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1章

合集下载

【电化学】第一章 电解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

【电化学】第一章  电解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

2、稀溶液的经验式: lg k I k为常数 3、德拜-休克尔方程:
(1)m 0.001mol / kg的溶液,lg A ZZ I
(2)0.001
m
0.01mol / kg,lg
A ZZ 1 Ba
I
I
(3)0.01 m 1mol / kg, lg
A ZZ 1 Ba I
I
bI
三、固体电解质
1、按其中的传导离子来分类: (1)银离子导体(Ag+) 如AgX; (2)铜离子导体(Cu+)如CuX; (3)碱金属离子导体(Na+,Li+)如B- 氧化铝
(NaO2●Al2O3, n = 5-11); (4)氧离子导体 如ZrO2,ThO2; (5)氟离子导体如NaF,AlF3。 2、应用:燃料电池等。
(1)m与关系:m=Vm C,Vm是含1mol电解质溶液的体积,
C为体积摩尔浓度。
(2)m与淌度的关系:m= U++U- F,
:电离度,F:法拉第常数,F=eNA=96500C / mol。
对无限稀溶液:=1m
U
U
F,离子独立移动定律:mmm NhomakorabeaU
U
F
对浓度不太大的强电解质溶液,近似有:m
1
(3)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m+
m ) - ++-
若已知 ,有近似计算:+= m+,-= m-
二、德拜-休克尔方程
1、溶液的离子浓度I:
I 1
2
i
mi zi2
例:溶液内含0.01mol/kg NaCl 和.02mol/kg 的CdCl2,则Na+,Cd2+和
Cl- 离I 子1 强0.0度11为2 :0.02 22 0.05 (1)2 0.07 2

电化学原理1-4章思考题答案

电化学原理1-4章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离子电导,电子导电3.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电解池:阴=负,阳=正,原电池反之5.同:导电;异:导电机理是电子和带电离子,一个是纯物理过程,一个是物理过程伴随化学反应。

κ,随着溶液7.简化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区别:当量电导定义;联系:λ=1000C N浓度降低,当量电导增加并趋于一个极限λ0(无线稀溶液极限当量电导),很稀的溶液中-柯劳许经验公式:λ=λ0−A√C N。

8.错,离子种类,其他离子浓度,离子淌度都有影响(根据公式说明)9.无线稀溶液,每个离子运动不受其他离子影响,溶液当量电导等于各电解质当量电导之和。

已知离子极限当量电导求电解质极限当量电导,通过强电解质极限当量电导计算多弱电解质极限当量电导。

10.真实溶液中离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与理想溶液有一定偏差,用浓度来校正真是溶液相对于理想溶液的偏差,从而令标准化学位不变(1.19公式);反映了有效浓度第二章3.电极电位是两类导体界面所形成的相间电位,在测量的时候会引入新的两相界面(可画图,并列出2.8式形象描述),故无法直接测出电极的绝对电位,我们平常所用的电极电位都是相对电极电位。

4.两种溶液之间的高浓度电解质,其正负离子迁移速度接近,保持电荷平衡使反应顺利进行。

浓度高,主要扩散作用来自盐桥,全部电流几乎都由盐桥正负离子在液体界面扩散导致,盐桥正负离子迁移速度相当,以此降低液接电位。

不能完全消除。

6.不对;可逆电池:反应可逆,平衡状态电流无限小;自发电池,反应可逆,电流不为零偏离平衡状态。

8.有电流通过产生欧姆降,有电流通过偏离平衡状态。

采用补偿法。

11.都有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和腐蚀电池,正极还原=阴极,负极氧化=阳极,电解池,正极氧化=阳极,负极还原=阴极;原电池化学能转电能,电解池电能转化学能,腐蚀电池短路化学能转热能。

14.不对,平衡电位,是在平衡可逆条件下(电极反应可逆,电流无限小)的电极电位,稳定电位是指。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民族大学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民族大学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第一章测试1.电解池的正极对应于()A:阴极 B:不确定 C:阳极答案:阳极2.影响离子运动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离子的本性 B:温度 C:溶剂黏度 D:溶液pH答案:溶液pH3.第一个化学电源是1799年由物理学家()。

A:法拉第 B:伽伐尼 C:伏打答案:伏打4.电池放电时正极对应于()。

A: 不确定 B:阳极 C:阴极答案:阳极5.目前电化学的测量方法有()。

A:示差法 B: 稳态法 C:暂态法 D:补偿法答案: 稳态法;暂态法6.()属于电化学研究范畴。

A:腐蚀 B:电解池 C:电池 D:磨损答案:腐蚀;电解池 ;电池7.石墨中能够导电的载流子是()。

A:电子B: 等离子体 C:其余选项都不对D:离子答案:电子8.对电化学学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A:塔菲尔 B:牛顿 C:法拉第 D: 能斯特答案:塔菲尔;法拉第; 能斯特9.现代电化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

A:电极过程动力学 B: 电化学热力学 C:电解质溶液理论 D:其余选项都不对答案:电极过程动力学10.第一类导体的载流子是()A:空穴 B:正离子 C:电子 D:负离子答案:空穴;电子第二章测试1.相间电位产生主要的原因是()A:偶极子双电层 B:吸附双电层 C:离子双电层 D:表面电位答案:离子双电层2.最精确和合理的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是 ( )A:电容法 B:补偿法 C:示差法 D:伏安法答案:补偿法3.伽伐尼电位差又称为()A:化学位差 B:电化学位差 C:内电位差 D:外电位差答案:内电位差4.()是可测可控的。

A:绝对电位 B:外电位 C:内电位 D:相对电位答案:外电位;相对电位5.所有的电极都能建立平衡电势。

A:对 B:错答案:错6.298 K时,电池反应H2(g)+1/2 O2 = H2O(g)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1,那么电池反应2H2(g)+O2 = 2H2O(g) 所对应的电动势为E2()A: E1=1/2E2 B: E1=E2 C:无法确定 D: E1=2E2答案: E1=E27.盐桥能()消除液接电位。

第一章 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

第一章 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
金属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导致的破坏。这种腐蚀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涉及两个同时进行又相对独立的过程。理解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特性,尤其是双电层的形成,对于掌握电化学腐蚀机制至关重要。双电层是在金属与电位是描述电极和溶液界面上电化学反应的重要参数,包括平衡电极电位和非平衡电极电位。平衡电极电位与金属的本性、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可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然而,在大多数化工设备工作中,形成的是非平衡电极电位,其数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测定。最后,气体电极电位是涉及气体参与电极反应时的情况,如氢气在铂电极上的反应。

920611-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填空题及选择题

920611-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填空题及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⒈第一类导体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第二类导体的载流子是离子,两类导体导电方式的转化是通过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⒉电解池回路是由第一类(或电子)导体和第二类(或离子)导体串联组成。

⒊电导率是边长为1cm的立方体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⒋影响溶液电导率的主要因素是离子浓度与离子运动速度。

⒌在两个相距为1cm面积相等的平行板电极之间,含有1 克当量电解质的溶液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该电解质溶液的当量电导(率)。

⒍某种离子迁移的电量在溶液中各种离子迁移的总电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离子迁移数。

⒎下列哪个因素不一定能使溶液离子运动速度加快()。

A减小离子半径;B升温;C减小溶剂粘度;D增大溶液总浓度。

⒏查表得0.02 mol/Kg Pb(NO3)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γ±=0.60,计算0.02 mol/Kg Pb(NO3)2溶液的平均活度()。

A 0.024;B 0.018;C 0.012;D 0.019。

第二章 电化学热力学⒈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称为 氢标电位 ,如果给定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给定电极的氢标电位为 正值 (填正值或负值),给定电极的绝对电位 不能 测量(填能或不能)。

⒉常见的相间电位的类型: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相之间的外电位差是 金属接触电位 ;电极材料和离子导体的内电位差称为 电极电位 ;相互接触的两个组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之间存在的相间电位叫做 液体接界电位 。

⒊测定原电池Hg ︱Hg 2Cl 2, KCl(饱和)‖CuSO 4(α=1)︱Cu 的电动势,用 NH4NO3(或KNO3)做盐桥,电极反应式为:阳极 2Hg+2Cl --2e=Hg 2Cl 2 , 阴极 Cu 2++2e=Cu 。

⒋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电池中的化学变化(物质变化)是可逆的 、 电池中能量转化是可逆的 。

⒌原电池电动势 不能 用一般的伏特计测量。

因为用伏特计测量时,有电流通过原电池,电流流经原电池内阻时将产生欧姆降(Ir ),导致从伏特计上读出的电池端电压(V )不等于电池电动势(E )(E=V+ Ir )。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

问题: ①例子不能写得过于简单,要具体说 明。②“阴”、“阳”的字迹一定写清楚。
4、能不能说电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电化学反应是发生在电化学体 系中的,并伴随有电荷的转移的化学反应。而 氧化还原反应则是指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 注意:强调电化学体系,电化学反应要在两类 导体组成的体系中发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 则没有导体类型的限制。
0 Ag / Ag
E
0 Zn / Zn2
RT ln aZn2
2F
a2 Ag
注意:正负号
14、从平衡常数计算电动势。已知反应2H2O(气) 2H2(气) O2(气) 在25℃时的平衡常数Kp =9.7×10-81 以及水蒸气压为
3200Pa。求25 ℃时电池Pt,H2 | (101325Pa) H2SO4(0.01mol/kg) |O2(101325Pa),Pt的电动势。在0.01mol/kgH2SO4溶液中的离
6、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答:①电解质溶液的几何因素。对单位体积溶液,电 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的路程和 通过的溶液截面积有关,这同单位体积金属导体受其 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影响类似。 ②离子运动速度。离子运动速度越大,传递电量就越 快,导电能力就越强。离子运动速度又受到离子本性、 溶液总浓度、温度、溶剂粘度等的影响。 ③离子浓度。离子浓度越大,则单位体积内传递的电 量就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但如果离子浓度过大,离 子间距离减少,其相互作用就加强,致使离子运动的 阻力增大,这反而能降低电解质的导电性能。 ④溶剂性质。影响离子的电离、水化半径、粘度等。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各因素间又 能相互影响。 问题:容易忽略第一条,同时具体影响情况应尽量全 面。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习题解答(配合北航教材)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习题解答(配合北航教材)

《电化学原理》习题第一章 绪论1.测得25℃时,0.001mol/L 氯化钾溶液中KCl 的当量电导为141.3Scm 2/eq,若作为溶剂的水的电导率为1.0×10-6S/cm ,试计算该溶液的电导率。

解: k=1000*c λ=1000001.03.141⨯=141.3×10-6S/cmk(溶液)=k(KCl)+k(H 2O)=141.3×10-6S/cm+1.0×10-6S/cm=142.3×10-6S/cm2.在18℃的某稀溶液中,H +,K +,Cl -等离子的摩尔电导分别为278Scm 2/mol, 48Scm 2/mol 和49Scm 2/mol,。

室温18℃时在场强为10V/cm 的电场中,美中离子以多大的平均速度移动?解:FU =λ即F=λE v得 v=FE λ 代入数据得 V H +=0.028cm/s V K +=0.0051cm/s V Cl -=0.0051cm/s3.在25℃时,将水中的一切杂质除去,水的电导率是多少?25℃时水的离子积1410008.1--+⨯==OH H W c c K 。

下列各电解质的极限当量电导分别为:()mol Scm KOH /4.2470=λ()mol Scm HCl /04.4260=λ()mol Scm KCl /82.1490=λ 解:=O H 20λ+KOH 0λ-HCl 0λKCl λ=274.4+426.04-149.83 =550.624.已知25℃时,KCl 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为()mol Scm KCl /82.1490=λ,其中Cl -离子的迁移数是0.5095;NaCl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为()mol Scm NaCl /45.1260=λ,其中Cl -离子的迁移数是0.6053。

根据这些数据:(1)计算各种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2)由上述计算结果证明离子独立移动定律的正确性;(3)计算各种离子在25℃的无限稀释溶液中的离子淌度。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资料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资料
电极反应:(-) AgAge
(+) Ag eAg
02.3F RT lo1g0 (.4)0 02.3F RT lo1g0 (.7)2
E 2 .3 R[T l1 o 0 .4 g) 0 (lo 0 .1 g 0 .7 () 2 0 .0V 44 F
设计电池时要写对电池组。
0(P|S t 2 n , S4 n)0.15 V4
E 0 0 ( P |F 3 , t F 2 e ) 0 e ( P |S 2 , t S n 4 ) n 0 . 7 0 . 1 7 0 . 5 6 1 V 4 1
所以,E E 0 2 .3 RlT o c S2 g n c F 23 e 0 .6 1 0 .0 75 lo 0 9 .0 g 1 0 (0 .0 1 )21 0 .6V 5
2 F cc 2 S4 n F 2 e
2 0 .0 ( 1 0 .0)2 01
问题:
2.3RT
① 200C时, F 0.0581 250C 时,2.3RT 0.0591
同时第6章习题F4也有类似情况。
②能斯特方程“+”“-”号, 平衡电位——氧化态、还原态 电动势——反应物、生成物
③活度计算公式
所以电极表面带正电。 ①当电极在零电荷电位时电极表面无双电层结构,界面层
中正负离子浓度相等,电位为0,如下图所示。

0
C+=C—
a 0
X
X
②电极在平衡电位时,其双电层结构示意图和双电层内离 子浓度分布与电位分布图如下图。
a
a 1
注意:①画图紧密层厚度为d; ②外电位写法为ψ1 ,而不是φ1。
子平均活度系数 0.5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回路也是由 第一类导体和第二 类导体组成。
10
第一类回路是电工和电子学研究的对象。 而电解池和原电池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具有 两类不同导体组成的,是一种在电荷转移时 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物质变化的体系。这种体 系叫做电化学体系。两类导体界面上収生的 氧化反应或者还原反应称为电极反应。
§1.2
国际电化学学会
所以:
ZFC(U U )
m
c ZF (U U )
28
m V

c
§ 1.5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29
一、活度的基本概念
二、离子活度与电解质活度 三、离子强度定律
一、活度的概念
对于理想溶液
i RT ln yi
0 i
1. 2. 3. 4.
§1.3 电化学科学的应用
15
2.电解法制备金属
①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备碱金属(Na、K、Li、Mg)
②Al和Ti也常用电解法制取。
③金属精炼高纯度的铜、锌、镉、镍。
④电(解合)成某些有机物,如电解丙稀睛制备己 二睛(阳极产物,尼龙原料) ⑤电镀、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电铸 ⑥电解加工
§1.3 电化学科学的应用
16
二、化学电源 ① 锌锰干电池 ②太阳能电池 ③蓄电池 ④燃料电池 ⑤锂电池
§1.3 电化学科学的应用
17
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腐蚀机理 腐蚀防护:电镀、阳极氧化、缓蚀剂、电化学保护 四、其它:1)生物电化学:如细胞电位的存在、电流经 神经的传导、血栓的形成。 (2)污水治理 (3)电化学分析 在化工、冶金、材料、电子、机械、分析、腐蚀 与防护、地质、能源、生物等有广泛应用。


因此有:
RT ln ( m )
o
+ - + -

= RT ln +
o
迚而得到:




= =( m )
+ -
35

三、离子强度定律
36
1921年,路易斯等人研究収现:
电解质平均活度系数与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和离子电荷 有关,而与离子本性无关。提出了离子强度的概念。 1 1 2 2 而 I 或 I C z mi zi i i 2 2
21
定义:相距为单位长度的两导电体,极板间的溶液中含有 1mol电解质时的电导,极板间的溶液中含有1mol电解质时 的电导,
设两极板间距l=1cm,含有1mol电解质溶液时的宽度为w cm,高度为h cm,含有1摩尔电解质的溶液体积V m3 ,物质量浓度,C mol/m3 。 _
根据定义: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间的关系 : 当,l=1cm, 1摩尔电解质的溶液体积V m3 G= m
i Z FCv Z FCv
i -电流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的总电量,
摩尔电导率与淌度间的关系
27
如果Z+= Z-= Z; 如NaCl或MgSO4 i=ZFC (
C C C
v + v )
U+I’
则iZ

FCv Z FCv

v =
MA v M v A
RT ln
0 v
v
33
若采用质量摩尔浓度,则:
m
m
v v v v 0 RT ln[( )(m m )
为了简化,令
v v v
则:
i
yi
0 i
为i组分的摩尔分数;
为i组分的标准化学位;
为i组分的化学位;
R 为摩尔气体常量;
5.
T 为热力学温度。
30
对于真实溶液
i 称为i组分的活度,其物理意义为有效浓度。
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应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 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称为活度系数。用γ表示。
i RT ln i

log A I
'
A’为与温度有关的而与浓度无关的常数
以上称为离子强度定律。 适用范围I<0.01 即:在适用范围内,离子活度系数与浓度、电荷数、 温度有关,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
v
= U-I’
所以 i=ZFCI’( U
U )
又:电流(强度)I与电场强度I’ 的关系是
E S , I-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 I E SI 通过的电量 R l
当电极面积S=1 m2时,单位时间流过的电量
i I I
,
将(2)带入(1)得:
ZFCI , (U U ) I ,
s G l
+
V

c
m zi
电导率的影响因素
22
离子浓度
(1)电解质浓度。 ↑ (2)电离度。 ↑ (1) 离子本性,(主要是水 化离 子半径↓,其次是离 子的价数 ↑ (2)溶液总浓度 ↓ (3)温度 ↑ (4)粘度 ↓
离子运动速度
电解质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23
对于有些电解 质电导率与浓 度的关系会出 现极大值。
0 i
i
i
yi
i ( y)
规定活度等于1为标准状态。 i ( y ) yi 溶液可以采用不同的浓度标度 i (m) i (m) yi i (c ) i (c ) yi
31
二、离子活度和电解质活度
32
设电解质MA的电离反应为:
i v v o 0 i v ( RT ln ) v ( RT ln ) o 0 v v v RT ln v RT ln
U B :B离子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迁移速率(m2/V﹒Sec)
摩尔电导率与淌度间的关系
26
设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分别为 v 和 v , m/S。 两种离子的浓度分别为C+和C- mol/m3,电解质溶液的截面积为1m2 。
选择一个参考面积垂直于电场的方向,
通过参考平面的电流应是1Sec内正负两种离子迁移电量的总和, i= i++ i而每秒钟内通过参考平面的正、负离子量为:C+ V+和C-V- 则:正负离子迁移的电量和迁移的总电量分别为:
ρ:为电阻率 单位为Ω.cm或Ω.m
电导与电导率
20
对于二类导体,习惯上用电阻和电阻率的倒数表示溶液的 导电能力。
1 G R
R:电阻,单位为Ω G:电导,单位为 1


1


s G l
:电导率 1.cm1
ρ :电阻率Ω.cm
表示边长1cm3溶液的电导
摩尔电导率λm与当量电导率λ
§1.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8
一、电解液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κ、 摩尔电导率 λ 电导率κ的影响因素 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率 λ的 关系
二、离子淌度 淌度 摩尔电导率与淌度间 的关系
一、电解液溶液的电导
19
知识回顾:任何导体对于电流的通过都有一定的阻

对于一类导体
V 由欧姆定律 I R l 得: R s
RT ln[( )(m m )
0
34
m (m m )
v v 1
v
v
1
v v
v
v
v
( ) v 1 v v ( ) v
定义 为电解质平均活度系数 为平均活度 m 为平均浓度
二、离子淌度
24
电迁移:溶液中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 下的运动称为电迁移。 离子淌度:离子的迁移速率大小与离子所受 到电场强度成正比,比例常数即为淌度。
二、离子淌度
25
vB U B I
,
vB∝I
,
vB :B离子的迁移速率(m/s)
I , :电场强度,即单位电量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N/C)
电势梯度,即单位长度下的电压降。
电化学分类
11

(1)基础界面电化学 (2)电极和电解材料 (3)分析电化学 (4) 分子电化学 (5)电化学的能量转换 (6)腐蚀、电沉积和表面处理 (7)工业电化学与电化学工艺学 (8)电化学工艺学
§1.2
美国电化学学会
电化学分类
12Βιβλιοθήκη (1)电池
(2)腐蚀 (3)介电体科学和技术 (4)沉积 (5)电子学 (6)能源技术 (7)高温材料 (8)工业电解和电化学工艺 (9)荧光与显示材料 (10)有机生物电化学 (11)物理电化学 (12)传感器
7
1.电子导电回路(图1.1)
第一类导体:
依靠内部自由电 子的定向移动而 导电的物体叫电 子导体.(如图1.1)
2.电解池回路(动画)
8
第二类导体:
凡是依靠体内的离子运 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 子导体。
图1.2的外线路由第一类 导体和第二类导体串联 而成。
图1.2 电解池回路
图1.3 原电池回路
电化学原理
主讲人 : 电化学工程专业 刘贵昌
GCHLIU@
何谓电化学
V 关键词: 电 I R
化学 Fe2++2e→Fe
2
电化学现象(一)
3
电化学现象(二)
4
电化学现象(三)
5
§1.1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6
电化学研究对象:
研究电子导电相和离子导电相之间的 界面上所収生的各种界面效应,即伴有 电现象収生的化学反应的科学。



§1.3 电化学科学的应用
一、电化学工业 1.电解法制备气体 ①电解食盐水制取 Cl2、H2、NaOH 阳极: 2Cl- Cl2 2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