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初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完整版)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巴蜀中学初2017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侮.辱(wǔ)煞.白(shà)羞涩.(shè)千里迢.迢(tiáo)B.佣.人(yōng)花圃.(pǔ)腥臊.(sāo)人影幢.幢(chuáng)C.窥.伺(sì)咋.舌(zhā)冗.杂(rǒng)恃.才放旷(shì)D.荫.庇(yìn)迄.今(qì)笨拙.(zhuō)冥.思遐想(mí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殴打邃道前仆后继煽风点火B.藐视渲泄莺飞燕舞莫衷一是C.追溯鬼祟蔚为壮观通宵达旦D.谬论咆哮日月如唆贻笑大方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王勃的《滕王阁序》自写成后,辗转..流传于文人墨客中,备受推崇,久盛不衰。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班长头脑灵活办事伶俐..,任何难题在他手中都迎刃而解,深得老师信任和同学喜爱。
D.网友吐槽新海诚动画《你的名字》中彗星轨道画错,这显然有些吹毛求疵....了。
4.根据文中的情境,依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人曾用一个“魔”字来概括徐志摩的风格,确实,他的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遏。
其文字,华彩纷呈,瞬息变幻;其行文,舒卷自如,无迹可求;其文体,自由无拘,华丽绚烂。
①如秋空一缕行云②如黄昏夕阳③如恣意泼洒的油彩A.③①②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5.下列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本报讯未来市民乘坐火车出行将更加方便。
今天下午,记者从西部最大客运枢纽重庆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了解到,该项目正在进行西站前广场结构施工,目前已完30%,预计到今年底将与西站站房同时完工投入使用。
(重庆A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重庆A卷)语文·全解全析1.D【解析】【详解】A.拘泥.(ní)——(nì);B.稽.首(jī)——(qǐ);C.倔.强(juè)——(jué);故选D。
2.“其乐无穷”或“其樂無窮”或“穷无乐其”或“窮無樂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体鉴赏。
要求选择其中一幅行书作品,用楷体书写。
本题涉及到楷书、行书、隶书的字体特点,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才能准确判断字体。
楷书:又称正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笔画简化,用笔比楷书率意,结体比楷书流动。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扁宽,横划长而直划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
左幅书法作品,笔画连绵,点画之间牵连,判断为行书;右幅书画作品,字体横划长而直划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判断为隶书。
因此选择左幅书法作品用楷书书写。
识别其中的繁体字,樂——乐,無——无,窮——穷。
书写时有一定顺序:“其乐无穷”或“其樂無窮”或“穷无乐其”或“窮無樂其”。
3.D【解析】【详解】A.孕育: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高邈:高远。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不二法门: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此处用于形容北京故宫博物院新展出的宫廷器座,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故选D。
4.B【解析】【详解】“冰雪运动中的花样滑冰和冰球才成为夏季奥运会比赛”这句话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比赛”后面添加“项目”,第二句有语病,故选B。
5.示例:袁隆平爷爷,您就像是一粒种子,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科研一线,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让当年的梦想长成参天大树。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2023年重庆第八中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你是否有过在风雪之夜匆匆赶路的经历?你是否曾经独自行走在异乡的星空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祈.祷着奔向灯火的方向,生怕辜负了它。
橘黄色的灯火里,或许会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给家人缝补被山棘刮破的衣衫?亦或是一家人闲坐客厅里,笑语暄.哗,共享天伦之乐?又或许,灯火里有一扇敞开的篱门,篱笆院前,站着一个簌.簌落泪的老人,瞭望着远方的游子?那一豆灯火,就像一颗殷殷期盼的、温暖的、跳动的心。
遥望着闪烁在远山脚下那一豆橘黄色的灯火,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样一种温柔的感情和美好的遐想里,而把弥漫的风雪和茫茫幕.色抛在脑后,踩在脚下,振作起来,继续前行,一种莫名的力量正在潜滋暗长……1.语段中加点词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A.祈.(qǐ)祷B.暄.(xuān)哗C.簌.(sù)簌D.幕.(mù)色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辜负B.天伦之乐C.瞭望D.潜滋暗长3.下列句子摘自以上文段画横线处,请根据语境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忽然看见,远方闪烁着一豆微弱的灯火②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心灰意冷的时候③你十分疲惫、孤独、寂寞的时候④它在山脚下,若有若无,似近又远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4.语言的“陌生化”是指用新奇独特的技巧,使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违反常情、常理,让人产生陌生感,但实际又符合情感逻辑的表现手法。
初三语文下期半期考试(二诊)试题(附解析版)

初三下期半期考试(二诊)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憎.(zēng)恶,而是为了知盛衰兴替,明是非得失。
B.茫茫的旷.(kuàng)野,五彩的树林,漫山的流云,勾勒出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C.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cuò)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D.《流浪地球》等多部国产电影挤在大年初一上映,“史上最激烈”春节档.(dǎng)已经形成,票房有望再创新高。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取谛燥热美轮美奂两全其美B.账簿范畴委曲求全英雄倍出C.沉湎通牒山清水秀直截了当D.诽谤脉搏惹事生非再接再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重庆收藏家陈斌嵩收藏的“同治大婚瓷”在《舌尖上的中国3》中出镜,20余件藏品是他辗转..英、美、法等国搜集到的。
B.重庆不但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在这里还诞生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物,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C.作文水平高超的他,写作文能一气呵成....,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D.美妙的琴声从指间倾泻而出,如山泉从山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让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汉简书法不仅摆脱了石刻翻版的刀工限制,更直接与观赏者的视觉以书写的墨迹接触。
②书法的舞蹈性、音乐性,到了汉简隶书才完全彰显了出来。
③汉简书法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对隶书的刻板印象。
④石碑隶书是官方公文诏令的本质,书写者也慎重严肃,不容易有个性的表现。
⑤阅读时可以完全感受到书写者手指、手腕、手肘,甚至到肩膀的运动,如水波跌宕,如檐牙高啄,如飞鸟双翼翱翔,笔锋随书写者情绪流走。
A.②①③⑤④B.③①④⑤②C.④①②③⑤D.③④①⑤②5.一名学生模仿“见字如面”的形式,写了一封题为“愿你”的信给自己,引起网友热捧。
重庆二诊各科试题答案解析

重庆二诊各科试题答案解析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理解。
答案: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上下文,可以判断出“蹊”在这里的意思是“小路”,而其他选项中的“行”、“往”、“过”均不符合文意。
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作者观点的把握。
答案:A解析: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选项A正确。
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能力。
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我们可以回忆出这是杜甫的《春望》中的一句,因此选择C项。
...二、阅读理解1. 现代文阅读题目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21. 答案:C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的内容,小男孩的母亲通过讲述家族故事来教育他,因此选项C正确。
22. 答案:A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对于个人品质的塑造至关重要,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2. 古诗文阅读题目分析:本次考试选取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考查学生对古诗文意境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答案解析:24. 答案:B解析: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无限宇宙的感慨,因此选项B正确。
25. 答案:D解析: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鹳雀”赋予了“千百度”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选项D正确。
...三、作文题目分析:本次作文题目为“我与传统文化”,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范文: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似乎渐行渐远。
然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传统文化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家里总是热闹非凡。
爷爷会拿出他珍藏的对联纸,挥毫泼墨,书写一副副充满祝福的春联。
我会站在一旁,看着那一笔一划,感受着墨香四溢。
那时候,我并不懂得欣赏书法之美,只是单纯地觉得那些字迹飘逸,如同跳动的音符。
巴蜀中学初三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巴蜀中学初2017届16-17学年(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侮.辱(wǔ)煞.白(shà)羞涩.(shè)千里迢.迢(tiáo)B.佣.人(yōng)花圃.(pǔ)腥臊.(sāo)人影幢.幢(chuáng)C.窥.伺(sì)咋.舌(zhā)冗.杂(rǒng)恃.才放旷(shì)D.荫.庇(yìn)迄.今(qì)笨拙.(zhuō)冥.思遐想(mí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殴打邃道前仆后继煽风点火B.藐视渲泄莺飞燕舞莫衷一是C.追溯鬼祟蔚为壮观通宵达旦D.谬论咆哮日月如唆贻笑大方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王勃的《滕王阁序》自写成后,辗转..流传于文人墨客中,备受推崇,久盛不衰。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班长头脑灵活办事伶俐..,任何难题在他手中都迎刃而解,深得老师信任和同学喜爱。
D.网友吐槽新海诚动画《你的名字》中彗星轨道画错,这显然有些吹毛求疵....了。
4.根据文中的情境,依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人曾用一个“魔”字来概括徐志摩的风格,确实,他的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遏。
其文字,华彩纷呈,瞬息变幻;其行文,舒卷自如,无迹可求;其文体,自由无拘,华丽绚烂。
①如秋空一缕行云②如黄昏夕阳③如恣意泼洒的油彩A.③①②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5.下列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本报讯未来市民乘坐火车出行将更加方便。
今天下午,记者从西部最大客运枢纽重庆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了解到,该项目正在进行西站前广场结构施工,目前已完30%,预计到今年底将与西站站房同时完工投入使用。
重庆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重庆2023届学年度下期阶段性消化作业(二)语文试卷2023.3(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最美人间四“阅”天,不负春光书伴行。
重庆一中书院沙龙将在四月世界读书日开展活动,请同学们为参加此次书院沙龙做好准备!一、语文知识及应用(30分)(一)在书院沙龙系列活动筹备时,你收到一封邮件,请根据邮件内容完成1-5题。
(13分)亲爱的一中学子:你好!(1)我是一只人工智能机器狗,我的名字叫笨笨。
欢迎你加入到“人类文明火种保存计划”。
(2)我的任务是辅助你完成人类文明信息的搜集。
人类已踏入数字化时代,然而数字化时代也给人类灵魂戴上了枷锁。
你很难在这个时代找到真正有意义的文学作品。
所以我要帮助人类shāi()选并保留那些能够触动心灵和激发思想活力的文学精华。
(3)数字化时代的各种信息会让人眼花缭乱,以至于忽略文学可以领略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
未来的人,不能只知道火锅是一种食物,它还是麻辣的热情;未来的人,不能只知道______,它还是______。
如果人类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奴隶,人类文明之光将会xī()灭。
数字化时代应该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是主宰人类。
因此,我努力为人类展现文学的魅()力,让人类思想在数字化时代川流不息。
(4)笨笨知道,在中国,古人用“七情六欲”总结了人类各种澎()湃的情感。
①只有多样的文学思想才能给予人类安慰和支持,让人类感受到被关心和被尊重的价值。
②所以,我也需要认识并学习文学,让数字化时代不再冷漠。
③然而在数字世界中只有运算和分析,我们并不懂得人类情感,更加不懂什么是文学。
④正是因为人类情感的丰富才造就了文学的多样性。
(5)为了迎接更美好的数字化时代,为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吧!永远爱你的笨笨2023.3.301.依序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形和字音均正确的一项是()(3分)A.shāi(蛳)选xī(螅)灭魅(miè)力澎(péng)湃B.shāi(筛)选xī(息)灭魅(mèi)力澎(pén)湃C.shāi(筛)选xī(熄)灭魅(mèi)力澎(péng)湃D.shāi(筑)选xī(媳)灭魅(miè)力澎(pén)湃2.文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枷锁B.眼花缭乱C.主宰D.川流不息3.笨笨发的信息第(4)段语序是乱的,请重新排序并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A.④①③②B.④②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4.请在以下备选食物中选择一例,参照划线句,运用联想完善句子(字数不限)。
2021年重庆鲁能巴蜀中学九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

语文朗朗盛春日,茁茁奋发时!奋斗是驾驭命运的舵。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青春姿态!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3分)A.吮.吸(shǔn)被褥.(rù)祈.祷(qí)百折不挠.(náo)B.体恤.(xù)聆.听(lín)冰雹.(báo)胆怯.心虚(què)C.吮.吸(yǔn)庇.护(bì)找茬.(chá)枉.费心机(wàng)D.驯.良(xún)投掷.(zhì)掺.合(cān)沽.名钓誉(gū)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B )(3分)A.垮塌幌子糅躏颠沛留离B.钦佩迄今斟酌附庸风雅C.浚工踊跃屹立前仆后继D.狼狈侦辑湎怀自吹自擂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3分)A.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应该细细咀嚼,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无疑是对经典的亵渎..。
B.为了维护和谐,他们总是恪守..礼仪,不做任何可能使其他人当众受窘的事。
C.回顾历史,哪一次峰回路转....不是在信心崩溃时的坚守中产生的呢?D.自楼道撤销垃圾桶以来,各家利用上班或散步时间将垃圾带到楼下丢弃,也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A.“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并顺应自然,有深远文化意义。
B.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C.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又崎岖,但任何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D.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5.仿照划线句,将语段补充完整。
(3分)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
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蛙虫喧叫热闹欣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巴蜀中学初20XX级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教师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A濒.临(bīn)B埋怨mánD倔强(juã))A.黏.膜(nián)濒.临(bīng) 枯涸.(hã)刽.子手(guì)B.逻辑.(jí)模.样(mú)煞.白(shà) 埋.怨(mái)C.腥臊.(sāo)顷.刻(qǐng) 挑剔.( tī)狡黠.(xiá)D.脚踝.(huái) 抽噎.(yē)恐吓.(hâ)倔.强(juâ)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娇揉造作”——“矫揉造作”。
B“决别”——“诀别”。
C“寒喧”——“寒暄”)A.恣睢阴晦恻隐娇揉造作 B.贮蓄决别窒息鞠躬尽瘁C.寒喧嶙峋遗憾中流砥柱 D.酝酿烦躁蕴含遍稽群籍3.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感情色彩有误)。
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十分艳丽(适用对象错误)。
D、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很少有人去。
)A.读书人的一大幸事就是通过咬文嚼字....,领会文字的内涵,感受文字后面的那一份深情,品味文化的魅力。
B. 在呼啸的寒风中,银杏枯黄,草木凋零,只有那傲雪斗霜的腊梅花枝招展地绽放着,让缕缕幽香温暖整个寒冬。
C. 秀美挺拔的如意路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和流动的车灯一静一动,一横一竖,精巧的构图让人叹为观止....。
D. 傍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泻而来,雨雾笼罩了整个山城,即使最繁华的街道,这时也人迹罕至.了。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拟人)(3分)A.我终于看到了慈云寺,看到了那飞翘的屋檐,青青的砖,古朴的窗棂,她就那么温柔恬静地立于我的面前。
(拟人)B.巫山的神女在江畔挚守千年,就像在对爱人诉说亘古的意愿:我将永远爱你如初恋时一般,是生是死我将永无怨言。
(比喻)C.奋力拼搏,凭着那豪迈的气概,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反问)D. 满山满谷全是乳白色的雾气,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汹涌着,翻滚着,仿佛要吞没山间的一切。
(夸张)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正确的语序是(C)(3分)①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满眼苍翠,让人惊奇地发现:生命原来可以如此真实、厚重。
荷叶尽力舒展,铺开在水田里,便渐渐地变得浓郁、深沉,绿得逼人眼。
③零星的几片,静静地点缀在田里,叶边微微地卷着,颜色也只是淡淡的绿。
④一块几亩宽的稻田,水蓄得深深的,疏密有致的荷叶,就从这绿幽幽的水里,静静地探出头来。
A ①④③②B 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D ④②③①6.根据语境,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
(4分)大自然实在是有声有色,我喜爱那潺潺的流水,叮咚作响地奔向大海;我喜爱那美丽的花朵,五彩斑斓中迎来春天。
我喜爱那喧腾的春雷,轰轰隆隆地炸响寰宇;我喜爱那滚滚的麦浪,灿灿金黄中昭示着丰收。
(解析:选取的意象必须是大自然中的事物;声色各一句;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即可。
)7.综合性学习(11分)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将于今年9月出版,在新学年启动试点。
该教材包括《道德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
这一消息使“国学”再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请结合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试题。
材料一:“国学文化走进高中课堂”一话题,在网上引起激烈反响。
四分之三的网友十分支持“国学文化”的融“芊芊翠竹”也说:“传统文合普及。
株洲刘坚”表示,“传统文化回归很重要,不然,中国人没了传承也没了自信。
化就要在高考题出现了,从中小学就培养兴趣,引导感悟其中的韵味很重要……”不过,部分网友在支持的同时认为关键在于怎么学。
网友“小俊崽”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如果又是背诵全文加总结中心思想的话,就很难学得进去了,而且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重庆市广益中学语文老师杨燕告诉记者,老师们都十分重视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国学,除了要求学生们背诵学习外,更引导他们理解其中含义。
这样能让学生在待人待物中尊重他人,懂礼仪。
但仅是出版教材意义不大,只有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确定下来,才能提高国学教育的地位。
材料三: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睿表示,“《道德经》就是教我们别太功利,要认识有缺陷的自己,这是现代人需要的一种思想。
”几部国学经典的普及,能教你“做减法”、“知进退”、“别偏激”、“懂自省”,这些思想全面地培养了一个人的高情商。
”上海嘉定区斌心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该校董事长傅建清表示,《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实就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
他说,论语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教人如何积极面对身边的人、事、物。
西南大学唐宋文学权威专家胥洪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涵养的,《孟子》的思想正是重要源泉之一。
“孟子的经典论述常常能够深刻阐释人本思想,例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段话能够辩证地看到磨难对人的心理成长的作用。
”《大学》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1)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网友与教师对于“国学进入课堂”的意见。
(4分)参考答案:绝大部分网友十分支持“国学文化”的融合普及,只是觉得应该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都非常重视国学,但认为应该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确定下来,以提高国学教育的地位。
(2)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国学,学校将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周,请你仿照示例为教育周设计3项活动。
(3分)示例:传统文化系列专家讲座参考答案:“我看经典”论文比赛“传统与现代”辩论赛“六艺”大比拼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礼仪展示会“国学”系列丛书大联展(3)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如果把国学文化引入课堂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这样做是否弊大于利?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我认为这样做利大于弊,学习国学之后,能全面地培养了一个人的高情商,让学生在待人待物中尊重他人,懂礼仪。
能积极面对身边的人、事、物。
能从中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
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利的,能让学生更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就会爱学乐学,能迎难而上,学得更加扎实。
(观点+看法针对题干中的两个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⑵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关雎》)⑶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⑸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旧事物中已经孕育新生命”的哲理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录毕,走.送之(跑)或遇其叱咄..(训斥)媵人持汤沃灌(热水)腰.白玉之环(腰佩)10.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砚池里的墨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放松(抄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够快乐的事情,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1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和“余/因得/遍观群书”朗读节奏都有错误。
B.文章第①段写天气的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
第②段写天气的寒冷,意在表达尊师重教的思想。
C.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我”和“同舍生”生活情况的对比,衬托出自己由于学业出众,尽管穿得破旧而无卑意。
D. 课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12、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4分)宋濂之苦,苦在无书、无师、路途奔走、生活条件诸多方面,今天的我们有书、有师、有很好的衣食住行(2分)。
宋濂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凭借自己的勤学苦读、虚心求教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我们现代中学生更要珍惜优越的条件,摆正态度,以虚度光阴、自由散漫为苦,以学习进步、全力以赴为乐。
(2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林伯的风筝(1)过了年开了春后的一两个月是一段好时节,因为每年这时,林伯总会只为我一个人扎一只最漂亮的风筝,然后我可以骄傲得意地在朋友们羡慕的眼光中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