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再造手术:耳朵轮廓解剖
固体硅橡胶联合肋软骨支架行全耳再造术

在耳垂下方放置引流管作负压吸引。术后抗生素应
术前用透明的
中图分类 号
x线片依据患者的健侧耳廓形态 、 大小制作模板 ; 双 侧依据父母的耳廓形态制作模板 。整体模板稍小于 正常耳廓 。模板消毒备用。 12 2 肋软骨切取 患者行气管 内麻醉 , .. 一般切取 第6 8 ~ 肋软骨 , 作肋 弓部切 口, 4~ m, 长 6c 切开皮 肤皮下 , 分离胸前肌 肉暴露肋 弓联合处 。根据耳模 形 态切 取 8—1 m长 肋 软 骨 作 为 制作 耳 支 架 的备 0c 用物。术中注意保护好肋软骨膜 , 并把雕 刻后多余 的软骨 切 成 碎 片放 回软 骨 膜 腔 隙 内。观 察 有 无 气
大 的临床 课题 , 不仅 涉及 修复 重建 领域 里 的皮瓣 、 它 筋膜瓣 , 而且 涉及 生物 材料 和组 织 工程领 域 的研究 。
目前组织工程在器 官、 组织再造领域没有取得重大 进展 , 组织相容性 良好 的 自体肋软骨支架和 M do epr
等生物材料仍然是常用的耳再造材料 。笔者设 计 了应用 自 体肋软骨材料雕刻形成耳甲腔、 三角窝、
20 A 4 0 8 04)
下, 调整好上下极位置并做缝线 固定 。耳垂皮瓣 向
后转位 , 支架的耳垂端插入耳垂皮瓣预置的腔隙中。 皮下 6 - 0强生可吸收线缝合 , 间断缝合皮瓣切 口, 并
作者单位 : 安徽 医科大学附属省立 医院整形外科 , 合肥 2 0 0 301
作者简介 : 晓杨 , , 杜 男 主任 医师 , 责任 作者 ,— a:7057 @ q Em i30915 q l
架前半部分并埋置于耳后皮下 ; 6—1 个 月行二期 2
手术 , 固体硅橡胶雕刻成新月形作为一期肋软骨耳 支架 柱基 材料 形 成 颅耳 角 , 用 耳 后 筋 膜 瓣 等 软组 应
耳廓手术大全科普

耳廓手术大全科普什么是耳廓畸形?耳廓畸形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有招风耳、隐耳、猿耳等等。
菜花耳菜花耳和名字一样,即软骨挛缩变形,卷曲呈一团,耳廓不规则状,形似菜花。
隐耳隐耳又称为袋装耳,即耳廓上缘没有立起来的形态,紧贴颅侧。
埋入部分可用手指提起拉出,但松开后,即因皮肤的紧张和软骨的弹性而复缩回原位。
招风耳招风耳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廓畸形了,很多明星都会有招风耳。
特点为耳廓略大,上半部扁平,对耳轮发育不全,形态消失。
而耳甲过度发育,耳舟与耳甲之间夹角大于150度(正常90度)。
杯状耳杯状耳,又称为卷曲耳或垂耳为较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多发生于双侧。
特点为耳轮缘紧缩,耳轮及耳廓软骨卷曲和粘连、耳舟、三角窝狭小,严重者整个耳廓上部缩小。
而后天的耳廓畸形常因为挤压、撕脱、切割、咬伤、烧伤和感染等后天性因素的影响下常会造成耳廓外伤、耳廓缺损和菜花状耳。
那么,耳廓畸形应该如何治疗呢?早期治疗方法-矫正器如果患者在出生后就发现耳廓畸形,就应该尽早使用耳廓无创矫正器进行治疗。
有研究表示,在出生后两个月之内佩戴耳廓无创矫正器进行治疗,因为新生儿耳廓软骨中透明质酸含量比较高,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有数据显示有90%的患者佩戴矫正器治疗后有比较满意的结果。
那么,如果超过两个月后发现,或是耳廓无创矫正器无法矫正的情况,应该怎么治疗呢?可以通过耳廓整形手术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可以进行软骨再造、或者部分耳再造手术。
由于大部分耳廓畸形并不属于结构缺失,部分耳再造手术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部分耳再造常见于先天性耳甲腔型的小耳或重度的收缩耳,后天性的外伤或瘢痕导致耳廓部分缺损,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支架、皮瓣进行修复。
耳部的解剖PPT课件

耳部解剖复习
耳部解剖复习
面神经走行 、分布及 主要分支
耳部解剖复习
前半规管
耳部解剖复习
前半规管 后半规管
耳部解剖复习
前半规管 总角
后半规管 乳突窦
耳部解剖复习
内耳道 前半规管
总脚 后半规管
耳部解剖复习
内耳道 前骨壶腹 外半规管 乳突小房
耳部解剖复习
听小骨 前脚壶腹 后半规管
鼓室上隐窝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耳部的解剖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耳部解剖复习
❖ 中耳常规检查方法: ❖ 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300mAs,层厚
≤1mm,层距≤1mm,FOV 16cm。 ❖ 重组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 房
乳突窦
咽鼓管
乳突小房
耳解剖复习
❖ 三、内耳:分为骨迷路及膜迷路。
❖ (一)骨迷路
❖ 1、前庭:上与三个半规管的五个开口相接,前下较狭窄与耳 蜗相接。
❖ 2、骨半规管:每侧三个半规管互成90度,有三个腹壶,一个 总脚(上和后合成),五个单脚。外半规管(水平)与水平线 呈24~30°;上半规管(上垂直)平面与同侧岩锥长轴垂直; 后半规管(后垂直)平面与同侧岩锥长轴平行。
(二)骨半规管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壶腹骨脚(骨
壶腹) 单骨脚 总骨脚
后骨半规管
耳部解剖复习
总骨脚
前骨半规管
前骨壶腹 椭圆囊隐窝
外骨半规管
后骨壶腹 蜗窗
骨螺旋板 球囊隐窝
耳部解剖复习
(三)耳蜗 蜗轴 蜗螺旋管 蜗顶 蜗底 骨螺旋板
耳朵的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解剖实验,了解耳朵的解剖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实验材料:成年男性尸体头部,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镜,显微镜,生理盐水,消毒液。
实验步骤:1. 外耳解剖:- 将头部置于解剖台上,用消毒液清洁皮肤,确保解剖环境的清洁。
- 观察并记录耳廓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包括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屏切迹、耳垂等。
- 沿着耳甲腔向内延伸,用解剖刀切开皮肤,暴露外耳道。
- 观察外耳道的长度、直径和弯曲度,记录其S形走向。
- 检查外耳道的狭窄处,记录其位置和特点。
- 在外耳道的末端,找到鼓膜,记录其形状和颜色。
2. 中耳解剖:- 沿着鼓膜向下,切开鼓膜,暴露中耳。
- 观察中耳的结构,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腔。
- 记录鼓室的壁结构,包括鼓室前壁、后壁、上壁、下壁和外侧壁。
- 检查咽鼓管,记录其长度、倾斜度和开口位置。
- 沿着咽鼓管向上,切开咽鼓管,暴露鼻咽部。
3. 内耳解剖:- 沿着耳蜗的螺旋路径,切开耳蜗,暴露内耳的结构。
- 观察耳蜗的内部结构,包括前庭阶、中阶和鼓阶。
- 检查毛细胞,记录其位置和功能。
- 观察前庭和半规管,记录其形态和相互关系。
实验结果:1. 外耳:- 耳廓呈对称的贝壳状,收集声波。
- 外耳道长约2.5-3.5cm,直径约0.7cm,呈S形弯曲,保护鼓膜。
- 鼓膜位于外耳道末端,半透明,呈灰白色到粉红色。
2. 中耳:- 鼓室是颞骨岩部含有气体的不规则空腔,包含锤骨、砧骨和镫骨,传导声波。
- 咽鼓管连接鼻咽部和鼓室,调节鼓室气压。
- 乳突窦和乳突腔是中耳的延伸,有助于声音的传导。
3. 内耳:- 耳蜗形似蜗牛壳,螺旋2.5-2.75周,将声波振动转化为神经电冲动。
- 前庭和半规管参与维持平衡。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解剖实验,我们成功了解了耳朵的解剖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组成及功能。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和平衡器官,其复杂的结构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的声音和维持身体的平衡。
耳廓表面解剖记忆歌诀

耳廓表面解剖记忆歌诀
耳廓表面解剖记忆歌诀
耳廓是由软骨和皮肤构成的外部器官,其表面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
为了更好地理解耳廓的解剖结构,我们可以采用一首记忆歌诀来记忆。
歌诀如下:
耳垂下方静脉丛,颞浅动脉绕过梁。
耳屏软骨四个孔,张口鼓气耳膜震。
外耳廓,呈廓状,表面粗糙似树皮。
内耳道,分左右,耳蜗居其中。
前庭窦,耳神经,小脑紧靠内侧壁。
大血管,走行直,拇长伸肌在内侧。
淋巴结,围耳廓,乳突窦在耳后顶。
这首歌诀包含了耳廓表面的一些重要结构和毗邻关系。
其中,“耳垂下方静脉丛,颞浅动脉绕过梁”描述了耳廓下方的静脉丛和颞浅动脉的走向。
而“耳屏软骨四个孔,张口鼓气耳膜震”则指出了耳屏软骨的四个孔和张口鼓气时耳膜会受到的冲击。
此外,“外耳廓,呈廓状,表面粗糙似树皮”描述了耳廓的外观形态,而“内耳道,分左右,耳蜗居其中”则指出了内耳道的结构和左右对称的特点。
最后,“前庭窦,耳神经,小脑紧靠内侧壁”描述了前庭窦、耳神经和小脑的位置关系。
耳廓表面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但通过这首歌诀,我们可以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其结构和毗邻关系。
耳廓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耳廓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耳廓与鼻翼的结构均为皮肤-软骨-皮下组织,皮下组织菲薄,色泽、质地和组织结构两者相似[1],其厚度、边缘、弯曲度等也都接近鼻翼组织,且术后能保持良好的外形,因此耳廓复合组织瓣便成为鼻翼重建最佳的组织供区。
本文就耳廓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耳廓复合组织瓣的解剖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两侧面皮肤中间为弹性软骨支架。
耳廓血液供应十分丰富,来自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和枕动脉。
颞浅动脉分出3~4个耳前支,供给耳廓前面耳垂和外耳道一部分血液;耳后动脉是一支较为恒定的动脉,沿耳廓根部上行,其发出的耳支又细分出数支小横支为耳廓背面和耳后区提供血运;枕动脉分支分布耳下、耳后部。
颞浅动脉额支和眶上动脉在眉外侧有丰富的吻合支,颞浅动静脉的顶支和耳后动脉在耳廓上方约6~9cm处有较密集的阶梯状或网状吻合[2],这种吻合提供了以某一血管为蒂的转移皮瓣可以不局限于蒂血管所供养范围的解剖学基础。
2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的供血模式2.1 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耳、鼻等组织血供丰富,含有较其他组织更致密的真皮下血管网,更易吸渗受植床的组织液,使移植组织保持湿润,直至建立新的血供[3]。
复合组织上的任何一点,原则上讲应不远离有血供的组织5mm,这样切取的最大组织可控量在1cm范围,一般认为切取非血管化的耳廓复合组织其宽度为1.2~1.5cm[4],否则易致失败。
有学者[5-6]认为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耳廓复合组织可提高成活率和增大切取范围,其原因可能与真皮下血管网的渠道作用和扩大了复合组织块与受床接触的面积、增加了早期血浆对其渗透营养有关。
2.2反流轴型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2.2.1 反流轴型皮瓣概念: 1973年,McGregor[7]发现轴型皮瓣远端有超灌注现象,1976年,Bostwick[8]提出了反流轴型皮瓣的概念,因其改变了血管蒂的位置,形成更长的血管蒂,从而能作较远部位的带蒂转移,拓宽了轴型皮瓣的应用范围。
耳部整形基础知识

耳部整形基础知识导读:耳部整形是根据每多次个人的不同情况,塑造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耳形,与面部其他部位相协调。
包括隐耳,杯状耳,巨耳改形术,小耳畸形,全耳再造,右耳再造等。
耳廓畸形的原因耳廓畸形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如遗传,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的感染;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代谢性、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均可导致胎儿耳发育的畸形。
先天性原因经验引起的往往不单纯是耳廓的畸形,还伴有外耳道、中耳及其他结构的异常。
后天因素如耳廓外伤、感染等也可造成严重耳廓畸形,有的可以并发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但这种一般不伴有中耳畸形。
耳部整形项目一、耳垂整形术耳轮、耳垂缺损多因外伤、烧伤、肿瘤切除、感染所致。
缺损小于或达全耳轮长度1/3时可沿耳轮沟切开缺损两侧的皮肤和软骨,在耳后皮下剥离,楔形切除部分耳舟将两侧皮瓣推进直接拉拢缝合或以此法缩小缺损范围后取对侧耳轮耳舟复合组织片移植。
缺损大于1/3者,可在缺损处植入软骨支架,耳后皮瓣覆盖。
也可按小耳畸形修复原则,以颞筋膜瓣覆盖软骨支架外植皮一次成形或耳后埋植扩张器扩伸皮瓣修复缺损。
耳轮部分或全部缺损也可用小皮管移转至缺损缘作“镶边”修复。
耳垂部分缺损可作耳垂整形,V形切开行直接拉拢缝合。
全部缺损可在乳突部作一自行折叠皮瓣再造耳垂,设计时应较原耳垂稍大,必要时可将皮瓣迟延。
耳垂形态待二期修复。
二、耳再造耳再造是按外耳轮廓切开后缘皮肤,在同样位置掀起一较皮瓣宽1.5~2cm筋膜瓣,在两瓣间植入耳廓软骨支架形成45度的颅耳角,创面皮片及术后处理同上。
也可在颞部切取8~9cmX7~8cm颞浅筋膜岛状瓣,包裹耳廓支架其外植以全厚或中厚皮片,塑形后包扎,此法适于残耳位置异常,发际浅低,耳区皮肤缺乏,后天全耳缺损合并耳后乳窦区瘢痕也适用。
注意事项:按不同方法,选择手术切口及残耳的处理以保证局部皮瓣的成活,残耳在不矛盾的情况可一期处理也可最后处理,也可最后处理。
手术讲解模板:外耳道成形术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术后护理: 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 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 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术后护理: 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谢谢!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并发症: 1.伤口感染 感染可引起皮瓣坏死、脱落、 瘢痕形成,使重建的外耳道变短、变窄甚 至闭锁。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并发症: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因解剖关系异常或 面神经本身畸形,术中易造成误伤。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并发症: 3.迷路损伤 畸形严重,鼓窦和鼓室结构 不清者,术中可损伤外半规管,出现头晕、 感音神: 4.注意勿损伤供应再造耳廓的血运,特别 是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耳支的吻合支。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注意事项: 5.如凿除乳突皮质较浅即有一腔者,应想 到可能为Korner骨隔,穿过此骨隔,即可 见鼓窦在其深面。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生素7d,外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2~3周或以上,保持外耳道口干燥。取皮 区用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包扎,如无感染, 应待创面愈合后,敷料自然松脱,不应过 早撕扯,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手术步骤:
前可采用连续缝合方法缝成盲管桶状再植入外耳道,其内端抵人工鼓膜, 外端与外耳道口骨膜和皮肤缝合,皮管中放碘仿纱条,应使其与周围骨面 紧密相贴(图9.1.2.2-7),术耳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注意事项:
1.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常伴有面神经畸形, 且正常标志不清,术中要注意鼓窦、外半 规管、镫骨等标志,防止误伤面神经及内 耳。
手术资料:外耳道成形术
注意事项: 2.扩大外耳道时向前不得损伤颞颌关节囊, 如有损伤应予缝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