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教案

合集下载

三(1)班传统文化《孝经》教(学)案

三(1)班传统文化《孝经》教(学)案

年级三年级科目传统文化教师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课时计划第 1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2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2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3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3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4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4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5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5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6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6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7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7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8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8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9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9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10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0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11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1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12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2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7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3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8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4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5 课时年月日《孝经》谏诤章第16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课课文。

2、理解课文容,让学生懂得即使长辈有错也要直言规劝,使其改正过错。

3、教育学生从小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容,了解谏诤也是孝道。

教学难点:知道孝顺父母,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教学准备:录音,多媒体课件,有孝顺有关事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父母有错你能指出来吗?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十五篇《谏诤章》,看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谏诤章第十五。

解题: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

二、初步感知,听读。

(出示课件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孝经《开宗明义一》PPT课件

孝经《开宗明义一》PPT课件

01
02
03
尊重长辈
东方文化中,孝道强调对 长辈的尊重和顺从,包括 言语、行为上的恭敬和礼 节。
赡养父母
在东方国家,成年子女有 赡养年迈父母的责任和义 务,包括提供物质上的支 持和生活上的照顾。
传承家族
孝道在东方文化中与家族 观念紧密相连,子女要传 承家族的血脉、文化和价 值观。
西方国家(谢观看
“开宗明义”是孝经中的第一章,具 有开篇明义、引领全书的作用。
选取“开宗明义”一章作为课件内容 ,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孝经的核心思 想和主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该章阐述了孝道的根本意义和重要性 ,为全书奠定了基调。
同时,该章所强调的孝道思想也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促进其全面发展。
当代社会中典型案例剖析
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
陈斌强是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他用小时候母亲背他的 布带紧紧地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与自己绑在一起,每天 既要照顾母亲,又要完成教学任务。他的孝行感动了无数人 ,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当代青年志愿者支教行动
许多青年志愿者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偏远山区支教 ,用知识和爱心陪伴留守儿童成长。他们的行动不仅体现了 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体现了对父母的孝道——让父母看到他 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为社会做贡献。
分履行孝道义务。
传承和弘扬孝道精神现实意义
传承和弘扬孝道精神对于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孝道精神需要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 性和责任感,促进家庭关系的平等和民主。
孝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道精神有利于 提高民族道德素质。
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和社会制度等手段来保障老年人 的权益和福祉,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1、《孝经》1开宗明义教案

1、《孝经》1开宗明义教案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五年级国学科教案主备:卢洲行政组长:卢洲副校长:罗睿教学内容:《孝经》——一、课型:诵读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主学习,读通《纪孝行》。

2、合作探究,初步了解意思及说明的道理。

3、背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开宗明义》所讲的内容,并能背诵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背这首诗,知道《开宗明义》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能把这部分背下来。

四、经典链接:《孝经》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与弟子曾参以问答的方式,阐述孝道及孝治意义的一本经书。

《孝经》共分十八章,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阶级,就个人的地位和职业,标示了其,实践孝道的法则与途径。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纪孝行》全部孝经的纲领。

它的内容,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诗,遇到不懂的字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读通后再把名句读三遍。

2、理解试着理解每句的意思。

3、试着背一背这名句。

三、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一:读《纪孝行》,读通每句。

小组展示二:说说自己能理解的诗意。

小组展示三: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纪孝行》。

小组展示四: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名句告诉我们的道理。

自由背诵、开火车背诵。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五年级国学科教案四、拓展延伸。

1、把这部分背给家长听。

2、了解《孝经》的其它内容。

《纪孝行》【原文】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

为下而乱,则刑。

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译文】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

孝经各章教学设计

孝经各章教学设计

孝经各章教学设计孝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全书分为十二章,探讨了孝道在不同场景下的体现与实践。

下面是我为孝经各章设计的教学方案:第一章:父母之丧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丧的重要性,明白行孝敬父母之道。

教学内容:1. 学生共同朗读本章内容,并讨论其中的故事和道理。

2.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情景剧,演绎在父母丧事上如何秉持孝道。

3. 学生撰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如何行使孝道,并分享给同学。

第二章:夫妻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夫妻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婚姻中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教学内容:1. 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夫妻之道的精髓,并进行展示。

2. 学生观看一部婚姻生活的电影,分析其中夫妻关系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3. 学生展开一次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婚姻中体现孝道。

第三章:兄弟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明白兄弟之道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以及兄弟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

教学内容: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兄弟之道的海报,并在班级内展示和交流。

2. 学生进行一次双胞胎竞赛,亲身体验兄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加深理解。

3. 学生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与兄弟相处的经历,并分享给同学。

第四章:君臣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了解君臣之道的重要性,明白忠心事国的道理。

教学内容:1. 学生观看有关古代忠臣事迹的纪录片或电影,分析其中忠诚于国家的意义。

2.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有关忠臣事迹的展板,并向全班进行分享。

3. 学生进行一场班级竞赛,围绕如何以身作则,表达对国家的忠心,加深理解。

第五章:朋友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朋友之道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明白友谊的珍贵。

教学内容:1. 学生观看有关友谊的短片,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2.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有关珍惜友谊的宣传海报,并在学校展示。

3. 学生进行一次班级游戏,锻炼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孝经》教案设计

《孝经》教案设计

《孝经》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孝经》目标:通过学习《孝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孝”观念,培养学生对父母关爱、尊敬、孝敬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课时:导入与前期知识复习(20分钟)1.导入(5分钟)以“你觉得什么是孝敬父母?”为题,引导学生回答,并谈论自己对孝敬父母的看法和体验。

2.前期知识复习(15分钟)回顾学生前期对儒家思想的学习,如《论语》、《大学》等,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他们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第二课时:《孝经》核心内容介绍(30分钟)1.学习《孝经》的背景(10分钟)2.学习《孝经》的主要观点(20分钟)逐段介绍《孝经》中的主要内容,强调其中对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段落的内容,思考其含义和对于个人行为的启示。

第三课时:《孝经》的现实意义(40分钟)1.学习《孝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孝经》中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

2.分析《孝经》的价值观(20分钟)帮助学生分析《孝经》中的价值观,比如尊敬长辈、关心家人、传承家风等,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第四课时:反思与综合应用(30分钟)1.反思学习《孝经》的收获(1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孝经》的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2.综合应用《孝经》(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孝经》中的原则,设立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解决具体的问题。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30分钟)1.总结学习《孝经》的经验(15分钟)让学生总结学习《孝经》的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对于孝敬父母的新认识。

2.拓展学习《孝经》的内容(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献或现代文化作品,进一步了解《孝经》中的思想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课后作业:请学生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这个问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并自由发挥,以展示他们对于《孝经》学习的理解和应用。

1《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1《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韦敏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

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一颗孝心,以这颗孝心来治理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更要爱自己的德行,不使自己的品格、节操受辱。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3、我们要学习曾子对老师那种谦恭的态度,这样才能受教。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播放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它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

)说的对,小动物都知道孝顺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人类呢?(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父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二、出示原文,体会孝道。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仲尼居,曾子持。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教师范读。

3、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4、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8.14李一凡讲坛稿《孝经》

8.14李一凡讲坛稿《孝经》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无念”就是念,“无”是个语气词,就是 念念不忘你的祖先。
• “尔”是你。 • “聿”是述,叙述。 • “修”是要修持。 • “厥”是他的,就是祖德。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题目解读
• “开”就是张的意思,就是你要彰显。 • “宗”是什么?宗是本,本就是根本。
“明”就是显,明显, • “义”就是义理,把这个自性的义理,所
谓道理,把它明显化。 • “章”这个字也就是明的意思,就是分开
每一段来使义理很明显,这叫章。 • “第一”,我们知道这是按照章的数目字
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孝 心它的根本就是爱心,看待一切人就犹如看待自 己父母一样,对一切的男子当作是父亲一样孝顺, 对待一切女人都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的爱敬。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行孝不是只停留在不毁伤其身,不毁伤其 德,还要进一步的提升,所谓“成立其 身”。这是什么?要立大志做圣贤,立身 行道,才能使善名发扬于后代。所以真正 能够把孝道做到很纯,这样的话父母的名 声也都能够得到显耀,甚至比帝王的名声 更为显耀。
来排列,这是第一章。
仲尼居。曾子侍。
• 唐玄宗在《御注》里面讲,“仲尼”是孔 子的字号,“居”是闲居,闲坐着。
•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在旁边侍坐,“侍” 就是侍坐。因为这个“侍”是学生在老师 旁边服侍老师,有的时候是站著,有的时 候是坐著,所以侍立、侍坐都可以。在这 里,曾子是陪着孔子在坐着。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 这个“夫”就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的, 就是孝。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就是孝, 一个字。这个字能什么样?以顺天下,民 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现在梦寐以求 的和谐社会,就一个孝字就能做到,它是 “德之本”,道德的根本。

开宗明义章第一

开宗明义章第一

yì zhāng dì

开 宗 明 义 章 第 一
zǐ yuē xiānwāng yǒu zhìdé yàodào yǐshùn tiān xi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mí n yòng hé mù shàngxià wúyuàn rǔzhī zhī hū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道,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
zhōngyú shìjūn zhōngyú lìshēn dà yǎ yún wú niàn ér zǔ yù xiū jué dé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 德。’‛
二、合作交流: (群学——展示)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
zhōngyú shìjūn zhōngyú lìshēn dà yǎ yún wú niànér zǔ yù xiūjué dé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 德。’‛
我会读 开 宗
mí n yòng hé mù
kāi zōng mí ng yì
shēn tǐ fà fū shòu zhī fù mǔ bù gǎnhuǐshāng xiàozhī shǐyě lìshēnxí ng d ào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yángmí ng yú hòu shì yí xiǎn fù mǔ xiàozhīzhōngyě fú xiào shǐyú shìqīn
shēn tǐ fà fū shòu zhī fù mǔ bù gǎnhuǐshāng xiàozhī shǐyě lìshēnxí ng d à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其道德价值取向。

3、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通过读,吟,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经典,乃至能吟诵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课前准备:头饰、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播放儿歌《我的好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呢?(他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说的对,百善孝为先,说到孝,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孝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
二、学习课文,体会孝道。

(一)诵读经典,读出节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教师范读全文。

(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二)、品读经典,读出感情(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其它自然段。

(谁能像刚才那样读一读其它自然段。


5.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三)理解文意
1.了解人物。

2.分段理解文段大意。

3.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适时进行感恩教育。

(四)走进经典
1、师生合作读。

(现在谁想和老师合作演一演,重回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2、同学合作读。

3.男女合作读。

4.全班读。

三.课堂小测(秀一秀)
1.领任务。

2.展示。

3.吟诵。

四.小结。

五、拓展作业:1.将《开宗明义章第一》读给家长听。

2.收集一些有关孝道的名言或故事。

3.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