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田艳丽
第七单元信息窗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感知。
3.针对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困难,设计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掌握计算公式。
3.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通过拓展题目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设计一道拓展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现长方体的相对面是相等的,相对棱是相等的;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
(3)教师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享中共同成长。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七 信息窗1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二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我们之前学过的图形有哪些?课堂导入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新知探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长方体有哪些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棱:顶点:面面和面相交的线段棱和棱的交点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后面下面后面左面下面长方体有6个面。
6个面都是长方形。
4个面是长方形,上面右面前面右面左面前面上面后面下面后面左面下面长方体有6个面。
6个面都是长方形。
4个面是长方形,上面右面前面右面左面前面上面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左侧与右侧的面相等。
上面与下面的面相等。
前面与后面的面相等。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棱有哪些特征?12长方体有条棱。
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顶点有哪些特征?长方体有个顶点。
8我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它们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大小相等。
长方体有8个顶点。
长方体有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 个面。
3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宽高长宽高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长方体的摆放方式有关,一般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作长,较短的一条棱叫作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作高。
左、右面不变,上、下、前、后面变小前、后面不变,上、下、左、右面变小上、下面不变,前、后、左、右面变小长减小宽减小高减小正方体有哪些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比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联系。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比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比 左面右面完全相同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面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数
长方体有6个面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特殊: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看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青岛版
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
时看到( 3)个面。
五年级下册数学 《信息窗一优秀PPT(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 认识) 》 青岛版
五年级下数学 《信息窗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青岛版PPT课件(83张)

√
×
×
√
当“长=宽=高”时
长、宽、高都相 等的长方体叫正方 体,也叫立方体。
棱 长
棱长
棱长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借助手中的学具,同桌互相研究交流。
名 称数
量
面
形状
哪些面完 全相同
棱
顶 点
数 哪些棱长 数 量 度相等 量
正
方 体
6个
正方形
每个面都 12条
完全相同
所有的棱 的长度都 相等
8个
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联系。
围成长方体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叫做
长方体的“面”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
(léng) 棱
面
面
面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借助手中的学具,同桌互相研究交流。
面 同一个长方体摆放的方式不同,长宽高也不相同。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面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不同点 借助手中的学具,同桌互相研究交流。 (1)原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数
长方体有6个面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特殊: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看
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
时看到( 3)个面。
比
比
量
条 竖 直 的 棱 长 度 相 等
量
量
量
量
量
量
量 按照长度可以分成3组
4条斜着的棱长度相等
结论: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信息窗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面
形状
条数 棱 顶点
长度
个数
8个
8个
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 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面的特点:
上下两个面相同
面的特点:
左右两个面相同
面的特点:
结论:长方 体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前后两个面相同
棱的特点:
长方体共有12条棱。
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4条棱的 长度相等。
顶点的特点
长方体共有8个顶点。
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 到几个面?
高 宽
长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 的长、宽、高。
正方体有哪些特点?
正方体共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
面的特点:
上下两个面相同
面的特点: 正方体共有6个面,6个面完全相同
左右两个面相同
面的特点:
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操作要求: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想一 想,自主研究长方体的特点,并完成表格。
名称 个数 长方体 6个 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 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 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可 能有8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6 个面完全 相同。 12条 12条棱长 度相等
前面:5×3=15(平方米)
右面:3×0.5=1.5(平方米)
=34(米) 答:至少需要34
米铝条。
下面:5×0.5=2.5(平方米)
答:前面是15平方米、右面是 1.5平方米、下面是2.5平方米。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第一信息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它们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能够识别和绘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展开图、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图形——立体图形。
你们知道什么是立体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
三、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1.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展开图是如何得到的?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将它们的表面展开后得到的。
展开图的每个面都对应着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面。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够识别和绘制它们的展开图。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吗?它们的展开图是怎样的?二、深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1.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展开图是如何得到的?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将它们的表面展开后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