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之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滁州西涧》的诗意

《滁州西涧》的诗意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作者成绩】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
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
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
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
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
此外,他偶亦作小词。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
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
《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
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 及其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注释】 第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第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
据欧阳修说,西 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第 3、怜:爱怜。
第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第 5、黄鹂:即黄莺。
第 6、深树:树丛深处。
第 7、野渡:荒僻的渡口。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737-约 789),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作 品有《韦苏州集》。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滁州刺史任上所写,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 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写的是诗人暮春郊游之所 见所感。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写的是春光明媚的晴天白日所见所感。
胜春时节,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芳草萋萋,甚是钟爱,因而才有“独 怜幽草”。
“幽草”虽然不及妩媚娇艳鲜花, 但它那既不甘寂寞, 又不趋时悦人的品格, 恰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独怜”一词, 感****彩浓郁, 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古之贤人常以花草自喻,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晋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说, 当与“独怜幽草”异曲同工。
如果说“独怜幽草涧边生”写的是静景, 那么“上 有黄鹂深树鸣”则写的动景。
树丛深处莺啼婉啭, 显然是在说明那一天是个春光 明媚的日子,是个响晴天儿。
另外,草是“幽”的,“黄鹂”是在“深树”婉转啼鸣,一静一动,一幽一 鸣,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滁州西涧这首诗的解释

滁州西涧这首诗的解释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
我独自喜爱这涧边生长的幽草,那深树中传来的黄鹂啼鸣声更增添了这份宁静。
春天的潮水带着雨水在傍晚时分匆匆而来,郊野的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自在地横在水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滁州西涧边漫步,欣赏自然风景的情景。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笔触,以“独怜”二字表达了他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同时以“黄鹂深树鸣”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潮带雨”和“野渡无人”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展现了韦应物作为一位山水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厚造诣。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意思

诗人独步于山涧,芳草萋萋,幽水潺潺,举头而望,树林阴翳,时有黄鹂鸣 声上下。诗人似乎是用一种极为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这样一幅山青水秀、草绿 鸟嘤的图画。春光将逝,黄鹂在林阴深处唱着春天的歌。这歌声更加映衬出春山 的宁静。这种宁静绝非是沉寂,草自绿,水自流,鸟自啼,这是一种充满了生机 的清幽的境界。无疑,这种境界渗透了诗人情感,是诗人以其恬淡、闲适之情描 画出来的艺术形象。
【赏析二】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滁州西涧》是他颇具代表性的 诗作。诗人以其生花的妙笔,描摹出一幅幅山间的物象,这些物象极具自然之野 趣,也充满了画意。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的诗,似乎总与“独”字有 着不解之缘:“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是“独”;“雨中禁火空斋冷,江 上流莺独坐听”也是“独”;“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还是离不开 个“独”字。而此诗开篇又是“独”,极为醒目,韦应物的“独”,有其更为丰 富的内涵,这是一种不甘混同于流俗的心性,也正是有了这份心性,才有了对涧 边幽草的那一份怜爱。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意思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 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下面是关于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意思的 内容,欢迎阅读!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 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荒僻的渡口。 《滁州西涧》翻译:
这些茂盛的小草,就像一群与世无争的孩子,在野外,在远离城市车马和扬 尘的西涧,怡然自乐,思想纯洁,静静生长。一春又一春,就这么绿着,时光的 脚步似乎已然停憩。
滁州西涧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西涧》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古代地名,现为安徽省滁州市。
西涧:滁河的支流。
独往:孤独地走。
途中:途中的景色。
雨潦:雨水涌流的样子。
斜阳:斜着的太阳。
照壁:照在山壁上。
清辉:清澈的光芒。
疏影:稀疏的影子。
横斜:横卧,倾斜。
水声:水流发出的声音。
空山:空无一人的山林。
新雨后:刚下完雨的样子。
诗意: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独自行走在滁州西涧途中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对山水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感悟。
诗中描写了滁河支流雨后的情形,斜阳照在山壁上,清辉映照着横
斜的影子,空山里传来了水声。
作者孤身一人在山水之间行走,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同时也感悟到了人生的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韦应物 滁州西涧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应物滁州西涧韦应物《滁州西涧》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引导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两句诗想必很多人都熟悉,它出自于《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滁州西涧》这首诗吧!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翻译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写作背景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
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文学成就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
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
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滁州西涧古诗】《滁州西涧》古诗与译文

【滁州西涧古诗】《滁州西涧》古诗与译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
他的诗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过元并称为“韦柳”。
[注释]1.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3.怜:爱。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5.野渡:郊野的渡口。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
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一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fu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诗的前两句,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
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注释】第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第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
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第3、怜:爱怜。
第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第5、黄鹂:即黄莺。
第6、深树:树丛深处。
第7、野渡:荒僻的渡口。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作品有《韦苏州集》。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滁州刺史任上所写,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写的是诗人暮春郊游之所见所感。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写的是春光明媚的晴天白日所见所感。
胜春时节,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芳草萋萋,甚是钟爱,因而才有“独怜幽草”。
“幽草”虽然不及妩媚娇艳鲜花,但它那既不甘寂寞,又不趋时悦人的品格,恰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独怜”一词,感****彩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古之贤人常以花草自喻,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说,当与“独怜幽草”异曲同工。
如果说“独怜幽草涧边生”写的是静景,那么“上有黄鹂深树鸣”则写的动景。
树丛深处莺啼婉啭,显然是在说明那一天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是个响晴天儿。
另外,草是“幽”的,“黄鹂”是在“深树”婉转啼鸣,一静一动,一幽一鸣,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艺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集中笔墨写荒津野渡傍晚阴雨是的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滁(chú)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椒三市县地。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 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独爱,有偏爱之意。 ④黄鹂:黄莺,一种鸟类,叫声婉转动听。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韦应物滁州西涧书法帖(9张) ⑧横:指随意漂浮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