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中国质量新闻网2010-12-18 11:17:26编者按为了规范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并于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则涉及锅炉能效的4项测试方法,包括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评价,规则的实施将大力推进目前锅炉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
现将新规则的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参阅。
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工作,特制定本规则。
1.2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业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测试与评价:(1)额定压力小于3.8MPa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2)有机热载体锅炉。
本规则不适用于余热锅炉。
1.3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分类锅炉及其系统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和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评价。
1.4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见附件A。
1.5符号和单位本规则所用的符号和单位见附件B,没有注明的符号和单位按照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规定。
2 能效测试的基本要求2.1能效测试工作程序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编制测试大纲、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等。
2.1.1编制测试大纲测试工作开始前,测试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则的规定,结合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制订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编写工作应当由具有测试专业的专业人员承担。
测试大纲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测试任务、目的与要求;(2)根据测试的目的、炉型、燃料品种和辅机系统特点确定测量项目;(3)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4)人员组织与分工;(5)测试工作程序。
2.1.2锅炉及其系统测试前检查检查锅炉及其辅机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当予以排除。
对锅炉进行测试时,锅炉的介质(汽、水、有机热载体)、燃料、排渣(灰)、烟(风)道必须与其他锅炉相隔绝,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渣 ( ) 烟 ( ) 必 须 与 其 他 锅 炉 相 隔 当 符 合 精 度 要 求 ,在 检 定 和 校 准 的 有 灰 、 风 道
的 4项 测 试 方 法 , 包括 锅 炉 定 型 产
品 热 效 率 测试 、锅 炉运 行 工 况 热 效 率 详 细 测 试 、锅 炉运 行 工 况 热 效 率
简单 测 试 、 炉及 其 系统运 行 能 效 锅 评 价 , 则 的 实 施 将 大 力推 进 目前 规 锅 炉 节 能工 作 的 全 面展 开 。 将 新 现
的条件
( )锅炉 能够 在设 计工 况范 围 内 1 处于 安全 、热工 况稳定 的运 行状 态 ; ( )辅 机运 行正 常 ,系 统不 存在 2
跑 、 冒、滴 、漏 现象 ;
锅 炉 及 其 系 统 的 测 试 应 当 具 备
( )测试 期 间使用 同一 品种 和质 3 一
量 的燃料 ;
的 和要求 制订测 试大纲 。测 试大纲 编 试 和 取 样 工 作 ,并 且 记 录 相 关 测 试 数
写 工作应 当 由具 有测试 专业 的专 业人 据 。 员承 担 。测 试 大 纲 至 少 包 括 以 下 内容 : ( ) 测 试 任 务 、目的 与 要 求 ; 1
( )有 机 热载体锅 炉 。 2
3 锅炉定型产 品热效 率测试
锅 炉定 型产 品热效 率测 试是 为评
以下 条件 :
( 1) 锅 炉 在 额 定 参 数 下 处 于 安
G1工业锅炉司炉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

G1工业锅炉司炉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1、【多选题】《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规定:以下()采用正平衡法进行测试。
(ABC)A、手烧锅炉B、下饲式锅炉C、电加热锅炉D、燃气锅炉2、【多选题】《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规定:正式测试时间,对于()锅炉不少于0.5小时。
(BD)A、电加热B、液体燃料C、固体燃料D、气体燃料3、【多选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遵循()的原则。
(ABC)A、便民B、公开C、高效D、水平4、【多选题】下列叙述哪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CD)A、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能效计量监控与统计、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C、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
D、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5、【多选题】下列哪些措施可降低蒸汽锅炉用水量()。
(ABC)A、控制锅炉排污率B、回收冷凝水C、降低蒸汽湿度6、【多选题】下述有关防止锅炉超压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BCD)A、增加水位表数量B、防止安全阀失灵,定期对其进行手动排放试验C、保持锅炉负荷稳定,防止骤然降低负荷D、定期校验压力表,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压力表7、【多选题】人工除渣的缺点是()。
(CD)A、消耗水量大B、消耗能源多C、劳动强度大D、作业条件差8、【多选题】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下列哪项是外部检验的结论?()。
(ABC)A、符合要求B、不符合要求C、基本符合要求D、合格E、不合格9、【多选题】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C)A、锅炉设备分为四个级别B、锅炉设备分为三个级别C、A级锅炉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D、A级锅炉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3.8MPa的锅炉10、【多选题】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锅炉相应部位应当装设温度测点,测量温度。
G1工业锅炉司炉试题及答案(100题)

G1工业锅炉司炉试题及答案(100题)1、【多选题】《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规定:以下()采用正平衡法进行测试。
(ABC)A、手烧锅炉B、下饲式锅炉C、电加热锅炉D、燃气锅炉2、【多选题】下列各参数单位中,用于压力的单位如大气压力()等。
(AD)A、兆帕(MPa)B、兆焦耳(MJ)C、兆瓦(MW)D、千帕(KPa)3、【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排烟热损失增加()。
(AB)A、排烟温度升高B、排烟量增大C、排烟温度降低D、排烟量减少4、【多选题】中低压锅炉对流管束中,受热()。
(BC)A、弱的是上升管B、弱的是下降管C、强的是上升管D、强的是下降管5、【多选题】以下哪些是燃料油的喷雾燃烧阶段()(ABCD)A、雾化阶段B、蒸发阶段C、油气与空气的混合阶段D、着火燃烧阶段6、【多选题】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下列()种情况应当进行水压试验。
(ABC)A、检验人员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B、使用单位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C、因锅炉结构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距离上次水压试验时间达到3年D、距离上次水压试验时间达到6年7、【多选题】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制造单位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施工,不需要取得许可证。
()(BCD)A、改造任何锅炉B、安装本单位制造的整装锅炉C、安装本单位制造的组装锅炉D、改造本单位的任何锅炉E、改造任何整装锅炉8、【多选题】依据TSGG7002-2015《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下列()项是锅炉在停炉状态下的检验?(BC)A、外部检验B、内部检验C、水压试验9、【多选题】压力表常见的故障有()。
(ABC)A、指针不动B、指针回不到零位C、玻璃表面模糊有水珠出现D、三通旋塞接头漏气10、【多选题】固体燃料的成分有:碳、氢、氧、氮、硫、水分、灰分。
其中()为可燃元素。
(ABC)A、碳B、硫C、氢D、灰分E、水分F、氮11、【多选题】定期排污的要求有()(ABC)A、勤排B、少排C、均衡排D、每天至少排污1—2次12、【多选题】常温常压下,锅炉使用的燃料的物理状态可以为()。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精选

5 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5.5.4 散热损失q5 (1)锅炉实际运行出力不低于额定出力的75%时,散热损失可
按表5-4选取;
表5-4 锅炉额定出力下散热损失
t/ h
≤4
6
10 15 20
锅炉额定
出力
MW
≤2 .8
4.2
7.0
10. 5
14
35
≥6 5
29
≥4 6
散热损失 q5ed
% 2.9 2.4 1.7 1.5 1.3 1.1 0.8
时各1次(对于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 含量按测试数据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数值)。
5 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5.3.2 测试次数 1次
5.4 测试方法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采用反平衡法,相关测量
项目按照GB/T 10180-2019《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 程》要求的方法进行测量。
5 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定义:对在用工业锅炉进行主要参数的简单测试,用于快速判定锅 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
5.1 测试条件:同本规则4.2 5.2 测试项目 (1)排烟温度tpy,℃; (2)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3)排烟处CO含量,%(ppm); (4)入炉冷空气温度tlk,℃; (5)飞灰可燃物含量Cfh,%; (6)漏煤可燃物含量Clm,%; (7)炉渣可燃物含量Clz,%; (8)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kJ/kg;收到基灰分Aar,%; (9)测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5 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锅炉热平衡图
Q1
Q2
fh
Q3
Q4
Q5 Qr
Q6
HZ
Q4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1.0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七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质检特函〔2008〕264号文《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所有在用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逐台进行测试。
为了加强对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管理,规范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保证锅炉能效测试工作质量和测试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手工或机械燃烧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的锅炉。
有机热载体锅炉及以垃圾作燃料的锅炉可参照采用。
1.3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余热锅炉、核能锅炉。
2.0测试目的通过对锅炉热效率的测试,了解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以便企业找出问题,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3.0测试依据3.1《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 G0002-2010)3.2《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2010)3.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0-2003)3.4《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 15317-2009)3.5《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 17954-2007)3.6测试锅炉的相关设计资料:如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
4.0测试人员资格、职责和权限4.1 测试人员资格4.1.1承担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并有签字确认权的人员,必须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持有锅炉检验员以上资格证书。
4.1.2承担蒸汽品质化验、燃料工业分析和燃料元素分析人员,一般应持有相应项目证书或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担任。
4.1.3 未持有相应资格证人员,不能独立承担测试工作,但可在有资格人- 371 -员的指导下进行测试的相关工作。
4.2 测试人员职责4.2.1 必须认真学习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等,熟悉有关锅炉测试方面的技术法规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MT/T1000—2006《煤矿在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

2 1
煤 质 技 术
20 年 5 07 月
表 3 锅 炉 排 烟 温 度 合 格 指 标
2
9
式 中 ,a 过 量空 气 系 数 , ;0 为 % 为 烟 气 含 氧 量, %;C O为一 氧 化 碳 含 量 , ;R 为 三 原 子 气 % O 体 含量 , %;C 为 甲烷 气 体 含 量 , ;H H % 为 氢 气 含量, %。
5 2 2 监 测 时 间 :从 热 工 况 达 到 稳 定 状 态 开 始 , ..
监测 时间不 少 于 1h ,除需 化 验分 析 以 外的 测 试项 目每隔 1 n读数 记录 一次 ,取算术 平均 值 。 5mi 5 2 3 煤 质 分 析 化 验 按 G / 1 、G / 1 、 .. B T 2 2 B T 2 3 G 7 、G / 7 B 4 4 B T 4 6进行 。
5 节 能 监 测 方 法
5 1 监 测所 用仪 表 能满 足监 测 项 目的要 求 ,仪 表 . 必 须完 好 ,在 检定 周期 内 ,准 确度不 应低 于 2级 。
5 2 锅 炉热效 率 .
5 2 1 锅炉 的正平衡 效 率 按 G / 0 8 . . B T 1 1 0的 规 定 , 锅 炉监测 测试 在正常 生产 实际运 行工 况 下进 行 。
( / ) 1th 、小于 等 于 2 . 4 5Mw ( 5th 3 / )或额 定供 热
量大 于 2 5G / . J h的 以煤 、油 、气 为 燃 料 的 蒸 汽或
热水 锅炉 。
2 引用标 准
下列文 件 中的 条款通过 本标 准 的 引用成为 本标 准的条款 。凡 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 件 ,其随 后所 有的 修 改单 ( 不包 括勘 误的 内容 )或修订 版均 不适 用于 本 标准 ,然而 ,鼓励 根据本 标 准达成 协议 的各 方研 究 是否可 使用这 些文 件的最 新版 本 。凡是不 注 日期 的 引用文 件 ,其最 新版 本适 用于本 标 准 。 G / 1 煤 的工 业 分析方 法 B T2 2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细则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细则1.0概述本细则规定了测试工业锅炉出力、效率等热工性能的方法。
同时也满足了本单位的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的需要。
1.1锅炉效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得出。
一是正平衡法,亦称直接测量法或输入输出法,即直接测量锅炉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二是反平衡法,亦称间接测量法或热损失法,即测定锅炉各项热损失。
2.0范围本细则适用于GB1921-1980《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和GB3166-1982《热水锅炉参数系列》规定的范围内的各种锅炉。
3.0试验依据3.1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3.2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3.3ASME PTC 4-2007《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4GB1921-1980《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3.5GB3166-1982《热水锅炉参数系列》4.0试验条件和技术要求4.1锅炉热效率的测定4.1.1 测定锅炉效率应同时采用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
锅炉效率取正、反平衡法的平均值。
当锅炉出力(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大于或等于20t/h或14MW,用正平衡法测定有困难时,允许仅用反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手烧锅炉允许只用正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
4.1.2 本细则规定的锅炉效率,为不扣除自用蒸汽和辅机设备耗用动力折算热量的毛效率值。
但自用蒸汽量和辅机设备用动力应予记录,必要时可进行净效率计算。
锅炉出力的测定4.2.1 蒸汽锅炉的出力由折算蒸发量来确定,要扣除自用蒸气热量。
4.2.2 热水锅炉的出力由实测决定。
仪器设备的检验4.3.1 试验所使用的仪表均应在检定和标定的有效期内,并应具备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合格证或检定印记;试验前后应对所用仪表加以检查。
试验测量项目、使用仪器及测点说明4.4.1 燃料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发热量,液体燃料的密度、含水量,气体燃料组成成分,混合燃料组成。
4.4.2 燃料消耗量。
对于固定燃料,借用现场衡量器称重(测量误差±%);液体燃料可用称重法或在经标定过的油箱上测量其消耗量气体燃料或借用现场流量计;气体燃料可用现场气体流量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制造能效测试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2013年6月《水泥制造能效测试技术规程》编写组引言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要求,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技术规程。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目前国内水泥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成果和经验,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节能检测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技术规程。
本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测试范围,测试条件,技术要求,测试报告和附录。
本技术规程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材节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录1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测试范围 (4)4 测试条件 (5)5技术要求 (5)5.1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 (5)5.2粉磨系统能效测试 (7)5.3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 (9)5.4原燃料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 (11)5.5辅助生产系统能效测试 (12)6测试报告 (12)6.1对外出具测试报告的要求 (12)6.2测试报告内容 (12)附录A (14)附录B (15)附录C (17)附录D (19)附录E (21)水泥制造能效测试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泥制造过程能效测试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测试范围、测试条件、技术要求、测试报告。
本规程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及熟料制造的能效测试与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2565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T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16780 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21372 硅酸盐水泥熟料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851-2010 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6281-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B/T 26282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B/T 26567-2011水泥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邦德法)GB/T 27977-2011 水泥生产电能能效测试及计算方法GB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588-2010 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JC/T 543 烘干机热工测量方法与计算3测试范围测试范围见图1:图1 水泥制造能效测试范围4 测试条件水泥制造过程能效测试应满足以下条件:4.1生产企业根据GB/T 23331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同时按照GB/T 24851-2010的要求配备计量器具,并在能效测试前经过校验和校准,并备有记录。
4.2水泥生产线主机设备已通过性能考核并稳定运行30d以上。
4.3若水泥企业同一个厂区存在多条生产线时,每条生产线应单独进行能效测试。
4.4测试前应根据测试内容编制测试大纲,见附录A。
4.5现场测孔布置和开孔情况满足测试的要求。
4.6测试机构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能效测试前,水泥制造企业应提供相关基本情况表,详见附录B。
5技术要求5.1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5.1.1测试边界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边界为从生料库到熟料入熟料库止。
包括生料均化库、窑尾高温风机、预热分解系统、回转窑系统、熟料冷却机及废气处理系统;不包括用于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消耗的电量,采用废弃物作为替代原燃材料时,处理废弃物消耗的电量单独统计,见图2。
图2 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边界5.1.2测试要求5.1.2.1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时间应不少于72h,且应在正常稳定运行工况下进行。
5.1.2.2 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时过程控制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熟料烧成系统过程控制要求5.1.3测试内容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内容及测试频率见表2:5.1.4数据处理5.1.4.1 数据处理依据熟料烧成系统能效的测试和计算方法按照GB/T 26282、GB/T 26281的规定进行,熟料强度的测试按照GB/T 21372的规定进行,电能能效测试按照GB/T 27977的规定进行。
燃料消耗量根据煤粉喂煤秤累计值计算,喂煤秤校核方法见附录C。
熟料产量可通过生料计量秤累计值和生熟料折合比计算,生料计量秤校核方法见附录C,生熟料折合比计算方法见附录D。
熟料产量也可根据实物计量确定,方法见附录E。
5.1.4.2 数据认定根据每24小时的测试结果进行能效计算,3次24小时能效测试结果之间相差应不大于5%,同时热平衡计算和冷却机热平衡计算结果中其它支出项不应超过±3%,否则测试结果无效,应重新进行能效测试。
5.1.4.3 测试结果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参数按照GB/T 26281-2010附录A中表A.2-1~表A.2-7的内容以汇总表形式表示,物料平衡、热平衡和冷却机热平衡计算结果按照GB/T 26281-2010表1、表2和表4形式表示。
汇总表中可增加熟料烧成系统电耗、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和主要电动机运行状态判定结果。
5.2 粉磨系统能效测试5.2.1测试边界粉磨系统包括生料制备系统、煤粉制备系统和水泥制成系统。
煤粉制备系统能效测试边界为从原煤入煤磨到煤粉入煤粉仓的整个煤粉制备过程,见图3。
生料制备系统能效测试边界为从原料调配库底到生料入生料库的整个生料制备过程,见图4。
水泥制成系统能效测试边界为从水泥调配库底到水泥入水泥库的整个水泥制成过程,见图5。
图3 煤粉制备系统能效测试边界图4 生料制备系统能效测试边界图5 水泥制成系统能效测试边界5.2.2测试要求5.2.2.1测试期间,对煤粉制备系统和生料制备系统,入磨物料的种类不得改变;对水泥制成系统,混合材的种类和水泥的品种不得改变。
粉磨系统的能效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时间不小于8小时,测试期间不得停磨,否则此次能效测试无效并应重新开始能效测试。
5.2.2.2粉磨系统能效测试满足下表要求:表3 粉磨系统能效测试过程控制要求5.2.3测试内容粉磨系统能效测试内容及频次见表4:表4 粉磨系统能效测试内容及频率注:如水泥制成系统采用高效选粉机,宜测试选粉机的选粉效率。
5.2.4数据处理5.2.4.1 数据处理依据粉磨系统的测试和计算参照GB/T 26282-2010和GB/T 26281-2010的规定进行,电能能效测试按照GB/T 27977-2011的规定进行,水泥原料易磨性的测试按照GB/T 26567-2011的规定进行;煤的可磨性指数测试按照GB/T 2565的规定进行;水泥强度的测试按照GB/T 17671的规定进行,水泥比表面积的测试按照GB/T 8074的规定进行,水泥细度的测试按照GB/T 1345的规定进行。
5.2.4.2 数据认定根据各粉磨系统的测试期间的测试结果进行能效计算,各次的能效测试结果之间相差应不大于5%,否则测试结果无效,应重新进行能效测试。
5.2.4.3 测试结果粉磨系统能效测试参数参考GB/T 26281-2010附录A中表A.2-1~表A.2-7的内容以汇总表形式表示。
测试结果包括各点风量、粉尘浓度、粉磨系统电耗、主要用电设备电能能效,还应包括入磨物料的物性、成分测试结果等参数。
5.3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5.3.1测试边界从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锅炉进口至汽轮机及冷却塔的整个余热发电系统,见图6。
5.3.2测试要求5.3.2.1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应与熟料烧成系统能效测试同步进行。
测试时间应不少于72小时,且应在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和余热发电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工况下进行,即测试期间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产量和余热发电系统发电量波动幅度不超过测试期间平均值的±5%,测试期间不允许停窑和停余热发电系统。
否则此次能效测试无效并应重新开始能效测试。
5.3.2.2 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时熟料烧成系统过程控制应满足表1 的要求。
5.3.3 测试内容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内容及测试频率见表5:表5 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内容及频次5.3.4数据处理5.3.4.1 数据处理依据余热发电系统热工参数的测试按照GB/T 26282-2010的规定进行,水泥窑低温废气纯余热发电系统热效率的计算按照GB50588-2010的规定进行。
5.3.4.2 数据认定根据每24小时的测试结果进行能效计算,3次24小时能效测试结果之间相差应不大于5%,否则测试结果无效,应重新进行能效测试。
5.3.4.3 测试结果余热发电系统能效测试参数参考GB/T 26281-2010附录A中表A.2-1~表A.2-7的内容以汇总表形式表示。
5.4原燃料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5.4.1测试边界从原燃材料进厂至原燃材料经过预处理后入储存库的整个原燃料预处理过程,包括原料破碎、预均化、烘干及输送。
5.4.2测试要求5.4.2.1在整条生产线运行的情况下,统计的时间宜超过30天。
5.4.2.2预处理系统在生产线烧成系统和各粉磨系统正常运行的工况下运行。
5.4.2.3如果对烘干机系统进行能效测试,现场条件应满足测试的要求。
5.4.3测试内容原燃料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内容见表6:表6 原燃料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内容如果原燃料预处理过程采用回转烘干机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机系统能效测试内容按照JC/T 543的规定进行。
5.4.4数据处理5.4.4.1 数据处理依据预处理系统电耗主要以水泥企业统计为主,对原料破碎和预均化系统,主要统计生产线正常运行情况下电耗及对应的熟料产量,预处理系统电耗折算至每吨熟料基准。
烘干机系统的热工测试与计算方法按照JC/T 543的规定进行。
5.4.4.2原燃料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结果原燃料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结果主要为预处理系统电耗,如果有烘干机系统,还应包括烘干机系统热效率。
预处理系统能效测试参数以系统内各电力室、变压器及高压设备的电量消耗量列表表示。
对烘干机系统,能效测试参数以汇总表形式表示。
5.5辅助生产系统能效测试5.5.1测试边界水泥或熟料生产线辅助生产系统,包括空压机、水泵房、厂区照明、中控室、化验室、机修车间等。
5.5.2测试要求5.5.2.1在整条生产线运行的情况下,统计的时间宜超过30d。
5.5.2.2辅助生产系统在生产线烧成系统和各粉磨系统正常运行的工况下运行。
5.5.3测试内容辅助生产系统主要测试电能能效,并折算至熟料或水泥的单位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