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学 专题突破练9 遗传的分子基础
(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考前抢分训练2遗传规律及应用(含解析)

非选择题考前抢分训练二遗传规律及应用1.分析番茄的性状遗传情况并回答问题。
(注:以下均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1)若某二倍体番茄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
现有基因型为AaBbCc 的番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番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番茄植株若干株。
①该植物种群内,共有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种基因型。
②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后,F1中红花植株占,红花窄叶粗茎植株占。
③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右图所示,M与N杂交,F1表现型的比例为。
(2)若番茄茎紫色(D)对绿色(d)为显性,有毛(C)对无毛(c)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①现有某二倍体杂合子紫色茎番茄幼苗,将其诱导培育成基因型为DDdd的个体,再将该植株自交得到F1, 该过程(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②另有某四倍体番茄的基因型为DdddCCcc,则该番茄能产生种配子。
将该株番茄自交得到F1,F1的表现型比例为。
答案:(1)①12 4 ②1/2 0 ③1∶1∶1∶1(2)①不遵循1/18 ②6 105∶35∶3∶1解析:(1)①表现型的种类是每对表现型种类的乘积,即2×2×3=12。
红花窄叶细茎的基因型种类是每种性状对应基因型种类的乘积,即2×2×1=4。
②Aa×aa后代有1/2Aa(红花)和1/2aa(白花);Bb×bb后代有1/2Bb(窄叶)和1/2bb(窄叶);Cc×cc后代有1/2Cc(中粗茎)和1/2cc(细茎)。
所以F1中红花植株占1/2,红花窄叶粗茎植株占1/2×1×0=0。
③植株M产生的配子为1/4AbC、1/4aBc、1/4Abc、1/4aBC,与植株N产生的abc配子受精,后代有1/4AabbCc、1/4aaBbcc、1/4Aabbcc、1/4aaBbCc,对应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 25题(包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只显示了2对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单体B.甲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C.乙细胞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D.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2.下表表示从某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甲→乙→丙→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和有关特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1→2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B.乙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丙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提高D.丁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和mRNA种类均不断发生变化3.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使花瓣表现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
色素代谢途径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红色花,测交后代为红花∶白花≈1∶1B.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由于缺少蓝色素D基因必定不能表达C.基因型为EEFF的丙种植株中,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D.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自交后代为白花∶黄花≈13∶34.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右图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深色表示患者),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6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 )5.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B.4种皮毛颜色都存在纯合子C.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D.该图示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6.下图是东亚飞蝗(雄性2n=23,XO;雌性2n=24,XX)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部分模式图。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一遗传的分子基础【最新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所以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有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6.基因的本质描述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DNA复制的场所并非只在细胞核,真核生物中,除细胞核外还有线粒体、叶绿体;而原核生物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拟核、细胞质。
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思考答案思考一:不是,差速离心需在同一过程中多次改变转速,以分离多种不同物质(或细胞器)。
思考二:不是,HIV。
思考三:不携带,遗传信息是指能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或RNA酶的碱基序列)的信息,tRNA 只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思考四:细胞生物和DNA病毒考点1 探索遗传物质历程的经典实验一|线|考|情【样题1】(2019·江苏高考)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解析蛋白质和DNA都含有N,所以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A项错误;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噬菌体体内控制噬菌体外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编码的,B项错误;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DNA,C 项正确;该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2020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全品二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学案练习04专题四生物的遗传答案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第6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基础速查拾遗1.(1)×(2)×(3)×(4)×(5)×(6)×(7)×[解析](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3)加热杀死的S型菌只能转化一部分R型菌,活的R型菌在小鼠体内也繁殖产生后代。
(4)噬菌体是必须寄生在细菌内才能繁殖,在培养基上无法生存,得不到被标记的噬菌体。
(5)在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开。
(6)DNA双链的两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分别只连接一个磷酸。
(7)解旋酶作用于DNA的氢键,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2.(1)×(2)×(3)×(4)√(5)√(6)√(7)×[解析](1)细胞中的RNA均由DNA转录而来。
(2)有的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如甲硫氨酸,有的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如终止密码子。
(3)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不正常,从而缺少酪氨酸酶。
(4)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与细胞核DNA的位置不同,而结构、功能相同,都能进行复制、转录,进而翻译出蛋白质。
(5)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6)一个mRNA中相邻的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一个mRNA中含有多个密码子。
一个tRNA中只有一端的3个相邻碱基才称为反密码子,所以一个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7)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利用了相同的模板,所以翻译形成的肽链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主干整合】1.(1)①R型和S型R型DNA②35S高低32P低高2.(1)无关不同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2)脱氧核糖和磷酸碱基对氢键(3)遗传效应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3.(1)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2)基因突变(3)多起点双向【考法提炼】1.C[解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都需要对细菌进行培养,故都离不开细菌培养技术的支持,A正确;两实验设计的总体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B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推论是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C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被感染了的大肠杆菌分离,比重较大的细菌在沉淀物中,而比重较轻的噬菌体及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则在上清液中,D正确。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变异和进化综合能力专题

2020年高考复习生物第二轮(综合能力突破)卷-----4(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本卷包括6个选择题36分;5个非选择题54分;总共90分)一、选择题1.【2020·石家庄质检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 、色盲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2.【药物 治病机理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 解旋酶的活性红霉素 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功能利福平 抑制RNA 聚合酶的活性A.青霉素和利福平都能用来杀灭病毒C. 环丙沙星和利福平都能抑制细菌的②D.①~④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3.【2020·福州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B .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 .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4.【2020·湖南十二校联考】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
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 的育种方法B. H→I、 J→K 都必需用到与G 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 C→D 和H→I 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 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 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5.【2020·温州五校联考】某线性DNA 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 ),先用限制酶a 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 切割,得到的DNA 片段大小如下表。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聚焦新课标: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必修2 P43“相关信息”)()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必修2 P45正文)( )3.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必修2 P55正文)( ) 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必修2 P55正文)( ) 5.DNA分子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必修2 P56“概念检测”)( ) 6.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由氨基酸连接端开始读(由长臂端向短臂端读取)。
(必修2 P67图4-6)( )7.tRNA和r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但是这两种RNA本身不会翻译为蛋白质。
(必修2 P66“相关信息”)()8.终止密码子一定不编码氨基酸。
(必修2 P67表4-1注解)( )9.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必修2 P74正文)( )10.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必修2 P74“与社会的联系”)()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8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考点整合固考基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分析1.需掌握的两个实验2.必须明确的三个问题(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 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第一篇专题突破主题一细胞生物学1专题(一)细胞的结构/1专题(二)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4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2.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8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11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13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42.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6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9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202.CO2固定方式的比较及光呼吸/233.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29高考热点(一)提高农作物产量/33语言表达(一)细胞代谢中相关现象的原因分析/35主题二遗传与进化40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401.遗传物质的发现/4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481.辨清遗传规律“实质”与相关“比例”/48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52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55高考热点(二)遗传前沿科技/59专题(七)变异与进化/62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632.生物的进化/67语言表达(二)变异类型的确定/70主题三稳态与调节73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3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742.神经调节/77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794.免疫调节/82高考热点(三)免疫与健康/85语言表达(三)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87 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90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902.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92主题四生态学96专题(十)种群和群落/96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97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99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0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105高考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08语言表达(四)群体稳态中相关概念、措施及意义分析/110主题五生物技术与工程112专题(十二)发酵工程/1121.传统发酵技术/1132.微生物培养/114专题(十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1161.细胞工程/1172.胚胎工程/1213.基因工程/122高考热点(五)PCR的应用/127语言表达(五)生物工程中相关原理、过程分析/130主题六实验与探究132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1321.教材基础实验/1332.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发展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1383.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141第二篇考前必备第一部分核心知识回顾145一、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运输/145二、细胞代谢/148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51四、基因的传递规律/153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56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58七、个体稳态与调节/161八、群体稳态与调节/167九、生物技术与工程/171第二部分长难句规范表达176考前特训(另成册)专项一解题模型练242(一)概念原理类/242(二)坐标图解类/244(三)表格分析类/248(四)图示图解类/251(五)情景信息类/254(六)数据计算类/258(七)实验设计类/260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265(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265(二)细胞代谢/266(三)细胞的生命历程/269(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70(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272(六)个体稳态与调节/274(七)生物与环境/276(八)生物技术与工程/278(九)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280专项三简答题规范练283(一)细胞代谢/283(二)遗传变异/285(三)个体稳态/288(四)群体稳态/290(五)生物技术与工程/292二轮专题强化练+考前特训(另成册191~294),答案精析(另成册295~364)。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9个体稳态与调节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9 个体稳态与调节一、单项选择题1.(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有乳酸的产生,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人高烧不退时,无汗液蒸发,机体水分仍能保持平衡D.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2.(2021山东潍坊三模)科学家研究发现,节食减肥的人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能力下降等现象。
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更新影响较大B.钾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血钾过低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C.Na+、Cl-等离子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尿量增多D.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免疫细胞功能下降3.(2021山东聊城二模)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新冠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4.(2021山东德州二模)某患者高烧并伴随严重腹泻、呕吐和全身乏力酸痛,血常规检查显示血浆pH偏低。
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口服补液盐,其成分有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口服补液盐中的碳酸氢钠有利于缓解酸中毒B.口服补液盐中的氯化钠可为患者提供能量C.口服补液盐中的无机盐离子主要在患者的细胞内发挥作用D.患者体温升高说明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生了障碍5.(2021山东聊城一模)“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9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1.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
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 S型)。
现用Penr 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 S型细菌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2.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3.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 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繁殖4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4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下图中DNA分子片段的一条链由15N构成,另一条链由14N构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处为磷酸二酯键,解旋酶作用于③处B.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5.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1oop结构有关。
R-1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的非模板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1oop结构中杂合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R-1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C.R-1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也可转录形成相同的mRNAD.R-1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6.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7.图1和图2是基因控制胰蛋白酶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所示过程的进行方向都是从右往左B.图1中乙与丁是同一种物质C.图2中共有RNA、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D.图1和图2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8.下图甲、乙、丙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甲乙丙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4、6、7过程B.1、4、6、8、10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C.1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D.病毒体内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9.反义RNA是指与mRNA或其他RNA互补的小分子RNA,当其与特定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时,可阻断该基因的表达。
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一个邻近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其作用机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转录成反义RNA的模板链与转录成mRNA的抑癌基因模板链相同B.将该反义RNA导入正常细胞,会导致正常细胞癌变C.反义RNA能与DNA互补结合,故能用其制作DNA探针D.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10.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D.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过程二、非选择题11.下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1~5),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 。
(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有(供选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解旋酶)。
(3)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4)RNA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 。
1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系列幼红细胞的过程称为,这是细胞内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某个体所有造血干细胞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原因是。
(2)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为,图中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有中幼红细胞、。
(3)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染色质结合,导致染色质中的DNA不能解旋。
在该毒素作用下,造血干细胞内的过程受阻,从而使造血干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
右图表示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的过程,其中①~⑧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表面CD4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HIV进入T细胞后,在(细胞器)的作用下脱去衣壳,释放出病毒核酸。
(3)与③过程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②过程的完成需要的催化。
(4)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
他们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HIV识别并侵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请简要说明其机理: 。
专题突破练9遗传的分子基础1.D 解析甲组中部分R型菌可转化为Penr S型菌,使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小鼠不可康复;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只有Penr S型菌的菌落能继续生长;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R型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所以不会出现菌落;丁组中因为Penr 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R型菌不抗青霉素,所以无菌落生长。
2.A 解析 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项正确。
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项错误。
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项错误。
此实验说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3.C 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噬菌体的DNA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能量等,A项正确。
噬菌体的DNA上有m个碱基对,共有2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有n个,即C=n,则G=n,A=T=(2m-2n)/2=m-n,DNA中的氢键数为3n+2(m-n)=2m+n(个),B项正确。
噬菌体繁殖4代,产生16个子代,子代中全部含有31P,C项错误。
噬菌体DNA第4次复制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4-1(m-n)=8(m-n)个,D项正确。
4.C 解析①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③处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A项正确。
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
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那么在整个DNA 分子中,G+C=56%,A+T=1-56%=44%,A=T=22%,C项错误。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得到4个DNA分子,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分子中均含15N,D项正确。
5.C 解析杂合链中,mRNA与DNA模板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A项正确。
DNA双链中嘌呤的数目与嘧啶的数目相等,mRNA为单链,无法判定其上嘌呤与嘧啶的数目关系,所以R-loop 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B项正确。
据题意知,单链DNA为非模板链,一般不能转录,如果转录,其转录形成的mRNA与模板链转录的mRNA互补,C项错误。
R-loop 结构的形成影响模板链的转录,从而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D项正确。
6.B 解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项正确。
图示基因突变时,A—T碱基对被G—C碱基对替换,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但(A+G)/(T+C)的值不变,B项错误。
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参与转录过程,C项正确。
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基因相同,D项正确。
7.A 解析根据图1中RNA聚合酶的位置可知,该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右向左;根据图2中多肽链的长度可知,该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右向左,A项正确。
图1中乙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丁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项错误。
图2中共有RNA、多肽和蛋白质三种大分子物质,C项错误。
图1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图2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图1和图2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8.B 解析图甲表示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乙表示RNA的复制和翻译过程,图丙表示RNA的逆转录、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
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1、4、6、8过程的产物为RNA,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但10过程表示DNA的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1过程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
9.A 解析由题意可知,转录成反义RNA的模板链与转录成 mRNA的抑癌基因模板链是互补的,A项错误。
由题图可知,该反义RNA可以和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结合,使抑癌基因不能表达,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癌变,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B、D两项正确。
反义RNA能与DNA互补结合,所以可以作为检测与其互补的DNA的探针,C项正确。
10.D 解析图一所示为转录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A项正确。
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即A+U 占48%,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控制③合成的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T占48%,而A=T,因此该双链DNA片段中A占24%,B项正确。
图二所示为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