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文化史网络公选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审美文化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

中国审美文化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

中国审美文化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问题:进行《中国审美文化史》的梳理有什么作用?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1、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体力、脑力、审美能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

三种功能能力的逻辑展开便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性呈现。

(1)前工业时代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人的体力,因而人的体能收到了高度的重视。

(2)工业时代工业时代,机械文明的使用不是依据原始的肉体力量,而是依靠科学发明与技术的创造。

人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性主张。

(3)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人们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具有精神的价值和成分,因而劳动者除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能力也具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艺术作为生产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地位。

创意产业——英国——文化的、艺术的、娱乐的眼球经济——广告2、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终极关怀的三种形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之文化形式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艺术的多重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于认识内容的多少;艺术价值不在于伦理成分的强弱;艺术的根本价值——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以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初级关怀与终极关怀:初级关怀: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终极关怀: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求,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宽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锅碗瓢盆进行曲》重新闯入了艺术的殿堂,柴米油盐酱醋茶重新唤醒了人们的兴趣。

中国审美文化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审美文化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一、填空题。

1、闻名遐迩的莫高窟是盛唐时期的雕像2、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3、《三国演义》4、走向世俗与生活5、吴敬梓6、婉约、豪放7、社会型冲突和伦理型冲突8、“感于哀乐,缘事而发”9、陶渊明、谢灵运10、刘勰、“唯物折衷”11、韩熙载夜宴图12、山水13、儒家、道家、佛家二、名词解释。

1、乐府有两层意思。

①指的是汉代设置的音乐官署。

乐即音乐,府即官府。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

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郊庙祭祀、道路游行时所用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与当时专管宫廷雅乐舞的“太乐署”各司其职,共掌管乐事宜。

②“乐府”一词又指一种诗歌体裁。

有广、狭二义,狭义指汉代乐府所搜集的用来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广义指西汉特别是魏晋以后历代文人作家仿制乐府古题而又不入乐的诗歌作品,泛称乐府诗。

2、八股文明代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故称八股。

3、金院体北宋后期流行女真族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

北方称艺人居住地方为“行院”,院本即行院通行之本,与宋杂剧无区别,元末衰落。

它是一种以调笑滑稽为主的小戏,演员由末泥、副末、引戏、装孤等组成。

4、南北宗中国绘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首创。

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绿”和“水墨”两种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

后人将其与禅家中的南北二宗相比附,认为北宗画法细腻、拘谨,类似于“渐悟”;南宗画法粗放、洒脱,类似于“顿悟”。

前者重在工夫,后者重在灵感。

5、清商古代汉族的民间音乐,亦名清商乐或清商曲,是在汉代相和歌曲的基础上,吸收江南民歌而形成的伎乐总称。

盛行于宫廷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

清商乐主要由吴声、西曲组成。

吴声原是建康(今江苏南京)一代的民歌,而西曲则是荆、郢(ying)、樊、邓(今湖北地区)的民歌。

两者的风格均较委婉抒情。

美学原理 网络公选课 考试答案

美学原理 网络公选课 考试答案

1、“时尚使得莎士比亚每一个剧本中有一半不适合我们时代的美的欣赏”是谁说的?(2.00分)A.车尔尼雪夫斯基B.普列汉诺夫C.伏尔泰D.泰纳2、《美学散步》是谁的作品(2.00分)A.宗白华B.傅雷C.傅聪D.朱光潜3、“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

”是谁说的?(2.00分)A.韦伯B.贝多芬C.巴尔扎克D.福塞尔4、在西方,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2.00分)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希勒5、“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是谁说的?(2.00分)A.车尔尼雪夫斯基B.伏尔泰C.普列汉诺夫D.泰纳6、在绘画中,“数年不点睛”的作者是谁?(2.00分)A.刘禹锡B.屈原C.阮籍D.顾恺之7、哪个不是20世纪欧洲雕塑三座高峰代表性人物?(2.00分)A.米开朗琪罗B.罗丹C.黑格尔D.菲狄亚斯8、雕塑《思想者》是谁的作品?(2.00分)A.罗丹B.米开朗基罗C.拉斐尔D.达芬奇9、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2.00分)A.叶朗B.朱光潜C.胡适D.蔡元培10、“情景名为二”是提出来的?(2.00分)A.朱光潜B.王夫之C.王阳明D.李厚泽11、“一触即觉不假思索”是谁说的?(2.00分)A.禅宗B.王夫之C.李厚泽D.宗白华12、朱光潜主张美是什么?(2.00分)A.客观的B.主观的C.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D.主客观的统一13、美味与美感无差别是谁说的?(2.00分)A.马斯洛B.张世英C.朱光潜D.张藻14、《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谁?(2.00分)A.司徒图B.司空图C.司马图D.司司图15、哪个不是20世纪50年代对自然美的性质主要的看法?(2.00分)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D.以上三点都不是16、“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2.00分)A.席勒B.费尔巴哈C.黑格尔D.海德格尔17、“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谁说的?(2.00分)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18、《生活与美学》是俄国哪位作家的作品?(2.00分)A.普列汉诺夫B.伏尔泰C.车尔尼雪夫斯基D.泰纳19、《兰亭序》的作者是?(2.00分)A.王羲之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20、知识产权产业产于哪个国家?(2.00分)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1、“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是谁说的?(2.00分)A.王国维B.胡适C.俞伯平D.张竹坡22、下列哪个不是审美形态的结晶?(2.00分)A.优美和崇高B.悲剧和喜剧C.丑和荒诞D.肮脏和险恶23、体现出人情世态的是哪部作品?(2.00分)A.《西游记》B.《水浒传》《红楼梦》D.《三国演义》24、《北平情歌》的作者是?(2.00分)A.宗白华B.林庚C.傅聪D.朱光潜25、现象学的创始人是?(2.00分)A.胡塞尔B.黑格尔C.杜甫D.费尔巴哈26、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2.00分)A.刘勰B.欧阳修C.苏轼D.刘梦龙27、《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谁写的剧本?(2.00分)A.曹禺B.冼星海C.田汉D.聂耳28、下列哪部是战国时代哲学著作?(2.00分)A.《易传》B.《易经》C.《左传》D.《史记》29、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谁说的?(2.00分)A.黑格尔B.阿米尔C.希勒D.杜夫海纳30、王夫之讲审美活动是什么?(2.00分)A.比量B.现量C.较量D.计量判断题(40分)1、“玩”是一种休闲文化。

审美的历程雨课堂答案期末

审美的历程雨课堂答案期末

审美的历程雨课堂答案期末您的姓名:
1.歌剧《魔笛》是谁的作品?( )
A、莫扎特
B、贝多芬
C、舒伯特
D、巴赫
正确答案:A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 )
A、士文化
B、民文化
C、官文化
D、俗文化
正确答案:D
3.以下不属于艺术摹仿论的是哪一项?()
A、镜子说
B、情感主义
C、白然主义
D、古希腊模仿论
正确答案:B
4.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正确答案:D
5.以下哪项可以用来描述“大众文化”的特质?( )
A、生产工业化
B、传播媒介化
C、高度商品化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6.审美心理活动的三个类型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审美幻想
B、审美创生
C、审美观照
D、审美参与
正确答案:A
7.《西斯廷圣母》为哪位艺术家的代表作?( )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拉斐尔
D、卡拉瓦乔正确答案: C。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课试题与答案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课试题与答案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课试题与答案1 【多选题】(2 分)书法的三要素是( )A.结字B.意境C.笔法D.章法2 【多选题】 (2 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 )A.阴阳对立统一观念B.易和变的观念C.礼义廉耻观念D.忠孝节义观念3 【多选题】 (2 分)《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的情绪。

A.悲忿B.欢快C.沉痛D.平静4 【多选题】 (2 分)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 )A.字形的大小B.书写的快慢C.结字的疏密D.笔划的'轻重5 【多选题】 (2 分)书法的章法要()A.有秩序感B.气息贯通C.有节奏感D.整齐划一6 【多选题】 (2 分)书写摆布结构的字时要( )A.摆布均等B.穿插避就C.主次分明D.纵收得体7 【多选题】 (2 分)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用笔要方圆兼备B.用笔要笔笔藏锋C.用笔要藏露互现D.用笔要笔笔中锋8 【单选题】 (2 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 )A.物壮则老B.治人事天莫若啬C.圣人无常心D.上善若水9 【单选题】 (2 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 )A.善利万物而不争B.处众人之所恶C.推己及人D.居善地10 【多选题】 (2 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D.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11 【单选题】 (2 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 )A.无神论B.怀疑论C.祭神如神在D.未知生,焉知死12 【多选题】 (3 分)中国的汉字( )A.是书法的载体B.具有造型美C.是象形字D.是意象字13 【多选题】 (3 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不妄为B.不多为C.不作为D.有所不为14 【多选题】 (3 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 ( )A.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C.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15 【多选题】 (3 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祸福相依B.相反相成C.反向思维D.道法自然16 【多选题】 (3 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 )A.天之道,利而不害B.天道酬勤C.弱者,道之用D.忠恕之道17 【单选题】 (3 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阅读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阅读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阅读答案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中国美学史(人大在职研随堂考试参考答案)

中国美学史(人大在职研随堂考试参考答案)

中国美学史一、名1、巫术说2、四象3、换步移形清·钱谦益《与方尔止书》:“八旬之内,势变多端,尽寸之间,移形换步。

正所谓波澜独老成也。

”4、等级之美乐舞、建筑、服装礼乐制度,人间秩序的等级化和谐5、象天法地“象天法地”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常被使用。

“象天法地”虽是对天体或天文现象形态的模拟,但追根究底其所模拟的并非是天体参照物本身之形象,更多为其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这种文化影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6、澄怀味象由南朝宋画家宗炳提出。

“味象”即“观道”,“澄怀味象”与“澄怀观道”同。

宋书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澄怀味象”由此而来。

澄怀:指虚淡空明的心境味:指审美享受,审美愉悦。

象:指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

“澄怀味象”体现了宗炳的“畅神说”,“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也就是说,观赏山水,引起无限的情思,目的只不过是让精神愉快罢了。

宗炳的“畅神”说,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审美的愉悦功能,强调把握审美的主体意识的绝对意义,强调个体审美的自由和及其个体审美认识的价值,强调彻底摆脱“致用”与“比德”的束缚。

7、以和为美8、充实之谓美9、雪中芭蕉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是中国绘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他在大雪里画了一株翠绿芭蕉。

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芭蕉则又是南方热带的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这就是历来画论所争执的重心,沈括的《梦溪笔谈》引用张彦远的话说他:“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

”历来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是艺术。

以《雪中芭蕉》来说,是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消溶,芭蕉破地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寄意,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

二、简1、人物品藻的审美把握方式是什么2、园林借景有什么样的审美效果3、如何理解中国艺术的留白4、如何理解“平常心是道”5、儒家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什么6、如何理解小说创作中的真实与虚构关系三、论1、道家哲学及其审美影响2、汉代艺术的审美特征3、玄学与中国文人艺术趣味4、试论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审美文化史选修课答案

审美文化史选修课答案

[第01讲] 绪论:文明与文化作业:请阐述你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在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一元与多元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明是思考复习题:分析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多元化文化的优缺点。

中国如何应对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优缺点(1)中西合璧(2)西方就是彻底的西方,传统就是彻底的传统[第02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上)作业:为什么“艺术”也是生产力?思考题:请谈谈学习“审美文化史”的意义。

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主旨[第03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下)作业:谈谈艺术审美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思考题:为什么说文化也是一种资源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地区,对我们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是不一样的[第04讲] 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上)作业: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谈谈儒家与道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的特殊意义。

思考题:儒学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文化的意义,道德,礼教,仁义[第05讲] 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下)作业:阐述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后的“重构”努力,及其这种努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境界论的独特影响。

佛家的重构:作为一种外来的,佛教在产生之初也是以一种批判和解构的姿态出现的,只是其批判和解构的对象不是代表宗法制度的儒家,而是代表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

这种“重构”的努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佛家在追求“涅槃"的同时却又发扬了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为了给轮回的思想提供理论根据,佛家在否认自性的同时却又承认佛性的存在。

影响:如果只承认空而不承认色,就不可能有辉煌的寺庙、优美的佛像、动人的壁画、曼妙的音乐;反之,如果只承认色而不承认空,这些艺术作品也就会流于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从而失去佛教的涵和意义。

思考题:阐释儒、释、道对中国审美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呈现了哪些审美特征?影响:儒家从维护文明秩序的角度出发,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道家从反抗异化现实的目的入手,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佛家则从人生觉悟的高度出发,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具有深度模式的审美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