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设计+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10日月潭(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10 日月潭(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天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日月潭》。
教材的第4单元主要围绕自然景观展开,而《日月潭》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台湾省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课文以日月潭的名字由来为线索,描述了潭水的清澈、山峦的秀美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他们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描述,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日月潭的美景,并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体会到作者对台湾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以便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美丽。
同时,也会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学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日月潭的美丽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引出今天的课文。
2. 课文朗读:我会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3. 课文理解:我会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日月潭的美景。
5. 课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题目,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日月潭的美景。
6. 课后作业: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关于日月潭的美丽景色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课文的重点内容呈现出来,如日月潭的名字由来、潭水的清澈、山峦的秀美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关于日月潭的美丽景色的短文。
答案: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著名景点。
潭水清澈见底,山峦秀美,周围环境宁静。
晨曦中,太阳从山峦升起,潭水波光粼粼;夜晚,月亮倒映在潭水中,如同一枚银币。
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日月潭都展现着它独特的美丽。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10课《日月潭》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10课《日月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 加一加,减一减,变成新字再组词。
化+()=()见+()=()鹂-()=()秧-()=()2. 用“√”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仙境(jìnɡ jìn)环绕(rào nào)轻纱(shā sā)茂盛(shènɡ shèn)湖水(hú fú)乘客(kèɡè)3. 选词填空。
A.倒影B.倒映(1)天边的晨星隐隐约约地()在湖水中。
(2)湖面上,岸边垂柳的()清晰可见。
4. 仔细读句子,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清晨,太阳渐渐升起,万物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傍晚,太阳渐渐落下,夜色笼罩,万物变得模糊起来。
()——()()——()5. 把词语补充完整。
点点()()()()茂盛名()古()蒙蒙()()群()()绕山()水()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这段话描写了日月潭和的美景。
A.中午B. 下雨时C. 太阳高照时(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从这句话中我能看出日月潭的美景在雨中的特点是。
(3)请你根据这段话来夸一夸日月潭,吸引更多人去日月潭玩吧!二、同步阅读。
新疆天鹅湖新疆有一个天鹅湖。
它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湖连接而成的,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
天鹅湖畔,冰峰雪岭、青松翠柏、红花绿草倒映在碧蓝色的湖中,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每年3月到10月,是观赏天鹅最好的时节。
湖中,成群的天鹅嬉戏于碧水之中,远远望去,像点点白帆。
湖区的东侧有一座观鸟台,那里视野开阔,是首选的观景台。
游人只要登上那里,就能将天鹅湖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湖中天鹅的优雅姿态尽收眼底。
1. 短文有()个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日月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
它在哪里,是怎样一个地方?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然后用一句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答:日月潭是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提示: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读句训练。
注意停顿,注意强调“台湾省”、“大湖”。
投影:“日月潭”的简笔画。
教学字词:潭。
结合投影,重点理解字义。
潭,原来指深水池,深水坑,这里指的是湖。
教学字词:台湾省。
二、讲读课文,学习字词,理解句义1.讲读第二节。
①学习第一句话。
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投影:在“日月潭”的简笔画下,出示句子: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教学字词:岛。
先指名找出图中的“小岛”;再联系字形理解词义:岛是水中的高起的部分,像山,所以“岛”字里有个“山”;然后回到课文,结合投影,继续理解:日月潭中高起的部分,是岛;台湾是大海中高起的部分,也是岛。
观察图像,朗读句子,然后指图说出哪儿像圆圆的太阳,哪儿像弯弯的月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读句训练。
注意强调“圆圆”、“弯弯”、“太阳”、“月亮”、“日潭”、“月潭”等词。
②学习第二句话。
读读课文,看看图像,说说日月潭又像什么小岛又像什么?教学字词:玉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课时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日月潭》。
教材的第11课是关于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
这一课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以及周围环境的宜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其中的生词和短语。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对祖国宝岛台湾的自然风光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则是让学生们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朗读和生词短语的解释。
学生们需要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台湾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问他们是否知道台湾著名的景点——日月潭。
2. 课文朗读:我会朗读课文,让学生们注意听懂每一个字词,并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3. 生词短语解析:我会解释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让学生们理解其含义。
4. 课文理解: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课文的内容来回答,以检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5. 朗读练习: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其中的重点。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课文的《日月潭》,并标注其中的生词和短语。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朗读课文《日月潭》三遍,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答案:学生们应该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同时,我也会考虑如何拓展延伸,让学生们对台湾的自然风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我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日月潭》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详细内容涉及了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重点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得名由来以及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日月潭》。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 精讲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由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日月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台湾省日月潭(2)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3)得名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景色特点:清晨:薄雾、晨星、灯光、隐约、仙境;中午:阳光、湖水、清晰、展现、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
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壮达,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教案1教学目的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责任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并练习默读课文。
一、亮责任借助汉语拼音读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及它名字的由来。
二、落实责任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
2.指名读第一段问:日月潭在什么地方?理解词语:树木茂盛:树木长得又多又壮。
群山环绕:本课说日月潭周围都是山,潭水在群山怀抱之中。
名胜古迹: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地方。
古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3.默读第二段。
问: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提出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4.齐读第三段。
问:本段写什么时候的景色?(清晨)晨星:清晨还未隐去的星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第【1】篇〗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央、丽、展、现”4个生字。
2.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3.学会利用关键词背诵课文的方法,指导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第二—五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2.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日月潭湖水碧绿群山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2.复习文意:回想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介绍了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它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景色。
(板书:日月潭)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5自然段,结合关键词语,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
2.探究过程(1)学习第2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3.探究活动(1)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提取关键词。
预设1:这个自然段共有2句话。
预设2:第一句:湖水碧绿。
(出示日月潭的,理解“湖水碧绿”的意思)。
(板书: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
(板书:日潭、月潭)②思考:为什么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预设: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一面像圆圆的太阳,所以叫“日潭”,一面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③选出每一句的关键词,填写下面的表格:名字的来历第一句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引导:看表格中的关键词,回想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潭》人教(部编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日月潭》一文,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然风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二是发展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三是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四是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通过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举例: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解释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并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月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美丽的湖光山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月潭的基本概念、美丽景色和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自然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赞美自然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日月潭》一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日、月、潭、湖、山”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在于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并理解这些生字词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背诵课文第二至四 自然段。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第一课时1. 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 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目标 纱”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1.识字、写字。
重点 难点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教学 目标教具 二、识字解词。
1. 学生自读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W m m In g Sh Eg j i y 6gl i Zh 峦 Xi d n P I 湾 名 胜 迹 央丽 展 现披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胜 展”,前鼻音“展、现”, 后鼻音“名、胜、央”。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日月潭 环绕 周围 茂盛 童话 中央I 小岛隐约 轻纱 仙境游客吸引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生字词。
(3)识记生字:①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氵+胡”是“湖”, “月+生”是“胜”。
② 用“换一换”方法学习“绕一浇一烧”“纱一沙一吵”,“境一镜”。
③ 组词法识记:“湖、童、客”可以通过组词识记, 如“西湖、湖水、湖面、儿童、客人、客厅”。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 否正确。
②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导入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不少。
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板书课题:10日月潭)齐读课题。
2.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 多种形式读。
【设计意图:多元认 字,多种方法认读生 字、识记生字,把生字 的教学放在低年级语 文教学的首位。
】新课 教学 ()分 钟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课件出示4)日月潭被小岛分成哪两个部分?(北边是日潭,南边是月潭。
)本文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清晨、中午。
)(板书:清晨中午)三、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5)出示生字:湾名胜迹央丽展现披1. 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展、丽、披”并讲述:(板书:展丽披)(课件出示6) “丽、展、披”田字格课件“丽”:上下结构,首笔长横居上居中,盖住下部,下部左右两半分居竖中线两侧,顶部都在横中线上方,框内点笔在横中线下方。
“展”:半包围结构,“尸”从上、左包围,居上偏左;右下部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右端超出“尸” ,竖提在竖中线左方,捺撇略长。
“披”:左窄右宽,“扌”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皮” 的“乛” 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竖撇撇向“扌”下侧,“又” 的首笔横段在横中线,撇尖过竖中线,捺脚略低于撇尖。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领略了美丽的日月潭风光。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设计意图:难写字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规范学生的书写,提高书写水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mi IlgSh Pn g U j i Zh a n Xi a y ι n y ι n yu e yu e q U n Sh a n hu a n r a o( )( )( )(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书建议:(课件出示9)(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 边读边思考: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2.指名交流。
齐读、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日月潭风景很美。
) 你能找出文中的一句话,表达出你的这种感受吗? (课件出示10)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过渡:原来日月潭风景这么秀丽,让我们走进课文, 看看日月潭到底有多么美。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找出主要句子读一读。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1. (课件出示11)第一自然段。
读通课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读通顺、流利。
2. 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进行理解,读好句子。
(板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想象画面,你能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对“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的理解展现出来吗? 学生作简笔画,画出“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风景 图。
(课件出示12)拓展介绍名胜古迹:潭北山腰有座文 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
南面青龙山有 玄奘寺。
3. 提问: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1) 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 (课件出示13)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3)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新课教学() 分钟“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句)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弯弯的)这里把什么比作日潭?把什么比作月潭?(把太阳比作日潭,把月亮比作月潭。
)你可以想象日潭和月潭的样子来吗?简单画一画吧!小组内,一生复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其他学生作画。
小组内复述,教师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复述,选择复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全班同学复述好。
(二)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1.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
要求:流利、有感情。
(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朗读。
2.选择学生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板书: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说一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处?(课件出示14、15)日月潭清晨的图片和文字。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因为有雾,远处的景物又是倒映在水中,所以所有的美景都显得“隐隐约约的”。
(课件出示16、17)日月潭雨天的图片和文字。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和自身的知识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用作画的方式呈现出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引导学生感受雨天的美景,“朦胧”一词的意思和文 中的哪个句子意思相同?(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 像披上轻纱)。
请朗读出色的同学进行展示,引导全班读好。
(相机 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要读得轻柔;太阳 高照时要读得响亮、明朗。
)四、 整体朗读,日积月累。
1.日月潭的景色这么美,请你通过朗读把它介绍给大 家。
在音乐声中自由读文,可以自己读,或小组成员轮读、 齐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内进行赛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2•借助关键词语进行背诵。
(课件出示18)出示关键词语: 第二自然段:“湖水、中央、分成两半” 第三自然段:“薄雾、晨星、灯光、隐隐约约” 第四自然段:“中午、清晰、下雨、朦胧” 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根据图片,练习背诵。
3.找出课文里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读背背。
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住,存入“词语宝库”。
五、 实践活动。
(课件出示19)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讲给父 母听,可以找找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
10日月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课堂作业新设计1.()湖面上飘着薄薄的( )。
天边的()和山上的( ),( )地倒映在湖水中。
2.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 )在眼前<要是下起( ),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 )。
【设计意图:指导课文 的背诵有很多种方法, 提供关键词背诵,是一 个比填空稍难的方法,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 知水平。
】板书内容3.()环绕()古迹()灯光()茂盛山()水()蒙蒙()1.清晨雾晨星点点灯光隐隐约约2.展现蒙蒙细雨仙境3.群山名胜点点树木清秀细雨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
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
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
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
课文美的地方较多,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地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
不足之处:课堂在组织管理学生上面有些欠缺,今后的教学,应该多思考一下怎样既让课上得气氛活跃,又不至于太热闹。
【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一一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日月潭是台湾地区的一个大湖。
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吴壮达,原籍广东东莞,生于澳门。
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地理学系。
曾任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讲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史地系、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长白师范学院史地系、台湾地区立农学院、广西南宁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
1949年后,一直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并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台湾地区地理学会理事、广东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会顾问等。
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事业和地理学研究工作。
1985年8 月25日在广州病逝。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关于日月潭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对非常勤劳的夫妻。
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姐,他们以种植玉米为生。
有一天,他们正在田里工作着,忽然地动山摇,紧接着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怎么了?太阳不见了!”等了又等就是不见太阳的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