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物探检测结果

合集下载

基底检测的内容

基底检测的内容

基底检测的内容
基底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材种类及规格:检测基材的种类、材质、尺寸等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质量:检查基材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缺陷,以
及是否有污渍、锈迹、变色等问题。

3.含水率:检测基材的含水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避免
因含水率过高而导致材料变形、开裂等问题。

4.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试验检测基材的抗压、抗拉、抗弯
等强度指标,以及其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配套材料质量:检查基材所使用的配套材料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如胶水、填缝剂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测,可以全面评估基材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和安装提供可靠的保障。

地基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无表式)

地基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无表式)

地基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无表式)
地基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无表式)
GD2107010地基动力触探试验目的是检测该地基土性质(或地基处理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试验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检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
一、工程概况表
二、引言
委托单位、试验日期、委托方的相关要求及试验目的、检测点数等。

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方法原理和执行的标准依据
1、检测仪器设备
2、操作方法
3、检测标准
四、地基(施工)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给出各检测点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有关施工记录表以及检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五、工程地质概况
给出工程地质情况的基本描述。

检测点附近的地质情况(附图)。

六、检测结果
七、检测结论
评定地基土性质性质或估算地基土承载力。

八、附图表
1、检测点位平面图张;
2、检测点附近地质资料图张;
3、检测点施工记录表(对人工地基
4、动力触探试验击数表张;
5、动力触探试验校正击数表张。

物探分析结果,物探分析报告,测深

物探分析结果,物探分析报告,测深

成果资料分析说明:
(1)测量供电电极间距为4m,接收电极间距为8m,发射电极级距4m,顶部为测深探测结果图。

(2)探测区内存在2处低阻异常区,1号低阻异常区位于导线点Y4点前35m 至47m附近底板下方0m至14m处,2低阻异常区位于导线点Y4点前32m往后底板下方6至30m以下处。

异常位置没有经过深度校正,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3)第1处低阻异常中存在最低阻值点,最小阻值约为24.3欧母·米,第2处低阻异常中存在最低阻值点,最小阻值约为12.15欧母·米。

(4)第1、2处低阻异常区尚未揭露,该处异常区段内需加强水文地质观测。

(5)2012年3月1日上午9时至12时进行井下电法测深探,经室内资料处理提交探测结果。

技术科
2012年3月1日。

物探成果总结报告

物探成果总结报告

物探成果总结报告物探成果总结报告自XX年X月份开始,我团队在某某地区进行了一次物探工作,该工作主要以地震勘探为主,同时结合钻探和测量等方法进行了多层面的调查和研究。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该次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一、地震勘探:我们完成了XX个地震测线的布设和采集工作,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获得了该地区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及岩性等相关信息。

对比分析了该区域与周边地区的地质差异,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钻探研究:我们针对某某地区的特殊地质特征,进行了多处钻探工作。

通过对钻孔样品的分析和实验室测试,我们获得了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组成及其矿物结构等关键信息。

这些数据为该地区的地质环境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测量工作:我们利用全站仪和GPS等测量设备,对野外进行了精确、高效的测量工作。

通过测量获得了地形地貌数据、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流动速度及方向等重要信息。

这些测量数据为该地区的城市规划、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采用了专业的软件进行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通过数据相互关联和对比,揭示了地下构造和地质特征。

同时,我们对钻孔样品的实验结果和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确定了岩土层的物理特征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五、成果应用:我们的成果已经应用于某某地区的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通过我们的工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条件,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决策,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风险,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总之,本次物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丰富了该地区的地质数据库,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数据处理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基底土普探检测报告

基底土普探检测报告

地基土普探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受陕西省外经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天汉文化公园A1号楼项目部的委托,我院于2013年12月25日-27日及2014年1月4日,对其承建的汉中天汉文化公园A1号楼及地下停车场基底土进行了普探检测。

二、检测内容及设计要求
该工程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基坑应开挖至501.6米(-7.35米),基坑底部为圆砾层,设计要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220kpa。

三、检测依据
(一)抽样手段及数量:
本工程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501.6米(-7.35米),基坑底部为圆砾层,故根据地基土特点、厚度,依据勘察报告及规范,结合汉中地区经验,本次普探检测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测试,测试点采用平面大致均匀,按没10.00米,大致100.00平方米布置一个检测点的原则随机布点检测,共布设了126个测试点(见建筑物和检测点位置图)。

外业工作日: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4日
内业工作日:2014年 1 月 5 日-2014年1月6日
(二)检测依据的规范、规程及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50007-2011)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设计文件;
4.建筑物平面位置图。

(三)检测方法及原理: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是把装在探杆上的探头用一定的落锤能量打入土中,根据贯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动阻力探测土层性质。

本次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测。

高密度电法路基基底探测报告

高密度电法路基基底探测报告

检测报告试验名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检测类别委托报告日期 xxxxxxxxxxx目录1、工程概况 (1)2、检测方法及原理 (1)3、野外工作方法 (2)4、采用的仪器设备 (2)5、资料处理与解释 (3)5.1.反演计算 (3)5.2.探测深度 (3)6、勘探成果 (3)6.1测线1 (3)6.2测线2 (5)6.3测线3 (6)7、结论 (6)1、工程概况受xxxxxxxx委托,我单位于xxxxxxxx对邯沙公路邯武段xxxxxxxxx路基裂缝区域路基基底是否存在防空洞、采空区等情况进行了探测,探测使用DUK-2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经过室内资料整理后编制出检测报告。

2、检测方法及原理高密度电法其工作原理是在常规电测深和电剖面装置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程控高密度转换器,沿剖面纵向、横向上进行电法高效率的分层数据采集,并且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系统(geopen)和图示系统(2DRev)数据处理软件,实现由实测数据对整个断面进行反演电阻率成像,其最大优点是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断面信息量大,反演成果准确,图像直观逼真。

该方法目前已在铁路、高层建筑、机场跑道、高速公路、水库大坝等各领域的工程勘察中广泛应用,获得了理想的地质勘探效果。

高密度电法是通过检测地下介质传导直流电流的能力的差异来反演地下介质的物探新方法,是多种排列的常规电阻率法与资料自动反演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它仍然是以岩土体导电性差异为基础的电探方法, 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 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 野外观测时只需将全部电极沿测线一次性布设, 仪器按已设定的供电和测量排列方式自动采集所有电极的电位差, 计算出相应的视电阻率, 测量过程中数据自动存盘。

高密度电法可以实现电阻率的快速采集和现场数据的实时处理,从而改变了电法的传统工作模式。

它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于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提供的数据量大、信息多,并且观测精度较高、速度快,是寻找构造破碎带、断层及划分电性差异较大介质界面最直观而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

格构柱基础探伤检测报告

格构柱基础探伤检测报告

格构柱基础探伤检测报告摘要:一、数列错位相减法概念二、数列错位相减法应用三、数列错位相减法求和步骤四、经典例题解析五、结论正文:数列错位相减法是求解数列和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数列中的项错位相减,从而简化求和过程。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

数列错位相减法应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时,可以大大简化求解过程。

一般来说,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求和公式直接求得和;而对于等比数列,则需要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但是,当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时,数列错位相减法就可以发挥其作用了。

数列错位相减法求和步骤如下:1.首先,我们需要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然后,将通项公式中的项错位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3.接着,对新数列进行求和。

4.最后,根据错位相减的原理,将新数列的和减去原数列的和,就可以得到原数列的和。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经典例题来解析数列错位相减法的应用。

例题:已知数列an 中,a1=3,an=2n+1,求数列an 的前n 项和。

解:1.首先,我们根据题目给出的通项公式,得到an=2n+1。

2.然后,将通项公式中的项错位相减,得到新数列bn=an+1-an=2。

3.对新数列bn 进行求和,得到数列bn 的前n 项和为2n。

4.根据错位相减的原理,原数列an 的前n 项和为2n-(2n+1)= -1。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利用数列错位相减法求得了原数列an 的前n 项和。

总之,数列错位相减法是一种求解数列和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求和问题。

地基钎探成果分析报告

地基钎探成果分析报告

地基钎探成果分析报告地基钎探成果分析报告一、选题背景地基钎探测试是建筑工程中确定地基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测试数据是确定建筑物基础开挖深度和地层承载能力的重要依据。

在建设过程中,钎孔探测是建筑物地基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之一。

地基钎孔探测是建筑物地基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钎孔测试来了解不同地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因此,对于地基钎探成果进行分析,能够准确评估当前建筑工程中基础的支撑能力,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可靠和精确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验目的通过分析地基钎探测试的数据,了解下面所述的地质、物理和力学性质:岩性、地层厚度、构造类型、地下水位、土壤松散度、土体密度、强度。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采用手动计算方式进行,主要步骤如下:(一)整理数据将所得到的地基钎探数据整理成钎孔深度列表、地面、和不同深度处的土体性质以及电阻率等。

(二)分析数据在钎孔深度和不同深度处的土体性质和电阻率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钎孔深度、孔壁情况及其对下一步工程的影响;2.岩性和地层厚度,其中可区分出岩性地层、夹层、粘性土层、砂土层等;3.土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水分含量、颜色等);4.土体的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剪切强度等);5.地下水位和土体渗透性质6.钎孔电阻率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钎孔探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 钎孔深度:根据测试结果,钎孔深度为10.5m。

2. 岩性和地层厚度:测试结果显示,在10.5m深处,存在500mm厚的粘性黄土层和2000mm厚的中等硬度岩层。

3. 土体的物理性质:测试数据显示,深度为10.5m处的土壤松散度为较紧实的,颜色为黄色。

4. 土体的力学性质:测试结果显示,在深度为10.5m处的土壤样本抗压强度为155.2kpa,剪切强度为98.2kpa。

5. 地下水位和土体渗透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在深度为10.5m处,地下水位低于地表,土体渗透性能较强。

6. 钎孔电阻率:测试结果显示,深度为10.5m处的钎孔电阻率为120.8欧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220kV巴铃输变电新建工程
委托单位:四川省升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检测人员:吕勖
报告编制:吕勖
项目负责人: 吕勖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说明:
1、报告未加盖本公司章无效。

2、报告签字不全无效。

3、报告非本公司复制无效,复制需加盖本公司章,否则无效。

4、对报告有疑问,在收到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本公司提出书面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5、检测报告仅对检测样本负责,检测数据为样本检测数据。

6、用户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向本公司查询报告真伪。

7、未经本公司同意,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商业广告使用。

检测报告
检测:吕勖复核:
基桩基底物探成果表
工程名称220kV巴铃输变电新建工程单位工程名称巴铃—普坪输变电线路工程Ⅰ标段施工单位四川省升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
监理单位长春国电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检测单位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共4 页
附录1 雷达测线与桩位布置图:
312
4
前进方向
图1 *********基桩平面布置图
附录2 雷达测线布置图图
横向测线1
横向测线2
图2 雷达测线布置图
附录3 雷达测试成果图
图3 测线1 雷达探测结果波形图图4 测线2 雷达探测结果波形图
第 4 页共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