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外节日大观
2019年(春)四年级品社下册《节日大观》教案 浙教版

2019年(春)四年级品社下册《节日大观》教案浙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第二课,对于前一课“世界之窗”来说,本课属于一个分述的内容,是从节日文化的角度使学生了解世界;相对于第三课“多彩服饰”来说,本课又是一个与之平行并列的内容,选择了不同的切入点让学生拓展视野。
本课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地球村”对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圣诞节、春节、开斋节、狂欢节的起源和过节的活动做了简单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节日虽然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有世界性。
第二部分,“节日风采”展示了澳大利亚帆船节、美国感恩节、非洲土著狂欢节等节日,呈现出人类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风采,旨在让学生欣赏、尊重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节日文化。
第三部分,“知识窗”是以学生在对世界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欣赏的基础上,渗透现代文明公民教育,列举了三个现代节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
本课时主要上一二两部分。
二、学情分析过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并不陌生,但很多学生却很少关注这些传统节日。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节日是比较熟悉的,特别是中国最隆重、影响最大的春节,都有较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圣诞节,城市的学生也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多多少少都感受过圣诞节的氛围,或参与过有关活动;而我们农村学生的认知与经历则相对较少。
对于开斋节、狂欢节和世界上其他一些传统节日,我们农村的学生知道的就更少了。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们401班的学生对世界上的这些传统节只知其名,不知其源的占三分之二,因此更需要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呈现直观生动的图片、音乐、视频来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有关习俗和活动,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体验,从而达到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节日文化,分享节日的快乐。
三、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教学为第1课时四、教学总目标: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节日大观

狂欢节
• 狂欢节起源于欧洲,16世纪经葡萄牙传入 巴西;是巴西传统节日。
节日风采
• 澳大利亚帆船节;非洲土著狂欢节;美国 感恩节;日本男孩节;
知识窗
• • • • • 5.31世界无烟日; 3.22世界水日; 6.5世界环境日; 1974主题:只有一个地球; 1988主题: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 与;
课后练习
• 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每 个节日都有独特的(起源),各个民族过节的活 动也(各不相同)。 •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类似中 国的春节。圣诞节在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 耶稣诞生的日子。开斋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 的节日,在每年斋月(回历九月)结束的第二天。 春节俗称“过年”,起源于中国(商朝)时期年 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狂欢节起源于(欧洲), 是世界闻名的(巴西)传统节日。(澳大利亚) 的帆船节。非洲土著狂欢节。美国的感恩节。日 本的男孩节
课后练习2
• 一些现代节日: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 日);(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每年 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5月1日是 (国际劳动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 环境日),197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是(只有一个地球),今年是第43个“世 界环境日”,在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 战)
世界节日大观
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有自己的节日; 12.25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西方 国家最盛大的节日,类似中国春节
开斋节
•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节日,回历九 月为伊斯兰教斋月;斋月结束第二天为开 斋节;
春节
• 春节俗称“过年”起源于中国商朝时期年 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东南亚许多国家 也过春节。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节日大观1课件

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 序。目前已进入初评阶段。
越是名族的, 就越是世界 的……
继承传统文化 重视传统节日
如今,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只
强调它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同许多传统佳节一样,端午正逐渐失去其 美好的传统文化意义,鲜有人知道:全民 防疫健身的内涵才是这个节日的第一大内 容。
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它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 形遗产著作”。韩国的端午祭与我国的端午节 是两种不同节日,亚洲地区的不少国家如日本、 越南、泰国、新加坡等也都有自己的端午活动。
看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商家、情人都疯狂;而每年的“七夕 节”冷清寂寞,鲜有人过这个节日······
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 夕节,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少女,内容又是以乞 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 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之一。端午也称”端五”,此外,还有多 种别称,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
中国极富特色的 春节习俗,正在 影响和感染着各 国的政要和百姓, 欧美许多城市近 年来纷纷将中国 农历春节纳入公 共假日,甚至脚印, 也是全球华人心 中最牢固的情结。
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2月14日的情人节已成了中国恋人们的盛 大节日。如今,情人节在中国成了“奢侈”的代名词。韩国媒体文 章写道:情人节,中国人过的奢侈。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共同生活的世界
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将 至,不少中年人和青年人 开始琢磨平安夜将如何度 过·······
节日大观简案

节日大观(第一课时)目标要求: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2、了解圣诞节、狂欢节等节日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世界各地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感受节日的丰富多彩。
教材分析:本课分三部分。
“地球村”对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圣诞节、春节、狂欢节等节日的起源做了简单介绍。
“节日风采”展示了澳大利亚帆船节、美国感恩节、非洲狂欢节等节日的活动。
“知识窗”是以学生在对世界个民族传统节日了解、认识的基础上,渗透现代文明公民教育,列举了三个现代节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
我将本课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介绍现代社会为了整个地球与人类而特意设置的现代节日。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切入点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该班级孩子的年龄大多在12岁左右,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见识较广,对综合性、活动性较强的品德与社会课颇有兴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但不少学生收集时方向偏离,对材料的处理及筛选把握也有待加强。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世界各地人们过节的活动图片或照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通过预习及其他途径了解世界上许多重大节日的起源和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着重了解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节日。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min)(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前不久我们度过了传统节日——清明节,大家都在清明节做了些什么呢?(出示图片:扫墓、清明团)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发现清明节除了有祭祖追思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呢!(2)揭示课题师:节日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子,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话题就是节日。
(板书课题:节日大观)师:节日分为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人们代代相传,传承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
节日大观(品德与社会)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2 节日大观(第一课时)杭州市学军小学陈跃教学背景:本次执教的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第2课《节日大观》的第一课时。
“走近世界,了解世界”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世界之窗》是从总体上使学生了解全球的三大人种及人类文化,,第二课《节日大观》则是以节日为视角,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与文化传统,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
我们试图在课堂上引导、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老师创设的情境体验感悟,享受每个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并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人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了解春节、圣诞节等节日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感受节日气氛,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文化,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
3.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根据提示进行研究性学习,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世界各地传统节日的有关图片、音乐等。
2.学生准备: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世界上许多重大节日的起源和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初步了解世界各地的节日1.你知道世界各地有哪些节日?2.让我们先从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说起。
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三、研究传统节日,进一步感受节日的丰富多彩1.对于传统节日,你想了解些什么呢?(起源、庆祝活动等)2.学生根据学习提示,选择1~2节日进行研究。
3.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研究成果(一)了解春节和圣诞节的起源,感受世界人民庆祝新年的差异春节1.在欢快的音乐中走进春节。
2.学生介绍春节的有关情况。
3.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压岁钱……)播放视频,感受过年时我国特有的民风、民俗。
有关《节日大观》课件教学设计参考

有关《节日大观》课件教学设计参考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2、了解春节、圣诞节、开斋节、狂欢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3、知道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现代节日的社会意义。
4、具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珍视和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现代节日的社会公德意义。
难点: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打开世界之窗,会让我们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除了认识了不同人种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感受世界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揭示课题:节日大观二、认识各种节日:1、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哪些?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小组交流。
汇报:春节:农历一月初一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你还对这些节日有什么了解?2、作为地球人,你还知道别的国家的传统节日吗?圣诞节:12月25日西方国家开斋节:斋月后的第二天伊斯兰教狂欢节:2月中下旬巴西男孩节:5月5日日本感恩节:美国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通过大家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每个国家都有特定的节日,或是纪念或是创导,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节日,节日的活动也比较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节日也随之具有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三、学生活动:1、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画以及语言补充,向大家介绍一个节日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2、学生活动。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世界各地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我们通过课外学习等,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并懂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节日大观》版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2. 节日大观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了解中国部分重要的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通过对端午节、春节的重点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搜集资料、自学、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感受国外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
3.培养学生珍视、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节日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⒈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作业⒉多媒体课件。
3.实物:中国结、春联、“福”字、窗花、固体胶或双面胶世界地图8大张、组长主持稿5.红包(一把椅子、糖果、一杯茶)6.粽子一个,粽叶、米、稻秆、围裙、学生:收集各种节日资料,学生六人一小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教学过程:一、传统节日的重要性:3分钟1.(板书:节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可放假、热闹、开心、轻松、有吃有玩……)2.最近我们刚过完一个什么节?(劳动节)劳动节我们都放几天假啊?08年以前放几天?为什么国家要作此调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公休假期表吧。
★(课件出示两份公休假期表,学生对比观察)看了这两张表,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以前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没有公休的。
现在每年比以往多了1天的公休假期。
传统节日除夕也可以公休了。
4.同学们真会观察。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增加这3个节日的公休假呢?我们还是来看看它们的历史吧!★现在,你看出门道来了吗?指名说,稍作展开。
小结:★这些历史久远的古老节日我们称作“传统节日”,反之就是现代节日。
大屏幕上哪些节日属于现代节日?(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其余的都是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人类各民族、各群体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
★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瑰宝。
(板书:文化之根、精神之宝)二、盘点国内外传统节日 3分钟1.★在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指名说,出示幻灯(男生读节日,女生读时间)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以农历或节气为计算方式的2.★你知道国外还有哪些著名的传统节日吗?先指名说,老师这里也罗列了一些,出示幻灯。
节日大观第1课时教案

节日大观第1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通过对春节、圣诞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录像(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片断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场面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吗?(学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师:对呀,这是春节联欢晚会。
每到过春节时,我们都能看到这些精彩的节目。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节日大观,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古今中外的节日文化。
(板书课题)二、学习(一)了解春节1.联系生活,忆春节师:春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日,能说说春节留给你的印象吗?(自由说)2.观看录像,品春节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春节期间的活动。
作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我们还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
(板书:春节起源于多少年前?春节在什么时候?春节有哪些活动?)交流:从刚才的录像中,你知道春节起源于什么时候?距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吗?(夏代,4000多年)春节是在什么时候?(冬春交替的时候,农历12月30叫除夕,第二叫正月初一,也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春节有哪些活动?(春节庙会、剪窗花、写春联、包水饺等)3.小结提升,唱春节师:春节期间,我们小朋友最开心的哪些事呢?请你来说说看。
(放鞭炮、穿新衣服、拿压岁钱……)(二)了解圣诞节1.承上启下,引出圣诞师:春节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一位快乐使者,他的胡子白白的,戴着一顶红帽子。
过节的时候,他会赶着马车给所有小朋友送上一份礼物……猜一猜,他是谁呀?(圣诞老人)(出示图片)2.研读课文,了解圣诞师:关于圣诞节你知道些什么?(自由地说一说:圣诞树、圣诞礼物……)师:同学们知道的圣诞节的知识可真不少!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圣诞节的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还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
老祖宗?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将留下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所以, 每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远见卓识的炎黄子孙都必须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 去认识这个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 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迷失自我,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民族文化
着两朵奇葩并蒂开放,香飘世界!
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开斋即顺延。每年的开斋节非常隆重,
人们一大早就起床作祷告,男女老少沐浴换装,探亲访友。
考一考
你知道伊斯兰教有哪些民族禁忌吗?
狂欢节(巴西) 每年2月下旬,全巴西都要欢度独
具风格的节日——狂欢节,狂欢节的主要活动是跳桑巴 舞。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上,簇拥着节日“国王”和“王
后”的游行队伍川流不息;头戴假面具、脚踩高跷的人
“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 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大家都学过哪些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你不了解的外国节日
复活节 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据传说,耶稣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又复活升天。公元325年,尼西亚 会议规定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 在美国,复活节第二天,总统邀请客人们带着孩子到白宫参 加“滚彩蛋”游戏。孩子们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提着绘着彩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 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 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由于过 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 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 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 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
4.时下流行过“洋节”,我们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守住自己的文化传统?
每位同学课后问问自己的父母都过些什么节日?对国外 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有什么看法?
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 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风东渐,这些传统和文化或渐被遗忘, 或日渐式微,或慢慢湮灭,若不及时加以抢救性的继承、弘扬、挖掘和开发,那么,
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
的来源。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 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
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 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
色、象征着兴旺发达、生活幸福的熟鸡蛋,在草坪上滚着玩。
全国各地的公园也为孩子们举办“复活节彩蛋游戏”。复活 节在欧美各国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许多国家放假休 息一天或几天。节日期间,新人团聚,驱车出游,丰餐美食, 热闹异常。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为开斋节。开斋节是全
世界穆斯林盛大的节日之一。按照可兰经规定,伊斯兰历9 月为斋月。这个月内,除病人、旅行者、孕妇、乳婴和作战 士兵外,全世界穆斯林都必须“斋戒”,俗称“把斋”,每 天从黎明到日落戒除饮食,娱乐和房事。据说把斋能使富人 “感到饥饿者的愿望,尝到别人的痛苦”,只有夜间才可以 吃简单饭食。到29日斋月期满时,由阿訇登楼望月,寻看 新月(月牙)和天象,确定开斋时辰。见月即行开斋,次日
群表演滑稽剧和民族歌舞。更引人注目的是各桑巴学校 和各桑巴俱乐部的桑巴舞,它们标新立异,各显身手、
争芳夺艳,不断博得人们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许
多观众情绪激昂,人人沉浸在名副其实的“狂欢”气氛 中。 每逢狂欢节,世界各国的几十万游客纷纷前往巴西, 以一睹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独特风采为快事。
1.中国节日与外国节日相比有何异同? 2.你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为什么? 3.如果中国青少年都喜欢过外国节日,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中外有趣节日大观
1.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 寒食节、七夕节、重阳节
2.在国外都有哪些有趣的节日?
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水灯节、狂欢节 3.你平常都过哪些节日、
“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 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 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 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 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 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 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 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