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教学计画表

合集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历史文化为渊源、以科技为支撑,通过艺术或思想的表现性价值来增加产品美感、提高附加值,并受版权保护的产业。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释义、性质、类型的讲述,学生能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机制与模式、经营与管理等知识。

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知识的引介和普及,充实和完善学生在文化传播,艺术经济和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自身专业的社会属性和价值。

(二)课程目标1.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宗旨是从宏观上把握对象,将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思想源流、产业构成、重点论域和未来趋势做出扫描、分析与透视,让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知识,为相关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学科准备;2.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品质。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小组大作业等。

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评价文化创意产业案例; 通过学习,了解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脉络,掌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第一章文化产业概念探析第一节理论一意识形态文化工业第二节作为社会经济实践操作的应用文化产业第三节全球领先文化创意产业案例第四节幸福设计第二章当代创意产业的崛起第一节创意产业理念的强力推出第二节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第三节文化创意实践的全球蜂起第四节创意中国的文化产业实践第五节文化创意人力资本与创意阶层的崛起第三章当代内容产业的历史性出场第一节内容产业:应时而出,应需而出第二节内容产业与数字内容产业第三节世界各国在内容产业上的竞争第四节我国数字化内容产业的发展第五节数字化内容产业的未来发展第四章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类第一节作为版权产业的美国文化产业及其分类第二节我国目前制定的文化产业分类第三节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与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建立第五章当代世界的文化发展第一节国家战略中的文化的跃升第二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第三节文化产业的对位性机制:市场条件下的文化艺术保护第四节全球领先文化创意产业案例第六章当代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环境与现实条件第一节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第二节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第三节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与文化艺术创意第四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第七章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第一节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二节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三节产业结构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的上游化第四节全球领先文化创意产业案例第八章经营城市:大竞争时代的文化博弈第一节文化新概念:城市竞争力第二节创意都市:原创力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节网络都市:数字化时代内容产业的高端展开第四节华彩都市: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城市形象再塑第五节舒适都市:体验经济时代的生存格调第六节产业基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五、课程学时安排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金元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第一版(二)主要参考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吴存东、吴琼,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第一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教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教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2. 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 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5. 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评价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定义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和范围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内涵2.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和特点2.1 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分类2.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核心要素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3.2 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3.3 大众参与与个性化需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4. 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1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4.2 文化创意产业对就业的推动作用4.3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5.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5.1 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5.2 融合创新的机遇与挑战5.3 法律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6. 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评价和创新思维6.1 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和评价6.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要求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4. 视频展示法: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情况。

5.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评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等。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和写作任务,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估。

3. 考试评估: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概述教案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概述教案

第一章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概述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内涵和策划的原则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一)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策划(二)创新性思维(三)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原则和程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掌握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策划的基本概念识记:创意、策划、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策划领会: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方法(二)文化产业策划的原则与程序识记:文化产业策划的程序领会: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原则四、课程基本情况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分析、案例讲解教学课时:3学时五、教学过程文化产业创意注重意象的关联和重组,强调创新思维和瞬间的灵感凸现,文化产业策划则更注重严谨、敏锐的思维触角,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

第一节文化产业创意的涵义(一)什么是创意创意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指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想,常含有“好点子”或“好主意”的意思。

创意(创造)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并对个体活动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抽象性、广泛性、组合性。

注意:创意的内涵1.创意与创新。

创意是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比宽泛意义上的创新更深一层的思想创新或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一切有形无形的创新过程及其结果最终都可溯源到某一创意。

2.创意与策划。

创意是指创造出新的思想点或意义点,它注重意象的关联和重组,强调创新思维和瞬间的灵感凸现。

而策划是人们围绕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构思、规划、设计、论证、比较等一系列行为过程,它更注重严谨、敏锐的思维触角,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

一切策划活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新颖创意组成,人们依据某些客观规律和原则,把这些创意采用相应的手段和科学方法组织起来以完成某一目标。

(二)创意与文化创意1.文化的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哲学的层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文化创意的概念文化创意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的创新为指向的创意行为。

《文化产业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产业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化家产概论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查核类型:考试合用对象:大学本科合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总学时、学分:32 学时学分此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课目标作为二十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文化家产,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并被誉为 21 世纪的旭日家产和支柱家产。

文化的家产化是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向。

学习这门课,目的在于培育学生从事或发展文化家产这种观点。

教课课程对一系列文化家产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梳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现在文化家产在国内和外国的发显现状。

学生们在掌握文化家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渐渐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为毕业实践工作的明确起到指导作用。

二、课程教课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促使文化家产发展,全国掀起了鼎力发展文化家产的高潮。

高校开设文化家产这门课程就是要让在校的大学生们认识现在世界发展潮流。

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立文化家产的观点,认识文化家产化的发显现状。

要修业生可以在掌握文化家产的理论基础上,学会怎样运用所学,可以在此后的社会实践中对文化家产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奇妙交融和灵巧办理。

三、先修课程合适大二以上的学生学习,讲课对象要求对现在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有必定的认识,而且已经初步拥有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关知识。

四、课程教课重、难点要点:当今世界和中国文化家产发展的情况、特色和趋向等问题,以及文化家产一些重要领域的有关知识点。

难点:( 1)文化家产与文化事业的亲密关系和差别(2)地区文化家产战略与空间规划(3)文化家产集群五、课程教课方法(或手段)老师讲解基本知识点;学生采集、整理资料,认识文化家产详细的几个重要领域部门(如,和学生就业亲密有关的广告业,报纸、期刊和书本家产等等),并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家产领域,进行议论。

六、课程教课内容导论文化家产有关观点与学科建设( 2 学时)1.教课内容(1)文化家产及有关观点;(2)文化事业与文化家产;(3)文化家产管理学科建设;2.重、难点提示(1)文化家产的观点界定;(2)文化创意家产观点和特色;(3)文化创意家产与传统文化家产的关系;(4)文化家产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第一章世界文化家产概略( 4 学时)1.教课内容(1)世界文化家产的理论派别;(2)世界文化家产的发展特色及趋向;(3)美国文化家产;(4)日本文化家产;2.重、难点提示(1)文化工业的特色;(2)世界文化家产的发展特色;(3)美国和日本文化家产发展特色和发展原由;第二章中国文化家产概略( 2 学时)1.教课内容(1)中国文化家产的发展历程;(2)中国文化家产发展面对的问题及对策;(3)中国文化家产发展趋向;2.重、难点提示(1)中国文化家产面对的问题;(2)促使中国文化家产发展的对策;(3)中国文化家产发展趋向;第三章地区文化家产规划( 2 学时)1.教课内容(1)地区文化家产战略与空间规划;(2)中国地区文化家产发展规划的主要问题;2.重、难点提示(1)文化家产布局空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和规律;(2)地区文化家产规划的限制因素;第四章文化家产集群与文化家产园( 2 学时)1.教课内容(1)家产集群;(2)文化家产集群;(3)文化家产园;2.重、难点提示(1)家产集群的观点和包含的因素;(2)家产集群与家产集中、家产集聚、家产链之间的差别和联系;(3)文化家产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特色;第五章国际文化市场与文化贸易( 2 学时)1.教课内容(1)发展文化贸易的意义;(2)主要国家文化产品的市场据有率和有关政策;(3)国际文化市场环境;(4)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市场据有率和影响力;2.重、难点提示(1)发展文化贸易的意义;(2)国际文化市场环境的因素;第六章广播电视电影家产( 4 学时)1.教课内容(1)中国广播电视家产;(2)世界广播电视家产;(3)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4)中国电影家产化之路;2.重、难点提示(1)中国广播家产化发展的理论基础;(2)广播电视的特色;第七章报刊第一版家产( 6 学时)1.教课内容(1)报业经济与报业发显现状;(2)中国报业公司发展概括;(3)中国期刊家产发展概略;(4)中国第一版家产的战略格局;(5)中国第一版家产发展趋向;2.重、难点提示中国第一版家产的家产构造;第八章演出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演出与演出市场;(2)国际演出家产;(3)中国演出家产的发展与现状;2.重、难点提示演出市场的组成;第九章会展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会展家产与会展经济;(2)会展策划与品牌会展;(3)会展流传策略;2.重、难点提示(1)会展功能;(2)会展策划;(3)怎样打造品牌会展;第十章艺术品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全世界视线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2)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趋向;(3)中国艺术品拍卖业概略;2.重、难点提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环境变化;第十一章动漫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动漫家产的观点;(2)世界动漫家产发展概略;(3)中国动漫家产发展概略;2.重、难点提示中国动漫家产发展对策与思路;七、实验教课内容八、学时分派章目教课内容导论文化与文化家产有关观点,及文化家产学科建设一世界文化家产理论派别;发展特色及趋向一美国和日本文化家产概略、特色和其盛行的缘故二中国文化家产发展历程;面对问题及对策;发展趋向三地区文化家产战略与空间规划;中国地区文化家产问题四文化家产集群与文化家产园五国际文化市场与文化贸易六广播电视电影家产之广告业六广播电视电影家产之电视、电影家产七报刊第一版家产;中国报业、期刊发展概略七中国第一版家产的战略格局和发展趋向刊行业的发展概略、特色和发展趋向八演出家产九会展家产与会展经济;会展策划与品牌会展,会展流传十艺术品家产发展概略和发展趋向十一动漫家产发展概略总计九、课程查核方式1.查核方式:笔试;闭卷2.成绩组成:笔试 +平常(到课和作业)成绩十、采用教材和参照书目教课环节理论教课学时实验教课学时222222222222222232教材:《文化家产概论》(第 1 版),韩俊伟、胡晓明编,中山大学第一版社,2009 年份;主要参照书目:[1]《文化家产概论》 (第 1 版),胡惠林编,云南大学第一版社, 2005 年份;[2]《世界文化家产事例选析》(第 2 版),四川大学第一版社, 2009 年份[3]《文化家产战略与商业模式》(第 1 版),陈少峰编,湖南文艺第一版社, 2006 年份。

文化产业概论创新课程大纲

文化产业概论创新课程大纲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文化产业概论二、课程总学时48学时三、课程水平四年制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适用四、撰写人尹明明五、审核人六、课程介绍一直以来文化只是作为意识形态,本课程主要讲授文化也可以作为资源开发,可以拿来赚钱。

对文化进行开发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资本运作、文化市场开发、创意及科学管理等。

七、课程模式课堂讲解、邀请校外专家举行讲座、撰写报告、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等。

八、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避免满堂灌。

教学中要以问题为出发点,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发现式教学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热情。

课堂上教师主要针对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进行讲解,留给学生自学、思考的余地。

九、每周课程方案第一周(3学时)讲授:文化产业概论内容、讨论题目、教学参考书、网站视频:千百万元的文化大生意讨论:你理解的文化产业是什么?第二周课前阅读: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功能、收集横店影视城与临沂国际影视城材料。

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20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1—8页;3、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1—26页、P103—123页;4、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P51—78页、P94—104页;5、石杰等著,《文化创意产业》,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P15—18页;第二周(3学时)讲授: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功能讨论:1中国电影的市场化与文化精神——“中国大片”为何败给“小制作”?2、横店影视城与临沂国际影视城第三周课前阅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收集王羲之书圣文化节开发材料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61—65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23—48页;3、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77—102页;第三周(3学时)讲授:我国文化产业产生原因、阶段、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今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讨论:王羲之书圣文化节开发现状第四周课前阅读: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特征、收集出生地文化资源必读书目:1、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60—69页;2、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123—131页;第四周(3学时)讲授: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特征、文化资源开发讨论:如何看待名著翻拍现象?第五周课前阅读: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收集临沂名人资源开发状况材料必读书目:1、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60—69页;2、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123—131页;第五周(3学时)讲授: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文化资源转换成产业优势讨论:临沂名人资源开发现状、文化资源优势如何转换成产业优势第六周课前阅读:文化市场、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必读书目:1、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70—93页;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P264—278页;第六周(3学时)讲授:文化市场、文化产品、文化消费讨论:文化企业如何根据消费者文化需求层次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新特点新变化?如何扩大文化市场需求?第七周课前阅读:文化市场营销战略、收集《云南映象》和《蒙山沂水》材料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22—134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70—93页;3、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148—152页;4、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P264—278页;第七周(3学时)讲授:文化市场营销战略视频:《哈利波特》的魔与道讨论:《哈利波特》的营销策略、《云南映象》和《蒙山沂水》的营销策略第八周课前阅读:文化品牌、收集百家讲坛材料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95—118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134—163页;3、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152—154页;第八周(3学时)讲授:文化品牌讨论:某一文化品牌为例说明如何塑造文化品牌?第九周课前阅读:品牌维护、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集群、收集三联书店卖书号材料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63—179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125—133页;3、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154—155页;第九周(3学时)讲授:品牌维护、文化资本运营、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集群讨论:分析某文化企业品牌塑造过程、三联书店品牌维护第十周课前阅读: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58—163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164—175页;3、石杰等著,《文化创意产业》,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P31—60页;第十周(3学时)讲授:文化创意、创意产业、内容产业讨论:“千与千寻”和“熊猫功夫”的创意第十一周课前阅读: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必读书目:1、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176—184页;2、石杰等著,《文化创意产业》,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P1—10页;第十一周(3学时)讲授: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讨论:中国文化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第十二周课前阅读: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69—82页;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P135—158页;第十二周(3学时)讲授: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讨论:如何加强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第十三周课前阅读:美国、英国文化产业概况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39—60页;2、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35—69页;第十三周(3学时)讲授:美国、英国、法文化产业概况讨论:比较美国和日本动漫特点第十四周课前阅读:日本、韩国文化产业概况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39—60页;2、蔡尚伟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35—69页;第十四周(3学时)讲授:日本、韩国文化产业概况讨论:哈韩、哈日现象第十五周课前阅读:我国文化产业九大类发展概况必读书目:1、李思屈等编,《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86—256页;2、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P216—372页;第十五周(3学时)讲授:我国九大类文化产业发展概况讨论:如何缩小我国文化动漫产业和发达国家的距离?第十六周(3学时)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总结、梳理。

文化创意产业教案模板

文化创意产业教案模板

文化创意产业教案模板教案标题:文化创意产业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教学重点: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特点。

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2.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化创意产品或企业,并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2. 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和潜力。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呈现一些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如某个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历程、某个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点等。

2. 分析这些案例的成功原因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设计一个创意产业项目,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创意点、市场定位等。

2.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出具体的创新点和实施方案。

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创意产业项目,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创意企业或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2. 布置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调研报告,了解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2. 学生提交的创意产业项目设计,评价其创新点和实施方案的合理性。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标准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标准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1学期总学时:26学时(2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文化产业概论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

文化产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它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经济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既具有一般经济的管理特点,又有自己的特殊属性。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立文化产业的观念,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较熟练地掌握艺术文化鉴赏能力,文化行业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初步掌握文化项目的创意、策划和经营能力,文化项目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文化产业概论是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由此衍生出针对我国现状应该如何对文化产业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各种问题的研究。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从理论与批评的互动关系中寻求教学的突破点,使理论变得更加鲜活、更具当代性,彰显出该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2)设计理念教学中应该坚持重点难点突出,做到点、线、面结合融会贯通,以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与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主要命题、概念、范畴等。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讨论式学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先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文化产业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1、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Z14041303课程类别:C任选课学时与学分:30学时,1.5学分适用学科:项目管理先修课程:市场营销,会展策划。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基于艺术学、传播学、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基础上的限选课程。

课程对文化产业基本运作流程展开分析与讨论,探讨创意与策划的概念、方法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关于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活动创意与策划的特色、及具体操作方式,以培养文化产业相关岗位需要的能进行分析、创意、策划、撰写创意策划文案的能力为培养目标。

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策划能力、文案撰写的能力。

力求使学生能对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策划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达到基本的创意技能要求和策划的技能要求。

本课程要求理论分析与操作练习相结合地进行教学,课堂讲授与实训操作相配合合;依据基本教学大纲、教材、自编讲义及辅助参考资料进行教学;系统理论内容采用课堂讲授和多种形式的讨论方式进行;课程实践部分的讲授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并结合授课内容有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实践任务式练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和实训练习及讲练使学生掌握创意与策划的技能、能力;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策划,加强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1.1文化产业概述1.2文化产业的创意与策划第二章创意的基础(2学时)2.1创意的方法和原则2.2创意的思维体系和规律2.3文化创意的重大案例借鉴第三章策划的基础(2学时)2.1策划的基本原理与2.2文化产业策划的原则与程序2.3策划原理实训第四章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2学时)3.1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3.2文化产品包装的创意与策划3.3文化产品组合的创意与策划第五章文化品牌的创意与策划(2学时)4.1文化品牌的CIS策划4.2文化品牌的传播策划第六章文化活动的创意与策划(2学时)3.1文化活动的主题创意与策划3.2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策划3.3文化活动流程控制的策划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第二章(2学时)1.放射性思维导图创意的方法进行广告创意2.逆向思维法进行产品创意第三章(2学时)1.主题概念挖掘法进行城市旅游策划2.案例法完成传播活动策划第四章(2学时)1.影视产品策划并撰写方案第五章(2学时)1.产品的VI策划第六章(2学时)1.民俗文化旅游节事活动策划并撰写方案学习五、研究生课堂讨论安排第一章(1学时)1.文化产业的分层及内容第二章(1学时)1.文化产业创意思维的基本形式规律第三章(2学时)1.策划的两大基本原理在广告策划及会展立项策划中的应用第四章(2学时)1.美国电视剧《纸牌屋》的创意要点2.豆瓣网站的文化属性及创意策划3.台湾设计师的莫言的《蛙》书籍艺术创意元素第五章(1学时)1.世界著名大学的理念及VI讨论第六章(1学时)1.“告别三峡游”策划研讨始学习六、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2、成绩比例试卷成绩、平时成绩所占的百分比为6:4(试题形式以创意分析题、策划文案写作题、综合分析与应用题为主)七、推荐教材与参考书[1]严三九等.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白庆祥,李宇红文化创意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约翰哈特利,曹书乐.创意产业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李锡东.文化产业的营销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蔡尚伟.文化产业比较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6]宋培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成功案例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编制人:田伟明审核人:赵艳丽日期:2014年11月4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創意產業概論〉教學計畫表
壹、授課教師:謝朝鐘
貳、課程學分:二學分
参、教學目標與範圍:
1. 文化產業。

2. 文化週邊產業。

3. 創意產業。

4. 創意週邊產業。

肆、授課方式︰
講授及討論
網路輔助學習:利用部落格.tw 討論區討論;利用教學支援平台交報告。

課程內容在通識教育知識庫.tw
伍、課程綱要:
文化產業(CI)
文化產業之特性
文化產業之源起
各國文化產業
台灣文化產業政策
台灣文化產業政策:表演藝術
台灣文化產業政策:視覺藝術
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ics) 影視工業
非營利組織(NPO)與文化創意產業數位文化
台灣數位內產業
數位內容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