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第6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合肥新城)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题附答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题附答案一、语言积存运用及表达(32分)一、依照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汉字,并为其选出正确的义项填在横线上。
(3分)⑴不可救yào ( )A、药物B、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C、用药毒死D、用药物医治⑵ hài ( )人听闻A、震惊B、可怕C、有损的D、祸害、坏处⑶随声附hè ( )A、依照他人的诗词题材和文体做诗词B、和谐地随着C、声音相应D、没有战争的状态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3分)⑴大伙儿也都借那个机遇来考试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何等笨。
(A、期望 B、期望 C、希望)⑵他们急迫地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A、要求 B、请求 C、需求)⑶他用的目光张望着这陌生而漂亮的世界。
(A、惊喜 B、惊奇 C、惊讶)3、填空(5分)⑴《皇帝的新装》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作家,你还熟悉他的哪几篇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郭沫假设,原名_______,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咱们学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
4、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例句的句式相同。
(4分)若是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季收成的定是一片金黄;若是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季收成的定是一分甜蜜;,。
五、按要求扩展语句。
(4分)依照“我的小说第一次发表”的情景。
用“灯光、马路、汽车”三个词扩展为一句话。
六、古诗词默写填空。
(5分)⑴,夜泊秦淮进酒家。
(杜牧《泊秦淮》)⑵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⑶,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⑷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7、综合性学习通过“查找人类起源”的综合性学习,你必然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那么,请回答以下问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春》一文中的是()A. 酣睡B. 燕舞C. 花香D. 雪花2.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总体感受是()A. 温暖舒适B. 寒冷刺骨C. 干燥无趣D. 湿润多雨3. 下列诗句中,出自《天上的街市》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C.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D.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4. 《古诗四首》中,下列哪首诗是写景的()A. 《观沧海》B. 《龟虽寿》C. 《饮酒》D. 《赠汪伦》5. 《世说新语》二则中,下列人物属于“方正”的是()A. 陈元方B. 杨修C. 司马昭D. 王导6.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主要表现在()A. 对母亲关爱的回忆B. 对母亲严厉的批评C. 对母亲忙碌的身影D. 对母亲病痛的担忧7. 下列词语中,与《诫子书》中的内容无关的是()A. 养生B. 情感C. 学习D. 修身8. 《狼》一文中,下列哪个情节表现了屠户的勇敢和智慧()A. 屠户与狼对视B. 屠户躲进柴草堆C. 屠户用骨头引诱狼D. 屠户挥刀斩狼9. 《荷叶·母亲》一文中,下列哪个词语用来形容母亲的笑容()A. 温柔B. 甜蜜C. 慈祥D. 妩媚10.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看到的幻象是()A. 美味的食物B. 温暖的火炉C. 亲爱的奶奶D. 美丽的圣诞树二、判断题:1. 《春》一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没有风。
()3. 《天上的街市》一文中,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天上的美景。
()4. 《古诗四首》中的《观沧海》是一首写景诗。
()5.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故事都发生在东晋时期。
()6.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的生活点滴来表达怀念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分)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 ōu xián 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 āo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Y ōu xián ( ) pi āo yì(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 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 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 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 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 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 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B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C .我该怎么办?该不该喊他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D .“快来啊!”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3.好的流行歌词也是诗。
阅读下面歌词,找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选自歌曲《孤勇者》) A .“爱”是动词,“绝望”是名词,“谁”是代词,“一场”是数量词。
初一语文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学期第六单元同步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学期第六单元同步练测试题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聘.用(pìn)勋.章(xūn)庇.护(pì)害人听闻B. 称.职(chèng)凯.歌(kǎi)掺和.(he)随声附和C. 钦.差(qīn)气概.(gài)澄.澈(chéng)神通广大D. 滑稽.(jī)缥缈.(mǎo)镀.金(duó)杞人忧天【答案】C【解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A庇护(pì)-(bì)、害人听闻-骇人听闻; B称职(chèng)-(chèn)、掺和(he)-(huo); C正确; D缥缈(mǎo)-(miǎo)、镀金(duó)-(dù)。
据此,答案为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B.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 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 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困难,开展救援工作。
【答案】B【解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适用对象错误。
B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颗谷子。
比喻极其渺小。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形容在泥泞道路中行走的状貌。
比喻办事不干脆利索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不能用来形容操场。
D首当其冲:处在冲要位置。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据此,答案为B。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七年级上期语文第6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期语文第6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期语文第6单元检测题(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班级姓名学号总分一、积累与运用(45分)1.下列各项中楷体显示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枯涸hé蜷曲quán酝酿niàng一丝不苟gǒuB.收敛liàn肥硕shuò滑稽jī忍俊不禁jìnC.憔悴qiáo匿笑nì静谧mì头晕目眩xuánD.啜泣chuò感慨kài宽恕shù踉踉跄跄ni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作主张持之以桓洗耳恭听赅人听闻B.塞翁失马恍然大悟神通广大瘦骨嶙峋C.梦寐以求仙露琼桨疲倦不堪更胜一畴D.各得其所美不盛收不求甚解一叶孤舟3、下列句子中楷体显示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骇人听闻。
B.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C.老师指出李明学习不够扎实,并教导他学习应该常常温故知新。
D.漫画只能给人想象的空间,而3D电影却可以使人身临其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B.修改作文时,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C.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D.同学们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5、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耳顺,六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②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④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⑤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⑥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合肥包河公园,包公祠、包公墓园、清风阁、浮庄、廉泉井及包河秀水连为一片,构成风格独特的人文景观,景区内水面波光粼粼,林间鸟鸣wǎn转;楼台亭阁,古朴壮观;雕梁画栋,________;包公塑像,________。
另有水榭长廊,石峰拱桥点缀其间,两岸垂柳依依,水中绿荷亭亭,绿荫环抱红墙,秀美;曲径蜿蜒通幽,静密。
真乃各色景观荟萃,让游人流连忘返。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波光粼粼.()wǎn()转荟萃.()(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分)(4)短文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朝花夕拾》中,《________》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父亲强迫他背诵《________》的痛苦,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知识在线】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
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同为童话,《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昏庸无能、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则赞美呼唤人间真情,营造了一个纯真、友好的美丽世界。
诗歌《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带有浓厚想像色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话《女娲造人》人性化地丰富和扩展女娲造人的经过,想像丰富奇特。
《寓言四则》将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含蓄的短小故事里,给人以启迪。
总之,本单元将引领大家走入亦真亦幻的想像世界,去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样魅力。
【重点锁定】 1、 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
2、 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二十六课《皇帝的新装》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本文正是体现了童话善于想像和夸张的艺术特色。
文章通过描述“新装”的似有似无,来嘲笑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揭露了当时社会瞒和骗的丑恶形象,告诉我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童话的想像和夸张,初步把握童话的一般特点。
同时,抓住“新装”这条线索,顺着作者的想像,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另外,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皇帝”这个人物形象,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典题例析] 例题: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快乐王子》都是安徒生写的童话。
( ) 2、骗子赋予“新装”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种“奇怪的特性”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爵.(jiáo)士眩.(xuàn)晕新颖.(yǐng)骇.(hài)人B.女娲.(wō)痒酥.(sū)酥御聘.(pìng)幅.(fú)度C.附和.(hè)荒诞.(dàn)鳜.(guì)鱼杂糅.(róu)D.盎.(yàng)然陛.(bì)下省.(xǐng)悟赫.(hè)拉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天马行空(形容使人想象不受拘束,气势豪放)B.御聘(皇帝聘请)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C.澄澈(清澈透明)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D.华盖(好看的盖)陛下(对君主的尊称)3.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
仔仔细细地看着,不停地眨巴着眼睛。
C.为了节约成本,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用一些非法化学添加剂夺走了千万人的健康,这真是骇人听闻。
D.为节约用水,日前,市政府向下属各基层单位呈报了《关于对水资源管理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B.影子回答:“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C.“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儿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D.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第6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合肥新城)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第6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合肥新城)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4分)(1)A.陛下bì B.钦差qīn C.爵士jué D.澄澈dèng ()()(2)A.妥当tuǒ B.头衔xián C.称职chèng D.更衣gēng ()()(3)A.嬉戏xī B.绵延yán C.孪生luón D.炫耀xuón ()()(4)A.女娲wā B.庇护pìC.哞哞mōu D.御聘` ()()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缥渺莽莽臻臻 B 繁衍随声附合 C 滑稽害人听闻 D 潺潺踉踉跄跄 3.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上沿。
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7、默写:(9分) 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
②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写作者坚信牛郎织女“定然在天街闲游”的句子是:,,。
③请写出郭沫若《静夜》一诗中属于写实的句子:,。
④郭沫若的《静夜》中,借神话传说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4分)《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不超过30字)二、阅读与理解(47分)(一)(8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亡:将:好:吊: 10、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2分)例句:引弦而战 A、马无敌亡而入胡 B、将胡骏马而归 C、堕而折其髀 D、而疑邻人之父 11、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2分) 12、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2分)答:(二)(9分)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
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
”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
”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3.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3分) 14.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迪?(3分)15.第五段描写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
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
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3分)(三)(13分)静夜(1)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2)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16.本诗的作者是,代表诗集有《》、《》等。
(3分) 17.本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的基础上,转而进入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2分) 18.在诗的第(1)节中,诗人用、、、、,这些意象,描述了静谧的夜景。
(2分) 19.诗中借“ ”的传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分) 20.诗的第(1)节中的“漏”字若改成“露”字,好吗?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面对月亮和白云,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试用一两个优美的句子描述出你心中的图景,表达你的情感。
(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7题。
(17分)最后一个鸡蛋郑渊洁地球上还剩一个鸡蛋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
从一百年前起,鸡家族的有识之士就试图摆脱鸡家族的困境。
但每次行动都以鸡的失败告终。
人类大获全胜,还不断完善着吃鸡的艺术:现代化养鸡场、填鸡、肯德鸡、扒鸡、烧鸡等等,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这还不算,鸡被人类吃得最多,可人类却发明出“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成语嫁祸于黄鼠狼,鸡们确实咽不下这口气。
鸡王决定在本世纪末之前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他召集幕僚想办法。
“要想让人类放弃吃鸡很难。
”一位幕僚说。
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人类中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
”另一位年纪大一些的幕僚说,他曾经发明过鸡瘟,但被人类用药物治住了。
“有道理。
”鸡王点头,示意这位幕僚继续往下说。
“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
保准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
”幕僚建议。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这可是断子绝孙的举动呀。
“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新的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
”幕僚说。
鸡王点点头。
五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将吃一只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们将不再有鸡肉吃,不再有鸡蛋吃。
科学家们想尽一切办法动员母鸡们恢复下蛋,什么音乐刺激法,红外线紫外线这线那线照射啦,遗憾的是母鸡们不为所动,不管科学家们想出什么绝活儿,她们就是不下蛋。
人类专门为此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贵动物――鸡的法律。
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进珍贵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公园里时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
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科学家们研制的延长鸡的寿命的药物刚一问世就被抢购一空。
有几个国家的国旗上出现了鸡的图案,经营炸鸡的快餐店统统倒闭,老板不是跳楼就是离婚,这一切都因为母鸡不下蛋了。
地球上惟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之多。
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的圣旨的,当时她正在下蛋,想把这个蛋退回到肚子里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她成了地球上惟一的鸡蛋的母亲。
她因此身价百倍,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把最好的食物给她吃,为她建造了超豪华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上电影。
鸡王的臣民们不再被人类杀戮,不再供人类食用,人类视他们为珍宝。
鸡王满意了。
那个惟一的鸡蛋的母亲的显赫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成员的注意,他们羡慕她嫉妒她。
同样是鸡,为什么她住的房子比同类的好?为什么她的食谱比同类的高级?为什么她能上电视还享有鸡皇后的称号?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鸡蛋!没人甘心比同类活得差。
于是,在一个上午,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她公然下了一个蛋。
这只母鸡立刻成为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立即超过了那只“鸡皇后”。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第三个鸡蛋了。
第四个鸡蛋了。
第五个鸡蛋了。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他连降圣旨制止母鸡们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
所有的母鸡都想当鸡皇后,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活得好,她们玩命地下蛋。
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
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
没人牵着鸡逛公园了。
鸡王想再发一道不下蛋的圣旨,幕僚进谏劝住了他。
幕僚告诉鸡王,人类已经有了对付鸡不下蛋的办法:他们留出了一个鸡蛋,只要鸡们再不下蛋,他们就拼命抬举这个鸡蛋和它的妈妈。
鸡家族算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鸡王哀叹。
22、根据下列解释写出在文中出现的成语。
(4分)(1)():明白事理的人。
(2)():学问、技术等达到纯熟完美地步。
(3)():形容地位、声誉等下降很厉害。
(4)():形容物品极其贵重。
23、“这一切都因为母鸡不下蛋了”中的“这一切’指的是什么?(2分)24、文中有三条横线,请在它们上面分别填上三个同义词。
(3分)25、文章写到倒数第 3自然段,情节已经很完整了。
如果把倒数第 2自然段删除,可不可以?为什么?(2分) 26、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27、判断下列表述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