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8-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1.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国际单位制和国际标准单位
-常见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2.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图像法分析运动过程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适用条件-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4.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分解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
-力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和公式
-平面力系统的合力和平衡
5.动量和能量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6.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伏安特性和欧姆定律
7.电能与电功
-电能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8.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定向性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规律
-镜子和光束的反射
9.光的折射和色散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透明介质和实际折射
10.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主要公式-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11.声音的传播和声强
-声音的传播过程和特点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因素-声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2.声音的反射和干涉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现象
-声音的干涉现象和条件
-声音的共振和声学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6分,每小题2分)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跟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B.0℃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内能与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D.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也大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客厅里摆上鲜百合花,花香弥漫客厅说明分子在运动B.在冷、热两杯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C.一根铁棒不容易被拉长,是因为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水、酒精等液体都能流动,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3.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比热容B.热值C.温度D.内能4. 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个小球都带电B.有二个小球带电C.只有一个小球带电D.这个三个小球都不带电5.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6.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流星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B.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热C.人站在阳光下暴晒,感到很热D.古时候,人们利用钻木取火7.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先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8 ℃,取出甲(设热量和水量均无损失)再把乙投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8℃,由此可判断()A.甲的比热容大 B. 乙的比热容大C.甲、乙比热容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A.玻璃、陶瓷、人体B.水银、大地、石墨C.塑料、空气、橡胶D.盐水、煤油、蒸馏水9.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A.绝缘体中没有电子;B.绝缘体中的电子不运动;C.绝缘体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中和了;D.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
人教版9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考点复习参考

初三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复习参考1.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三句话)2、扩散现象及其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说明的观点(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存在间隙)3、分子存在斥力和引力的实验(现象)1.2内能和热量1、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2、内能的概念及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种类)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做功。
5、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
6、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7、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是一个定值。
q与Q、m、是否充分燃烧无关。
8、q=Q/m和q=Q/m的计算1.3比热容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两物体是等质量,加热时间相同表示吸收相同的热量)2、Q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c的大小与Q、m、∆t无关,比热容只跟物质种类、状态有关。
3、理解:比热容越大,其吸、放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吸收和放出热量后,变化的温度越大。
4、5、利用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简答题)2.1热机1、热机的定义和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的分类2.2内燃机1、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和点火方式)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个冲程的名称和工作图片的辨别、压缩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通过飞轮的惯性或说动能来完成)3、4个冲程、飞轮曲轴转2圈、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的相关计算。
2.3热机效率1、%100%100W⨯=⨯=放吸放有用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QQQηη2、热机的含义及常见热机的效率值3、提高热机的效率的途径3.1电现象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tcmtmc∆=∆=QQ推导式:关于比热容的公式1 / 6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和正负电荷的规定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验电器的原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1、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固体氢原子间隔最小,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合称为流体;物态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间隔的变化。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胡尔坎的总和。
内能任何质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冲击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存在状态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会增加(将作功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磁能内能会减少(将度规张量转化为机械能)。
耗散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严寒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干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水蒸气。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高温等同于物体吸收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低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位能上是等效的。
4、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粒子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Q=cmΔt。
c3水=4.2×10J/(kg·℃),水常用来调节平均温度、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热容是固体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深浅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5、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四个冲程为一个科研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
答案)
1. 请问什么是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运动。
2. 常见的力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3. 请问如何计算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工具如弹簧秤来测量。
弹簧秤的示数即为力的大小。
4. 弹簧秤的原理是什么?
弹簧秤的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弹簧会发生弹性形变。
根据弹簧的伸长量可以推算出受力的大小。
5. 请问力的单位是什么?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6. 请简述一下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指在杠杆上,当力臂等于力矩之比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即力矩的大小相等,则力的作用效果也相等。
7. 请问重力加速度 g 在地球上的数值是多少?
重力加速度 g 在地球上的数值约为 9.8 m/s²。
8. 现实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到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情景。
例如,开启门把手、踩踏单车脚蹬、用撬棍移动大石块等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答案:
1. 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
2.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3. 可以使用工具如弹簧秤来测量。
4. 根据胡克定律,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来推算受力大小。
5. 牛顿(N)。
6. 当力臂与力矩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7. 大约为 9.8 m/s²。
8. 开启门把手、踩踏单车脚蹬、用撬棍移动大石块等。
人教版9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复习参考

初三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复习参考1.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三句话)2、扩散现象及其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说明的观点(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存在间隙)3、分子存在斥力和引力的实验(现象)1.2内能和热量1、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2、内能的概念及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种类)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做功。
5、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
6、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7、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是一个定值。
q与Q、m、是否充分燃烧无关。
8、q=Q/m和q=Q/m的计算1.3比热容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两物体是等质量,加热时间相同表示吸收相同的热量)2、Q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c的大小与Q、m、∆t无关,比热容只跟物质种类、状态有关。
3、理解:比热容越大,其吸、放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吸收和放出热量后,变化的温度越大。
4、5、利用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简答题)2.1热机1、热机的定义和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的分类2.2内燃机1、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和点火方式)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个冲程的名称和工作图片的辨别、压缩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通过飞轮的惯性或说动能来完成)3、4个冲程、飞轮曲轴转2圈、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的相关计算。
2.3热机效率1、%100%100W⨯=⨯=放吸放有用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QQQηη2、热机的含义及常见热机的效率值3、提高热机的效率的途径3.1电现象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tcmtmc∆=∆=QQ推导式:关于比热容的公式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和正负电荷的规定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验电器的原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九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物理实验与测量: 学会进行物理实验,学习使用物理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2.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 学习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学习如何测量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3. 物体的受力与平衡: 学习物体受力的基本原理和平衡条件,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
4. 牛顿运动定律: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了解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5. 机械能与能量转化: 学习机械能的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
6. 电学基础: 学习电荷、电流、电压等电学基本概念,了解电阻、电能消耗等电路基本原理。
7. 磁学基础: 学习磁场的概念和特性,了解磁力的作用和磁场的产生。
8. 波动基础: 学习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了解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9. 光学基础: 学习光的传播特性和反射、折射等基本光学现象,了解光的成像原理。
10. 声学基础: 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了解声音的音调、音强等基本概念。
以上为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学习内容还需要查阅教材。
物理九年级上期中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上期中知识点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下面是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
1. 力与运动
- 力的定义和计算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冲量和动量定理
- 动能和功的定义和计算
- 机械能守恒定律
3. 万有引力和运动
- 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 载人航天和人造卫星运动
二、光学
1.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
- 光的传播方式
- 不同材料中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现象
- 光的折射定律
- 折射率和绝对折射率
3. 光的成像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规律
三、电学
1. 静电学
- 荷电物体和电荷守恒定律-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
- 电场和电场力线
- 电场力的计算
2. 电流与电路
- 电流和电流强度的定义- 串联和并联电路
- 电阻和欧姆定律
- 电功和功率的计算
3. 电磁感应
- 磁感线和磁场强度
- 安培环路定理
- 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 发电机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以上是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习物理及备战期中考试来说,这些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以后更深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宁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8分)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否则不得分1.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子、原子核、质子B .原子、质子、原子核C .原子核、质子、原子D .质子、原子核、原子2.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 cmB .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 m/sC .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 kgD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3.对于密度公式ρ=vm ,理解正确的是( ) A 、对于不同的物质,m 越大,ρ越大 B 、对于同一种物质,V 与ρ成反比C 、对于同一种物质,m 与ρ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4.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C .质量不变D .质量、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5. 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分度值,要想一次性比较准确地量出100g 密度为0.8×103kg/m 3的酒精,那么应该选用的量筒是(前者为量程,后者为分度值)( )A .50ml 、1mlB .100ml 、2mlC .250ml 、5mlD .500ml 、10ml6.冬天常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7.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8. 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重庆驶向成都,若重庆至成都约为3.2×105m ,则(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 .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成都9.在拍摄影视剧时,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C .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推车时,人也会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 彼此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 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这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 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1. 如右上图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
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 .静止B .突然开动C .匀速行驶D .突然刹车12.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A .重力和支持力B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1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 .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14.如图6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15.下列物理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理由:16.如图,杠杆AOB (不计自身质量)的A 端挂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重为G B 的物体,杠杆能平衡,此时OA 处于水平位置静止。
已知OA=OB ,则 ( )A .G A =GB B .G A >G BC .G A <G BD .无法判断理由: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7.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由 组成;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
18.一盒“夏进”牌盒装纯牛奶,每盒中的牛奶质量为275 ,体积为250 ,由此可以得知牛奶的密度约为 ,牛奶密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19.小明站在地面上投掷实心球,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以实心球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若实心球在运动时所受的力都消失,实心球将做________ 运动。
20.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王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的缘故;而球王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的作用;球王在撞上其它球时,其它球跑了,而自身也会改变运动状态,这说明 。
21. 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
这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是_____的,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__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__ ______。
22.现有一瓶550mL 的某品牌的饮用矿泉水。
(g =10N/kg )⑴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_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⑵瓶中装满水时,(瓶子自身的重力忽略不计)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
23.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甲物体做的是__ _ _,你的依据是:在 ___ _ _ ___。
四、(物理应用,共16分)(已知1L=1×10-3m 3 ,g=10N/kg )24.(4分)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右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
求:(1)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座椅上都有安全带和头枕,请说明安全带和头枕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保护人的头部的。
25.(4分)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 ”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 3。
求:(1)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瓶中油所受重力为多少牛顿?F26.作图:(4分)(1)画出图中力拉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 标明.(2)画出足球所受重27.(2分)如右图为工人师傅用小推车运输建筑材料的示意图,若车与材料总重为1120N ,求:工人师傅对小车的推力(假设此力竖直向上)。
31.(2分)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仿照下表的示例,写出两个应用的实例28. (7分)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的砝码齐全(共200g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发现天平指针摆动如右图所示,然后小明 将__________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然后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A .用量筒测出小矿石的体积为5ml ;B .将小矿石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12.5g .C.依据小明的数据,矿石密度ρ石=_____ _____g /cm 3,请你评估: 这一实验过程测算出的密度 于矿石真实密度相比,原因是_____ 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
(3)如右图示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3分)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到达水平面的 _____ ______。
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上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车 ,车停的越慢。
由此推断:若运动的小车,不受力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改变动力方向的优点,并通过调整 _____ _____来改变F 1和F 2的大小。
(3)保持F 1与F 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31.(11分)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下图所示)(1)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沿着 方向做____________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___力,这属于 (“直接”或“间接”)测量摩擦力。
(2)比较_____图和_____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综合以上三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32.(5分)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一般要选择质地均匀的杠杆,且支点选在杠杆的正中,其目的是为了丙。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
(2)某实验小组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该实验小组是否根据这组数据就能得出探究结论?;(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端将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