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近63年气候变化特征综合分析_金丽娜
西安气候特征

西安气候特征来源:中国气象报社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气象要素特点:本网站气象要素数据根据西安气象观测站1970—200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
1 . 气温西安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出现在2006年6月17日;4-10月极端最低气温-1.9℃,出现在1978年10月29日。
图1 西安1970—2009年4—10月逐旬平均温度变化图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气温15.2℃,4月上、中旬常有较强降温天气,下旬温度迅速回升。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平均气温21.8℃,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昼夜温差大。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气温变化比较平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15℃。
盛夏伏旱期(7月21日~8月20日):日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日平均气温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极端最高气温35~40℃,昼夜温差9~11℃。
初秋多雨期(8月21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15~24℃,随着北方冷空气的不断入侵,日平均气温呈现降低趋势。
秋季凉爽期(10月11~31日):日平均气温11~15℃,随着北方入侵冷空气的加强,日平均气温迅速降低。
2 . 降水西安4~10月平均总降水量488.6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66天。
平均日降水≥25毫米的大雨日4.5天,平均日降水≥50毫米的暴雨日约1天。
图2 西安1970—2009年4—10月逐旬平均降水量变化图下表是西安各时段平均降水量。
表1 西安1970—2009年各时段降水量统计3. 湿度空气湿度对人体感觉气象环境的舒适程度有重要影响,高温高湿会使人感到闷热而不舒适。
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相对湿度为64.5%, 4月内各旬相对湿度分布比较均匀。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相对湿度6月上中旬的54%,达到全年最低值。
西安的气候类形和特征

西安的气候类形和特征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
西安市及各郊县年平均气温13.1~13.4℃。
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8℃;极端最低-16~-20℃。
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1.3℃,月平均最低气温-4℃左右,年较差达26~27℃。
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雨量差别很大,两者最大差值可达59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有78%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且时有暴雨出现。
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
年平均风速1.8 m/s,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春季(3~5月):气温回升迅速,但升温不稳定,时常出现“乍暖还寒”的天气。
西安市3月月平均气温7.9℃,4月升至14.1℃,5月即升至19.4℃。
春季雨量约占全年的雨量的四分之一,各月多年平均雨日在7~9天。
春季气温宜人,风和日丽,是进行室外活动和旅游的好时光。
夏季(6~8月):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的特征。
西安市是全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
7月是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高达26.3℃,6月、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达24.8℃、15.3℃。
年日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的炎热期平均出现22天左右,1997年最多,达61天,在1961~1998年的38年中,有9年出现了40℃以上的酷热天气。
夏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37%。
各月平均雨日在8~11天,全年暴雨日有二分之一出现在夏季。
秋季(9~11月):9月份,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安市降水多,多有连阴雨天气出现,月平均降水量达99.5 mm,占全年雨量的19%,多年平均雨日达12天。
秋季冷暖适宜,降温速度快,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6℃、13.8℃、6.8℃。
平均风速1.5m/s,是全年风速最小的季节。
冬季(12~2月):冬季寒冷少雨雪,1月平均气温降至-0.5℃,受冬季强寒潮的的影响,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
近31年来西安垂直温度变化特征

近31年来西安垂直温度变化特征金丽娜;王雯燕;曲静【摘要】选取1981~2011年西安地温、气温、高空温度的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估算法、Mann-Kendal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温度倾向率垂直变化,计算各层年较差,总结地温320 cm~高空20hPa的年、季节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温、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接近地面的浅层地温和对流层下层年、季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随着地温深度和对流层高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变小,平流层下层温度变化与气温相反;近年来,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流层中下层,20世纪90年代为近地层温度较为活跃的时期;地温-气温-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突变时间依次有所提前,对流层顶及平流层下层突变年比较分散;春季、秋季垂直温度的变幅较大,冬季和年垂直温度的变幅较小,夏季垂直温度的变幅最小;地温320 cm~高空250 hPa夏季温度高于冬季,200 ~ 50 hPa等压面夏季温度低于冬季,在50 hPa等压面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区分.【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26【总页数】3页(P10745-10747)【关键词】西安;垂直温度;变化特征【作者】金丽娜;王雯燕;曲静【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1近年来,全球气候普遍变暖,温度变化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者分别开展了有关地温[1-2]、气温[3-4]及高空温度[5-6]特征的研究,很多专家也对西安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7-9],但针对地温、气温和高空温度变化的垂直研究却很少。
为此,笔者针对西安单站,自下而上对近31年的垂直温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近31年西安垂直空间的温度变化特征。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取西安1981~2011年的地温(0、5、10、15、20、40、80、160、320 cm)、气温、高空温度(850、700、500、400、300、250、200、100、70、50、30 和 20 hPa)探测数据,季节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翌年2月为冬季。
西安高温天气气候分析

西安高温天气气候分析
詹维泰
【期刊名称】《陕西气象》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西安高温天气的季节特征,持续高温的天气形势和高温天气的历史演变特点。
【总页数】3页(P37-38,43)
【作者】詹维泰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西安市近59年高温天气气候特征 [J], 孟小绒;杨晓春;曲静;金丽娜
2.珠海市夏季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2014年异常高温天气环流分析 [J], 刘金丽;李娇
3.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期高影响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J], 金丽娜;王建鹏;孟小绒;曲静
4.新疆鄯善县近55年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J], 宋良娈;宋水华;苗运玲;;;
5.新疆喀什市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一次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J], 曼吾拉•卡德尔;努尔比亚•吐尼牙孜;热依拉•玉努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往年的气温变化趋势

西安往年的气温变化趋势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
西安的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节温暖而短暂。
下面是西安近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根据过去数十年的气象资料,西安的气温年际变化较为明显。
从整体趋势来看,西安的气温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安的气温也不断上升。
一般来说,西安的夏季炎热,气温较高。
平均气温在7月份达到最高峰,通常超过30摄氏度。
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40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
夜间温度也相对较高,一般在20摄氏度以上。
夏季降水相对较少,大部分日子都是晴天或多云天气。
而西安的冬季则寒冷干燥,气温较低。
1月份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
有时候,气温会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寒冷可见一斑。
冬季也是雨水较少的季节,大部分天气晴朗。
春秋季节是西安气温变化最大的时期。
3月和11月是春秋两季的过渡月份,气温的波动较为频繁。
春季开始,气温逐渐回升,但还是相对较低,一般在10摄氏度左右。
而秋季的气温则逐渐下降,与春季相似。
这两个季节的降水也较为集中,时常出现小雨或阵雨。
近年来,西安的气温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安的气候。
西安的夏季温度逐渐升高,高温天数增多,极端高温的出现频率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冬季的气温也有所上升,虽然寒冷依然存在,但较之前有所缓解。
除了年际变化,西安的季节内气温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趋势。
夏季的高温天数增多,而冬季的寒冷天数则减少。
春秋季节的变化也比较明显,温暖期和寒冷期相对缩短。
总的来说,西安的气温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的。
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一致。
然而,气温的变化也与局地因素相关,如城市化过程中的建筑热岛效应等。
对于西安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涉及气温,还涉及生态环境、农业等方面。
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好西安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西安市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

西安市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刘培【摘要】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西安市的气候演变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63―2013年的近50年来的年平均温度、年内温差、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近50年来,年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现减少的趋势,相对湿度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平均风速也呈现出减弱的趋势,这与全球的气候变化以及整个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5页(P19-22,25)【关键词】西安;气候变化;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作者】刘培【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1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气候变化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气候异常现象加剧的背景下,已成为地理科学气候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1]。
气候是构成人类环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太阳辐射能的驱动下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缓变平衡态,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环境要素[2]。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异常现象的频繁出现,使得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0年之中,全球地表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而相对于过去50年变暖趋势的每十年的上升幅度为0.13℃,几乎是过去一百年的两倍[3]。
而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的气候变化基本是趋于一致的,全球变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西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分析该区域的近50年来的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等要素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评估人类活动对西安市气候的影响,也可为未来西安市发展中面临的气候等相关问题提供相对合理的解决措施。
西安市近60年降水量和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西安市近60年降水量和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李斌;解建仓;胡彦华;姜仁贵【摘要】利用西安市1951年-2008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滑动t 检验,有序聚类,曼肯德尔法对西安市近60年的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水文要素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首先,采用线性拟合与距平百分率研究了西安市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变化特征,最后,采用有序聚类、滑动t检验和曼肯德尔对降水量和气温的突变性进行分析.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58%,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降水量的突变点出现1958、1975和1980年;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发生在1993年-1995年之间.【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7页(P55-61)【关键词】西安市;降水;气温;变化趋势;突变分析【作者】李斌;解建仓;胡彦华;姜仁贵【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安710048;陕西省水利厅,西安710004;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安710048;陕西省水利厅,西安710004;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的影响,降水和气温等气象水文要素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不同区域降水类型及与之相关的气温、蒸发等气候要素呈现出多样性。
如何对降水和气温等气候水文要素变化趋势的研究对科学认识因环境变化引起的降水量等气象水文要素的影响机制以及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诸多学者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许多有益的成果,姚恵明等[1]利用动态泰森多边形模型计算评价了1951年-2006年中国降水演变趋势,分别从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了降水量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分布情况,并对不同时段降水量震荡周期、演变与突变趋势进行分析。
西安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西安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邓自旺;林振山;周晓兰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1997(16)1
【摘要】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法分析了西安市近50年月平均气温距平和
月降水量距平变化的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发现西安市气候变化除1年的自然周期变化和20~40年尺度范围的周期变化信号在全时间域中都强外,其它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中分布很不均匀,具有很强的局部化特征。
西安市月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机振荡,无特征尺度,而月降水量距平变化则有显著的4~5月的时间尺度。
西安市气候变化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较大,与ENSO的关系不象我国沿海地区那么紧密。
对于大时间尺度来说,西安市气候呈暖干和冷湿结构排列。
【总页数】13页(P81-93)
【关键词】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小波变换
【作者】邓自旺;林振山;周晓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长沙近50年来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张剑明;黎祖贤;章新平
2.阿拉善荒漠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韩海涛;胡文超;司建华;
张凯
3.西安市近55年来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张允;赵景波
4.雷州半岛近50年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周凌云;周尚哲;王芳
5.近5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分析 [J], 卢晓宁;洪佳;王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1 0.17 0.15 0.54 0.26 0.96 -6.95 -36.77 -6.19 -45.35
1.95 0.56 0.91 1.24 1.21 -27.83 24.38 -5.44 7.63 -1.17
1.57 1.14 1.20 0.59 1.03 -7.06 -27.17 23.74 -5.96 -21.65
1951—2013年 西 安 年 平 均 气 温 为 13.9 ℃, 气候 倾 向 率 为 0.36 ℃/10a, 以 升 温 趋 势 为 主,
收 稿 日 期 :2013-11-04 作者简介:金丽娜 (198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气象局2012年度重点项目 (2012Z-15) 资助
年代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10 2011—2013
气 温/℃
降 水/mm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全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全年
-1.24 -0.62 -0.78 -0.97 -0.69 -6.14 69.32 -18.49 5.12 55.35
表 2 1951—2013 年 西 安 气 温 和 降 水 的 季 节 变 率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气温变率/ (℃/10a) 0.58 0.22 0.33 0.45
降水变率/ (mm/10a) -5.16 -1.35 -3.90 -0.18
西安气候 变 化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季 节 不 均 衡” 的特点;春季明显为旱季,降水的减少不利于林 木生长、增大了森林火险等14 (3)
目 前 处 于 暖 期 ;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为 571.4 mm, 以 明 显波动趋势为主。如图1 (a) 所示,气温分四个 变化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 代,呈 缓 慢 上 升趋势;60年代—70年 代末,呈 缓 慢 下 降 趋 势; 80 年 代 —21 世 纪 初 , 气 温 显 著 上 升 ; 近 几 年 略 有 下降。图1 (b)所示,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呈缓慢 波 动 下 降 状 态 ,20 世 纪 50 年 代 前 期 呈 增 加 趋 势 , 50年代中期—60 年 代 末 呈 减 少 趋 势,70 年 代 初 —80年代 初 呈 缓 慢 增 加 趋 势,80 年 代 初—90 年 代 中 期 呈 缓 慢 减 少 趋 势 ,90 年 代 中 期 —21 世 纪 初 迅 速 增 加 , 近 几 年 显 著 减 少 。 故 西 安 近 63a气 温 增温明显,降水缓慢波动下降。
图 2 西 安 近 63a年 年 平 均 气 温 、 地 温 突 变 图
2.2 年 代 际 变 化 特 征 表1所 示, 选 用 1951—2013 年 的 年、 季 平
均气温和降水量为历史同期值,计算年、季气温 和降水距平。春、秋、冬季和全年的年代际平均 气温呈逐年代升温趋势; 夏 季 气 温 在 20 世 纪 60 年代有 一 小 的 回 升,70 年 代 和 80 年 代 有 所 下 降;全年和 四 季 气 温 20 世 纪 90 年 代 后 迅 速 升 温,且2011年后, 春、 夏、 秋 三 季 气 温 正 距 平 最大。近63a年 代 际 降 水 距 平 分 别 为 1 成、 持 平、-1 成、1 成、 -1 成、 持 平、 持 平, 进 一 步证明了降水的波动 趋 势;20 世 纪 60、70 年 代 春季降水 为 增 加 趋 势,80 年 代 后 开 始 减 少,90 年代略有增 加, 进 入 21 世 纪 降 水 迅 速 减 少;20 世纪50年代 夏 季 降 水 显 著 增 加,60 和 70 年 代
采用 Mann-Kendall方 法 对 气 温、 地 温 (由 于地温观测资料时段与气温不同,故浅层地温选 取 1961—2013 年 数 据、 深 层 地 温 选 取 1981— 2013年数 据) 做 突 变 检 验 (图 2): 西 安 年 平 均 气温和地温突变年份 分 别 发 生 在 1994 年 和 1999 年,且均为升 温 突 变, 突 变 时 间 发 生 在 20 世 纪
近 年 来 , 特 别 是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后 , 全 球 增温明显,许多学者和专家都致力于气候变化方 面的研究 。 [1-6] 据 最 新 气 候 变 化 国 家 评 估 报 告 显 示 : [7] 我国增温趋势与北半球大体相同,但 全 国 各地区 对 气 候 变 暖 的 响 应 不 完 全 一 致 。 [8] 中 国 1906—2005 年 年 平 均 气 温 上 升 (0.78 ± 0.27)℃,明显高 于 同 期 全 球 平 均 气 温 上 升 幅 度 (0.5~0.6 ℃)[9], 且 我 国 各 区 域 变 暖 的 速 率 和 时空分布格局总体表现为北方比南方明显,冬季 比 其 他 季 节 明 显 。 [10-11] 王 绍 武 等[12] 和 丁 一 汇 等 的 [13] 研究 表 明, 我 国 西 北 地 区 的 气 候 变 化 与 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目前属于暖期。全球气 候变暖将导致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直接 影响生 态 系 统 平 衡, 施 雅 风 等 提 [14] 出: 我 国 西 北气候可能从20 世 纪 的 暖 干 向 暖 湿 转 型。 气 温 的变化也 直 接 表 现 在 地 温 的 变 化 上, 陆 晓 波[15] 发现全国年平均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地温 下 降 阶 段、 相 对 气 候 冷 期 和 20 世 纪 90 年 代 后 期 的 升 温 阶 段。 为 了 揭 示 在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背 景 下 西 安 的 气 候 变 化 特 征, 利 用 1951—2013年西安气象 观 测 资 料, 分 析 了 气 温、 降水、地温的演变趋势及其突变现象。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资 料 选 取
选用 西 安 气 象 观 测 站 1951—2013 年 逐 月 气 温、降 水 资 料,1971—2013 年 逐 月 浅 层 地 温 (0、5、10、15、20、40cm) 和 1981—2013 年 的逐月深层地温 (80、160、320cm) 资料。 1.2 研 究 方 法
2.3 季 节 变 化 特 征 西安 四 季 平 均 气 温 分 别 为 春 季 14.5 ℃, 夏
季25.8 ℃,秋季13.6 ℃,冬季1.3 ℃。表2所 示,春季 和 冬 季 升 温 明 显, 夏 季 和 秋 季 升 温 较 弱,因此西 安 气 候 变 暖 主 要 表 现 在 春 季 和 冬 季 上,说明 春、 冬 两 季 对 气 候 变 暖 的 响 应 比 较 显 著。四季平均降水 量 分 别 为 春 季 128.6 mm、 夏 季 234.6 mm, 秋 季 184.0 mm, 冬 季 23.9 mm, 春季变率最大,其次为秋季,冬季基本持平,四 季降水均有所减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年降水 量的比例超过 70 %, 因 此, 夏、 秋 两 季 降 水 量 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
2014 (3)
金 丽 娜 等 : 西 安 近 63 年 气 候 变 化 特 征 综 合 分 析
19
迅速减少,80 年 代 后 开 始 增 加,90 年 代 略 有 减 少;秋季 降 水 在 20 世 纪 50 和 90 年 代 呈 较 强 减 少趋势,20 世 纪 60 年 代 及 2011 年 后 呈 较 强 增 加趋 势; 冬 季 降 水 在 20 世 纪 60、90 年 代 和 21
(1.西 安 市 气 象 局 , 西 安 710016;2.陕 西 省 气 象 台 , 西 安 710014)
摘 要 : 根 据 西 安 1951—2013 年 气 温 、 降 水 ,1971—2013 年 浅 层 地 温 ,1981—2013 年 深 层 地 温 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西安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 西安近63a气 温增温明显,降水缓慢波动 下 降; 各 层 年 平 均 地 温 呈 升 温 趋 势,160cm 升 温 最 大,15cm 升 幅 最小。2) 年及四季平均气温除夏季在20世 纪 70—80 年 代 呈 下 降 趋 势,其 余 各 年 代 际 均 呈 上 升 趋势,21世纪后升温最为迅 速; 各 年 代 际 降 水 呈 显 著 波 动 趋 势。3) 西 安 气 候 变 暖 主 要 表 现 在 春、冬季;四季降水均有所减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年降 水 量 的 70 % 以 上, 主 导 年 降 水 量 的 变化。4) 西安年平均气温、地温20世纪90年代发生升温突变,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 关键词:西安;气温;降水;地温;气候变化 中 图 分 类 号 :P467 文 献 标 识 码 :A
90年代,正 处 于 城 市 化 飞 速 发 展 时 期, 与 城 市 热岛现象密不可分 。 [17]
图1 西安近63a年平均气温 (a)、 年降水量 (b) 变化曲线
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地温的升降,西安气温 的显著升 高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解 释 了 地 温 上 升 的 原 因。西安 各 层 年 平 均 地 温 呈 升 温 趋 势, 升 幅 为 0.11~0.53 ℃/10a (通过了0.05以上的显著性 检验),160cm 年 平 均 地 温 升 温 最 大, 其 次 为 320cm、80cm,15cm 年平均地温升幅最小。
2014 (3) 陕 西 气 象
17
金丽娜,曲静,翟园,等 .西安近63年气候变化特征综合分析 [J] .陕西气象,2014 (3):17-20. 文章编号:1006-4354 (2014)03-0017-04
西安近63年气候变化特征综合分析
金 丽 娜1, 曲 静1, 翟 园1, 张 弘2
(1)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计算气候倾向 率[16],分析 年、 年 代 际、 季 节 的 变 化, 总 结 西 安 近 63a气 温 、 降 水 量 、 地 温 的 变 化 趋 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