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1 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中国、印度、希腊和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研究文字、音韵、训诂。
4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的《梵语语法》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语法著作。
5、语言学的功用:1)、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2)、是制定语文政策的依据;3)、是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
6、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
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而言语是属于个人的。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规则是有限的,言语作品是无限的。
而语言规则是从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
语言研究就是从言语作品中找出这些规则。
语言和言语是紧密联系且互为前提的。
1+1+1+1+1+1+……=集体模型语言1“+1”“+1”“…”+1“‟…‟…”“言语7、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人类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代码、数学符号、物理和化学公式…(语言代用品)图画、手势、表情、身姿…(副语言)击鼓、鸣金、军号、烽火、红绿灯…语言2、语言和文字文字能使语言传之远方,留于后代;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对人类有极大的贡献。
然而文字的基础是语言,它只是辅助语言的工具。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8、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语言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
语言约定俗成以后,则具有强制性。
2、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语言不同于图表。
图表可以是二维的。
语言只能是一维的。
9、如何认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提示:语言的层级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语音部分1、什么是语音?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区别何在?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语音还具有社会属性。
2、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重、音长、音质。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课程大体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讲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五、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六、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占20%第二部份考核内容一、绪论(一)大体要求熟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式、大体分类和主要流派,和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二)考试内容一、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五、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六、普通语言学的产生;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八、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九、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1一、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计划中的作用;1二、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三)知识点一、语言学;二、普通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4、应用语言学;五、传统语言学;六、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语言(一)大体要求理解语言的含义;熟悉语言的性质;初步熟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熟悉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内涵,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二、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五、语言是一个系统;六、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锁性和自主性;八、语言系统的层次性;九、组合关系的含义;10、聚合关系的含义;1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三)知识点语言、言语、语言符号、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语言的层级性、二重性、强制性三、语音大体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类性质,了解描述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式,理解音位学的大体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大体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大体形式,提高熟悉语音现象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11)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2011)《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总体框架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语言的功能和结构第三章语音第四章语法第五章文字第六章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第七章语言的演变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语言学概说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人类语言2、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追溯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二、语言学的学科分类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以研究的侧重点为标准: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很明显,在这一分类体系中,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
三、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总的看来,到目前为止,整个人类的语言研究,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它们是: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公元前4世纪19世纪初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当代◆从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语言研究就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语言学也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语言的功能和结构第一节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体现在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三个方面。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标志功能:语言是一个人所属民族、地区、社团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的身份和文化素养的标志。
二、语言的文化功能1.文化镜像功能:语言是反映文化面貌的一面镜子。
2.文化传承功能三、语言的心理功能1.认知功能:语言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思维功能: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思维的类型不同,和语言的关系也不同。
具体情形如下: 1 形象思维的低级阶段非语言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语言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语言思维◆在人类的思维中,非语言思维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语言思维。
第二节语言的结构一、语言是一种符号1、符号——被约定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2、符号的特点任何一种符号,都必须具备形式和内容两个基本部分。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符号和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导言一、解释以下概念,并指出语言学、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差异二、语言学理论在指导语言实践上有哪些作用?第一章,第一节,名词解释语言的主观性2,例子1、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2.信息传递中接受存在的方式三、论述: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一章,第二节,名词解释语言能力二、举例说明:语言的民族性三、简答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3、聋哑人的语言问题与思维特点四、论述1.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2.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征候2.心理现实二、辨析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区别相同点分点答题)1、语言和言语2、征候与符号3、语言与符号三、简答1.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逐点回答,无例)。
如何理解“人们的心理现实在不断增加”第二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线性2。
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3。
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二、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三、论述1.语言符号系统是一个分层设备2、语言层级装置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来运转第二章第三章1。
名词解释语言能力2。
简短回答1、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后天的语言环境决定着人的语言能力的现实和维持2、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三、论述人类语言符号与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第三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音标2、国际音标二、语音学与音乐学的区别、区别与联系III.简短回答1、语音与自然界声音的异同2、语音学研究的诸方面第三章,第二节I,名词解释1,纯音2,乐音3,噪音4,音高5,伴奏6,基频7,共振频率2,简要回答1、语音四要素中哪个要素是基本的?为什么?2.如何理解音高、重量和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音质的变化是绝对的?3.声学分析软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第三章第三节一、名词解释1、元音舌位图2、基本元音3、颤音4、闪音二、简答1.为什么人能灵活地发出复杂多变的声音,而动物却不能?2、近音与半元音的异同点是什么?3、各民族发音的共性和特性怎样?三、绘制元音舌位图第三章第四节I.例1。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测试学生运用语言理论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全面系统掌握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语言文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参考书目(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150分;(二)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各占50%;(三)考试题型:简答20%,论析80%。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古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古注、诗律等基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分析古典文献的能力和水平,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文字、音韵、训诂功底,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古汉语阅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王力教材的重点是第一、二册的全部文选和通论,第三册通论“古书的句读”、第四册通论“诗律(上)(下)”等。
二、参考书目《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150分;(二)释词、简答40%,标点、论析60%。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4×5’)(1)能指与所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二者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2)语言与言语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是语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4)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又叫形态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析语、粘着语、编插语;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
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一般分为SVO,SOV,VSO三种类型语言。
(5)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
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6)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其变化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7)音系学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研究。
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把许多从生理和物理角度分析出来的不同的语音单位归纳成数目有限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
(8)实验语音学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语音研究的分支学科。
使用实验仪器或电子计算机对语音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涉及语音的各个方面,研究手段和方法涉及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9)音素与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

导言一、解释以下概念并指出其区别语言学语文学小学二、语言学理论在指导语言实践上有哪些作用第一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语言的主观性二、举例说明1、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2、信息传递中接受存在的方式三、论述: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一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语言能力二、举例说明:语言的民族性三、简答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3、聋哑人的语言问题与思维特点四、论述1、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2、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征候2、心理现实二、辨析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区别相同点分点答题)1、语言和言语2、征候与符号3、语言与符号三、简答1、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分点答题不举例)2、怎么理解“人的心理现实是不断增量的”第二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线条性2、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3、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二、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三、论述1、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2、语言层级装置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来运转第二章第三章一、名词解释语言能力二、简答1、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后天的语言环境决定着人的语言能力的现实和维持2、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三、论述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第三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音标2、国际音标二、辨析区别和联系语音学和音乐学三、简答1、语音与自然界声音的异同2、语音学研究的诸方面第三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1、纯音2、乐音3、噪音4、基音5、陪音6、基频7、共振频二、简答1、语音四要素中哪个要素是基本的为什么2、怎么理解音高、音重、音长的变化是相对的,音质的变化是绝对的3、声学分析软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第三章第三节一、名词解释1、元音舌位图2、基本元音3、颤音4、闪音二、简答1、为什么人能灵活地发出复杂多变的音而动物不能2、近音与半元音的异同点是什么3、各民族发音的共性和特性怎样三、绘制元音舌位图第三章第四节一、举例说明1、音位的定义2、什么是音位变体它有哪些种类它同音位的关系是怎样的3、举例分析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的区别4、举例分析音位理论的实践意义二、论述划分和归并音位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要根据它们划分和归并音位第三章第五节一、名词解释1、区别特征2、音位聚合群二、论述1、音位聚合群区分双向的聚合与单向的聚合有何意义2、英语音位系统与汉语因为系统在利用音位区别特征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三章第六节一、名词解释1、音峰2、音谷3、音节辅音4、复辅音5、语言节奏6、停延段7、语调段二、为什么用汉语转译外语往往要增加音节的数目三、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第四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成句范畴2、语法形式3、语法意义二、外国学生说汉语容易犯的语法错误有和特点Why三、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由哪两种规则构成Why四、两种语法规则的特点怎样第四章第二节一、辨析1、屈折词缀与派生词缀2、构词语素与变词语素3、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4、组合的层次性与递归性二、举例说明1、两种词法2、层次分析的作用3、句法结构图(树形层次图)三、简答:人为什么能创造无限新句四、论述:类的配列、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是表达五种基本结构意义的语法形式第四章第三节一、论述:词类划分的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是基本一致的二、举例说明1、常见的几种词形变化2、语法范畴的共同特点三、论述:语法范畴(如:印欧语系的词形变化)第四章第四节一、名词解释1、变换2、句法同义3、句法多义二、举例说明:变幻的作用第四章第五节一、名词解释1、黏着语2、复综语二、世界上的语言可以根据哪些标准划分语言类型三、什么是孤立语举例说明其特点四、什么是屈折语举例说明其特点五、为什么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六、一切语言都有的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有哪些七、很多语言都有的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有哪些第五章第一节一、举例说明1、一个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使用同一词汇中的词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的区别3、词的两种意义4、词义的构成二、简答:怎样看待“上帝”“天堂”这类词的词义三、论述:词义的概括性第五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1、概念结构2、中心意义3、义素4、语义场二、简答:多义词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三、举例说明1、词的中心意义与本义的区别2、词义派生的基础3、隐喻和转喻的区别4、同音词产生的方式5、同义反义是对立的统一6、语义特征的二分标记法7、义场的层级关系8、义场的交叉关系9、不同语言中的上下位关系会有不同表现10、词义聚合的民族特点第五章第三节一、名词解释1、个体印象2、人类经验3、人类经验的印象4、人称5、时6、指示7、语气8、情态二、举例说明1、词义的组合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2、词义在组合中会凸显(增添)和隐去一些语义特征3、句子的语义结构4、蕴含的真值推导式三、论述1、语义角色2、句法语义范畴第五章第四节一、名词解释1、语境2、语境义3、物理语境4、话语语境5、背景知识6、话题的有定性二、举例说明1、话题和说明2、话题的句法表现3、焦点的标示手段4、言内意外的表现方式5、言语行为的三个环节三、简答1、话题与主语2、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3、言语行为的类型第六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文字二、简答1、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2、怎么理解文字的基本性质3、汉文和英文相比有何特点第六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1、实物记事2、结绳3、讯木二、简答1、为什么一般认为图画记事是文字的前身2、世界有名的刻画符号有哪些它们有何特点3、纳西族东巴文属于那类文字它们有何特点。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纲⼀、考试⽬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学专业本科阶段“现代汉语”和“语⾔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学专业的核⼼课程,也是汉语⾔⽂字学专业学⽣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的:测试学⽣运⽤语⾔理论分析和解决语⾔问题的基本能⼒,并由此判断学⽣是否具有进⼀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考试要求:全⾯系统掌握现代汉语与语⾔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语⾔⽂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书⽬(⼀)《语⾔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学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考试⽅式和时间考试⽅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时。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各占50%;(三)考试题型:简答20%,论析80%。
《古代汉语》考试⼤纲⼀、考试⽬的和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学专业的核⼼课程,也是汉语⾔⽂字学专业学⽣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的:在于测试学⽣对古汉语⽂字、⾳韵、词汇、语法、古注、诗律等基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分析古典⽂献的能⼒和⽔平,并由此判断学⽣是否具有进⼀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考试要求: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字、⾳韵、训诂功底,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古汉语阅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王⼒教材的重点是第⼀、⼆册的全部⽂选和通论,第三册通论“古书的句读”、第四册通论“诗律(上)(下)”等。
⼆、参考书⽬《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三、考试⽅式和时间考试⽅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时。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释词、简答40%,标点、论析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导言
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语言学的性质、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两种基本社会功能、语言形式在承载社会功能中的主体地位。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语言和思维的共性和特性、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语言的符号性质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语言符号在心理认知中的作用、语言符号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三、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语音学和音系学、音素和音位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常用国际音标。
二、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音质的声学分析。
三、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发音器官、元音、辅音。
四、音位与音系
对立和互补、因为和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五、音位的聚合
区别特征、音位聚合群、确定一种语言音位的方法。
六、语音单位的组合
音节、语流音变、韵律层级。
第四章语法
一、语法和语法单位
语法结构的规则性、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语法单位。
二、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组合的层次性、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分析和阐释常见语法结构中的组合现象。
三、聚合规则
词类、形态、语法范畴、分析和阐释常见语法结构中的聚合现象。
四、变换
变换和句型、变换和句法同义、变换和句法多义。
五、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及认识、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词汇和词义
词汇的构成、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
二、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词多义、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
三、句义
句义表达和词汇形式组合的关系、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映像的关系、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含预设之间的关系。
五、语用
语境和语境义、话题和说明、焦点和预设、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言语行为。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一、文字和语言
文字的作用、文字的基本性质、汉字和汉语。
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基本性质、文字的产生。
三、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文字的共性与分类、不同文字类型之间的差异。
四、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文字发展的历程、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汉字与汉语拼音。
五、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的的特点、书面语的改革、书面语的规范。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演变的原因、语言演变的受制条件、语言演变特点。
二、语言的分化
语言的社会分化、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一、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和社会接触的关系。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借词、借词与社会。
三、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语言联盟与社会、系统感染。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语言替换及社会原因、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语言替换的过程、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外族书面语的层次、共同语。
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洋泾浜、混合语、世界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语音的演变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二、语法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演变、聚合类的演变、类推、结构的重新分析、语法化。
三、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语替换、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词义演变。
教材: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