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负反馈习题
第11章习题

第11章基本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2-1,中)当半导体三极管的正向偏置,反向偏置偏置时,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即极电流能控制极电流。
2、(2-1,低)根据三极管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可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分为,,三种。
3、(2-1,低)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有曲线和曲线两种。
4、(2-1,中)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5、(2-1,低)为了使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不失真,除需设置外,还需输入信号。
6、(2-1,中)为了保证不失真放大,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静态工作点。
对NPN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静态工作点太低,将会产生失真,应调R B,使其,则I B,这样可克服失真。
7、(2-1,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是与的比值。
8、(2-1,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是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电流的较大变化。
9、(2-1,低)共射组态既有放大作用,又有放大作用。
10、(2-1,中)共基组态中,三极管的基极为公共端,极为输入端,极为输出端。
11、(2-1,难)某三极管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V E=1V,V B=1.7V,V C=1.2V。
可判定该三极管是工作于区的型的三极管。
12、(2-1,难)已知一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电位分别为①3.5V,②2.8 V,③5V,试判断:a.①脚是,②脚是,③脚是(e, b,c);b.管型是(NPN,PNP);c.材料是(硅,锗)。
13、(2-1,中)晶体三极管实现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电流分配关系是。
14、(2-1,低)温度升高对三极管各种参数的影响,最终将导致I C,静态工作点。
15、(2-1,低)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发射结的导通压降V BE则随温度的增加而。
16、(2-1,低)画放大器交流通路时,和应作短路处理。
17、(2-2,低)在多级放大器里。
前级是后级的,后级是前级的。
负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100,第二极电压放大倍数为60,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6000 。
2、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和方式有容抗、直接和变压器三种形式。
3、阻容耦合的缺点是不适合传送频率很的或变换缓慢的信号。
4、在多级放大电路里,前级是后级的输出端后级是前级的负载。
5、反馈放大电路是由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
反馈电路是跨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6、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几方面的影响:使放大倍数降低,放大倍数的稳定性___提高_______,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改善,通频带宽度加宽,并且改变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对共射极电路来说,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发射极上,与输入信号串联起来,称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的集极上,与输入信号并联起来,称为并联反馈。
8、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放大倍数约1 ,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抗___大________,输出阻抗小,而且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
9、设三级放大电路,各级电压增益分别:20dB,20dB,20dB。
输入信号电压为u i=3mV,求输出电压u O= 。
10、使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11、判别反馈极性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12、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放大倍数。
13、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流,可以引入电流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
14、射极输出器的集电极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它是一种共集放大电路。
15、射极输出器无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作用。
16、为了放大缓慢变化的非周期信号或直流信号,放大器之间应采用( C )A.阻容耦合电路B.变压器耦合电路C.直接耦合电路D.二极管耦合电路17、两级放大器中各级的电压增益分别是20dB和40dB时,总的电压增益应为( A )。
2-基本放大电路复习练习题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负反馈电路)一、选择题: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A A A f +=1 ,当11>+F A时,表明放大电路 引入了( )。
A . 负反馈B . 正反馈C . 自激振荡 D.干扰2、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条件是( )A .F A=1 B .F A = -1 C .F A >1 D. F A <1 3、在放大电路中,为稳定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可引入:(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4、在单级共基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形,则v o 和v i 的相位( )。
A.同相B.反相C.相差90度D.不确定5、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6、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则差模电压增益( )。
A.增加一倍B.为双端输入时的1/2C.不变D.不确定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
A.无负载B.无信号源C.无反馈通路D.无电源8、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 )反馈。
A.电流B.串联C.电压D.并联9、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D. -180˚10、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1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 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12、 放大管的导通角是0180的放大电路是( )功率放大电路。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章

2、串联负反馈都是电流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都是电压反馈。
(错)3、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则反馈信号也随之消失。
(错)4、在瞬时极性法判断中,+表示对地电压为正,—表示对地电压为负。
(错)5、在串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压形式出现,在并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流形式出现。
(对)三、选择题1、反馈放大短路的含义是(C )。
A.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C.除放大电路外,还有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2.图3-1-1所示为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部分,Re1引入(C ),Re2引入(B )。
A.交流反馈B.直流反馈C.交直流反馈3、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的方法是(C )。
A.输出端短路法B.瞬时极性法C.输入端短路法4、将放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若反馈信号仍存在则属(B )。
A.电压负反馈B.电流负反馈C.串联负反馈D.并联负反馈5.电路如图3-1-2a所示,反馈类型为(D )。
A.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B.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C.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D.电流并联交直流负反馈6、电路如图3-1-2b所示,反馈类型为(C )。
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正反馈C.电压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正反馈四、简答题1、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主要用途是什么?略2、图3-1-3所示电路中,所引入的分别是直流单奎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3、图2-1-4所示电路中,在不增加电路元件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接线方式,可达到稳定静态工作点,减小失真的目的?4、在图3-1-5所示各电路中,指出哪些是反馈元件?判断个电路的反馈类型(如系多级放大器,只判断级间反馈类型)。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3-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影响一、填空题1、放大器引入负反馈使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非线性失真减小,同频带展宽,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册

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1-1 填空:1.本征半导体是,其载流子是和。
载流子的浓度。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有很大关系。
3.漂移电流是在作用下形成的。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征是,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和。
5.稳压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特征,而制造的特殊二极管。
它工作在。
描述稳压管的主要参数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和。
6.某稳压管具有正的电压温度系数,那么当温度升高时,稳压管的稳压值将。
7.双极型晶体管可以分成和两种类型,它们工作时有和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8.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成和两种类型,它的导电过程仅仅取决于载流子的流动;因而它又称做器件。
9.场效应管属于控制型器件,而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则可以认为是控制型器件。
10.当温度升高时,双极性三极管的β将,反向饱和电流I CEO正向结压降U BE。
11.用万用表判别放大电路中处于正常放大工作的某个晶体管的类型与三个电极时,测出最为方便。
12.三极管工作有三个区域,在放大区时,偏置为和;饱和区,偏置为和;截止区,偏置为和。
13.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共设输入特性曲线将,输出特性曲线将,而且输出特性曲线之间的间隔将。
1-2 设硅稳压管D z1和D 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10V,求图1-2中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0,已知稳压管的正向压降为0.7V。
D Z1D Z225VU O1k Ω( )b D Z1D Z225VU O1k Ω( )c ( )d ( )a D Z1D Z225VU O 1k ΩD Z1D Z225VU O1k Ω图1-21-3 分别画出图1-3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 )a ( )b( )c图1-31-5 放大电路如图1-5所示,试选择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填空。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包括基本不变) 1.要使静态工作电流I c 减小,则R b2应 。
2.R b2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共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成立。
由,可得(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答案:a:C2--R F1--R E1,交直流负反馈。
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用基本放大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

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用基本放大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2.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B、电压并联负反馈3.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电场被()。
A、削弱4.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构成P型半导体。
A、3价元素5.半导体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有()。
A、电流大电阻小6.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B、变窄7.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V,-10V,-9.3V,则这只三极管是()A、NPN型硅管8.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A、大于9.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C、共模抑制比大二、填空题1.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2.二极管最主要的电特性是单向导电性,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稳压二极管与负载并联,稳压二极管与输入电源之间必须加入一个电阻。
3.场效应管同双极型三极管相比,其输入电阻大,热稳定性好。
4.影响放大电路通频带下限频率f L的是隔直电容和极间电容。
5.通用型集成运算放输入级大多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级大多采用共集电路。
6.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
7.常用的BJT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此时应工作在放大状态。
8.PNP管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为正弦波,输出为顶部失真,即饱和失真,原因是 Q点太低。
9.稳压二极管应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10.集成运放电路输入级常用差分放大电路,而输出级常用互补耦合电路。
三、判断题1.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2.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3.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用基本放大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

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用基本放大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2.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B、电压并联负反馈3.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电场被()。
A、削弱4.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构成P型半导体。
A、3价元素5.半导体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有()。
A、电流大电阻小6.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B、变窄7.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V,-10V,-9.3V,则这只三极管是()A、NPN型硅管8.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A、大于9.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C、共模抑制比大二、填空题1.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2.二极管最主要的电特性是单向导电性,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稳压二极管与负载并联,稳压二极管与输入电源之间必须加入一个电阻。
3.场效应管同双极型三极管相比,其输入电阻大,热稳定性好。
4.影响放大电路通频带下限频率f L的是隔直电容和极间电容。
5.通用型集成运算放输入级大多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级大多采用共集电路。
6.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
7.常用的BJT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此时应工作在放大状态。
8.PNP管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为正弦波,输出为顶部失真,即饱和失真,原因是 Q点太低。
9.稳压二极管应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10.集成运放电路输入级常用差分放大电路,而输出级常用互补耦合电路。
三、判断题1.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2.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3.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负反馈习题————————————————————————————————作者:————————————————————————————————日期:13.5习题详解13-1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如图13-14(a)所示,图13-14(b)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试求:(1)用估算法求静态值(2)用作图法求静态值。
图13-14 习题13-1的图解:用估算法可以求出基极电流I BBEBB1212V0.04mA40μA300KV UIR-=≈==Ω根据方程CECCURIV+=12可以得出在输出特性曲线上横轴、纵轴上两点的坐标为:(12V,0mA),(0V, 2.35mA),可画出如图13-15所示的直流负载线,与B40μAI=的特性曲线相交的点为Q点。
由Q点分别向横轴承和纵轴做垂线,可得到1.2mACI=,CE6.2VU=。
13-2 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如图13-16所示,由于电路中的什么参数发生了改变导致静态工作点从Q0分别移动到Q1、Q2、Q3?(提示:电源电压、集电极电阻、基极偏置电阻的变化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改变)。
解:原有静态工作点为Q0点,Q0点移动到Q1点,说明基极电流增大,主要原因是基极偏置电阻减小;Q0点移动到Q2点,U CE减小,则主要原因是集电极电阻增大;Q0点移动到Q3点,I B减小,且U CE减小,主要原因是基极偏置电阻增大或电源电压减小或集电极电阻增大。
图13-16 习题13-2的图13-3 试判断习题13-17图中的各个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图13-17 习题13-3的图解:三极管电路处于放大状态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交流信号能加进电路。
a有放大作用,满足放大条件;b没有放大作用,不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c没有放大作用,集电结正偏,且交流输入信号被短路;d没有放大作用,电容C1作用是隔直通交,不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e 有放大作用,满足放大条件;f 有放大作用,满足放大条件;13-4.图13-18所示晶体管放大电路,已知12V CC U =,β=40,并设V .U BE 60=。
求: ⑴静态值(CE C B U ,I ,I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求电压放大倍数u A (4)估算输入输出电阻o i r ,r 。
R BR CR L图13-18 习题13-4的图解:(1)静态工作点:B B 12V50μA 240K CC U I R ≈==ΩC B 4050μA 2mA I I β==⨯=E C 2mA I I ≈=CECC C C 12V 2mA 3K 6V UU I R =-=-⨯Ω=(2)交流通路及其微变等效电路如图13-19所示; (3)电压放大倍数:Ω=++=++=733226)401(200)m A (I )m V (26)1(200r E be mAmV βo b L u i be b be (//)'3K //6K 40109r 733C L u R R i R A u i r ββ-ΩΩ===-=-⨯=-Ω(4)输入输出电阻:B be be R //r r 0.73K i B bei i B beu R r r i R r ===≈=Ω+ 03K C r R ≈=Ω13-5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13-20(a )、(b )、(c )所示。
问: 分别发生了什么失真?该如何改善?解:(a )截止失真,主要原因是静态工作点Q 偏低产生的,解决方法是提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基极偏置电阻(b )饱和失真,主要原因是静态工作点Q 偏高产生的,解决方法是降低静态工作点,如增大基极偏置电阻(c )非线性失真,主要原因是输入信号过大,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同时出现,这两种失真都是由于三极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引起的。
13-6 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13-21所示。
已知: U CC =12 V , R B1=51 k Ω, R B2=10 k Ω, R c =3 k Ω, R E =1 k Ω, β=80, 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0.7 V , 试计算: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C 和U CE 的数值;(2)将三极管V 替换为β=100的三极管后,静态值I C 和U CE 有何变化? (3)若要求I C =1.8 mA , 应如何调整R B1。
解:(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B2B CC B1B21012V 2V 5110R U U R R ==⨯≈++B BEC E E 2V 0.7V1.3mA 1K U U I I R --≈===ΩC B 1.3mA 16μA 80I I β===CE CC C c E e CC C c E ()12V-1.3mA (3k 1k ) 6.8V U U I R I R U I R R =--=-+=⨯Ω+Ω=(2)若β=100,静态I C 和U CE 不会变化, 即 1.3mA C E I I ≈=, 6.8V CE U = (3)若要求I C =1.8 mA ,B BEC E EU U I I R -≈=B BEC E 0.7V 1.8mA 1K 2.5V U U I R =+=+⨯Ω=B2CC B1B2B 10K 12V 10K 38K Ω2.5VR U R R U Ω⨯=-=-Ω=13-7 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13-22所示, 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为0.7 V, Ω=300r 'bb , 试求(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电压放大倍数。
(3)求输入、 输出电阻, 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解:(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B2B CC B1B22012V 3V 6020R U U R R ==⨯=++B BEC E E 3V 0.7V1.15mA 2K U U I I R --≈===ΩC B 1.15mA 23μA 50I I β===CE CC C c E e CC C c E ()12V-1.15mA (4k 2k ) 5.1V U U I R I R U I R R =--=-+=⨯Ω+Ω=(2)微变等效电路如图13-23所示。
)mA ()mV (26)1(003E be I r β++≈=26300(150)1453 1.453K 1.15++=Ω=Ω '442K 44C L L C L R R R R R ⨯===Ω++R B1R B2R CR ER L+U CC图13-23 微变等效电路'2K 5068.81.453K L U be R A r βΩ=-=-⨯≈-Ω(3) 12//// 1.325K i B B be r R R r =≈Ω 4K o C r R ≈=Ω13-8 射极输出器电路如图13-24所示,三极管的β=80,r b e =1k Ω。
(1)求出静态工作点Q ;(2)分别求出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u A 和r i ;(3)求出输出电阻r o 。
解:(1)静态工作点Q :因为U CC =I B R B +U BE +I E R E = I B R B +U BE +(1+β)R E I B =[R B +(1+β)R E ] I B +U BE则CC BE B B E 15V 0.7V32.3μA 1200K (180)3K U U I R (β)R --===++Ω++⨯ΩI C =βI B =2.58mAI E =I B +I C =I B +βI B =(1+β)I B (180)32.3μA 2.62mA =+⨯≈ U CE =U C C -R E I E 15V 3K 2.62mA 7.14V =-Ω⨯≈(2) 当 R L =∞时i B be E L //[(1)(//)]200K //[1K (180)(3K //)]110k r R r R R β=++=ΩΩ++Ω∞≈Ωu be (1)(//)(180)(3K //)0.996(1)(//)1K (180)(3K //)U O E L E L iR R U A r R R ββ••++Ω∞===≈++Ω++Ω∞当R L =3k Ω时i B be E L //[(1)(//)]200K Ω//[1K Ω+(1+80)(3K Ω//3K Ω)]76K Ωr R r R R β=++=≈u be (1)(//)(180)(3K//3K )0.992(1)(//)1K (180)(3K //3K )O E L E L iR R U A r R R U ββ••++ΩΩ===≈++Ω++ΩΩ(3)设s R 与B R 并联后的电阻为'S R'be S o 1K 2K //200K 371180r R r β+Ω+ΩΩ≈=≈Ω++13-9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如图13-25所示,已知12V CC U =,两个三极管的β值均为40,''B c BC 600K ,10K ,400K , 5.1K R R R R =Ω=Ω=Ω=Ω,Ω=k 1R L ,试绘出微变等效电路并计算:(1)整个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2)总电压放大倍数解:微变等效电路如图13-26所示bI βbI β'图13-26微变等效电路(1)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计算:CC BE B B 12V 0.7V18.83μA 600K U U I R --===ΩE C B 4018.83μA 0.753mA I I I β≈==⨯=be E26mV200(1)1616r K I β=++=Ω i B be //600K //1.616K 1.6K r R r ==ΩΩ≈Ω Ω='≈k R Ro C1.5 (2)12V 0.7V28.25μA 400CC BE BB U U I R k '--'==='ΩmA A I I I B C E13.125.2840=⨯='='='μβ 26mV200(1)1143beEr I β'=++=Ω' beL C be be BC u u u r R R r r R R A A A ''-⨯''-==)//()////(21ββ代入各参数,得740u A =13-10 为提高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多级放大电路的末级常采用射极输出器,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图13-27所示。
已知Ω=Ω=Ω=Ω=Ω=k R k R k R k R k R E E C B B 1,1.5,1.5,11,5121121,Ω=k R 'B 1501,Ω=k .R 'E 331,1250,0.7V,12V BE CC U U β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