历史文化 ,发 掘 自然景观条件 ,突 出 自 然 与人 文和谐对话这一设计理念 。 通 过对 滨江 两岸 自然地貌 与人文 环境 的梳理 , 设计将 时间 的纵轴与空 间的横轴相互 串联起来 ,向
第4 期( 总第 1 6 7期 )
2 0 1 3年 8月
中 圄 跋z
CH I NA M UNI CI PAL ENGI NEER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
No . 4{ Se r i a l No . 1 6 7 )
Au g. 2 01 3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6 5 5 . 2 0 1 3 . 0 4 . 0 2 0
则参考 了传统 的徽雕艺术 ,通过结合 抽象化 的徽雕 装饰纹样 ,最终形成 了以古老的徽 州文化为基本景 观设计元 素 ,用 现代 的雕塑形式诠释古老徽州文化 的深刻 内涵 。
3 . 2 因 势 利 导 的 景 观设 计
3 . 4 以 人 为本 的 景观 设 计
景观规划 、设计 、建造是在保 护 自然环境 的基 础上 ,改善 和丰 富生态状况 ,最终实现绿化 、美化 环境的宗 旨。最根本 的 目的是为 了实现人 与 自然和 谐 共生 ,为市 民和游人创造一个环境清雅 、充满文
关 键 词 :风 景 园林 ;防 洪 工 程 ;滨 江 绿 带 中 图 分 类 号 :T U 9 8 6 .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4 6 5 5( 2 0 1 3) 0 4 — 0 0 5 3 — 0 2
1 项 目背 景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 ,是 我国著名 的风景胜
横 江滨 江绿带景观工程具有排洪蓄水功能 ,其 化气息 ,宜居宜游 的亲水休 闲绿化空间。 堤防较北侧 的新 二路要高 出接近 2 m。 梅林滨江绿 带位 于整 体滨江绿化 带 的最北 段 ,
地 。 新 安 江 是 黄 山市 的 主要 河 流 ,属 于 钱 塘 水 系 ,
项 目规划范 围内的横江属 于新 安江的支流 。横江滨 江绿带工程位 于黄 山市 屯溪区 ,西起 新潭溪 的梅林 大桥 ,东至横江桥 ,南侧 紧靠 黄山 国际机场 ,并一 直 延 伸 至镇 海 大桥 ,北 侧 紧邻 齐 云大 道 ,项 目全
黄 山市横江滨江绿带景观设计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乔 雪 松
( 上 海 市城 市 建 设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上 海 2 0 0 1 2 5)
摘 要 :对 于拥 有丰 富 自然 景观 环境 资源 和深厚 历史 文化 的黄 山市 ,依 托滨江 的特殊 地理 环境 ,建 造横 江滨江 绿带
工 程不 仅对本 区域 自然 环境 的生态 效应具 有保 护 和利用 的意义 ,同时也对横 江下 游 区域 的 自然 环境 、人文环 境起 到重要 的改善 、丰 富和提升作 用。在横 江滨江绿带 方案 的设计 中 ,突 出 “ 本 土化 ,生态化 ,因势利导 ,以人 为本 ” 的景观设计 思路 ,通 过 自然 与人文 的和谐 对话 ,展现一个 亮丽 的滨水 景观空 间 。
3 自然 与 人 文 和谐 对 话 的 景 观 理念
设计 以 自然与人 文和谐共存 的理念为指导 ,在
整个 项 目 的规 划 设 计 过 程 中 ,始 终 秉 承 自然 与人 文 相互 协 调 的基 本 原 则 。 3 . 1 本 土 化 的景 观 设 计
一
个好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立足于本 区域的文化
变 ,描绘出黄 山新 的发展蓝 图 ,勾勒 出滨江绿带 的
美 丽轮廓线 ,传递 出 自然 与人文 间的视 觉体 验 。
项 目总平面布置 图见 图 1 。
滨 江绿 带景观设 计始终将徽 派文化作 为设计 的
基本创作 源泉 ,在景观组团 、广场 、休 闲绿地 中打 造 多个 景观节点 ,如神秀古亭节点以传统的徽 派古
5 3
中 圄 彳 跋工 农
乔 雪 松 : 黄 山 市 横 江 滨 江 绿 带 景 观 设 计 方 案 的 实 践 与 思 考
2 0 1 3 年 第4 期
塑 ,整体雕塑 采用梯形 的构图作 为设 计主体造 型 ,
上 艺术配植 ,使植物种植体现生态化原则 ,有机地
同时充分结合本土 的徽派文化元素将 “ 徽 ”字作为 将人工绿化景观作为辅助条件与 自然绿化景观完美 点景元素 ,设置在雕塑 的核心部位 ,其他装饰 细节 地 融合 在 一 起 。
亭 为蓝本 ,结合徽 派的 白色马头墙 在滨江绿带 内部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2 — 2 0 作 者简 介 :乔 雪松 ( 1 9 7 9 一 ),男,工程 师 ,硕 士 ,研 究方
向为景观 规划 。
打造 成极具徽派建筑特色 的景观节点 。碧波栈 道广
场 在 广 场 的 中 央设 置 了 具 有徽 派 风 格 的 中 心景 观雕
根源 ,使 景观设计追 根溯源 ,尤其 是在黄山这个极
具人文 气息的区域 ,显得尤为重要。譬 如黄山地 区 浓郁 的徽 派建筑文化 ,以黛瓦 、粉壁 、马头墙 等为 代表 的形式特征 ,配以砖雕 、木雕 、石雕 为代表 的 装饰特 色 ,构成徽 派本土文化的核 心精华 。
人们展示 出随着时 间变化所带来 的城市 风貌上 的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