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06
改进与评估
问题反馈与处理
问题反馈
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报告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问题。
问题处理
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 有效的改进措施。
工作流程优化
流程梳理
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找出存在问题的环节。
流程优化
根据梳理结果,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 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应进行血液净化 治疗,清除体内毒素和炎症因子。
监测血液指标
定期监测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及时发 现血液感染迹象。
手术部位感染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等, 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严格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应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避免细菌污染。
培训需求评估与管理
培训需求评估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评估,了解工作人员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和技能水平,找出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培训需求评估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提出改进建 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制度与流程
建立报告制度
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范围、 内容、时间、方式和责任人等。 Nhomakorabea报告流程
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报告 工作,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报告汇总与分析
定期对报告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识别感染预防与控制 工作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为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操作规程 (SOP)概述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遵循本SOP的步骤,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目标- 提供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准则- 加强手卫生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措施-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处理- 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操作步骤1. 抗生素使用准则- 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治疗-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定期审核抗生素使用情况,提供反馈和培训2. 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常规洗手,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前后- 使用合适的洗手消毒剂或肥皂,并正确按照手卫生程序进行洗手- 鼓励患者及访客正确洗手,提供相关宣教和支持3.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 根据医疗器械的分类和使用需求,采取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 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正确的消毒灭菌过程- 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4. 医疗废物处理- 制定医疗废物分类、包装和处置规范- 监管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过程,确保安全性和卫生要求- 定期进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检查和维护5. 感染监测与报告- 建立感染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 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和疫情,确保信息畅通和协调行动- 追踪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6. 培训和教育- 提供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必要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组织定期培训和考核,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并针对改进提出建议结论通过遵循本操作规程的步骤和准则,医院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工作,并持续关注和改进感染控制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
• 接触患者前(before touching a patient);进行
清洁(无菌)操作前(before a clean(aseptic) procedure);接触体液后(after body fluid exposure risk);接触患者后(after touching a patient);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after touching patient surroundings)。 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 述手卫生指征且需要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 手套后,认须执行手卫生。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二、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四、职业防护与生物安全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六、就耐药菌监测、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七、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 管理 八、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九、医院感染暴发与处置 十、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管理
术语和定义
• 一、术语和定义 • 1、手卫生(hand hygiene):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 •
•
•
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hand washing):医务人员肥皂(皂液)和流 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医务人员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搓揉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在使用外科消毒 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
手卫生促进策略
• 1、确保受清洁剂、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一、前言感染是指人体受到病原体侵犯并引起炎症反应的过程,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手术是切开患者组织进行治疗或检查的一种医疗行为。
感染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感染的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减少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需要建立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二、操作规程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消毒手部,并佩戴干燥、无菌的手套。
手术间内的所有操作都需要注意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手术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手术室必须保持整洁,手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
手术器械、手术台等工作区域使用前必须经过有效消毒,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同时,手术室内的空气流通要良好,保持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3.手术器械的处理与灭菌手术器械必须使用无菌的器械,并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无损伤和无菌状态。
手术后的器械应立即清洗,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应严格执行“一物一销”原则,以防交叉感染。
4.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患者术前准备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患者术前应进行全身清洁,特别注重手术部位的清洁。
对于特殊部位的手术,应采取消毒剂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以杀灭潜在病原体。
患者术前还应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以排除感染并采取相应措施。
5.防止术中感染手术中必须手术者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组织损伤和创口面积。
手术时要注意缝合严实,避免创面不严导致感染。
同时,手术器械必须定期更换,避免老化和污染。
6.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患者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包括伤口清洁和包扎等。
术后患者应加强自身免疫力的调节,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在照顾术后患者时要进行手卫生,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感染性手术相关管理三、总结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是确保手术安全和减少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保持手术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手术器械的处理与灭菌、患者术前皮肤准备、防止术中感染、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感染性手术相关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的、复发性或恶化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难,还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带来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明确责任和监督措施。
2. 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统计和分析感染发病率及其易感因素,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3. 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感染意识和防护能力。
4. 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体液喷溅传播感染的防治措施,以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5. 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也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努力,共同抵御医院感染的风险。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感染性手术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感染性手术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个环节。
第三条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性手术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价。
二、手术前感染预防控制第五条术前评估:对拟行感染性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感染风险评估、基础疾病控制、营养状况评估等。
第六条患者准备:患者术前应进行必要的洗澡、理发、剪指甲等个人卫生处理。
择期手术患者应待感染治愈后再手术。
第七条抗菌药物应用: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在皮肤切开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
第八条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前先清洁,再使用碘伏棉球或其他替代品局部擦拭2遍,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
第九条医务人员手卫生: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第十条术前器械准备:器械应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术前一天应完成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三、手术中感染预防控制第十一条手术室环境:保持手术室清洁、无菌,定期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第十二条人员管理: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手术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手术间。
第十三条外来人员管理:外来器械厂商、参观人员等应经过相应的准入审核和培训,方可进入手术室。
第十四条无菌操作:手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五条器械管理:器械应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手术过程中注意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四、手术后感染预防控制第十六条术后患者管理:术后患者应转移到清洁、无菌的病房,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第十七条伤口换药:术后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一、手术前1 、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 、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特别避免术前高血糖。
3 、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 、若无禁忌证,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或者皂液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者在手术室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者脱毛。
6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即可。
7 、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术中1、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切皮前30min 或者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h,或者超过所用药物半衷期的2 倍以上,或者失血量大(>1500ml),术中应追加一剂。
2 、严格遵循《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3、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份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
4、术前皮肤消毒,2%氯己定乙醇优于聚维酮碘。
5、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
6、手术野冲洗应使用温(37℃) 的无菌生理盐水。
7、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
三、手术后1 、接触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先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
2 、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 、除非必要,及早拔除引流管。
2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 、对存在HAP 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者口腔冲洗,每2-6h 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o。
3 、鼓励手术后患者 (特别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 、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l。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 (SDD)来预防HAP (VAP)。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特异性感染手术必须安置于感染手术间,并悬挂隔离标志。
三、患者转送
1.患有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应戴外科口罩。
2.患有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应更换清洁患服并使用敷料覆盖裸露的感染部位。
3.运送患者的平车应专用并悬挂感染警示牌,以提示相关人员,转运过程中应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及停留。
四、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应在遵循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遵循相应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③地面:地面有明显污染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000mg/L覆盖消毒,再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按照清洁消毒程序处理。
参考文献:
1.《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2009.
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
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制订者:院感办 Nhomakorabea审核者:
文件编号:YGB-SOP-08
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执行日期:
一、填写手术通知单
具有感染或传染性的手术患者,手术医师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诊断。
二、手术安排
1.感染性手术应安排在专用手术间内实施。
2.条件受限时一般感染手术应安排在当日最后一台,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填写通知书
已知具有感染或传染性的手术就诊者,手术医师应在手术通知书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二、手术安排
(一)感染性手术应按排在感染性手术专用手术间实施。
(二)条件受限时则应安排在当日最后一台。
三、就诊者转送
(一)患有空气或飞沫接触疾病的就诊者应戴外科口罩。
(二)患有接触传播传染病的就诊者应更换清洁患服并使用敷料覆盖裸露的感染部位;转运过程中,应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四、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应在遵循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遵循相应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术前
1.普通手术间应开启动态空气净化器;
2.将手术间内本次手术不需要的物品移至室外。
3.若手术就诊者是烈性传染病,可准备一次性铺单、手术衣及卫材用品等。
4.就诊者转运床上粘贴隔离标识,手术间门口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悬挂相应的隔离牌,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