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血液在血站滞留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血站血液安全的质量控制

行纠正 , 以确保工作质量。 专检专控主要 是指 专职检查和控制 ,
通过专职人员采用相应 的管理措施 , 来对各 岗位进行相应 的监
I 临床 的 血 液 全 部 要 求 经核 酸检 测 , 充 分 说 明 了血 站 输 血 安 全 已
个工作 流程 中的工作人 员对 自身负 责的工作环节 进行有效检 查 。专职质控工作人员接受过系统的质控理论 以及技术培训 ,
质控 人员需要对工作 的各个流程 了如指掌 ,有 丰富的工作 经 验, 在实 际工作 中需要有相应 的仪器来对其进行检测 。如此一
较多 的干扰 因素 , 在一定程度上会对 产品的质量 以及工作质量 产生较大 的不 良影响 。其 中较为常见 的影 响因素有 人 、 机、 料、
法、 环五个因素 , 因此对血站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对此五个因素
置相应 的质控点 , 以实现全 方位产 品质 量监控 , 从而提 升血站 的管理水平 。 从宏观方面而言, 血液质量监控部 门, 例如血液是 在实
际工作方面仍 旧存在较多 的不足之处 , 需要血站工作人员 在工 作 中不断完善 和改进。
1 影 响血 站 质 量 控 制 的主 要 因素
以确保血液 以及血液成分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保证血液采集
的安 全性 , 需 要对全血采集实施 全程质量控 制 , 关 键点设置 控 制点 , 例 如献血 者召募 过程 、 献 血者巡诊 环节 、 采 血 中的体检
及 较高的素质 , 此外 还需要对 献血者进 行体检 , 并且对 血液进 行筛查 。在仪器设备方 面 , 不但要培训工作人员 , 能够熟练掌
血液质量的管理及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

·临床研究·血液质量的管理及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陈天鹏,郭艳,彭敏(云南省德宏州中心血站,云南 德宏 678400)0 引言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人们对临床输血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其安全性要求也随之提高。
而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血安全,因此在血液采集、检测、制备、贮存、运输、临床输注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无偿献血事业不断发展,血站的作为其中关键点,同时负责血液采集与制备等操作,并作为临床用血的供应站以及医疗用血的机构,更加需要开展血液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注重环节质量,保证用血安全。
因此研究中从血液采集到临床用血的各个关键环节着手,研究血液质量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策略,为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1 关键环节质量控制1.1 献血服务过程。
无偿献血是血液采集的主要方法,而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情况,并负责血液采集、血液运输等工作。
控制献血服务过程的质量,从医护人员开始。
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项的培训,以及通过相关考核。
而后由医护人员负责献血者的健康体检与健康征询,该环节一对一进行,责任落实到个人。
在献血前与献血者沟通,告知其献血事项,保护其隐私。
采血时应严格把控,核实献血者身份,对采集血液与血样做好明确的标签,同血型献血者不同时献血,进一步保障血液不混乱。
血袋、血液标本、登记表等均有其唯一对应的条码,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PDA进行确认。
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定[1]。
1.2 血液检测过程。
血液检测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检测环节,在检测前、中、后均需要确保血液质量。
血液标本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操作接受,关注标本的贮存温度、留取量、添加剂等情况。
处理标本时,不同实验按不同实验标准进行,严格控制检测设备、试剂、检测程序等检测关键点,主要内容有:①定期校准血液检测的设备,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对于新引入的设备,需要经过确认才可投入使用,进而确保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临床输血规范血液制品的保存和转运要点

临床输血规范血液制品的保存和转运要点临床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为患者提供血液制品以增加或替代其自身的血液功能。
在进行输血前,血液制品需要经过保存和转运的过程,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临床输血规范中血液制品保存和转运的要点。
一、血液制品保存要点1. 温度控制血液制品的质量和效力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在保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
一般来说,血液制品的保存温度应在2°C至8°C 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保存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冰箱或冷藏设备,并定期检查温度记录以确保保存温度的合适性。
2. 光照防护血液制品对光照敏感,长时间的暴露于光线下会导致其质量下降。
因此,在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光照防护。
使用不透明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将血液制品包裹起来,防止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
同时,保存环境应保持阴暗,避免使用直接照明的灯具。
3. 避免震动血液制品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
过度震动会导致血液制品内的细胞破裂或血浆分离,从而影响其质量和有效性。
因此,在转运血液制品时,应选择平稳的方式,并确保制品安全固定。
为跟踪血液制品的保存情况和使用情况,需要对每一批次的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制品名称、批号、保存温度、保存时间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监控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和质量控制,同时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排查和解决。
二、血液制品转运要点1. 包装在进行血液制品转运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保护其免受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
包装应选用符合标准的耐压、耐震动的材料,同时还需考虑到制品的保存温度要求。
对于需要低温保存的血液制品,还需要在包装中添加冰袋或冷藏剂,确保在转运过程中的温度合适性。
2. 标识为了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和识别性,在转运过程中要对包装进行标识。
标识内容包括制品名称、批号、有效期、保存温度要求等。
标识可以使用粘贴标签,也可以直接在包装上书写。
这些标识有助于监控制品的使用情况和跟踪转运过程中的问题。
血液质量的管理及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血液质量的管理及关键环节质量控制血液质量贯穿了献血服务、血液检测、血液制备、贴签与放行、血液保存、发放与运输直至临床输注的整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血站作为承担无偿献血招募、血液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业务指导的公益性卫生机构,应当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并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采供血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积极推动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的发展和临床用血管理的改进,最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该文详细分析了从“血管到血管”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血液质量管理和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具体举措,对指导工作实践和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血液质量;管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输血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血液质量直接关系着临床输血安全。
血液质量贯穿了血液采集、检测、制备、贮存、运输直至输注的整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血站作为承担无偿献血招募、血液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业务指导的公益性卫生机构,应当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并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采供血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积极推动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的发展和临床用血管理的改进,最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该文对血液从“血管到血管”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具体举措,对指导工作实践和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1 关键环节质量控制1.1 献血服务过程献血服务过程包括献血者健康征询、健康体检、血液采集、血液及血液标本运送等关键环节。
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具有资质的医护人员一对一地进行健康征询和健康体检,可以保护献血者隐私,尽量消除他们的疑虑。
履行献血前的告知义务,通过与献血者的沟通,识别不安全的献血者并告知其献血后回告的途径。
采血全过程应加强献血者身份的核对、血袋的检查、血液标本的留取,标签的粘贴与核对等关键点的控制,不同时对两名相同血型的献血者进行血液采集,保证标本应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在标本与血袋分离前使用PDA对献血登记表、血袋、标本管上的条形码进行扫码核对,确保标本管粘贴的标签与血袋标签的唯一性。
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和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和运输管理制度第一篇: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和运输管理制度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过程中的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一、血液入库1、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具有上岗证,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仔细,头脑清晰。
2、血液管理人员应严格掌握血液的库存状况,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库存血液的种类、数量和型别,以便合理安排和调整取血计划。
3、市中心血站送来或从市中心血站取回的血液及其制品,有专人负责接收入库。
入库时双方应对照送(取)血单和入库单据,当面清点血液及其制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别是否相符。
检查血液的血型、献血条码、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标签等内容是否完整、清楚、正确,并验证血袋有无破损渗漏,热合是否严密,经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入库。
4、将血液及其制品按品种、规格、血型及温度保存要求,放入专用储血冰箱、冰柜或特殊保存仪内储存,作好血液入库登记记录。
5、按采血时间、血型、血袋编号、血液种类及血量逐项输入微机系统中保存,以便进行质量追踪。
二、血液储存1、所有血液及其制品必须在30分钟内登记入库完毕,入库前再核对一次送(取)血单、献血条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采血日期、血液的外观、内外包装等。
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贮存。
2、分类储存:合格成分血液分品种或规格存放于2-6℃冰箱中,按血型、日期存放于冰箱的不同层次,合格血浆应分品种、血型、日期存放于-20℃低温冰箱内。
2.1、全血及成分血液贮存于2-6℃的专用储血冰箱中;2.2、血小板贮存在专用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2.3、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血浆贮存在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内;2.4、冷沉淀凝血因子贮存温度为-20℃以下以上贮血设备均应设有完好的高低温报警装置,温度记录或温度指示正常。
3、正确存放:按采血日期将血液及其成分制品依次放于冰箱框架内,不得挤压,标签向外,不得靠冰箱壁和门存放,血液存放后防止不必要的开启冰箱门。
血站血液运输的规章制度

血站血液运输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血站的血液运输工作正常进行,确保血液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血站的血液运输工作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障所运输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条血站的血液运输工作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规范管理,确保血液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条件。
第四条血站的血液运输工作必须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历等相关信息。
第五条血站应加强与运输公司的合作,确保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并对运输公司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第六条血站应设立专门的血液运输科室,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血液运输工作。
第七条血站应建立健全的血液质量监控和追溯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血液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八条血站应加强对血液运输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确保血液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血液运输的准备工作第九条血站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血液的运输数量和时限,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确保及时送达目的地。
第十条血站应对所运输血液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不得超过有效期。
第十一条血站应配备适当的血液运输设备和器材,确保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二条血站应建立完善的血液运输记录和信息系统,记录血液的来源、运输路线、温度等信息,便于追溯和排查问题。
第十三条血站应制定紧急情况处理预案,保障血液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和稳定,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三章血液运输的操作流程第十四条血液运输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熟悉血液运输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第十五条血液运输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做到操作规范,杜绝操作失误和疏忽。
第十六条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环境条件,避免血液变质或受到污染。
第十七条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宜的包装和标识,确保血液的来源和用途清晰可辨。
第十八条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强定期监测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血液的安全和完整。
浅谈血站血液质量控制新挑战与思考

浅谈血站血液质量控制新挑战与思考红河州妇幼保健院,661100摘要: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等规定进行,近年随着血站采供血量的迅速增长,血站工作模式各血注产品不断丰富,对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
笔者列举分析了一些血液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供大家探讨。
关键字: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容量1.部分质量抽检标准与实际工作不适应1.1分装小剂量血液无抽检参考依据血站供应临床血液的量化标准是依据《全血与成分血的质量要求》实施,但对于婴幼儿的临床输血会根据实际需要制备成更小剂量的单位,如0.5U红细胞类成分或50ml血浆类成分等,做到合理用血,避免血液浪费。
随着临床需求的增加,制备小剂量单位已成为常态,亦可作为每月质量抽检的范围,遗憾的是小剂量血液却无抽检质量标准参考范围。
1.2血液容量范围待确定部分抽检血液的容量范围通常在±10%,制备血液成分是由于受献血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以最大限度收集目的成分。
以普通血浆为例,当其容量不能完全达到质量标准参考范围,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容量超出的成分做降级处理,如容量既不足200ml又超出150ml,或是既不足150ml又超出100ml的血液容量时则无明确依据。
对临床大剂量输血的病人,恐因容量的误差而影响医生对输入容量的判断导致超出病人所需的剂量,增加体内循环负荷的代谢。
1.3洗涤红细胞容量的偏差制备洗涤红细胞需使用合格红细胞血液作为红细胞的起始血液,在制备最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或生理盐水混悬。
起始血液通常为悬浮红细胞或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依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制备洗涤红细胞原始血液时容量为标示量±10%,制备成洗涤红细胞的容量则依据《全血与成分血的质量要求》中具体描述了容量范围。
由于献血人群个体差异较大,制备原始血液时有尽量保留了红细胞,导致在制备洗涤红细胞时加入定量的细胞保存液或生理盐水之后难以满足洗涤红细胞的容量要求。
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目的为提高血站血液检测正确性,探讨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对策。
方法对现阶段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寻针对性对策。
结果标本采集、标本运送及标本检测是影响血液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加强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检测、保存及移交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和提升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
结论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应明确有关影响因素,积极做好血液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标签: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Blood Specimens in Blood StationHU Wei-guoZaozhuang Blood Center,Zaozhuang,Shandong Province,2771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rategies of blood specime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by improving the blood test accuracy in the blood station. Method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blood specimen quality in blood station currently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and the targeted strategies were searched. Result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blood test quality were specimen collection,transport and test,and we should enhance the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transport,reception,test,preservation and handover,thus improving the blood specimen quality of the blood station. Conclusion The blood specimen quality in the blood station has a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accuracy of blood test results,and more related to the life health of patients,and we should make clear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 and actively do a good job in the blood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Key words] Blood station;Blood specimen;Quality control血站是临床用血的重要路径,为保证血液质量,确保用血安全,防止出现输血性传染病发生,必须重视血液标本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 词 】血 液 血 站 ;滞 留 ;运 输 ;质 量 控 制
【 中图分类号 】R1 9 7 .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1 9 . 3 8 8 9 . 0 2
陈 昌贵
( 云南省昭通市 中心血站 ,云南 昭通
6 5 7 0 0 0 )
【 摘 要 】 目 的 分 析 我 站 血 液 在 站 内 滞 留 及 运 输 过 程 中 的质 量控 制 情 况 , 为 完 善 血 液 质 量 管理 体 系提 供
科 学依据 。方法 对我 站 的储血环境 、储血 设备控制 情况 以及工作流程 中 站时 ,运 输箱 内没有放 置冰源 ;送血人 员与成 分室工作人 员没有 严格 交接 ;部 分血 浆没用
由 于 当 前 科 学 技 术 不 断 的 进 步 以及 医疗 技 术 的发 展 ,
4 讨
论
在 医 患 治 疗 过 程 中 用 血 量 在 持 续 增 加 , 从 而 对 用 血 治 疗 提 血 液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物 质 ,在 抢 救 患 者 生 命 和 治 疗 疾 病 出 了较 好 的 要 求 ;对 于 出 血 量 过 多 的 患 者 在 进 行 治 疗 期 间 中起 到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无 论 是 储 存 环 境 、 储 存 设 备 或 是 需 要 大 量 新 鲜 血 液 补 充 , 因 此 血 液 质 量 有 效 性 以及 安 全 运 输 设 备 都 有 特 殊 的 标 准 要 求 。 通 过 对 血 液 成 分 制 备 各 、 性 较 为 重 要 ,所 以 加 强 血 液 质 量 管 理 , 保 证 血 液 的 安 全 性 贴 签 、入 库、储存 、发 放等 过程 以及 储存 环境和 设备 的管 尤为重要。 理 和 控 制 ,有 助 于 保 证 血 液 质 量 符 合 要 求 。
2 结
果
求 清 洁 、消 毒 工 作 台 面 、 地 面 及 使 用 物 品 。 每 月 一 次 空 气
血 液 没 有 严 格 按 程 序 交 接 ; 部 分 血 浆 没 使 用 速 冻 机 冰 培 养 符 合 要 求 。 4 . 2 成 分 分 离 设 备 、储 血 设 备 的 管 理 建 立 成 分 制 备 设 冻 ;部 分 工 作 人 员 冷 链 意 识 不 强 ; 短 途 运 输 血 液 没 有 按 要
制备 血液成 分 时,应确 保离 心机半 径 、离心加 速度 、 离 心时 间、离心刹 车强度 符合 要求 :建立冷 链 日常监测机 制 ,每天监 测和对 设备 的温度数 据进行 记录 。血液 保存装
3 结
置 上 的 数 据 表 在 记 录 时 应 保 证 期 准 确 性 ,并 将 其 保 存 到 血 我 站 血 液 在 短 途 运 输 、 成 分 制 备 各 、 贴 签 、入 库 、储 液 出发 后 1 2 个月 ,确保 可 以作 为后期核 对数据 。血液 质量 存 、发 放 等 过 程 中 , 质 量 管 理 存 在 薄 弱 环 节 ,运 输 人 员 由 控 制 部 门应 对 血 液 储 备 、 设 备 等 实 施 检 查 , 以此 保 证 设 备 于管理 意识较 为薄弱 ,在冷 链过程 中未 能将其运 用在采 供 科 学 运 行 , 如 存 在 问题 可 以尽 早 排 除 。 加 强 采 血 点 冷 链 设 血 中 ,存 在 潜 在 的安 全 隐 患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血 液 质 量 备监测 ,保证血液采 集后临时储存符合要求 】 。如转换采血 和 临 床 用 血 安 全 。 应 加 强 相 关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教 育 和 业 务 站采集 之后 ,应对 不合格 的冷链 现状进 行修 改或整 顿 ,例 技 能 培 训 ,增 强质 量 意 识 和 责任 意识 , 加强 对 交 接 环 节 如 : 运 血 设 备 未 放置 冰 水 源等 。根 据 《 血站 技 术 操 作 程 序 》 和 冷 链 系 统 检 查 督 促 , 强 化 管 理 目标 , 落 实 责 任 , 保 证 里 面 显 示 : 血液 收集 后应 立刻 将 其 放 置 在 合 理 温 度 中 ,确 保 整 个 过 程 能 符 合 基 本 要 求 , 并 确 保 血 液 运 输 过 程 的 科 学 血 液 质 量 的 有 效 性 ; 如采 血者 温 度 在 >3 7 ℃ ,献 血 者 的身 体 性 以及 有 效 性 [ 】 】 。 温 度 较 高 时 ,那 么 如 果 冷 链 出 现 稍 许变 化 , 都会 给 血 液 质 量
求 放 置 冰 源 , 长 途 运 输 没 有 进 行 温 度 监 测 ; 部 分 工 作 人 员 备 、储 血设 备 日常 使 用 、 保 养 维 护机 制 将 市 区 内 的 血 液 发 好 后 ,放 置 在 室 温 下 等 待 取 血 ,室 温 过 高 时 , 增 加 细 菌 污 染率 。
速 冻机冰冻 ,放 在冷库或低 温冰箱 中冰冻 ,降温慢 ,时 间长,没达到标 准要 求;市 区用血后 ,没有放 回相应 的设备 中等待取血 ;血 液长途运输: 殳 检 测温度 。结论 血液在站 内滞留及运输过程 中 ,质量控 制需要 加 强; 应 强化工作人 员质量意识和 责任 意 只,继续完善血液质量 管理体 系,注重各环 节中的质 量控 制 ,确保 血液质 1
1 临床 资料
4 . 1储 血环境要 求布 局合理 、流程 规范, 便 于 交 接 和 清
洁 消 毒
对我 站储血 环境 、储血 设备控制 情况 以及采 血点 血液 合 格 血 液 与 不 合 格 血 液 实 行 物 理 隔 离 , 标 示 明 显 ; 按 临 时 储 存 、运 输 、 与站 内交 接 、成 分 制 备 、贴 签 、 包 装 、 入 照5 S 要 求 管 理 成 分 制 备 室 、 待 检 库 、成 品 库 、 发 血 问 、 库、保存 、发放等环节 中的血液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不 合 格 血 液 存 放 间 的 空 气 每 日消毒 一 次 , 定 时 通 风 ] 。按 要
2 0 1 5年 7月 A 第 2卷 第 1 9期
J u 1 . A 2 01 5 Vl 01 .2N O.1 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r n 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i c a l 3 88 9
浅述 血 液 在 血 站 滞 留及 运 输 过 程 中 的质 量 控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