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生态与管理》复习题(林学15级)
(完整版)林火生态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达到一定的面积,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地起火。
2、计划烧除(营林用火):是指按照预定方案有计划地在指定地点或地段上,在人为控制下,为达到某种经营目的而对森林可燃物进行的火烧。
因多用于营林的目的,所以又称营林用火。
营林用火是在人为控制下,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安全用火并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的一种森林经营的措施和手段。
3、森林防火(forest fire prevention):森林防火是指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和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一系列的行政和群众性的工作和措施。
这个工作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森林火灾的预防,二是森林火灾的扑救。
4、森林防火学(The science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原理),系统阐述森林防火、灭火、用火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是进行森林防火工作的依据和专业基础。
5、绿色防火:指利用绿色植物(主要包括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引进等措施来减少林内可燃物的积累,改变火环境,增强林分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同时能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
这种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各种经营措施,使其能够减少林火发生,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的防火途径即谓“绿色防火”。
6、“绿色防火工程”(Biological Fire-prevention):又叫“生物防火工程”、“营林防火工程”。
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上的差异,结合林业生产措施;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引种,营造防火林带等措施,减少林内易燃可燃物的积累,调节林分组成和结构,改变火环境,降低森林的燃烧性,增强林分的抗火性和阻火能力,减少林火的发生和阻隔或抑制林火的蔓延。
7、防火树种:是高含水率、低燃烧性、较强抗火性的树种,如北方的水曲柳、落叶松;南方的木荷、火力楠等。
8、黑色防火工程:黑色防火又叫以火防火,是指人们为了减少可燃物的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等,而进行的计划烧除。
林火管理复习题

• • • • • • • • • • •
10、可燃物的种类与林火种类关系 、 11、森林火源的类型 、 12、火灾季节与防火期 、 13、森林防火方针 、 14、森林防火通讯的方式有哪些? 、森林防火通讯的方式有哪些? 15、森林火灾的扑救原则 、 16、扑灭森林火灾的程序(阶段) 、扑灭森林火灾的程序(阶段) 17、扑灭林火时人身伤亡的主要原因 、 18、火灾调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 19、森林火灾损失包括哪几方面? 、森林火灾损失包括哪几方面? 20、森林火灾控制能力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森林火灾控制能力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一、名词解析:
• • • • • • • • • • • • 1、有焰燃烧 2、自燃 3、燃烧热 4、可燃物类型 5、冷风面 6、闪燃 7、火烈度 8、过火面积 9、海风 10、片面燃烧 11、火焰高度 12、相对湿度
• • • • • • • • • • • • • • • • •
13、火强度 14、成灾面积 15、陆风 16、焚风 17、火险等级 18、森林燃烧环 19、可燃物负荷量 20、时滞 21、可燃物热值 22、森林燃烧性 23、火行为 24、火烈度 25、林火预报 26、火险天气预报 27、火发生预报 28、火行为预报 29、营林安全用火
•• 22、林火等级的划分标准 • 23、黑色防火包括哪几方面 • 24、物理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哪些?
三、问答题
1、森林火灾发生时热量以什么方式传播为主?为什么? 、森林火灾发生时热量以什么方式传播为主?为什么? 2、林火蔓延速度有哪些计量方法?并叙述各自特点。 、林火蔓延速度有哪些计量方法?并叙述各自特点。 3、火对水的影响有哪些? 、火对水的影响有哪些? 4、营林防火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营林防火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影响火蔓延的因子有哪些?各影响力如何? 、影响火蔓延的因子有哪些?各影响力如何? 6、火烈度有那些表示方法?影响火烈度的因子有哪些? 、火烈度有那些表示方法?影响火烈度的因子有哪些? 7、扑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对应的典型方法和工具有 、扑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哪些? 哪些? 8、“以火防火”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及原理? 、 以火防火”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及原理? 9、风对林火的哪一个环节影响最大?为什么? 、风对林火的哪一个环节影响最大?为什么?
林火生态与管理复习题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林火生态与管理》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火烧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土壤结构和土壤侵蚀等方面的影响。
2.火烧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除了直接影响到土壤通透性以外,对某些土壤来说抗水层的产生也是土壤水分渗透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3.火烧对积雪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火强度和火烧面积。
4.火烧对下游水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河流流量和降低水质。
5.火烧迹地有利于r对策种的发展,尤其是大面积、高强度森林火灾。
低强度和小面积火灾有利于k对策种的更新。
6. 防火树种是指既抗火又耐火的树种,一般选择当地生长的落叶较齐的阔叶树或常绿阔叶树。
7.森林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优势树种发生明显改变,引起整个森林组成的变化过程。
火烧强度对森林演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火后残存的繁殖体对其产生影响的。
8.火烧频率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即使频率较高,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也相对较小;一般森林火灾轮回期超过树种的发育周期,则树种易于生存。
9.林火影响是否超过演替的弹性极限的主要标志:一是该地区的气候影响是否发生了根本改变。
二是在局部地区土壤和植被类型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10.从林火干扰的角度,林火属于离散干扰事件,它能使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
11.小面积的火烧增加干扰斑块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本底的孔性,降低了本底的连通性。
12.瞭望台监测的瞭望区应是森林火灾经常出现、森林火险等较高、火源多的地块。
13.瞭望台监测的瞭望扫描技术有四周环视、扇形扫视和重点观察,发现火情后,确定火灾地点的方法有火灾定向定位仪、全景照片法和交叉定位法。
14.林火空中探测的巡护基地的选择,一是基于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地理位置,二是根据森林分布和高火险区的分布状况而决定。
15.林火扑救工作的主要特点有:复杂多变性、高速移动性、潜在危险性和连续作战性,其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
(完整版)《林火生态与管理》复习题(林学15级)

第一章绪论1.森林火灾(Forest Fire)的概念及属性?与计划火烧有何异同?2.什么是森林受害面积?什么是森林过火面积?2008年我国制定的森林火灾等级标准?3.森林防火(forest fire prevention)和林火管理(forest fire management)?4.为什么说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与一般生态因子有何不同?5.人类对火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过程?6.我国的森林防火发展时期及其特点?()7.我国森林防火学科的发展目标有哪些?()8.世界上对森林火灾有哪些控制对策?对我国的森林防火、灭火工作有何借鉴作用?9.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第二章林火基础理论10.燃烧及其特征、燃烧三要素?11.什么是明火?什么是暗火?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2.燃点、引燃点和自燃点?13.森林燃烧的概念和特点?14.森林燃烧(林火)的种类有哪些?各有哪些特征?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1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在不同的林火种类的主要热量传递方式?16.森林可燃物(木材)的基本组成有哪些?燃烧特性如何?17.森林可燃物的热解过程中产物有哪些?18.森林燃烧有哪几个阶段?19.什么是链式反应?链式反应引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0.森林燃烧环的概念和基本结构?21.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质有哪些?相关的公式及解释。
22.什么是可燃物种类?如何划分?23.什么是树种易燃性?我国主要树种的易燃性?24.什么是森林燃烧性?林分特性对森林燃烧性有哪些影响?25.我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燃烧性如何?26.什么是可燃物类型?我国的可燃物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可燃物模型?27.火灾频度、火灾周期、火灾轮回期?概念及影响。
28.什么是森林火源?森林火源有哪几个类型?主要的森林火源有哪些?29.森林火源的时间分布规律?30.火险天气?火灾季节?防火期和防火戒严期?31.影响林火发生的气象要素有哪些?对林火产生影响?32.地形因子是如何影响林火的?山区林火有哪些特点?33.什么是林火行为?火行为指标有哪些?相关的公式及解释34.如何划分低能量火和高能量火?高能量火具有哪些特征?35.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第三章林火生态36.火对土壤的影响(温度;质地、结构、水、气;pH值、有机质、养分循环;微生物)和改良作用37.火对水分的影响(水分循环、河流、水生生物)38.火对空气的影响(污染气体、烟雾)39.火对动物的影响40.火对植物有哪些影响?植物对火的适应性有哪些?41.树种对火的适应类型有哪些?营造防火林带用哪种树种?42.火对森林群落有哪些影响?43.火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那些?44.火对森林演替的影响有那些方面?45.林火与景观格局的关系?如何控制大面积森林火灾?()46.简述火的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林火生态与管理复习资料

47.林火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火的适应 A:影响 ㈠直接影响
① 火烧对植物下种的影响 ② 火烧对种子萌发的作用 ③ 火烧促进迟开球果开裂 ④ 火烧使草本、灌木植物致死 ⑤ 火烧掉树木的叶和枝条 ⑥ 火烧伤树木 ㈡间接影响 (1)阳性植物增加,阴性植物减少 (2)固 N 植物增加,含 N 植物减少 (3)浆果类植物增 加 B:植物对火的适应 ㈠植物的种子对温度有较强的忍耐力 ㈡植物叶子(1)叶子的理化性质(有典型的相对较少的结构组织,具有与代谢相关的较高的养分 浓度和低浓度的结构性元素)与抗火性也有增强 (2)丛生叶子对顶芽的保护 (3)火烧后叶子的叶绿素含量增加 ㈢树皮:(1)增厚 (2)结构紧密 (3)耐火性增强 (4)树皮对芽的保护作用 ㈣根的无性繁殖 火烧后林地光照强度增加,使得土壤温度增强,有利于根的萌发和生长。 ㈤促进植物和树木开花结实 ㈥芽的保护方式对火的适应 树皮对芽的保护作用;丛生叶子对顶芽的保护 48.防火树种:是高含水率、低燃烧性、较强抗火性和耐火性的树种,如北方的水曲柳、落叶松; 南方的木荷、火力楠等; 49.抗火树种:主要是指对林火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树种。(树皮抗火、枝叶油脂含量低而含水量大) 50.耐火树种:是指树木遭火烧后仍具有生存能力的树种。 51.火顶级:用火来维持的亚顶级群落称为火的顶级群落。 52.林火对景观的影响 ① 林火对景观结构的影响 ② 林火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③ 林火对景观动态的影响 ④ 林火对景观功能的影响 ⑤ 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① 森林燃烧属于固体可燃物燃烧 ② 森林燃烧是在大自然的开放系统内进行的燃烧 ③ 森林燃烧的复杂性 ④ 森林燃烧具有大面积和高强度的特点 19.森林燃烧环:是指在同一气候区内,可燃物类型、火环境、火源条件相同,火行为基本相似的 可燃复合体,是林火管理(森林防火)的基本单位。 20.森林燃烧环与燃烧三角形不同之点是: ① 可燃物改为可燃物类型; ② 氧改为火环境; ③ 第三边一定温度改为火源条件; ④ 火行为指着火程度、火蔓延、能量释放、火强度,火持续时间、火烈度和火灾种类。 21.森林燃烧环的基本结构:由气候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火源条件、火环境和火行为五个要素构 成。 22.森林燃烧环分类系统划分四级,即森林燃烧环区、森林燃烧环带、森林燃烧环和森林燃烧环变 型。 23.总可燃物负荷量:即从矿物土层以上,所有可以燃烧的有机质总量,亦称潜在可燃物负荷量。 24.有效可燃物负荷量: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被烧掉的可燃物量。它比总可燃物负荷量少。 25.可燃物负荷量:是指单位面积上可燃物的绝干质量,单位是 kg/m2、t/hm2. 26. 对于单位质量的可燃物来说,可燃物越小,表面积越大,受热面积大,接收热量多,水分蒸发 快,可燃物越容易燃烧。常用表面积与体积比来衡量可燃物的粗细度。可燃物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 越大,单位体积可燃物的表面积就越大,越容易燃烧。 27.紧密度:可燃物床层中可燃物颗粒自然状态下堆放的紧密程度称为紧密度。 28.可燃物的垂直连续性:是指可燃物在垂直方向上的连续配置,在森林中表现为地下可燃物(腐 殖质、泥炭、根系等)、地表可燃物(枯枝落叶)、草本可燃物(草类、蕨类等)、中间可燃物(灌 木、幼树等)、上层树冠可燃物(枝叶)各层次可燃物之间的衔接,有利于地表火转变为树冠火。
林火生态与管理复习资料

又称活性中心。 16.链式反应要经历三个阶段:链的引发、链的传递(增长和支化)和链的终止 17.火焰:可燃物上方的发光发热所占据的空间范围称为火焰。这是有焰燃烧的基本特征。火焰的 形成是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而众多的炽热碳粒和三原子气体的辐射表现。火焰是森林燃烧过程中 的热辐射源。 18.影响森林燃烧的因子主要有:气候因子;气温和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地形因子等。 19.森林燃烧的特点:
① 森林燃烧属于固体可燃物燃烧 ② 森林燃烧是在大自然的开放系统内进行的燃烧 ③ 森林燃烧的复杂性 ④ 森林燃烧具有大面积和高强度的特点 19.森林燃烧环:是指在同一气候区内,可燃物类型、火环境、火源条件相同,火行为基本相似的 可燃复合体,是林火管理(森林防火)的基本单位。 20.森林燃烧环与燃烧三角形不同之点是: ① 可燃物改为可燃物类型; ② 氧改为火环境; ③ 第三边一定温度改为火源条件; ④ 火行为指着火程度、火蔓延、能量释放、火强度,火持续时间、火烈度和火灾种类。 21.森林燃烧环的基本结构:由气候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火源条件、火环境和火行为五个要素构 成。 22.森林燃烧环分类系统划分四级,即森林燃烧环区、森林燃烧环带、森林燃烧环和森林燃烧环变 型。 23.总可燃物负荷量:即从矿物土层以上,所有可以燃烧的有机质总量,亦称潜在可燃物负荷量。 24.有效可燃物负荷量: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被烧掉的可燃物量。它比总可燃物负荷量少。 25.可燃物负荷量:是指单位面积上可燃物的绝干质量,单位是 kg/m2、t/hm2. 26. 对于单位质量的可燃物来说,可燃物越小,表面积越大,受热面积大,接收热量多,水分蒸发 快,可燃物越容易燃烧。常用表面积与体积比来衡量可燃物的粗细度。可燃物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 越大,单位体积可燃物的表面积就越大,越容易燃烧。 27.紧密度:可燃物床层中可燃物颗粒自然状态下堆放的紧密程度称为紧密度。 28.可燃物的垂直连续性:是指可燃物在垂直方向上的连续配置,在森林中表现为地下可燃物(腐 殖质、泥炭、根系等)、地表可燃物(枯枝落叶)、草本可燃物(草类、蕨类等)、中间可燃物(灌 木、幼树等)、上层树冠可燃物(枝叶)各层次可燃物之间的衔接,有利于地表火转变为树冠火。
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考试重点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15.生物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生物量的金字塔图形叫生物量金字塔。
(林火管理)试卷及答案

(林火管理)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专业学位硕士《林火管理》期末试题1、遥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综述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始于本世纪20年代以后;30年代加拿大和美国曾研究过利用航空遥感编制小面积森林分布图,用于森林可燃物区划;40年代用于制定防火计划、探侧火情和灾害损失量的估计,50年代用偏光片摄影机(Pola:。
idCamers)取得的航空象片上,快速得到信息进行早期地火灾识别。
在这种摄影机取得的象片上,在几分钟内就可勾绘出营火地点。
60年代以后,美国林业局北方森林火灾实验室在米苏拉(Missoula)和蒙大拿(Montana)地区开始研究火灾探测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出一种探测日、夜发生的人为火和雷电火的有效系统。
70年代以后,由于陆地卫星出现和电子计算技术迅速发展,遥感技术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给森林防火提供了一项新技术。
1974年加拿大利用卫星图象、DEC 一10型数字计算和Bendix多光谱分析显示系统进行森林分类,并使多光谱图象进行时相迭加,对森林可燃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80年代遥感技术用于森林防火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发现火情、指挥灭火、监侧火情和预报森林火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森林防火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森林火灾的探测、指挥灭火、森林火灾调查和确定火险等级等。
一、森林火灾的探测一发现火情森林火灾探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也发现火情,把它扑灭在未成灾之前,火烧成片的森林面积在10亩至1000亩者称为森林火灾,面积在1000亩至50000亩者称为大森林火灾,大于5000。
亩者称为待大森林火灾。
凡是裸林着火,情况尚未查明时,统称为火情。
应用遥感技术探侧林火的最大特点是迅速、准确,能及时地发现火情,当林火很小时就能发现,并能有效地进行日夜监则。
当前在林火探测中最普遍应用的冷感器(Sensor)有:(1)肉眼直接航空观测,(2)航空摄影机,主要是应用不同比例尺的彩色片和彩色红外片;(3)多光谱扫描器,、(4)红外火灾探则器;(5)热红外光学机械扫描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森林火灾(Forest Fire)的概念及属性?与计划火烧有何异同?
2.什么是森林受害面积?什么是森林过火面积?2008年我国制定的森林火灾等
级标准?
3.森林防火(forest fire prevention)和林火管理(forest fire management)?
4.为什么说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与一般生态因子有何不
同?
5.人类对火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6.我国的森林防火发展时期及其特点?()
7.我国森林防火学科的发展目标有哪些?()
8.世界上对森林火灾有哪些控制对策?对我国的森林防火、灭火工作有何借鉴
作用?
9.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
第二章林火基础理论
10.燃烧及其特征、燃烧三要素?
11.什么是明火?什么是暗火?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2.燃点、引燃点和自燃点?
13.森林燃烧的概念和特点?
14.森林燃烧(林火)的种类有哪些?各有哪些特征?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1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在不同的林火种类的主要热量传递方式?
16.森林可燃物(木材)的基本组成有哪些?燃烧特性如何?
17.森林可燃物的热解过程中产物有哪些?
18.森林燃烧有哪几个阶段?
19.什么是链式反应?链式反应引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0.森林燃烧环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1.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质有哪些?相关的公式及解释。
22.什么是可燃物种类?如何划分?
23.什么是树种易燃性?我国主要树种的易燃性?
24.什么是森林燃烧性?林分特性对森林燃烧性有哪些影响?
25.我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燃烧性如何?26.什么是可燃物类型?我国的可燃物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可燃物模型?
27.火灾频度、火灾周期、火灾轮回期?概念及影响。
28.什么是森林火源?森林火源有哪几个类型?主要的森林火源有哪些?
29.森林火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30.火险天气?火灾季节?防火期和防火戒严期?
31.影响林火发生的气象要素有哪些?对林火产生影响?
32.地形因子是如何影响林火的?山区林火有哪些特点?
33.什么是林火行为?火行为指标有哪些?相关的公式及解释
34.如何划分低能量火和高能量火?高能量火具有哪些特征?
35.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林火生态
36.火对土壤的影响(温度;质地、结构、水、气;pH值、有机质、养分循环;
微生物)和改良作用
37.火对水分的影响(水分循环、河流、水生生物)
38.火对空气的影响(污染气体、烟雾)
39.火对动物的影响
40.火对植物有哪些影响?植物对火的适应性有哪些?
41.树种对火的适应类型有哪些?营造防火林带用哪种树种?
42.火对森林群落有哪些影响?
43.火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那些?
44.火对森林演替的影响有那些方面?
45.林火与景观格局的关系?如何控制大面积森林火灾?()
46.简述火的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47.计划火烧在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
第四章森林火灾的预防
48.国家制定的森林防火方针是什么?
49.如何对森林火源进行科学管理?
50.何谓林火预报?林火预报的意义是什么?
51.林火预报有哪些种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2.简述综合指标法和实效湿度法的原理及其预报技术?()
53.双指标法的原理是什么?每个指标包含哪些指标?()
54.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CFFDRS)包含哪几个子系统?FWI子系统使用了
哪些气象要素?使用了哪些指标表示可燃物湿度?输出哪几个指标?
55.美国的国家森林火险等级系统(NFDRS)输入哪些因子?输出哪几个组分?哪
几个指标?如何划分可燃物种类?
56.林火监测系统由哪几个层次构成?林火监测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57.了望台林火定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简述了望台林火定位的方法?
58.飞机如何在空中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在空中如何估测火场面积?
59.红外探火的原理?什么是大气窗口?探火主要应用哪几个红外波段?
60.卫星探火及其特点是什么?气象卫星的点分辨力和温度分辨力是多少?
61.林火阻隔的理论基础及措施
62.生物防火(绿色防火)及其特点?
63.简述生物阻火的原理?
64.什么是防火林带?营造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原则是什么?
65.你能说出我国南方和北方主要的防火树种吗?
66.如何运用营林措施降低森林的燃烧性?
67.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提高森林抗火能力有哪些措施?理论依据是什么?
68.何谓“黑色防火”?其特点是什么?措施有哪些?
第五章森林火灾的扑救
69.简述灭火基本方法与燃烧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70.扑火的原则是什么?
71.扑火的四个主要环节?林火扑救方式?
72.森林灭火装备有哪些?
73.常规的灭火方法有哪几种?并说明其灭火原理。
74.火烧法与迎面火法的区别是什么?
75.简述化学灭火的机理。
76.简述长效化学灭火剂的性质和组成成分?常用灭火剂的主剂是什么?
77.航空灭火有哪几个类型?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78.什么是人工降雨灭火?人工降雨的机理是什么?79.说出两种人工降雨催化剂的名称,并说明其成核机理和催化降雨的方法?
80.你能说出几种森林防火灭火机具?最常用的是哪几种?
81.扑火队伍有哪几个类型?哪个队伍的机动性和战斗力最强?
82.扑火的战略战术有哪些?扑火时要抓住哪些有利时机?
83.简述扑火中造成人身伤亡的原因和紧急脱险措施?
第六章火的应用
84.用火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85.什么是计划烧除?用火类型和特点?
86.简述火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87.简述计划火烧的条件?
88.点火技术有哪些?技术要点?
第七章森林火灾的调查与评估
89.主要火因的调查要点是什么?
90.如何进行火灾的面积调查?
91.如何进行林木损失调查?
92.简述森林火灾档案建立的目的和内容?()
93.森林火灾后如何在火烧迹地尽快恢复森林?
94.森林火灾损失及评估方法()
95.如何评估一个地区的森林火灾严重程度?
96.怎样提高一个地区的森林火灾控制能力?
97.林火管理系统概念、构成及特点
98.森林防火规划的内容()
重点分析题:
1.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有那些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和
损失?**
2.森林火灾对全球的碳平衡的作用有哪些?如何降低森林火灾对全球碳平衡的
影响?**
3.针对我国多年造林和森林更新形成的大面积针叶纯林,如何抵御林火干扰,
保障森林安全?**
说明:
1.本复习题仅供系统复习之用。
2.题后有“()”的为一般了解;有“**”为重点分析问题3.切忌死记硬背
重点分析题说明:
1.题目触及科技前沿及研究热点
2.需要查阅文献资料
3.主要考察阐述的准确性、合理性、系统性、了解深度等4.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