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中国历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中国历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的代表作品()A.《中秋贴》B.《十二月贴》C.《兰亭序》D.《龙门二十品》【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2题书法家写行草的是()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张旭【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3题国古代最早的丛书是南宋的()。

A.百川学海B.诸子汇函C.皇览D.儒学警语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4题人称“书圣”的人是()。

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欧阳询【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5题会试第一名称()A.举人B.会元C.状元D.探花【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6题被后人视为儒家正统,尊称为亚圣,提出性善理论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7题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童试及格的称()A.会元B.进士C.生员D.贡士【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8题代直到明清,()一直作为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

A.行书B.行草C.楷书D.隶书【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9题科举制度是在()在位期间被废除的。

A.乾隆B.康熙C.光绪D.溥仪【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10题殿试为我国科举考试的重要考试形式,它是在()朝出现的。

A.隋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C.宋D.明【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11题古代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A.《神农本划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千金方》【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12题皇子封王,始于()以后历史相沿,遂成制度。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答案中国文化史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话题,涵盖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下面是一些针对中国文化史的复习题及其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回顾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1. 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思想体系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思想体系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2. “仁者爱人”的观念属于哪种思想?答案:这个观念属于儒家思想,代表了儒家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核心理念。

3. “无为而治”是哪个思想的核心观点?答案: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主张顺应自然,不做过多干预,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4. 被誉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路连接了哪些国家?答案: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和西亚、中亚、印度、欧洲等国家。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答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公元618年至907年。

6. 唐朝的艺术和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唐代的代表?答案: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艺术形式,被称为“唐诗”。

7.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答案: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

8. 以下哪种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的皇宫?答案: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

10. 以下哪种戏剧形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

11. 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哪一天?答案: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每年的日期不同。

1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大家可以回忆和巩固对中国文化史的了解。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思想体系、艺术形式还是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了解,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史 期末

中国文化史 期末

二、名词解释:1.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分布于黄河中下游。

其生产工具有磨制的刀、斧、錛、凿等。

骨器精致,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饲养猪、狗等家畜,属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期。

由于遗物中常有彩陶,所以也曾被称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在西安东郊的半坡村。

1958年在遗址上建立半坡博物馆。

2.宗法制度: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代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3.魏晋风度:所谓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风范,是当时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

表面上看,是门阀士夫阶层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特立独行而风流自赏。

实际上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

清谈、吃药和喝酒,组成了风度中的风度。

4.“帖经”: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

《通典·选举三》:“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

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

”就是选择经书中的任何一页,遮住前后文,只留出中间一行,再用纸帖住其中的几个字,让考生读出来。

5.理学:理学,又叫新儒学、道学、宋学。

之所以称之为理学,是因为宋代诸儒所建构的崭新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并以之构成哲学思辨的核心范畴。

6.轴心时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

中国文化史考试试卷

中国文化史考试试卷
①梅乘《七发》,②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③扬雄《长杨赋》和《羽猎赋》,④斑固《两都赋》,⑤张衡《东京赋》和《西京赋》。()
9、两晋南北朝出了几位有名的大画家,他们是:
①顾恺之,②阎立德,③陆探微,④张僧繇,⑤展子虔。()
10、:东汉古文经学家中弘扬理性反对谶纬神学的代表人物有:
①杨雄,②桓谭,③王充,④张衡,⑤仲长统。()
命题教师
肖宏发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签字
卷别
4
8、元白郊岛四位诗人为代表的诗影响后世很大,不少人模仿。四人
的诗和模仿之作被后人通称为元和体。()
考生注意:
1、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等应填写准确。
2、考试作弊者,责令停考,成绩作废。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04民族学
命题教师注意:
1、试题务必用碳素墨水笔书写,字迹要工整。
2、考试前一星期交试题到教务处印刷。
5、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是:
①鸠摩罗什,②真谛,③不空,④玄奘,⑤法显,⑥义净。()
6、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①浙江普陀山,②安徽九华山,③河北恒山,④四川峨眉山,⑤山西五台山。()
7、最能代表汉代雕塑艺术水平的作品是:
①霍去病墓,②“昭陵六骏”,③“马踏飞燕”,④“马踏匈奴”。()
8、汉赋中大赋的代表作有:
10、老子弟子中有成就的大约是庚桑楚、关尹、列御寇、杨朱。孟子笔下那位“一毛不拔”的大吝啬鬼是其中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在括号内用ㄨ、√表示)
1、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岳飞、陆游、文天祥等。()
3、道教三大符箓派是上清派、茅山派和正一派。()
3、儒家十三经最终形成是在唐朝。()
4、研究甲骨文的“甲骨四堂”指的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和郭沫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礼记.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这说明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C)A.道德B.礼仪C.人文D.科学2.唐朝时,在今西藏地区主要居住的民族是(B)A.羌族B.吐蕃C.鲜卑D.回纥3.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B)A.山东B.山西C.湖南D.湖北4.我国现行的少数民族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A)A.彝文B.朝鲜文C.傣文D.蒙古文5.中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D)A.从西南向东南逐渐移动B.从西北向东北逐渐移动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移动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6.在保护自然方面,“不违天时”观念的提出者是(B)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代“通漕四渠”的是(D)A.广济河B.金水河C.惠民河D.淮河8.氏族制度形成于(B)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商代D.周代9.汉朝地方行政体系中,最小的单位是(A)A.里B.乡C.亭D.县10.儒家“仁者,人也”最基本的要求是(B)A.“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庄子哲学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强调对生活的超越。

摆脱、超越的方法是(B )A.无为B.齐物C.天人感应D.道法自然12.汉代灭南越,设立珠崖、南海等九郡的皇帝是(C)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宣帝13.士人群体真正构变成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士族阶层是在(B)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14.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负责政策执行的是(C)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内使省15.明朝用“八股文”取士,题目就出自朱熹的(C)A.《楚辞章句》B.《古今图书集成》C.《四书章句》D.《五经正义》1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揭示出自(A)A.《山坡羊·潼关怀古》B.《一枝花·不伏老》C.《哨遍.高祖还乡》D.《西园闻见录.关税》17.我国南方稻麦两熟制形成于(D)A.西汉B.东汉C.北宋D.南宋18.下列选项中,属于秋季的节气是(C)A.雨水B.小满C.处暑D.小寒19.晚清时期,广州为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专设了(B)A.四夷馆B.十三行C.番邦行D.迎宾馆20.下列选项中,历史上曾以狗拉爬犁为交通工具的民族是(A)A.赫哲族B.黎族C.傣族D.瑶族21.中医肺腑学说的思想来源是(B)A.“天人合一”学说B.“阴阳五行”学说C.“知行合一”学说D.“中和之德”学说22.下列选项中,已出现雕版印刷术的是(D)A.周代B.秦代C.汉代D.唐代23.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了皇帝拥有(A)A.司法权B.军事权C.财经权D.行政权24.礼起源于(C)A.祭祀B.法律C.习俗D.神话25.天子亲自前往泰山祭祀,这种祭祀方式属于(A)A.就祭B.望祭C.周祭D.合祭26.荒礼属于(D)A.冠礼B.婚礼C.诞生礼D.凶礼27.“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所描述的场景会出现于(A)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重阳节2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四谛”法的是(D)A.苦B.集C.灭D.爱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的教学思想是(A)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学思结合30.中国对乐理的认识很早,周代已创立了五音阶体系。

《中国文化史》试题一

《中国文化史》试题一

《中国文化史》试题一一、填空题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

5.思维是_____________。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

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

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⑶________;⑷________。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

中国思想文化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思想文化史期末考试题目

一、填空1、世界上的稻米分为亚洲稻系和非洲稻系,我国是大米和小米的故乡2、《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天道自然,人道无为。

3、道教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4、禅宗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即心即佛”说和“顿悟”说。

5、理是二程理学的最高范畴。

6、魏源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近代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

7、__周公___制礼作乐,是建立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指标。

(p34)8、儒学的礼学思想,是从______心性学说__为理论内核的。

9、西晋末年,郭象提出了__独化的__的玄学体系。

(p232)10、佛教的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__“三法印”__。

(p247)11、韩愈提出__文以载道__思想,重视文学的仁义内容和教化作用。

(p289)12、胡安国与其子胡宏开创了__湖湘学派__。

(p401)13、“义利之辨”是__张栻______理学等思想的主要内容p402。

14、明代永乐年间所编三部理学大全是《五经大全》、《四书大全》、《信理大全》。

(p438)15、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__知行统一_的观点。

(p463)16、文明三个标志:1、城市、2、青铜器、3、文字二、名词解释:1、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今文经学:今文学派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它的出现需溯源至秦始皇的思想政策,民间所藏的先秦百家之书尽皆焚毁,仅存官方所藏,也只有官方职司博士官者仍可研究阅读。

这些被设为博士官的诸学者,都是在师承传授下的经学研究,其所依之典籍为西汉文字新编之儒经,故可称为今文经学。

3、玄学:玄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宗旨就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

语始见《晋书·陆云传》。

魏晋名士以谈“玄”,释“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

中国历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中国历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中国历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14小题.每题1.0分,共14.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内阁”之名始出现于()朝。

A.唐
B.宋
C.元
D.明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唐朝()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

A.鉴真东渡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军机处出现于()朝。

A.唐
B.宋
C.明
D.清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宋朝时掌管行政的职位是()
A.宰相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六部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明朝中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

()等爱国将领,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一次胜利。

A.袁崇焕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避讳制度开始于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最为严苛,民国以后宣布废除。

()
A.唐代,宋代
B.汉代,明代
C.明代,清代
D.汉代,清代
【正确答案】:D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文化史期末考試題班級座號姓名:範圍:中國文化史全冊一‧單一選擇題:(40題,每題1分)1.自印刷術發明以後,雕版刻印經典皆採用印刷用標準字體,使用達千餘年至今不變,請問這種漢字的書體是(A)小篆(B)隸書(C)楷書(D)草書。

2.十九世紀末,田賦在清政府財政收入中比例大為下降,而關稅,釐金,鹽稅三項收入大增,佔財政收入百分之六十。

請問關稅大增應始自於何時?(A)康熙年間(B)雍正年間(C)乾隆年間(D)光緒年間。

3.西晉的「世兵制」為了確保兵源,士兵及其眷屬均納入軍戶中,與民戶分離,並且世代為兵。

請問歷代兵制中與「世兵制」規定最吻合的是:(A)唐朝府兵制(B)中唐募兵制(C)宋代禁兵(D)明代衛所制4.隋及唐初「山東」及「關隴」世族勢力仍強,哪一事件之後,世族衣冠蕩然無存,宗族力量大為萎縮?(A)武后刻意催折(B)科舉的盛行(C)安史之亂(D)黃巢之亂。

5.後漢書記載:「光武皇帝搵數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

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這種「人治色彩」濃厚,又破壞體制的作為是始自何時?(A)漢高祖(B)呂后(C)漢武帝(D)王莽。

6.金屬貨幣出現後,銅錢長期以來皆為中國之主要貨幣,但何時卻因銅錢缺乏,而出現何種新品?(A)王莽時,廢五銖錢(B)唐憲宗時的飛錢(C)宋代發行紙幣(D)明清時發行銀碇。

7.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出土的蠶繭,此蠶繭經研究乃經過人工切割。

其意義為何?(A)證明當時蠶已由人類養殖,並有相當數量(B)表示當時的鐵器文明相當發達(C)證明當時先民普遍穿著絲衣(D)證明西陰村為夏代文化遺址。

8.小說中「李四平時是篤實敬業的農民,日子倒也過的其樂融融。

這日女兒巧嬌將遠嫁百里外的陳家,卻因為被巡檢司盤查到沒有路引而送官嚴辦,一場喜事也因此耽擱了,讓張三後悔不已。

」請問哪一制度實施後,李四就不會有此困擾了?(A)租庸調法(B)兩稅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地。

9.在茶會上,一面討論茗品理論,一面以宜興紫砂茶壺品茗,小宗讚嘆道:『《茶經》問世以後,民間或官方都很重視,歷代一再刊行,已有數種刻本。

難怪名詩人梅堯臣會說:「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

」』請問小宗應是哪一朝代的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0.飲食是傳統中國文化的內涵之一,除滿足口腹之慾外,下列哪一項食物展現中國文化出兼容並蓄的特質?(A)漢代以大豆製成豆腐(B)諸葛亮征南蠻時發明的饅頭(C)唐人發明的餛飩及餃子(D)漢代的燒餅及清代的薩其瑪。

11.明代中期以後,經濟發達的江南出現許多構築精巧的私家林園,奠下中國園林建築基礎的應是何時的中國士人?又與何種學術思想有關?(A)兩漢時代,經學(B)魏晉南北朝,玄學(C)隋唐時代,佛學(D)宋元時代,理學。

12.漢族服飾由「上衣下裳」轉變為「上衣下褲」,男子從此在袍衫內多著褲,婦女除穿裙之外也喜歡穿褲,這種風氣始自於何時?(A)漢代(B)魏晉南北朝(C)唐代(D)宋代。

13.小文想瞭解當代農業上精耕細作的理論與經驗,也想知道先秦雜家代表性著作,他應該閱讀哪一本著作?(A)呂氏春秋(B)管子(C)戰國策(D)漢書藝文志14.古代中國以農立國,歷代農學著作甚豐,哪一本書中不但記載蕃薯、棉花等農作物的栽培方法,並收錄如筒車、翻車農具資料,提出相關農政措施,是當代農政體系最完備的一本書?(A)賈思勰《齊民要術》(B)王禎《農書》(C)徐光啟《農政全書》(D)氾勝之《氾勝之書》。

15.中國傳統觀念中,人可以與天相感通,經由體驗而加以認識,即所謂「盡心知性以知天」顯現傳統中國文化哪一特色?(A)強調人的尊嚴(B)重視家庭倫理(C)注重以人文本的人文精神(D)注重內心修養。

16.近代中國在追求富強的過程中,「商務」、「商戰」、「招商」等重商思想流行,當代學者薛福成指出:「論一國之貧富強弱,必以商務為衡。

」學者王韜也強調:「今日中國欲至西人而自強,亦莫如由商務始;欲商務興旺,莫如設立商務局始。

」請問這一思潮何時開始在社會上廣為流行?(A)鴉片戰爭(B)英法17.蘇轍上書言:「金飾之取人,送文書,習課程,未有不可為吏者。

若求知不難,而得之甚樂,是以群起而趨之。

今凡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捨其舊而為士者也。

」這段話反映出宋代何種現象?(A)國家舉才制度紊亂(B)科舉平等競爭,使富農與工商子弟登第(C)家族力量主導科舉仕進之途(D)科舉依然不公,受制於身言書判,平民登第不易。

18.小亮對古代科技特別有興趣,他在google搜尋欄上key上關鍵字:「地磁偏角,活字版印刷」,則搜尋所得最有可能是哪一本著作?(A)九章算數(B)夢溪筆談(C)天工開物(D)考工記。

19.秦詔版為記錄秦始皇為統一度量衡而頒佈的詔令,不但是重要文獻,也是秦統一文字的見證。

請問詔版應是秦始皇命令哪一位大臣以何種文字書寫而成?(A)程邈,隸書(B)蔡邕,隸書(C)倉頡,小篆(D)李斯,小篆。

20.同光年間,有一些知識份子在面臨時代的變局中,為維護傳統學術並爭取士人的支持,就根據經典闡明變易道理,並稱孔子為『聖之時者也』,也重視變通。

最具代表性學者是:(A)曾國藩(B)康有為(C)張之洞(D)左宗棠。

21.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各家在自然思想上頗多著墨。

諸家的觀點中亦有對科技的發展有幫助,然下列敘述中,何者為例外?(A)朱熹:物的觀察,主張「格物致知」(B)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C)儒家:重理性,對超自然未知事務敬而遠之,不迷信(D)墨家:強調客觀的經驗及實際效果,努力建構一套嚴密的邏輯22.我們以前認為鐘錶是十世紀早期在歐洲發明的,事實上中國在許多世紀以前,就有以水力為主要推動運轉動力的天文儀器,而且可以自動報時,請問所指儀器為何?(A)東漢張衡的渾天儀(B)唐代李淳風的渾天儀(C)宋代蘇頌的渾天儀(D)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曆23.一千六百年前,中國曾經出現一部既適用於急診,又便於臨床診療應用的中醫書,對天花、肺結核等傳染病已有所認識。

此書應為:(A)肘後方(B)黃帝內經(C)脈經(D)千金要方24.近代史家推斷商代時農業已很發達,可以從下列何者得到證實:(1)甲骨文的記載(2)進步的曆法(3)牛耕的普遍(4)代田法的運用(5)殷人好酒,消耗量大。

(A)123(B)235(C)234(D)12525.明末清初,耶穌會士東來,所引進的西學,下列哪一項內容是較不觸及的?(A)畢氏定理(B)道爾頓原子說(C)哥白尼地動說(D)歐幾里德幾何原本26.書法藝術可從外在的用筆、結構、墨色等方面去欣賞,有一種書體其筆勢疾速奔放,結構多變,是各種書體中最自由不羈的一體。

請問這是哪一種書體?(A)行書(B)章草(C)狂草(D)今草。

27.道教成立的初期,以符籙咒水,避邪驅鬼,爲人治病的方式,活動於社會下層,迷信色彩較濃厚。

至何人開始,以燒煉金丹為核心,講述各種修煉成仙的方式,提出以神仙養生之術為內,儒術綱常名教為外,形成儒道兼修的理論,建立道教神仙理論,使道教提升到較高的思想層次?(A)張角(B)陸修靜(C)葛洪(D)王重陽28.唐代回教徒以廣州分布最多,據你的歷史知識推斷,與下列哪一因素最有關聯?(A)唐武宗排斥外教,回教徒避居南方(B)安史之亂的破壞,使回教徒往南方避難(C)唐代與阿拉伯人的海外互市盛行(D)佛教勢力未及南方,回教在南方較有發展空間29.在台灣,基督教由歐美、大陸、香港、韓國等各地傳入各種教派,其中哪一教派根據其一貫神權政治的立場,積極介入社會與政治生活?(A)長老會(B)耶穌會(C)景教(D)茲文里派。

30.哪一個時代,伊斯蘭教徒在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上都有耀眼的表現,而且人數大增,並開始散處中國各地,形成「大分散、小集中」、「回回遍天下」的局面?(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1.隋唐時代,綜合性的佛學體系逐漸形成,究其原因與下列何者有關?(A)佛經的漢譯(B)佛經的廣布(C)帝王的提倡(D)南北統一與交通發達32.有一位高僧曾言:「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這樣的思想是在何時出現?(A)東漢(B)魏晉南北朝(C)唐朝(D)明朝33.「有的人活了十年死了,有的人活一百年也還是死。

仁聖人要死,凶愚人也同樣是死。

活著是堯舜,死了剰一把腐骨;活著是桀紂,死了也無非是一把腐骨。

所以,人應當活的時候尋快樂,無須想死後,凡是情慾所需要的一切,盡量享受,一天、一月、一年、十年都好,一面享受,一面等待死的到來。

」上述說法是屬於哪一種思想?(A)理學思想,反映某些宋儒的人生觀(B)方士思想,反映某些道教的人生觀(C)虛無思想,反映某些清談的人生觀(D)出世思想,反映某些佛教的人生觀34.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代表著知識份子對當時何種學說的反動,但實際上卻又擺脫不了它的影響?35.<史記>和<漢書>是研究漢代的重要文獻,而近年出土的大批簡牘更是漢代的珍貴史料。

某生想瞭解漢代歷史的概要,他應該如何著手最為適當?(A)直接研讀史記和漢書(B)閱讀史家綜合文獻和考古材料撰寫的漢史著作(C)研讀、考訂出土簡牘(D)摘錄幾段漢代文獻史料,進行研討分析36.如果你想研究四至十一世紀之間,中國與西北遊牧民族、綠洲國家的文化與生活狀況,下列何者能提供最直接且豐富的資料?(A)殷墟甲骨文(B)漢晉簡牘(C)敦煌石室的卷軸(D)內閣大庫與軍機處之檔案37.有一處考古遺址,出土了青銅器物,器面上有狩獵、採桑、習射、攻戰等圖案,也出土了數量頗多的鐵犁、鐵鋤、鐵鏟等。

這處遺址可能屬於哪一時代?(A)商代晚期(B)西周晚期(C)春秋中期(D)戰國中期38.有關中國繪畫的演變,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初唐以前,以山水畫為主;宋代以後,以人物畫為主(B)初唐以前,以人物畫為主;盛唐以後,擴充到花鳥和竹石(C)盛唐以後,以人物畫為主;到了宋代,擴充到花鳥和竹石(D)盛唐以後,以山水畫為主;到了宋代,擴充到花鳥和竹石39.中國先秦諸子中,有一派學說,對物理學與力學較感興趣,他們對此一部分的論證方式較為嚴密,試圖從表面的現象中抽繹出規則原理,此一派別為何?(A)儒家(B)道家(C)名家(D)墨家40.有一個小孩面黃肌瘦、食慾不振,家人帶他去看中醫,醫生投以方劑,使他胃口大開,元氣旺盛,此種療法是中醫的何種派別?(A)養陰派(B)攻下派(C)補土派(D)寒涼派二‧多重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採多選模式計分)41.下列有關中國古代科技的表現和成就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籌算始於春秋戰國以前,沿用至明代,阻礙中國邏輯推斷的發展(B)天文學的重點在渾天儀的製造與改良(C)我國求出精確的圓周率,此數值較歐洲人早十個世紀(D)二十世紀初,中國才廢科舉,為近代中國科技落後的重要因素(E)「夢溪筆談」可知宋元時代科技發展的概況42.中醫為傳統科技最有成就的一項,下列有關中國傳統醫學與藥學的敘述中,何者為正確的?(A)稟賦強弱、形體肥瘦以及精神刺激等,中醫十分注意傳統醫學是用陰陽五行的學說建立其基本理論(C)撰於漢代,總結戰國以來藥物知識的藥典是神農本草經集注(D)「備急千金要方」中,確立了「辨症論治」的治療原則(E)明代的吳有性已找出罹患傳染病的原因為細菌感染43.宋元時代,是中國科技的黃金時代,此一時期有哪些重要的發展?(A)商用數學興起,並進一步促成珠算的產生(B)發明羅盤用之於航海,以及發明活字印刷術(C)<數學九章>、<四元玉鑑>表現國人的數學才能(D)物理學上發明了地磁偏角理論,是全世界最早的紀錄(E)天文學上,已有人探討宇宙結構,有「渾天說」和「蓋天說」44.近年來,一連串國際恐怖活動,如九一一事件,震驚全球,皆與回教信仰有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