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英语教学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途径,因为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的品性。
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教授英语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学习英语的学生们也在接触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对于诚实、友善、宽容等道德品质的重视程度。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讲述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故事、名人事迹等,或是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在英语学习中逐渐培养起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管理习惯。
英语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和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细致、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拓宽知识面。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管理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英语教学可以通过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英语教学中,可以设置合作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相互合作和放弃个人利益的意识,倡导学生们的分享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风貌等,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身边人的需要,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英语教学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一、意义二、渗透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引导学生尊重师长、爱护同学,培养学生的礼貌和友善;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环境中,可以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英语课外活动来促进德育的渗透。
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交流的快乐,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英语教材的选择和设计来渗透德育。
选择那些既能满足语言教学要求又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和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和体会其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德育的渗透目的。
三、具体操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德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具体操作。
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示范。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自觉以自己的行为和言行诱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课堂教学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在学生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教师要注重实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合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留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及时回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一个极具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通过德育的渗透,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也得到了良好的品德熏陶。
教师们应该认真对待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工作,充分发挥英语教学在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简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德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上。
通过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和友善乐观的态度。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国际意识和人文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体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
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名人名言等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各种文化的长处,拓展视野,形成宽容与包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勇敢追求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育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还体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需要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和多元化。
除了学术知识,德育渗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也非常必要。
本文将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英语教学中除了在语言技能层面上的培养外,更应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故事、诗歌等文本。
通过这些文本的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从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得到了德育方面的熏陶。
二、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初中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引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课外活动进行。
比如,在英语的口语训练中,可以给学生们灌输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如不歧视任何人种、不侮辱、不攻击别人等等。
三、传递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英语教学富有文化内涵,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也是很必要的。
英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传递民族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介绍国学经典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综合素质养成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英语学习目标和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各方面的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得到了全面的素质训练。
结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全面的人格教育和素质养成。
通过一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爱国情感和全面的素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人的行为、思想和道德情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良好品德和行为方式。
德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渗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1. 选用符合德育要求的教材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文化和故事,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道德、情感、品格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可以选取一些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念的文章或话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正能量。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倡导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互相尊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帮助。
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风范。
3. 融入多元德育教育资源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德育资源,如名人名言、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资源中的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通过这些资源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
4. 教师的德育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好榜样。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有礼貌、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
三、教师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1. 规划德育渗透的路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德育渗透的路径和方式。
针对每个阶段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教学作为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本文将从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德育渗透的方式1. 语言文字中蕴含的道德观念英语教学中,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比如《简爱》中的自尊、《雾都孤儿》中的善良等。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故事、诗歌或者电影等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也能感受到这些作品所传递的道德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学活动的设计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情感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责任感等。
二、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1. 以身作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2.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自觉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关注学生的情感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道德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感、集体荣誉感等,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总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所述的德育渗透方式和实施策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也能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积极探索出更多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简析,以期提高教师对此问题的重视和认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品质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生讲述英语国家的先进事迹、英语名人的言行举止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崇尚英雄、学习楷模,培养学生的自律、坚韧、进取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来体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能力,灵活选择教学资源,如通过英语歌曲、英语小说、英语影视资源等教学学生。
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资源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健康向美、道德感染力强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这些资源,感受其中蕴涵的道德观念和人文情怀。
教师还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地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良好品质。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示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引起教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视,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简析一、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语教学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富有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教材和文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说、引导和思辨,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怀有的互助精神、友好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注重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融入人文情怀、积极向上的故事、诗歌和文章,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使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在品德修养上有所提升。
三、激发学生的敬畏心和责任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敬畏心和责任感。
可以选取一些反映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和文章,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敬畏心和责任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社会需要和他人关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充满温情和感人的故事和文章,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情感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善良心和感恩之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诵读诗歌、演唱歌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现情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同时也得到情感的滋养。
五、示范塑造和引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德育的重要示范者和引导者。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注重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示范塑造正确的品德和做人原则,从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品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冀教版《学英语》教科书的编写特点,以及当今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孩子们情感的成长,在教学中应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讲文明、讲礼貌的礼仪教育;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感恩教育;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励志教育;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的安全教育;热爱劳动、注重环保的卫生教育;勤俭自立、团队协作的传统美德教育等。
关键词:挖掘;利用;德育素材;德育渗透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90-02一、讲文明、讲礼貌的礼仪教育──“sorry”,“ thank you”不离口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多多少少的渗透着德育因素,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
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
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
情境一:下课的时候,王某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的李某,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同学陈某和刘某约好周六上午8:00 去公园,可是陈某等到8:30了刘某才来,刘某该说什么呢?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
同样对于“thank you”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上,教师也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
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懂得尊重他人,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感恩教育——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
如冀教版book4 unit6 lesson46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special 一课中,组织学生讨论:do you know mothers’day and fathers”day ?when? what do you do for your mother and father?why?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诸如:i love my mother !i love my father a lot! we can’t live and study without them..they do many things for me and we should do something for them. 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 !”(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课本剧目等。
三、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励志教育——think about good things and you’ll have a better life full of happiness“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习了解和探讨伟人或名人的生平事迹或卓越成就,无形中就会感召学生自己增强自信、积极上进、勇于拼搏,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冀教版book5中就有类似这样的众多素材。
如unit1中为国增光的奥运健将许海峰、庄泳和伏明霞;unit5中世界伟大的发明家albert einstein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残志坚、矢志不渝的helen keller和june(lesson 30)等。
针对这些名人素材,通过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式的交流对学生进行坚强勇敢、积极进取和敢于拼搏的励志教育。
四、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的安全教育——be careful and keep safe目前,安全是校园内的热点话题。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及格,只有满分。
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凭空的说教,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但借助于教材资源,发挥课堂教学机智来潜移默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冀教版book5 unit6 中以danny攀高不小心从椅子上摔落下来致伤的故事来展开,谈及了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家庭居室日常生活安全等问题。
通过生动的故事阅读训练、热点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个人见解等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如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阅读材料后的课堂发言实录:how to be safe in life?1、don’t climb too high(不要攀高);2、don’t push and run when you go up and down the stairs(上下楼梯不要推搡及乱跑);3、never ride or drive too fast(不要快速驾骑);4、look ,wait and then go before you cross the street(横穿街道前要一看二等再通过);5、never use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the showers or bathtub(喷头下、浴缸内从来不要使用电器设备);6、never put soap on the edge of the bathtub(不要把肥皂放在浴缸边沿上);7、never leave small children alone in a bathtub (不要把小孩单独留在浴缸内)。
学生有了诸如这样的心灵体验后,最终才会促使他们把这些意念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五、热爱劳动、注重环保的卫生教育——i love labour! pick it up and save our world“what can you do? are you helpful at home?”“sure. i can cook the meals;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clean the bedroom;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
”4人小组正在热烈的进行着讨论,大家都惟恐落后了似的完成我发给他们的一张能力调查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成功。
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可谓一举三得。
所以让我们将语言植入生活,将情感植入语言学习的最深层次吧,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热切。
六、勤俭自立、团队协作的传统美德教育——they are great. they can make money by themselves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
因此,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诸如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在冀教版book5 unit3 buying and selling 中讲述了孩子们因自己的篮球队要去其它城市打球比赛,自发组织起来动手制作新产品在校园内销售勤工俭学的故事。
藉此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how did they each make money? how much money did they earn?do you think they are great?然后借课文中的角色能具备创新思维而勤俭自强并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和学生们贪图吃喝玩乐享受、随意依赖于父母、自私自利、生活自立自强意识和能力差的生活实际相比较:t——if you d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do something, what do you usually do?s——i often ask my parents for some money or borrow some from my fiends.t——is that a good ideas? t——do you always ask your parents foe money?is that right? t——is it right to care about nothing but eating and playing?t——can you make money byyourself to help your study?面对这样的人生考题时,他们可能会懊悔、会难过、更会深思反省。
他们在老师问题的启发与”they are great. they can make money by themselves.”语言感召下,可能会从故事的几个人物中找到答案。
中西方文化、生活与意识形态差异的碰撞下,呼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美好的人性品质会在他们稚嫩而又洁白如雪的心灵印上深深的烙印。
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所想所做的,在我们的教材中,生活中还有许多生动鲜活、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德育素材。
我们教师应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教学,从而融情感品质于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