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四肢瘫与截瘫的转移训练(优质材料)
偏瘫的日常生活动作辅导、训练内容

偏瘫是指肢体一侧的肌肉活动能力受损,导致瘫痪或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日常生活动作的辅导和训练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就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辅导和训练内容进行介绍。
一、日常生活动作辅导1. 清洁活动:偏瘫患者在清洁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包括洗澡、刷牙、洗脸等,因此需要针对这些活动进行辅导。
在洗澡时,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坐浴椅,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姿势;在刷牙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比如牙刷握把加长,方便患者握持。
2. 穿衣活动:穿衣对于偏瘫患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辅导人员可以教会患者如何穿戴适合的衣物,同时可以推荐一些穿脱方便的服装款式,比如前开衣、搭抠式衣物等。
3. 进食活动:偏瘫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会存在进食速度慢、咀嚼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进食过程中进行辅导。
辅导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餐具,帮助他们练习咀嚼和吞咽动作,保证饮食的正常进行。
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内容1. 手部功能训练:针对偏瘫患者的手部功能进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训练内容可以包括手指灵活性的恢复、握力的增强、手部肌肉的协调性训练等。
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器械,比如握力器、手指力量球等进行训练。
2. 肢体协调性训练:偏瘫患者的肢体协调性通常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平衡垫、平衡球等工具,帮助患者练习站立、行走等动作,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3.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除了基本的生活动作训练,还可以对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比如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
这些训练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自主完成日常生活。
以上便是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动作辅导和训练内容的介绍。
通过科学合理的辅导和训练,可以帮助偏瘫患者尽快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康复目标。
希望相关的辅导和训练能够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让更多的偏瘫患者受益。
5. 社交能力训练:偏瘫患者在社交方面也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尊心受损,在交流和社交中缺乏自信。
作业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2)

概念
ADL定义
广义
人们为了达到独立生活而每 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活动,既 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 衣、食、住、行、个人卫生 等活动),还包括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能力,经济上、社会 上、职业上达到独立的一些 活动(如打电话、购物、乘坐 交通工具等)。
狭义 仅指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概念
分类
个人性
工具性
包括基本自理活动,如洗浴、 如厕、穿衣和吃饭。
床上翻身
翻身频率:白天每2小时一次,夜间 每3小时一次。
翻身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 压疮、关节挛缩的形成,也可改善 呼吸功能,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 排出。
偏瘫患者翻身训练
偏瘫患者翻身训练
偏瘫患者翻身训练
注意事项 (1)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时,患侧上肢应置于身体
前方,稍外展,防止患侧肢体受压。 (2)治疗人员站在患者的患侧保护患者。 (3)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首次不能完成时,治疗师
偏瘫患者床上移动
2.桥式运动桥式运动训练是偏瘫患者床上活动训练的难 点,并对患者骨盆的控制、平衡稳定及以后的步态训 练均有重要的意义。
(1)桥式运动的方法 1)患者仰卧于床面,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
在床面。 2)双上肢伸展,双手交叉,健手握住患手,
患侧拇指在上,双肩屈曲90°。 3)依靠背部及双足的支撑,将臀部抬离床面,
床上活动--良好肢位摆放(偏瘫患者)
健侧卧位
该体位有利于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预 防患肢水肿。 摆放方法:躯干与床面保持直角,背后放一 枕头,使躯干放松。健侧上肢在下,置于舒 适放松体位。患侧上肢在上,肩向前伸出, 肩关节前屈约90°,在其下方放一个枕头支持, 伸肘、前臂旋前,手伸展或握一个毛巾卷。 健侧下肢髓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平放 在 膝关节床上。患侧下肢髓、膝关节屈曲, 置于健侧下肢前,患膝下方放一个枕头,踝 中立位。注意患 膝关节踝关节 足不可悬空。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床上活动训练(偏瘫患者床上活动训练)(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壹、偏 瘫 患 者 床 上 活 动 训 练
4 床上坐起 (一)从健侧坐起
基本过程:取健侧卧位,健手拉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于枕前,双腿交叉,用健腿将 患侧下肢移到床边→健肘屈曲,前 臂旋前,用肘和手撑起身体并坐起 →调整姿势,维持平衡,完成动作
壹、偏 瘫 患 者 床 上 活 动 训 练
4 床上坐起 (二)从患侧坐起
壹、偏 瘫 患 者 床 上 活 动 训 练
1 床上翻身
(二)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
基本过程:用健手握住患手,上 肢伸肘上举大于90°,健侧下肢 屈曲并插入患腿下方→用健侧上 肢的力量带动患侧上肢来回摆动, 同时屈颈向健侧转动头部→利用 摆动的惯性转动躯干并带动骨盆 转向→伸膝时带动患侧身体翻身, 完成动作
下面就偏瘫患者床上活动训练予以介绍
壹
偏瘫患者床 上活动训练
壹、偏 瘫 患 者 床 上 活 动 训 练
1 床上翻身 (一)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
基本过程:用健手握住患手,屈 髋、屈膝,上肢伸肘上举大于 90°→用健侧上肢的力量带动患 侧上肢摆动,摆向患侧时,屈颈 向患侧转动头部→利用摆动的惯 性转动躯干→健侧腿跨过患侧腿, 完成动作
基本过程:取患侧卧位,用健腿将 患侧下肢移到床外→健手支撑于患 侧床面并伸直健侧上肢,撑起身体 从患侧坐起→调整姿势,维持平衡, 完成动作
壹、偏 瘫 患 者 床 上 活 动 训 练
5 床边坐位到卧位 (一)从患侧躺下
基本过程:坐在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交叉置于患腿后方→ 健手从胸前横过身体,支撑在患侧髋部旁的床面上→患腿在健侧腿 的协助下抬到床上,双腿放在床上→双腿保持屈曲,患侧身体慢慢 放低并躺在床上,调整姿势,完成动作
第六章 平衡与协调
偏瘫患者家庭训练方案

偏瘫患者的家庭训练方案偏瘫患者的家庭训练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包括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语言和认知训练等。
以下是一个相对全面和详细的偏瘫患者家庭训练方案。
一、肢体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每天进行各关节的活动,包括手指、手腕、肘关节、肩关节等,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防止僵硬。
肌力训练:针对偏瘫侧肢体进行肌力训练,如使用哑铃、弹力带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肢体稳定性。
平衡和协调训练:进行单脚站立、抛球、拍球等训练,以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步行训练: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室内或室外的步行训练,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
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脱衣物:选择宽松、简单的衣物,指导患者正确穿脱衣物,注意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洗漱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刷牙、洗手等日常洗漱活动,注意使用患侧肢体。
进食训练:选择易握持的餐具,指导患者用患侧手练习进食。
如厕训练: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坐便器,注意保持患侧肢体稳定。
床椅转移:指导患者进行安全、正确的床椅转移,注意保持患侧肢体稳定。
三、语言和认知训练发音练习: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练习,如“啊”、“哦”等,以改善发音不清的状况。
语言理解:进行简单的语言理解练习,如听指令、回答问题等,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注意力训练:进行数字排序、拼图等游戏,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
记忆力训练:进行图像记忆、故事复述等练习,以提高患者的记忆力。
逻辑思维训练:进行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练习,以提高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一个相对全面和详细的偏瘫患者家庭训练方案,具体实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在家庭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庭训练,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转移活动和自我照顾训练)

会给病人减轻很多痛苦。作业治疗师应教给病人 和家属有关的知识,同时,应就病人穿衣、用厕 的环境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使其能方便地使 用洗手间的一切清洁用具。
第三节 ADL的训练方法
三、自我照顾训练
(二)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照顾训练
❖ 尽可能让患者用健手把食物放在患手中,再由患手将食物放于 口中,训练健、患手功能的转换,最后过度到学会使用患手。
偏瘫患者梳洗及个人卫生的训练
偏瘫患者修指甲
偏瘫患者使用浴缸洗澡
偏瘫患者用厕训练
注意事项
❖ 用厕时躯体的机能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至少能 做到坐位与站立位的平衡,握持扶手、身体转移。
1、脊髓损伤患者的更衣训练 2、脊髓损伤患者进食训练 3、脊髓损伤患者梳洗训练
截瘫患者穿衣方法一
截瘫患者穿衣方法二
系扣方法
❖ 徒手系扣 ❖ 借助弯钩系扣 ❖ 用魔术搭扣 ❖ 也可用一只手拿纽扣钩,借助牙齿将纽扣孔
拉过纽扣系扣 。
截瘫患者坐位穿裤子
截瘫患者卧位穿裤子
第三节 ADL的训练方法
四、家务活动训练
(一)偏瘫患者的家务活动训练
1、单手切菜方法 2、单手打鸡蛋方法 3、单手开启罐头 4、单手扫地、拖地
(二)四肢瘫患者的家务活动训练
偏瘫患者单手切菜
超市购物
熨烫衣物
五、社会活动训练
(1)床与轮椅之间的独立转移
(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第三节 ADL的训练方法
二、转移活动训练
(一)偏瘫患者的转移训练 3、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1)轮椅与坐厕的独立转移 (2)轮椅与坐厕的辅助转移
第三节 ADL的训练方法
项目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2偏瘫患者的床上活动训练

项目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任务二偏瘫患者的床上活动训练1.偏瘫患者床上翻身(1) 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1) 患者健手握住患手,并屈髋、屈膝,上肢伸肘上举大于90°。
2) 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摆动,当摆向患侧的同时,屈颈向患侧转动头部,利用摆动的惯性转动躯干,完成肩胛带、骨盆的运动。
3) 健侧腿跨过患侧,完成向患侧翻身动作。
(2) 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1) 患者健手握住患手,上肢伸肘上举大于90°,健侧下肢屈曲,插入患侧腿下方。
2) 健侧上肢带动患側上肢来回摆动,上肢摆动的同时,屈颈向健侧转动头部,依靠躯干的旋转,带动骨盆转向,同时利用健侧伸膝的力量带动患侧身体完成健侧的翻身动作。
(3) 偏瘫患者床上翻身注意事项1) 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时,患侧上肢应置于身体前方,稍外展,防止患侧肢体受压。
2) 治疗人员站在患者的患侧保护患者。
3) 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首次不能完成时,治疗师可以协助完成屈髋屈膝及骨盆的转动。
4)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时,尽量使患侧肩部前伸,患肢置于身体前方,防止患侧忽略导致患肩被牵拉脱位、疼痛。
2. 偏瘫患者床上卧位移动(1) 偏瘫患者床上横向移动1) 健侧下肢屈曲,插入患侧腿下方,健侧带动患侧下肢向健侧移动。
2) 健侧下肢从患侧抽出并屈髋、屈膝,抬起脊部移向健侧。
3) 以头部和臂部为支撑,将躯干移向健侧,完成整个活动过程。
(2) 偏瘫患者床上纵向移动1) 健侧下肢屈髋屈膝,足平放于床面。
2) 以健足和肘部为支撑,抬起臀部向上移动身体,完成整个活动过程。
3. 桥式运动桥式运动训练是偏痛患者床上活动训练的难点,并对患者骨盆的控制、平衡稳定及以后的步态训练均有重要的意义。
(1)桥式运动的方法1) 患者仰卧于床面,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在床面。
2) 双上肢伸展,双手交叉,健手握住患手,患侧拇指在上,双肩屈曲90°3)依靠背部及双足的支撑,将臀部抬离床面,保持稳定,完成双桥训练。
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1)

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每日自我照顾所必须的活动,包括更衣、进食、个人卫生、移动体位及家庭用具使用等,ADL训练是偏瘫恢复期的最重要内容,ADL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故是所有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指向,也是判断综合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
ADL的训练一般在患者开始出现肢体部分分离运动时即可开始,若超过一个月尚未出现分离运动,则应开始着手健侧代偿训练,在训练之前,护士要观察和了解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程度,常用Barshel指数等评价表确定其能力范围,并根据ADL能力等级设计适合其完成的作业方法,如把ADL动作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结合晨间、日间护理,进行床边训练,患者在完成一项作业时,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护士要有极大的耐心,对其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予以恰当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其逐步适应居家的日常生活,由于偏瘫程度不同,训练时常需借助一些辅助用具,或需要对环境作适当调整。
1.进食训练:偏瘫患者中许多人存在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当患者意识清楚,全身状况稳定,能按指示作张口、提舌及吞咽动作时,即可带着鼻饲管训练以口进食,进食进要嘱其家属一同观察:①咀嚼、咽下、喝水速度,呛咳否;②进食量及需他人帮助的程度;③疲劳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及面容表情等。
在无误吸及可顺利喝水无呛咳的情况下,则可拔出鼻饲管继续训练以口进食,先用糊状食物、稀饭,继而用半流,从小量过渡到正常饮食。
偏瘫者由于抓握能力丧失或减退,协调能力差或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常无法完成进食动作,因此,需对一些食具进行改进,可把碗、碟固定在餐桌上,使用辅助器具,如各种改良的汤匙及进食器,可先练习手部动作和模仿进食,然后独立摄取食物,若患者右手完全瘫痪,1个月仍无明显恢复,则须进行左手代偿进食训练。
2.更衣练习:患者如穿脱衣裤困难,手指功能障碍,应建议家属制作肥大、前面开合式的衣服为宜,衣扣和袖子可用粘贴式,如用扣子,则用大号扣子,带有弹性腰带的裤子和带弹性鞋带的鞋较为方便实用。
体位转移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5.利用滑板由轮椅向床的后方转移:轮椅从 后方靠近床沿,制动,拉下轮椅靠背上的 拉练或卸下靠背;在轮椅与床之间架上滑 板,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臀下并固定好; 患者用双手支撑于床面将身体抬起,向后 移动坐于床上;再用双手将下肢抬起移至 床上并摆正;最后撤除滑板。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截瘫四肢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独立转移
1.从轮椅到床的侧方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轮椅右侧靠近床, 与床成20°~30°角,制动,移开右侧脚踏板。患者在轮椅中 先将臀部向前移动,右手支撑床面,左手支撑轮椅扶手,同时撑 起臀部并向前、向右侧方移动到床上。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2)辅助转移
一人转移四肢瘫患者:患者坐在轮椅中,双足平放于地面 上。治疗师面向患者,采用髋膝屈曲、腰背伸直的半蹲位, 用自己的双脚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脚和双膝的外侧,双手 抱住患者的臀部,同时患者躯干向前倾,将下颏抵在治疗 师的一侧肩部。然后治疗师用力将患者向上提起,呈站立 位后,再向床边转动。治疗师左手仍扶住患者臀部,右手 向上移动至其肩胛骨部位以稳定躯干,同时控制住患者的
精选ppt
3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床上转移活动
1.床上翻身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 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 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 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 方。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 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任务五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转移训练四肢瘫与截瘫患者完成床上的翻身、卧位与坐位之间的转换、长坐位移动等活动,即可训练患者进行床与轮椅、轮椅与椅、轮椅与座厕、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
不同平面之间的转移方法比较多,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脊髓损伤平面、残存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情况进行选择。
较复杂的转移动作除需要具备一定平衡能力外,还需要有很强的上肢肌力。
在做转移动作时,头、双肩和躯干要保持前屈,使头部前伸超过膝关节。
四肢痛患者只能完成同一高度之间的转移动作,而大多数截瘫患者经过训练后能够完成不同高度之间的转移动作。
四肢瘫患者可利用滑板帮助完成转移动作。
主要训练项目包括:
1.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独立转移:截瘫患者经过训练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独立转移动作,四肢痛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伸肘功能方可独立完成。
1) 轮椅到床的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①患者驱动轮椅从右侧靠近床,与床成20°〜30°角,刹住轮椅手闸,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右侧脚踏板,双足平放在地面上;②患者在轮椅中先将臀部向前移动,右手支撑床面,左手支撑轮椅扶手,同时撑起臀部并向前、向右侧方移动到床上。
2) 床到轮椅的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①患者坐于床边,双足平放在地面上,轮椅置于患者右侧床边,与床成20°〜30°角,刹住轮椅手间,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②患者右手支撑轮椅远侧扶手,左手支撑床面,同时撑起臀部并向前、向右侧方移动到轮椅上。
3) 轮椅到床的侧方转移(左侧身体靠床):①轮椅与床平行放置,刹住轮椅手间,卸下近床侧扶手;②患者将双腿抬到床上。
四肢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差需用右前臂勾住轮椅把手,以保持坐位平衡;将左腕置于右膝下,通过屈肘动作,将右下肢抬到床上;用同样方法将左下肢抬到床上;③躯干向床侧倾斜,将右腿交叉置于左腿上,应用侧方支撑移动的方法,左手支撑于床上,右手支撑于轮椅扶手上,头和躯干前屈,双手支撑抬起臀部将身体移动到床上。
若患者需用滑板进行侧方平行转移,可用如下方法:①、②同上。
③将滑板
架在轮椅和床之间,滑板的一端放于患者臀下;患者一手支撑于位于轮椅坐埜上的滑板一端,另一手支撑于位于床垫上的滑板一端,抬起上身,将臀部通过滑板移至床上;转移完毕撤去滑板。
由床返回轮椅与上述顺序相反。
4) 轮椅到床的正面转移:①患者驱动轮椅正面靠近床,距离30cm,使抬腿有足够空间刹闸;②四肢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差,需用右前臂勾住轮椅把手以保持坐位平衡;将左腕置于右膝下,通过屈肘动作,将右下肢抬到床上。
用同样方法将左下肢抬到床上;③打开轮椅手闸,向前驱动轮椅紧贴床沿,再刹闸;④双手扶住轮椅扶手向上撑起身体,同时向前移动坐于床上,此过程中要保持头和躯干屈曲;⑤将身体移到床上合适位置,用上肢帮助下肢摆正,调整坐位姿势。
5) 利用滑板由轮椅向床的后方转移:此方法只适用于椅背可以拆卸或安装有拉链的轮椅:①患者驱动轮椅从后方靠近床沿,刹间,拉下椅背上的拉链或卸下椅背;②在轮椅与床之间放置滑板,滑板的一端置于患者臀下并固定好;③患者用双手支撑于床面将身体抬起,向后移动坐于床上;④用双手将下肢抬起移至床上并摆正,调整坐位姿势,最后撤除滑板。
6)利用上方吊环由轮椅向床的转移(左侧身体靠床):①患者驱动轮椅从左侧平行靠近床,刹闹,卸下近床侧扶手;②患者将双腿抬到床上,再将左手伸入上方吊环,右手支撑于轮椅扶手;③右手用力撑起的同时,左上肢利用屈肘动作向下拉住吊环,臀部提起,将身体转移到床上。
由床返回轮椅过程与上述相反。
(2)四肢瘫患者轮椅到床的辅助转移
1) 患者坐在轮椅中,双足平放于地面上。
2) 辅助者面向患者,采用髋膝屈曲、腰背伸直的半蹲位,用自己的双足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足和双膝的外侧,双手抱住患者的臀部;同时患者躯干前倾,将下颌抵在辅助者的一侧肩部,辅助者头转向另一侧。
3) 辅助者重心后移用力将患者向上提起,呈站立位后,再向床边转动,注意控制膝关节稳定。
4) 患者背对床后,辅助者右手仍扶住患者臀部,左手扶住肩胛骨部位以稳定躯干,同时用双膝控制住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其髋关节,将其臀部轻轻放到床上。
2.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C7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到椅的转移。
(1) 轮椅与椅之间独立成角转移
1) 首先刹住轮椅手闸,椅子固定牢靠,两椅互成60°角,卸下轮椅近椅子一侧扶手。
2) 患者尽量坐于轮椅前沿,双足平放于地面上。
3) 患者一手支撑于椅子的远侧角,另一手支撑于轮椅的扶手上。
4) 手足同时用力将臀部抬起并向侧方移至椅子上。
5) 用手将双腿位置摆正,调整臀及背部位置保持良好坐姿。
(2) 轮椅与椅之间独立并列转移:除将两椅并列放置外,其余均与两椅成角转移相似。
(3) 轮椅与椅之间利用滑板转移:适用两椅距离较远或两椅面不同高的情况。
1) 轮椅与椅子尽可能靠近并列,两椅的前沿平齐。
2) 卸下轮椅近椅子一侧扶手,在两椅间架上滑板。
3) 先将双足移向椅子,然后一手支撑于轮椅的椅座,另一手支撑于椅子或滑板。
4) 双手及双足同时用力,通过支撑动作将躯干抬起向侧方移动,坐于滑板上。
5) 通过数次侧方移位最终移至椅子并坐下,用手摆正双腿位置,最后抽去滑板。
(4) 轮椅与椅之间独立正面转移:原则与两椅成角转移相似。
1) 将轮椅与椅子正面对置,使两椅前沿平齐。
2) 轮椅刹闸,椅子稳定放置,双足平放于地面上。
3) 患者一手支撑于椅子坐板的远侧,另一手支撑于轮椅坐板的近侧,躯干略前倾,手足同时用力将臀部抬起移向椅子。
4) 转身坐于椅子上,将双腿移至椅子正前面,调整好坐姿。
3. 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 C7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到座厕的转移。
(1) 轮椅到座厕独立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方法与从轮椅到床的侧方转移类似,转移前应先脱下裤子。
1) 患者驱动轮椅使右侧靠近座厕,与之成45°角。
2) 患者双足平放于地面上,且在膝关节的正下方,以便转移时下肢能承重,卸下轮椅右侧扶手。
3) 将左手置于轮椅左侧扶手,右手置于座厕旁的扶手上,支撑上抬躯干并向右侧转身。
注意转移过程中保持头和肩的屈曲。
4) 将左手移到轮椅的右侧大轮上,右手支撑于座厕旁的扶手,进一步上抬躯干并向后移动坐于座厕上。
由座厕返回轮椅过程与上述相反。
(2) 轮椅到座厕独立正面转移
1) 患者驱动轮椅正对座厕,刹住轮椅手间,移开脚踏板。
2) 患者两腿分开置于座厕两旁,双手抓握座厕两侧扶手。
3) 双上肢用力撑起躯干前移,像骑马一样骑在座厕上。
(3) 轮椅到座厕独立后方转移:此法适用于双下肢痉挛较重的患者,且轮椅靠背装有拉链。
1) 患者驱动轮椅从后方靠近座厕,拉下轮椅靠背上的拉链。
2) —手置于座厕旁的扶手上,另一手置于座厕的坐垫上,双手向上撑起躯干并向后移动坐于座厕上。
(4) 轮椅到座厕的辅助转移
1) 患者乘坐轮椅,正面接近座厕,轮椅与座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利辅助者活动,刹间,移开脚踏板。
2) 辅助者协助患者坐于轮椅边缘,辅助者呈半蹲位,双足置于患者双足外侧,用自己的双膝、双足抵住患者的双膝、双足,以免患者膝、足向前滑动及屈曲。
3) 辅助者双手从患者两腋下穿过扶住其肩胛骨,患者双上肢置于辅助者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