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1元素周期表26-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1元素周期表26-人教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设计小组交流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最强大脑的信心。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
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重点
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结构,体会发现方法,作业制作元素周期表模型。
激发追求科学发现的动力
分类观
建构元素周期表
描述周期表结构
判断位置
升华,科学责任
板书
观察
推理
建模
规范
最强大脑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结构
1.周期(7横行)
短周期1、2、3
长周期4、5、6、7
2.族(18纵行16个族)
主族、副族、0族、Ⅷ族
二、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反思
导入
新课
小组
任务一
学生观察周期表
小组交流
总结
小组交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
小组
任务二
小组展示
周期表应用
小结
观看最强大脑视频片段,引申科学的发现就是从观察、归纳、寻找规律开始。
板书:元素周期表
概念分解:表:横行总行
周期:循环递变
元素:原子的性质
观看门捷列夫进行元素排列的研究视频
元素分类:
1将标有3—18号元素的纸牌,按所给的信息进行分类。
2说明分类依据。
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元素周期表,看看有什么规律,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表中行的含义(问题交流)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及元素周期表的定义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海导航:知识回顾:1、原子1个单位正电荷;2、元素: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新知识学习: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定义:2、年,国化学家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3、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种元素2周期:种元素周期3周期:种元素元(个4周期:种元素素横行)5周期:种元素周6周期:种元素期7周期,21种元素表主族:7个主族族副族:7个副族(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I B之间零族:二、元素的性质与结构.★思考与交流:1.元素周期表为什么把Li、Na、K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呢?2.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设计出探索方案:探索方案:理论探索()实验探索(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得出结论一、碱金属元素完成P6的表格:讨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相似性:科学探索:注意观察现象分组实验:金属钾的与氧气的反应金属钾与水的反应★思考与交流:钠和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无关系?规律: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________ ,随着核电荷数________,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_。

总结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递变性:由于核电荷数增加,碱金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

当堂达标训练:1、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B、8、18、18、32C、8、18、18、18D、8、8、18、182、(1997年全国)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编制元素周期表,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3、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6和8B、6和11C、9和11D、8和164、(2000年全国)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A、X+2B、X+4C、X+8D、X+185、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57B、47C、61D、2936、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A、零族B、主族C、副族D、第Ⅷ族7、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C、一定是ⅡA族的元素或者是He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8.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修2)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教学过程【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探究】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设计1:设计2: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 He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小结】虽然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和Mg相同,但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稳定结构,而Be和Mg都没达到稳定结构,因此He的性质与Be和Mg并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稳定结构的Ne和Ar相似,所以将He、Ne、Ar归为一列更合理。

【讲述】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元素周期表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元素周期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介绍门捷列夫在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成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

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他还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的性质都得到了证实。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揭示的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到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编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元素周期律,把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表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列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行1、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行)族:具有相似内层结构和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列)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的分类三个长周期,三个短周期,一个不完全周期(2)主族与副族的对比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主族,只有长周期元素构成副族.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元素种数3.本节的基本规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各周期的元素数目:2,8,8,18,18,32,32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记住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课堂小结①关于周期表、周期、族的概念;②周期与电子层数,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高中化学《2元素周期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2元素周期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图片、录像、小实验等形式介绍其它元素。

【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够说出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族、主族、副族、零族、第Ⅷ族的概念;了解过渡元素、镧系元素、锕系元素的概念2. 根据原子结构,能够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说出周期表中原子结构的递变规律3. 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知道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谁排成的?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排成的;他是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关系,它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一样吗?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依据是什么?反映了哪些规律?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是如何体现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展示元素周期表、铁元素的信息。

得到元素的哪些信息?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等。

【自主探究1】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个周期,共分为类。

【思考】1、周期的序数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有何关系?2、第4 周期元素种类为何比第3 周期多10 种?第6 周期元素种类为何比第5 周期多14 种?3、以第3 周期为例:同周期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电子层数,核电荷数依次,原子半径依次。

【巩固练习】1.说出N、Si、Ca 的周期数?2.已知Sr 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Sr 位于第几周期?【自主探究2】周期表中共有个纵行,个族,共分为类。

【思考】1、为什么周期表中18 纵列,却只有16 个族?2、以第Ⅰ A 族元素为例,主族序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3、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依次。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

由于周期表能够精确地猜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校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同学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觉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详细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究,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

历史上原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

依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高一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一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一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元素周期表【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 1、核素2、元素周期表二. 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 教学过程:〔一〕核素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

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练习1]填表:粒子符号①O ②Al ③Ar ④Cl ⑤H AZX——元素符号质子数〔Z〕 8 18 中子数〔N〕 24 22 质量数〔N〕 18 27 A用ZX表示为 3517Cl H 11[练习2] 〔1〕AXx+共有x个电子,那么N= 〔2〕AXx-共的x个电子,那么N=2-2-〔3〕A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那么ng A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核素和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如如氢元素有1H、1H、31H12三种不同核素。

[练习]填表:原子符号①11H ②21H ③31H 质子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氕〔H〕氘〔D〕氚〔T〕[思考] 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中“同位〞的含义: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 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 教学设计[必修](2)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编号 001 修改建议
1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必修课程
【引入课题】元素周期律使人们认识了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之
间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如何把这种规律具体地表现出来呢?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4—P5页,思考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
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板书】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递增的元素从左到右为同
一周期;
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元素从上到
下为同一族。
在原子中: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4页1,思考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 原子序数=质
期有多少种元素?
子数=核电荷
【概括总结】
数=核外电子

1周期,共2种元素
短周期
2 周期共 8 种元素
镧系和锕系
IA IIA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IB IIB IIIA IVA VA VIA VIIA 都有 15 中元
0。
素。含有的元
【观察与思考】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 素种类=32-1
少种元素?
个 0 族-7 个
【结论】在所有族中,第III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因此元素 主族-6 个副
主族元素的 序数=最外层 的电子数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P11 第 1 题和第 5 题 短周期(一、二、三行)(元素有 2、8、8 种)
周期长周期(四、五、六行)(元素有 18、18、32 种) 不完全周期(七行)(元素有 26 种)
元素周期 表结构主族(1、2、13、14、15、16、17 列)A 族 族副族(3、4、5、6、7、11、12 列)B 族 零族(18 列) 第 VIII 族(8、9、10 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

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