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毛概作业)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021/6/25
15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支援中 国的飞机有一千多架,空军志愿 队大约有二千人。中苏飞行员在 汉口机场
位于武汉解放公园的 苏联空军志愿队纪念 牌,这里埋葬着15位 苏军烈士。
2021/6/25
16
• 驼峰航线
航线只能从印度的萨地江、汀江再到中国的昆明、
叙府(宜宾)、泸州、重庆等地。由于整条航路大部分
国内的民用航空历史与发展 概况
2021/6/25
1
中国民航的 历史发展概况
• 一、民国时期(1920---1949)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
(1883~1912) 广东恩平县人
2021/6/25
2
2021/6/25
• 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 着自制的飞机──冯如一号, 从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到内 燃机等大小部件全部自制,在 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 尺,安全着陆,揭开了中国航 空史的第一页。它的航程等于 飞机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 1903年首次试飞距离的三倍多, 使西方世界为之震惊和羡慕。 冯如的成功,向全人类展现了 中国人民的智能和能力,为中 国在世界早期航空史上赢得了 极大的荣誉。
2021/6/25
19
• 陈纳德将军
2021/6/25
陈纳德领导的飞 虎队和第十四航 空队,在中国与 日军英勇奋战, 共摧毁了2600架 日机,击沉和击 伤了220万吨以上 的日军商船和海 军舰只,击毙了 66700名以上的日 军。他的机队与 日机战斗的损失 比,达到了1:80 的神奇境地。
20
• 飞虎队
26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
1998年至今,实施新一轮的管理体 制改革,重点是政企彻底分开、政资彻 底分开、民航总局与所属企业彻底"脱 钩",使企业真正走上市场,成为市场 主体。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进行 重大的行业结构调整,组建航空运输集 团;机场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充分调动 和发挥地方建设民航的积极性。目前, 这一阶段的改革正在实施当中。
1.国内民航业发展

一、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2005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航空业也在国际航空市场中崭露头角。
国际航空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对中国航空业的改革和发展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放松管制和航空运输自由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第二,竞争自由化和航空业跨国联合经营的趋势并存;第三,做强、做大的国际运行模式加快了全球资源整合;第四,国际航空货运业发展是促进航空业发展的重点;第五,以机场商业化运作提高航空业的地面服务质量。
二、中国民航业市场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一是国内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6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85亿人、货邮运输量39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从1978~2007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9%、16.3%和15.4%。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中的排名均从1978年的第37位直线上升,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高居第二位。
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航空概论作业

航空概论大作业学号:4姓名:张衡日期:一.纵观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试阐述对我国航空工业未来发展的设想。
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重视和发展航空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成功研制生产了上万架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侦察机、教练机、无人驾驶飞机、支线客机和通用飞机,为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中,中国航空工业管理部门也几经变化。
从最初设立的二机部四局、三机部、航空工业部、直到后来的航空航天部。
1993年,航空航天部撤销,分别组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决定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
在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五大军工总公司的基础上,分立组建十大军工集团。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分别组建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两大航空工业集团自1999年7月1日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使集团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两大集团组建以来,经济规模成倍增长,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大批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民用飞机和非航空产品研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但是,随着中国飞机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以及大飞机战略的实施,现行的航空工业体制已经有些不大适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说,中国的飞机研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要加快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必须集中航空工业所有的科研和制造资源,而现在的两大航空集团都是独立法人,互不隶属,资源相对分散,不仅不利于集中资源,而且还会产生重复建设的问题。
中航二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两大航空集团分别与国内外航空企业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
毛概改革开放与航天事业的发展

25号
韩志为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 30多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 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 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 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 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二颗探月卫星、第一颗人造 太阳系小行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 中国第一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航天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在改革中腾飞、 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了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 的辉煌业绩,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航 天科技事业30多年的蓬勃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印证了改革 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 日下午 首次载人交会对 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 空,景海鹏、刘旺和刘 洋(中国首位女航天 员)。6月18日下午,神 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 会对接。6月24日,航天 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 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 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 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 技术。
2008年0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神七”成功为中国带来1000亿元的经济效应
毛概大作业16010520009

2016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改革开放四十年:从无到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通信工程学院 16010520009 王博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国计民生的要素,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
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
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不久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在百废待兴、难关重重却又充满光明前景的经济社会里,一个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行业———中国旅游业,迎来了起飞、赶超和跨越的30年发展历程,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旅游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幅员辽阔,山水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是旅游资源大国。
就现代旅游业的起点而言,中国比西方国家晚了近百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的是民间外事接待的功能,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
1949年至1977年,全国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计不到70万人次。
同期,世界旅游业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在30年间增长了近33倍。
1981年,中国政府第一次组织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
”为此,中国先后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1、1978年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管理总局,1982年又将管理总局改为国家旅游局,直属国务院管理;2、是推动各省区市相继成立旅游局,负责管理各地方的旅游事业;3、是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耿飚担任组长,国务院17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工作。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2007-04-04 20:37 中国改革论坛手机免费访问 | 字体: 大中小 |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一、新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起步于1949年,建立起发展的基本框架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而真正的起飞则是在90年代。
1、新中国民航业的初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拉开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序幕。
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在曲折、反复和艰难探索中前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为80年代以后的改革发展和90年代的起飞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
(1)新中国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1949年11月9日在香港的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爱国员工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布起义,驾驶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国之初,我国只有12条短程航线。
1950年7月开辟三条从国内飞苏联的国际航线。
1950年8月开辟两条国内固定航线。
1951年12月,开辟第一条地方航线。
到1978年,共开辟了162条航线。
航空业务从邮局收寄航空邮件、喷洒药剂消灭蚊蝇到开创航空护林、森林资源普查和航空磁测探矿,航空服务范围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飞机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建国初只有12架小型飞机以及向苏联订购的飞机,后来陆续从英国订购子爵号飞机和三叉戟型飞机、从苏联订购的伊尔-62型和安-24型飞机、从美国订购的波音707型飞机。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新建或扩建了一批机场,至1978年底,用于航班飞行的机场达78个,初步形成能适应当时运输需求的机场网络。
(2)民航体制变迁频繁。
1949年11月成立民用航空局后,民航体制不断变化。
1952年5月,中央军委、政务院决定将民航归空军建制,并将民航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改设民航局作行政领导机构,设民航公司为经营业务的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概述(毛概作业)

.由表4可以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 飞机班次,飞行小时数都逐年递增。
由于东南地区的地势平坦、经济基础雄厚, 人口密集,所以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发展快。
调研分析结论展示
第一阶段:1980年的军转民——行 业迈上企业化道路1987年的政企分 离——现代民航业架构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1987——2002年的政企 彻底分离、政资分离和行业重组—— 民航发展又迈进一大步
成立。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 国航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 份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公司。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1992年11月,1993
年9月17日正式开航,是主要经营航空客、货、邮运
输业务的股份制航空运输企业。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3年1月由海南省航
各航空公司概况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是首个中国民营资本独资经
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 空有限公司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成立于2004 年5月26日。
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
是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成立,经营云南省内 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其它国内航空运输业务的公 共航空运输企业。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民 航企业迅猛发展
第一阶段,稳步发展时期(1978~1987)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 管理。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 业化”。同年,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 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实行企业化管理。 •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 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 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民航局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 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021/6/25
冯如(坐者)在广州燕塘试飞前与徒弟合影
4
在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之后,南方革命政府、
北京政府和其他地方势力都积极发展航空,在北京、
广东、东北组建空军,把航空用于军事目的。
2021/6/25
5
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航空事务处,是中国第一
个主管民航事务的正式管理机构。
左图是北洋政府总统府大门。
抗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 虎队部分队员在战机前合影。
2021/6/25
美军运输机载物资 飞越喜马拉雅山。
21
二、筹建时期(1949--1978)
“两航起义”
1949年11月9日当时总部迁到香港的 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总经理 刘敬宜和陈卓林宣布两个航空公司4000 余名员工起义,服从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并率领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这就是 奠定新中国民航事业基础的著名的“两 航起义”。
是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
越,而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最大飞行高度
也不过是6000米,甚至还要更低,飞行艰险和飞行难度
可想而知!由于要在连绵不断的山谷间穿行,无论是飞
行线路还是所经过的地形都犹如骆驼的“驼峰”,于是,
“驼峰航线”由此得名。
2021/6/25
17
• 飞虎队
国内的民用航空历史与发展 概况
2021/6/25
1
中国民航的 历史发展概况
• 一、民国时期(1920---1949)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
(1883~1912) 广东恩平县人
2021/6/25
2
2021/6/25
• 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 着自制的飞机──冯如一号, 从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到内 燃机等大小部件全部自制,在 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 尺,安全着陆,揭开了中国航 空史的第一页。它的航程等于 飞机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 1903年首次试飞距离的三倍多, 使西方世界为之震惊和羡慕。 冯如的成功,向全人类展现了 中国人民的智能和能力,为中 国在世界早期航空公司签订中美“航空运输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标
通过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民航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原因,并从中提出发展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调研时间
2013年4月28 日——2013年5月18日
三、调研范围
中国民航部分航空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四、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查阅文献座谈研讨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
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
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
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
截至2009年10月底,国内依据CCAR-121部运营的航空公司共34家,注册在用大型运输航空器共1399架;依据CCAR-135部运营的航空公司共10家,注册在用小型航空器74架;依据CCAR-91部运营的通用航空公司68家,注册在用通用航空器650架。
——机场。
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
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固定资产投资。
“十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2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资金22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场建设707亿元,空管建设7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13亿元,科教信息30亿元。
“十一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总规模为163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1400亿元,空管建设11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50亿元,科教信息70亿元。
——运输规模。
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
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
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
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调研数据: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是1984年7月25日成立的全国第一家按企业化运行的航空公司,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国内第一家多元投资商业化运营的航空公司。
上航现已拥有包括波音737、757、767、CRJ、HAWKER、MD-11等各类飞机共52架的机队规模。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四川航空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19日。
公司总部及第一基地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基地重庆分公司设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25日,是一家以北京南苑机场为主运营基地的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
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
国航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