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火箭》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知识过关练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知识过关练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知识过关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十”载人飞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神十”随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火箭的发动机选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穿越大气层时,“神十”和火箭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神十”和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不变2.当火箭加速升空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3.如图是运载火箭点火起飞的情景。

在火箭离地升空的过程中,关于火箭中搭载的卫星的能量及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机械能的总量不变D.机械能的总量增加4.如图,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火前火箭直立在发射平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B.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的重力和向上的推力相等C.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向上的推力D.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向上的推力5.2021年1月1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将中星2D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6.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7.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9年9月在火箭的推动下顺利升空.关于火箭发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B.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内能C.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化学能D.将燃料的机械能转化为火箭的内能8.2021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9.截至2009年9月25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完成了30次国际商业发射,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火箭》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能及其转化《第五课火箭》的教学,学生已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主要是利用网络来搜索来了解有关火箭原理、分类、组成、特点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考中发展自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火箭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

2.了解现代火箭的构造和特点,了解多级火箭是星际航行的运载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火箭的结构和发射方面的音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火箭的结构与此工作原理,明白火箭升空的方法。

2.通过上网和利用图书资料查找有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在箭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现代火箭在航天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2.通过对火箭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重大问题,关注科学技术发新进展和新思想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利用关键词在网络、网站中搜索关箭的相关知识。

2.将利用网络获取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利用搜索引擎快速而又准确地检索到有关火箭的文字和视频信息并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什么是热机?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二、激发学习动机:我国是火箭的故乡。

“冲天炮”实际就是火箭的祖先。

九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案:10.5火箭 教案

九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案:10.5火箭 教案

火箭课前准备一、新课标学习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火箭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了解喷气式发动机和内燃式发动机的不同.知道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两类,了解二者的异同、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利用挂图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部件、工作原理.通过网络多了解火箭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当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二、整体感知三、相关知火箭当今,人们在习惯上称无控火箭为火箭;称装有战斗部(爆炸装药)的军用有控火箭为导弹;称发射卫星或宇宙飞船的有控火箭为运载火箭.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空间开发利用活动的范围和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的火箭技术、资料、装备及技术人员,被称为“战利品”由美国和苏联瓜分.并成为美、苏两国发展运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技术基础.苏联在科学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都远不及美国,但因十分重视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特别关注,故使其运载火箭技术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创下诸多世界第一。

其“联盟号”、“质子号”大型火箭的可靠性及载荷能力均较高.1988年5月,又研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能源号”.其近地载荷能力为100吨,而且还可再提高50%.虽然,今天苏联已不复存在,但其航天事业的多数机构,主要技术力量,85%的设备和设施都由俄罗斯继承,所以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参与火箭技术剧烈竞争的主要角色.1957年,在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强烈震动下,美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加快了火箭研制的步伐,1958年发射人造卫星成功;60年代末,在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主持下,研制出巨型火箭——“土星5号”其载荷能力为50吨,为实现登月计划提供了有力的运载工具,并使美国在空间技术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美国研制的大推力火箭“大力神”、“宇宙神”及中型火箭“德尔它”的可靠性都较高,成功率高达96%.进入70年代后,现代火箭技术已不再为美、苏两国垄断.法国、日本、中国、英国相继研制成功自己的火箭.“欧洲空间局”于70年代末研制出大型运载火箭——“阿里安”系列,坐上了火箭技术的第三把交椅.日本从50年代始,研制适用于科学研究的小型火箭.至90年代,研制出载荷能力2吨的运载火箭H—Ⅱ号.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起步于50年代末,现已拥有可将多种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长征”运载火箭系列:长征一号(中文代号CZ-1:英文代号LM-1).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长征二号(CZ-2;LM-2),于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1980年5月18日,一支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升空.几分钟后,它在茫茫的天际,从人们的视力范围内渐渐隐去……它飞出了大气层,半小时后,它准确落入预定地区.外界评论:中国已能发射洲际导弹;长征三号(CZ-3,LM-3).于1984年初研制成功,它具有把1.40吨载荷送上同步轨道的能力,该能力居世界第四位.特别是它采用了代表当今世界运载火箭技术先进水平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这一技术目前仅为美、俄、欧洲局、日本等少数国家所具为,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86年1月,美国航天飞机失事,美国、西欧的火箭发射又连遭失败,国际商用卫星排队待发.中国不失时机地研制出大吨位运载火箭长二捆(CZ-2E).不仅载荷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达9.2吨),而且研制时间短(仅用了18个月).1992年8月、12月先后发射两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澳大利亚所有的“澳星B”,使我国独立开发宇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一年,我国第一台用水银作推进剂的新型离子火箭发动机的试验样机,也在兰州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这种发动机技术难度大,在国际上也还处在试验阶段.它具有体积小、控制精度高,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在大推力火箭将卫星送入空间轨道后,它作为动力、用来对卫星的精确位置和姿态进行控制.今后,在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推力小或航速小;二、成本高;三、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学法点拨本节学习应利用好课本图片,通过观察图片认知火箭的基本构造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其工作原理,利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区分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教材知识全解一、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优点1.原理原理:它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2.优点由于它不需要像活塞、螺旋桨那样的传递结构,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大大提高了机身的飞行速度.二、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三、液体燃料火箭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过程及特点现代火箭使用的燃料多为液体燃料.液体燃料火箭主要由燃料箱、氧化剂箱、输送装置、燃烧室和尾部喷口组成,如图10-5-1所示.输送系统按时按量地把燃料和氧化剂输送到燃烧室中,最初用电火花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随后继续进入燃烧室的燃料和氧化剂,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已升高,从而可以自行燃烧.燃烧产生的气体以很大的速度从喷口喷出,同时对火箭产生强大的反冲推力,使之前进.现代火箭的特点是功率巨大,不仅可以在高空飞行,而且还可以飞出大气层.多级火箭又能作为星际航行的运载工具.课后小结一、知识梳理1.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液体燃料火箭的主要组成:①燃料箱②氧化剂箱③输送装置④燃烧室⑤尾部喷口二、方法规律总结本节学习应以讨论为主,课前布置预习、查询资料,上课时资源共享,充分体验科技的力量,养成爱科学的良好品质.三、思维误区本节主要是在区分喷气式发动机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上学生易存在模糊认识,应借助图片理解好二者的工作原理,排除障碍.课本“作业”答案课本第26页1.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汲取网络丰富的营养,除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外,还应了解美、俄等国家的情况.2.这是一道实践性练习题,要亲自动手做一做,总结成败经验,养成动手好习惯.。

物理前沿科技)

物理前沿科技)

物理科技前沿1、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使之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500km/h以上。

磁悬浮列车的构想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提出,一般分为两类:常导磁吸型和超导磁斥型。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常导磁吸型),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2、火箭、飞船升空:(1)燃料是液态氢、液态氧:它是通过既降温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液态可以减少体积;氢的热值大、密度小、与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质量小、而且采用多级火箭,用后抛入太空,使质量减小,便于改变运动状态,不断加速运动,脱离地球引力束缚,飞到其它星体。

(2)升空原理:靠空气或高压气体反冲力运动;火箭发射时,液态氢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火箭属于热机);火箭升空时,动能和势能都增加(所增大的机械能是火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而来的);飞船变轨靠不同位置的喷气式发动机工作实现。

这是运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的原理。

而太阳能帆板展开是为了_______________.飞船在脱离火箭之前,相对于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是运动的。

(3)热学知识:火箭发射时,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飞船返回舱在返回时,在通过大气层时因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返回舱看起来就像一个闪光的火球。

如何降温返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科学家采用“烧蚀防热”的方法、即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特殊固体物质,让这些物质在遇到高温时发生物态变化,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_________过程,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起到保护作用.飞船返回时已启动反推力火箭,返回舱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动能重力____,势能______, 机械能____。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10.5火箭教案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10.5火箭教案
还能够采纳学生利用信息学习的方法教学,能够提出课题由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写出可行性方案,实验和实践,查阅资料,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等,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小组团结协作完成设计的工作、
1、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2、古现代火箭进展史
3、现代火箭的特点及用途
4、现代火箭的燃料
5、发射过程演示讲解
学生自学
关于基础较好的班级,能够 采纳的方法是实验探究和学生利用信息学习、提高学生信息的采集、处理能力、具体可行的方法有,教师能够制订多个课题,学生组织成小组选择某个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参考课题如下:查阅我国古代和世界早期关于火箭进展的资料;探究火箭的原理〔能够用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具体方法能够参考“火柴火箭”〕;查阅有关火箭的作用的资料、学生小组选择了某个课题,能够自行设计探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本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师有较高的背景知识和应变能力、
课题
10.9火箭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
2、了解火箭式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
3、了解火箭的构造和特点
教学重点
火箭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箭的构造和特点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板题出标
1、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
2、了解火箭式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
3、了解火箭的构造和特点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12——13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时间8分,能够小声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板书设计
第四节火箭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1、我国古代的火箭:神火飞鸦
2、火箭升空的原理
3、火箭工作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4、火箭的种类
二、三级火箭
1、三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3015.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0.5 火箭教案

3015.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0.5 火箭教案

10.5 火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知道火箭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

2.了解现代火箭的构造和特点,了解多级火箭是星际航行的运载工具。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火箭的结构和发射方面的音像资料,进一步了解火箭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明白火箭升空的方法。

2.通过上网和利用图书资料查找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现代火箭在航天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2.通过对火箭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重大问题,关注科学技术发新进展和新思想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利用关键词在网站中搜索火箭的相关知识。

2.将利用网络获取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难点】利用搜索引擎快速而又准确地检索到有关火箭的文字和视频信息并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万户的故事)最早的载人火箭的记录是明代一名叫万户的人,他坐在绑有几十支火箭的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叫人点燃火箭,想使自己飞上天去,但他失败了,而且为此献出了生命。

他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令人敬佩和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为了纪念万户的英雄壮举,把月球上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二、新课教学1.火箭发展的历史早期的火箭主要用于战争,火箭的历史已有约900多年。

(1)火箭起源于中国三国时代的“燃烧箭”中华民族不但发明了火箭,而且还最早应用了串联(多级)和并联(捆绑)技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展示现代火箭的图片。

2.火箭升空的原理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

它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

由于它不需要像活塞、曲轴那样的传动装置,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大大的提高了机身的飞行速度。

中国探月工程简介

中国探月工程简介

中国探月工程简介月球车征名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2013-09-24 15:17我要分享 36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对茫茫宇宙的探测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环绕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其独特的空间位置和潜在资源,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和基础。

中国探月工程按照“探”、“登”、“驻”开展规划论证,国务院于2004年初正式批准立项,并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列为全国重大专项工程,2020年前分“绕、落、回”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一、“嫦娥一号”任务2007年10月24日,探月一期工程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CE-1),实现了对月球全球性与综合性环绕探测,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工程目标:1.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2.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3.开展月球科学探测;4.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5.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验证技术,积累经验。

科学目标: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2.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3.探测月壤特性;4.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嫦娥一号”卫星搭载了八种有效载荷,在月面200千米的环月轨道开展探测。

嫦娥一号调相轨道奔月嫦娥一号3次近月制动嫦娥一号200千米极轨圆轨道“嫦娥一号”任务的科学成果:二、“嫦娥二号”任务2010年10月1日,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CE-2)成功发射,为落月探测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从月球轨道奔向日地拉格朗日L2点。

2011年8月25日,进入L2点环绕轨道,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科学探测。

获得了地球远磁尾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的科学数据。

2012年6月1日,嫦娥二号脱离L2点轨道,经过195天飞行,实现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

三、“嫦娥三号”任务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

10.5《火箭》优教课件(共15张PPT)

10.5《火箭》优教课件(共15张PPT)

C、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工作原理:喷气式发动机(反冲推力) 2、构造: 3、特点: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速度大、功率 大。 4、燃料:液态氢
5、火箭中能量的转化:燃料的化学能燃烧时转化
为内能,推动火箭做功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在火箭的使用中采用多级火箭的好处是( D )
A、使火箭的总质量增大。
B、使火箭的体积变大,增大推力。 C、为了美观大方。 D、为了在一级火箭燃料用尽后,下一级火箭工作时把没 用的空壳脱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小,加快飞行速度。 2、当火箭由地面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过程中(B ) 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B、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
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 备份方案火箭,上海航天局自1979年 起用了10年的时间研制 成功了长征 四号火箭。它的3级全都采用常温液 体推进剂(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肼)。 1988年9月 7日,长征四号在太原发 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的第一颗试验 气象卫星;两年之后,长征四号又 一次成功发射了气象实验卫星。长征 四号火箭共发射两次,均取得成功。
长征三号是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级火箭, 可以把1600公斤的有效载荷直接送 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三号充分继承了已有长征火箭的成熟技术,它的一、 二级发动机采用 长征二号丙的一、二级发动机,三级则采 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长征三号是我国 首次 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火箭。为了解决液氢/液氧发动机的 高空二次启动等技术难题,负责 火箭设计的中国运载火箭 技术研究院在正式发射前进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的反冲推力,使火箭前进。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四、现代火箭的特点
现代火箭的特点是
功率巨大,不仅可以在
高空飞行,而且可以飞
出大气层。多级火箭可
以作为星际航运的运载
工具。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在火箭的使用中采用多级火箭的好处是( D )
A、使火箭的总质量增大。
B、使火箭的体积变大,增大推力。 C、为了美观大方。 D、为了在一级火箭燃料用尽后,下一级火箭工作时把没 用的空壳脱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小,加快飞行速度。 2、当火箭由地面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过程中(B ) 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B、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
输送装置、燃烧室和
尾部喷口组成。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三、液体燃料火箭
输送系统按时按量地把 燃料和氧化剂输送到燃烧室 中,最初用电火花点燃,产 生高温、高压气体,随后进 入燃烧室内的燃料和氧化剂, 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已高,
从而可以自行燃烧。燃烧产
生的气体已很大的速度从喷 口喷出,同时对火箭产生很
C、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 燃料在燃烧时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从尾部喷口高速喷出,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 机身向前运动。 2、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空气喷气发动机:只携带燃料,需外界 Nhomakorabea气助燃,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学习目标 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一、火箭的原理
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它的燃料在燃 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 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 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由于它不需要像活塞、 曲轴那样的传动装置,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 大大的提高了机身的飞行速度。
飞行高度受限制。 火箭喷气发动机:携带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外界
空气助燃,飞行高度不受限制。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3、液体火箭的主要组成:
燃料箱 氧化剂箱 输送装置 燃烧室 尾部喷口
4、现代火箭的特点:功率巨大。 5、火箭中能量的转化:燃料的化学能燃烧时转化 为内能,推动火箭做功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二、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
火箭喷气发动机。前者只携带燃料,它需
要利用外界空气来助燃,飞行高度受一定
限制。后者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
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飞行高度
不受限制。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三、液体燃料火箭
现代的火箭使用 的燃料多为液体燃料。 液体燃料火箭主要由 燃料箱、氧化剂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