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账务实例及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合集下载

一个外贸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

一个外贸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
外贸业务经理(主管)季度综合考核表
业务部被考核人签名:考核人签名:考核时间:
分类
序号
考核项目
指标
实际完成
完成率(%)
权重
得分
备注
财务业绩指标
1
部门净利润
35%
3
个人销售净利润
15%
4
应收款/赊销
5%
小计
55%
营销过程指标
评价尺度
1
销售计划与组织
1 2 3 4 5
5%
2
顾客满意度
1 2 3 4 5
5%
1.1
1.0
0.8
0。4
(4)个人年度提成中,公司只发该年度提成的80%,20%作为风险保证金留存在公司,在下一年度分发。
(5)具体考核细则如下表所示。
业务系统考核细则
适用范围:可参与提成的业务人员。
考核时间:分季度/年度评审.
考核内容:从“品德”、“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四方面进行考评.
完成率(%)
权重
得分
备注
财务业绩指标
1
销售开单
10%
2
净利润
55%
3
应收款/赊销
10%
小计
65%
营销过程指标
评价尺度
1
销售与传播的
组织与实施
2 4 6 8 10
10%
2
顾客满意度
2 4 6 8 10
10%
3
信息管理与反馈
1 2 3 4 5
5%
小计
25%
内部管理指标
1
团队协作配合
1 2 34 5
5%
2
4。转正定级.员工转正后,一般按普通业务员1级予以定级.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及考核指标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及考核指标

行业绩效考核指标库大全之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目录第1章绩效指标设计与绩效考核1.1 绩效指标设计1.2 绩效考核方法1.3绩效考核实用文案第2章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2.1 出口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2.2 进口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2.3 单证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2.4 结算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2.5 外贸业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第1章绩效指标设计与绩效考核1.1 绩效指标设计1.1.1 绩效考核概述1.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也称绩效考评,是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所承担的工作,通过应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2.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中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活动。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的分解、业绩的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业绩从而最终实现企业战略及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改进并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1.1.2 绩效指标设计1. 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一种行为的信号,通常是以量化的形式来表述某种活动特征的一种测量工具,这种测量既可以是绝对性的,也可以是相对性的。

2. 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1)具体的(Specific)绩效指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目标,不是笼统的而是应该适度细化,并且随情境变化而发生变化。

(2)可度量的(Measurable)绩效指标或者是数量化的或者是行为化的,同时需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3)可实现的(Attainable)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可实现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从而失去了设立该考核指标的意义。

(4)现实的(Realistic)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证明和观察得到的,是现实的而并不是假设的。

(5)有时限的(Time -bound )绩效指标中要使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即设定完成这些绩效指标的期限,这也是关注效率的一种表现。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一、概述出口外贸人员在公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业绩和发展。

为了全面评估出口外贸人员的绩效,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目标设定、考核指标、评估方式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出口外贸人员的绩效考核。

二、目标设定为了明确出口外贸人员的工作重点和方向,首先需要设定清晰的年度绩效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可达成性和挑战性。

目标的设定应该与公司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形势。

三、考核指标针对出口外贸人员的不同职责和工作内容,可以设计多个考核指标来全面评估其绩效。

比如销售额完成情况、客户满意度、市场拓展成果、订单执行能力等方面都可以成为考核指标。

每个指标都应该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和权重,以便于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评估方式绩效考核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比如定期考核、项目评估、360度反馈等。

定期考核可以在每个季度或半年举行,评估出口外贸人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

项目评估则是针对具体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以检验其执行能力和成果。

而360度反馈则是通过多方面评价来获取全面的绩效信息。

五、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出口外贸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其绩效水平。

激励方式可以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荣誉奖励等。

根据不同的绩效水平和贡献,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对其付出的认可和肯定。

结语绩效考核是管理和激励的重要手段,对于出口外贸人员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整体绩效,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给企业在制定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说明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说明

外贸组绩效考核方案一、总则1.为激励外贸业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地争创效益,确保公司产品、服务满足客户的最新需求。

2.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外贸部人员,包括外贸业务员、初级业务员、业务助理。

二、营业部总体目标1.强调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覆盖率与占有率,实现公司的赢利目标,使公司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2.简化管理流程,做到管理流程透明化,强调真实有效的沟通,形成部门上层、业务人员的分级把关、快速反应的管理体系。

3.以岗位考核为依据,以基本工资考核其工作量,以业务量考核其工作业绩。

4.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以性能价格比和新产品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

5.形成新产品纳入业务轨道的有效机制,使新产品尽快纳入业务体系,成为利润增长点。

6.营业部门目标明确,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确立工作量和工作成果的考核标准,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业务队伍。

7.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业务和管理技巧的培训和交流制度。

每周定时召开业务汇报会,每月进行书面工作总结报告,每季度进行业务交流会。

三、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实行层级考评,分为自评、上级评和经理三个层次的考评。

五、薪酬标准1.业务人员采用“基本工资+业务提成”的薪酬体系。

1.1.固定工资将执行公司统一的薪酬管理制度,其中岗位工资依据公司“薪资标准表”确定级次。

公司新人先从业务助理做起,转正后员工按初级业务员(主要负责公司指定客户)、业务员(独立开发业务)、业务组长(业绩突出,能管理下属业务员)等划定不同级次。

详见《业务人员薪酬标准表》。

1.2浮动工资是将执行公司统一的薪酬管理制度,其中浮动工资依据公司“薪资标准表”确定级次。

详见《业务人员薪酬标准表》。

1.3业务津贴是公司为业务员开展工作的一项特殊津贴。

1.4当月出勤≤10个工作日者,不享有浮动工资和业务津贴,当月出勤≤20个工作日者,享有浮动工资和业务津贴的50% 。

1.5业务人员薪酬标准表:1.5.1业务人员薪酬标准表1.5.2职等分级表(Mnt=月净营业额, t=季度团队净营业额,单位:万元)1.6职等的确定及调整周期。

出口部绩效考核方案

出口部绩效考核方案

<3>被评估为A+、A、D如下得分者,需在自评和复评中具体例证。

九、其他1、本方案试行1年,如有调节,按最新旳原则执行;2、新入职工工,试用期不参与绩效旳考核;离职人员,自提出离职之日起,不再参与考核;以往每月年度留存绩效视为自动放弃。

3、本方案从4月1日起执行。

方案解释权归属集团管理部。

集团综合管理部.08.20扫二维码加我微信可以免费获得平面设计师绩效考绩表姓名部门学历最后得分职位入职日年月日评估级别表I:(满分100分,权重20%)平面设计师绩效考核表——其他部门()表II:(满分100分,权重20%)平面设计师绩效考核表——本部门表Ш:(满分100分,权重60%)3 工作效率10% 考虑工作旳效率,完毕工作旳迅速性、时效性,有无挥霍时间或拖拉现象。

104 工作量10% 考虑完毕工作数量。

职责内工作、上级交办工作及自主性工作完毕旳总量。

10工作能力5 计划性10%工作事前计划限度,对工作(内容、时间、数量、程序)安排分派旳合理性、有效性。

10 6协调沟通能力10% 与各方面关系协调,化解矛盾,说服别人,以及人际交往旳能力。

10 7 应变力10%应对变化,采用措施或行动旳积极性、有效性及工作中对上级旳依赖限度。

10 8 执行力10% 对上级批示、决策、计划旳执行限度及执行中对下级检查跟进限度。

10 9周全缜密性10% 工作认真细致及进一步限度,考虑问题旳全面性、漏掉率。

10 10 发展潜力10% 具有学识、修养,可塑限度,有持续发展潜力。

10表Ш小计:评语:评等:自评:评语:评等:复评主管:最后得分:合计= 表I小计()×20% + 表II小计()×20% + 表Ш小计×60% =()分扫二维码加我微信可以免费获得。

一个外贸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1)

一个外贸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1)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14.1 出口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14.2 进口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14.3 单证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14.4 结算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14.5 外贸业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受控状态方案名称外贸业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编号—、总则1. 为激励外贸业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地争创效益,确保公司生存和持续发展。

2.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务部人员,包括业务部经理、主管、业务员、初级业务员、业务助理。

二、业务部总体目标1. 强调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覆盖率与占有率,实现公司的赢利目标,使公司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2. 简化管理流程,做到管理流程透明化,强调真实有效的沟通,形成部门上层、区域、业务人员的分级把关、快速反应的管理体系。

3. 以岗位考核为依据,以基本工资考核其工作量,以业务量考核其工作业绩。

4. 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以性能价格比和新产品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

5. 形成新产品纳入业务轨道的有效机制,使新产品尽快纳入业务体系,成为利润增长点。

6. 业务部门目标明确,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确立工作量和工作成果的考核标准,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业务队伍。

7. 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业务和管理技巧的培训和交流制度。

每周定时召开业务汇报会,每月进行书面工作总结报告,每季度进行业务交流会。

三、考核原则1. 以现金流作为考核依据。

2. 收益与业绩紧密挂钩。

3. 实事求是,严肃、客观。

四、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实行层级考评,一级考评一级;部门经理对照考核标准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考评。

业务部被考核人签名:考核人签名:考核时间:外贸业务助理季度综合考核表1. 业务人员采用“固定工资+浮动工资+附加工资”的薪酬体系。

2. 固定工资将执行公司统一的薪酬管理制度,其中岗位工资依据公司“薪资标准表”确定级次。

公司新人先从业务助理做起,转正后员工按初级业务员(主要负责公司指定客户)、业务员(独立开发业务)业务主管(业绩突岀,能管理下属业务员)、业务经理等划定不同级次。

国际贸易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国际贸易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3
退单率
10%
考核期内退单率控制在%之内
4
部门管理
费用控制
10%
考核期内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5
单证制作及时率
10%
考核期内单证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延迟一次扣2分
6
客户满意度
10%
考核期内接受调研的客户对单证部服务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达到分以上
7
订单毛利率
5%
考核期内订单毛利率达%以上
出口部
14.2进口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指标
考核周期
指标定义/公式
资料来源
1
进口计划按时完成率
季/年度
进口部
2
单位进口成本降低率
季/年度
进口部
3
进口索赔事件
发生次数
季/年度
考核期内因进口质量原因发生索赔事件的次数
进口部
4
进口供应
商履约率
季/年度
进口部
5
因贸易争议处理不
当造成的经济损失
季/年度
考核期内因贸易争议处理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
财务部
6
供应商的满意度
季/年度
接受调研的供应商对进口部服务满意度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进口部
14.3单证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单证部经理
部门
单证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总经理
部门
序号
KPI指标
权重
绩效目标值
考核得分
1
单证任务达成率
20%
考核期内任务达成率达到100%
2
单证办理准确率
20%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

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出口外贸业务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重要业务之一。

而出口外贸人员是企业的关键人才之一,他们的工作质量及绩效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出口外贸人员的绩效考核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

本文将从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的含义、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的含义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定量化或定性化评估,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并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而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是指对从事出口外贸业务的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的定量化或定性化评估。

这种评估不仅能够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还能对员工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二、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的指标出口外贸人员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环节,因此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是全面的、具体的。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用的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1.订单数量订单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源泉,对于从事出口外贸业务的人员来说,订单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绩效指标。

订单数量反映了企业的销售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2.订单质量订单质量是指订单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及时性等。

订单质量反映了出口外贸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水平。

3.交货期交货期是指订单中规定的最晚交货日期。

出口外贸人员应该按时交付客户的订单,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

4.接口协调能力出口外贸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与客户、内部部门以及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协调,因此接口协调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绩效指标。

5.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指出口外贸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积极、认真、负责。

工作态度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6.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出口外贸人员的重要绩效指标。

客户满意度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交货期、价格等方面。

三、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的方式出口外贸人员绩效考核的方式不止一种,常用的考核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定量考核方式定量考核方式是指将出口外贸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数字化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即相应的销项税额为零。

正是由于销项税额为零,使得进项税额无法得到实际的抵扣,因此,需要以退税的形式使得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得到实际的抵扣。

目前,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比率。

我国对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办法。

“免、抵、退”的含义如下:“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为负数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应抵顶的进项税额未能完全抵扣时,对未抵扣的部分予以全部或部分退还。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相关会计处理为: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补贴款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

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

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

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

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二、现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

(一)一般生产企业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3%,2008年1—3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一月份,期初增值税留抵5万元,购进原材料等货物5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①外购原材料、备件、能耗等,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等科目5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贷:银行存款等科目5850000②产品外销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等科目12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0③内销产品,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等科目35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④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17%-13%)=48(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48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⑤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51-(85-48)-5=9(万元)>0,仍应交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400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40000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12000000*13%=1560000从应纳税额计算可知,本月应纳税大于0,则应退税额=0;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1560000-0=1560000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56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5600002、二月份,外购原材料、燃料等支付价款85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44.5万元;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①采购原料、出口及内销的会计分录与1月份类似,不再赘述。

②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0③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应纳税额=300×17%-(144.5-20)=-73.5(万元)④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免抵退税额=500×13%=65(万元)<73.5(万元),可全部申请退税⑤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应退税额=65万元免抵税额=0期末留抵税额=73.5-65=8.5(万元)借:应收补贴款65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50000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5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850003、三月份,免税进口料件一批,支付国外买价300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保管费和装卸费用50万元,该料件进口关税税率20%,料件已验收入库;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600万元;本月无内销。

①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300+50)×(1+20%)=420(万元)借:原材料4200000贷:银行存款等科目3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关税700000②出口的会计分录与前2个月类似,不再赘述。

③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20×(17%-13%)=16.8(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6.8=7.2(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72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72000④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应纳税额=0-(0-7.2)-8.5=-1.3(万元)⑤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20×13%=54.6(万元)免抵退税额=600×13%-54.6=23.4(万元)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应退税额=1.3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3.4-1.3=22.1(万元)借:应收补贴款13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21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34000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50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5000(二)进料(来料)加工企业案例:某公司从事对外加工业务(以及国内销售业务),对外加工出口A产品,发生国内成本: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工资、折旧等无进项税金)42,800,000元。

1.该业务采取进料加工方式A、进料加工的核算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核算大致相同,只是在计算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和应退税额上限时,对免税进口的保税料件视同已征税款计算模拟抵扣税款。

即:本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本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应退税额上限=本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免税进口料件的退税率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准。

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即: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作如下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B、进料加工方式效果计算:A产品当年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外汇兑换率)170,000,000元,加工A产品进口材料成本(当年海关核销免税组成计税价格)100,000,000元,当年应退税额1,500,000元。

适用“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不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A产品税率17%、退税率13%,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费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