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艺术字标题
浙摄版四上第三单元《小小编辑》

[四上]画龙点睛写标题教学内容本课选自省编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上)》第10课。
本课主要介绍用Word编辑软件为短文插入一个艺术字标题,并且通过艺术字的插入,掌握艺术字格式设置的基本技巧。
教学指导思想以信息处理为主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了解短文中插入艺术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插入艺术字及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设置的能力。
二、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在短文中插入艺术字,并对艺术字进行简单的设置:包括大小的设置、位置的设置、式样的设置。
三、情感目标通过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教学难点学会艺术字的设置硬件环境网络教室软件环境Office软件,纯文字短文(学生用),有艺术字的短文(教师用)教学方法示范模仿、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课堂教学过程:[四上]《画龙点睛写标题》说课材料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了解短文中插入艺术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插入艺术字及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设置的能力。
二、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在短文中插入艺术字,并对艺术字进行简单的设置:包括大小的设置、位置的设置、式样的设置。
三、情感目标通过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教学难点学会艺术字的设置教法: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课程特征及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法,类比对照法、示范模仿、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图:类比对照----示范教学----个别辅导----解决问题学法: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一是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二是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好习惯;三是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四是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人教版必修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44PPT

‘’
》
1、原始社会:中国绘画艺术萌芽时期
2、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 画、帛画、木刻画、画像砖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
5、隋唐五代时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阶段。 6、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 是最大亮点。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 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 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 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 子)武生。
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 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 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 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 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 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 女。
第10课
楔两 形河 文流 字域
苏 美 尔 人 创 造 的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的 罗塞塔石碑。 由古埃及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及 希腊文三种文字写成。
甲 骨 文
一、汉字的起源
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 形文字鼠,是牛 可读虎出来兔的图画龙,称蛇为“图画文 字”。
马
羊猴
鸡
狗
猪
(一)汉字的演变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 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 的特征
2、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右图是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展评小板报教案闽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 展评小板报教案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
3. 授课时间:第10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内容:
1. 知识与技能:
a. 学生能够了解小板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举例:教师应详细讲解Word软件在小板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如如何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如何设置字体、字号、颜色,以及如何调整段落间距、行距等。
(3)了解展评活动的目的和原则,学会自评、互评,提高评价能力。
举例:教师需明确展评活动的目的,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设计思路、技术运用等方面,并在自评、互评过程中,学会发现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教学资源:
1. 教材: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闽教版
2. 课件:展评小板报制作演示PPT
3. 实践材料:电脑、Word软件、打印纸等
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技能掌握情况。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小板报作品,包括设计创意、技术运用等方面。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评活动,提高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1. 信息意识:通过分析小板报案例,培养学生对信息价值的认识,提高其捕捉、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
2. 计算思维:在制作小板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Word等软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法和戏曲艺术(上课用)(共65张PPT)

3、三大书法艺术
特点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实用价值不可比拟。
代表人物和作品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和王羲之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欧、颜、柳
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 草书 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
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 行书 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
明其艺术成就。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汉字的起源 原始文字(“图画文字”)
图画
象形字符号化 汉字
2、演变脉络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商朝) (西周) (秦朝)(盛行于汉朝)(盛行于隋唐)
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兰竹石,相继出,大君子,离不得”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洞庭云 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
郑 板 桥 ( 1693-
1765 ) , 即 郑 燮 ,
字克柔,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生于
1693 年 , 卒 于
1765 年 , 康 熙 秀
,, 反造
《人物驭龙帛画》
秦汉时期 〈夫妇宴饮图〉
魏晋时期
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 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 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 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 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
以形写神。
《女史箴图》
《列女仁智图》
楷书
魏晋时期是隶 书向楷书的过 渡阶段,楷书 盛行于隋唐。 因其字形方正, 笔画平稳,结 构均匀,具有 较强的书写规 范,可作楷模, 故名楷书。
人教版必修三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共38张PPT)

甲骨文
由于是刀刻的, 所以其线条多 方折,劲直为 主,同时字体 的结构,长短, 大小都没有定 势。
大篆
一类称籀zhòu文, 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 史籀所创,是一种较 为统一的文字,使用 起来较为方便。象形 符号进一步失去象形 性;笔画线条化,匀 称、柔婉;构形较复 杂,字形趋于方块形。 另一类是金文,又称 钟鼎文。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两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门类丰富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夫妇宴饮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
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王冕《墨梅图》 徐渭《牡丹蕉石图》 郑板桥《墨兰图》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国画
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原料:笔、墨、矿物颜料;纸、绢 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时
期
远古时期
战国时期
特
点
绘画艺术的起源
以人物肖像为主
代表人物及作品
《鹳鱼石斧图》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魏晋时期为分界点)
两个阶段 自发阶段 自觉阶段
实用
兼具审美与实用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魏晋成熟, 钟繇 王羲之 唐代鼎盛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人教版必修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 经汉末而至盛唐,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五、宋代:宫廷画院 风俗画
特点:1.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 的阶段,画学兴起。 2.风俗画是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 局
︻ 清 明
北 宋
部 ﹂
上 河 园 ︼
张 择 端
徐渭《牡丹蕉石图》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天顶画》(局部)
“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籀(zhòu )变古文, 斯、邈因之,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 草木、山水、人物,黼(fǔ)黻( fú)藻绘,博采饰色,画异 于书矣。”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
这段论述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汉字的起源 “文字图画” 符号化 汉字
2、汉字的演变脉络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秦隶
隶书
楷书 辅助书体
草书 行书
3、总趋势 由繁到简
古文字阶段 隶楷阶段
请欣赏
甲骨文
特点:由于是 刀刻的,所以 其线条多方折, 劲直为主,象 形意味比较大, 带有较明显的 图画意味。
金 文
金文
特点:这种字体多是 铸在青铜器上,故称 为铭文或钟鼎文,也 叫金文。这种字体盛 行于西周。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阅读思考?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2.汉字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3.书法艺术为什么在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4.归纳列举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5.简述京剧产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艺术成就
请结合下面“女”和“鱼”字的演变谈谈汉字的特点。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以人物肖像为主
《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
最美中国字-硬笔书法教案 中级五年级 第十课 横撇弯钩-课后服务

最美中国字-硬笔书法教案中级五年级第十课横撇弯钩-课后服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撇弯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程度。
二、教学内容1. 横撇弯钩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横撇弯钩在汉字中的应用。
3. 横撇弯钩的书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横撇弯钩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以及在汉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横撇弯钩的书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横撇弯钩的形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横撇弯钩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在汉字中的应用。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横撇弯钩的书写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4.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横撇弯钩的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6. 课后服务: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解惑。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课后服务1. 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解惑。
2. 提供丰富的硬笔书法学习资源,如字帖、视频教程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组织硬笔书法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水平,包括字形的美观程度、书写速度等。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3.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等。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第10课 编辑图文资料介绍景点》名师教案

课题名称:编辑图文资料介绍景点(一)教材内容分析1.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更改幻灯片的背景,编辑文字资料,对插入的图片和文字进行合理排版。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给幻灯片设置各种效果的背景、在幻灯片中编辑文字资料、图文混排。
难点:设置幻灯片背景和艺术化标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PS演示中文档的新建和保存、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插入艺术字等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制作幻灯片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给幻灯片设置各种效果的背景,如设置背景的“填充效果”、设置图片的水印效果等。
(2)学会在不同窗口间复制和粘贴文本,学会在幻灯片中编辑文字资料。
(3)学会运用艺术字和形状叠放的方法设计艺术化标题,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4)综合运用所学,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鼓励创作带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意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适当予以指导、演示或讲解。
引导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雏意识,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产生愉悦并受到感染。
(2)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以及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
(四)教学环境教学平台:有教学广播系统、多媒体网络机房。
教学素材:导入对比的演示文稿、任务所需的素材共三份。
(五)教学策略采用“情境导入一任务驱动一自主探究一小组交流”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在组织、引导,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进行“思考讨论一探究质疑一自主创新”的活动。
教师通过计算机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向学生及时示范重、难,点的操作过程:对学习上(操作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对学生有创意的创新要及时利用传播功能向全体学生进行转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艺术字标题
[教学目标]
学会艺术字的插入调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打开文件“艺术字”
问:这么漂亮的标题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二.插入艺术字
教师演示:选定标题,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在“艺术字式样”对话框中选择其中一种式样,“确定”
在“艺术字编辑”对话框中选择其中一种字体和大小,“确定”
学生练习。
三调整艺术字
教师演示:
艺术字被选定时,出现艺术字操作工具条,可以对艺术字进一步加工选定艺术字
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中的“艺术字形状”按钮。
在“艺术字形状”选择对话矿中选择“波形1”式样
学生练习。
展示学生作品。
交流。
作业:制作出自己学校校名的艺术字,要求10种以上不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