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知识常识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精品)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精品)

(二)帝王的号
• 1、谥号
• 贬抑类: 炀、厉、灵、幽等。如“好内远礼
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杀戮无辜曰厉”。 • 同情类:有哀、怀、愍、悼等。如“恭仁短折 曰哀”。 • 谥号按理应该是死者生前业绩和品德之概括, 但实际上选用谥号出于统治者的需要,往往与 事实不符合,甚至完全是虚伪的。
(二)帝王的号
(二)主要朝代和国号名称的由来举例
• • • • • • •
晋:司马炎曾封晋王。 隋:杨坚父杨忠,爵封隋国公。 唐:李渊袭爵唐国公。 宋:赵匡凰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宋州。 元:忽必烈采用 《易经》“大哉乾元”句意。 明:元末红巾军起义领袖称明王。 清:努尔哈赤国号大金,皇太极更名大清。
二、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与帝王的号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 • • • 一、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一)几种主要由来形式 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如“商、周、秦”。 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如“汉”,刘邦从汉中起兵 战胜项羽,建立西汉。 • 3、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如“辽”,即契丹语 “镔铁”。 • 4、根据封爵定国名,如“隋”(杨坚曾封隋王)、 唐 (李渊袭爵唐国公)。 • 5、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如“陈”(南朝陈霸先建 • 6、以社会上流行的口号定国名,如“明”(“弥勒 降世,明王出世”)。
• 3、尊号
• 也称“徽号”。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 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称尊号。 如称刘邦为“高皇帝”、称叶赫那拉氏 为“慈禧”,另外如“太上皇”、“皇 称
• 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乾隆皇帝全称 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 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 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
二、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与帝王的号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历史常识是指一个具备一般教育水平的人应知应会的关于历史方面的普通知识,它不同于历史方面的专业性知识,是不需要专门的研究即可获取的知识。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知识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历史知识常识一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司母戊大方鼎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中国历史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常识汇总中国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汇总中国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当时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等先后出现。

这些古代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二、夏、商与西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纪录的王朝,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商朝继夏朝之后,商汤建立了商朝。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是纣王,他暴虐无道,最终被周武王姬发推翻。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王朝,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时期的政治剧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相争不断,孔子的儒家学说开始形成。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百家争鸣,各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四、秦朝和汉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文字文字统一的标准。

汉朝是秦朝灭亡后的第一个王朝,刘邦成为了汉朝的第一位皇帝。

汉朝的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汉朝对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三国鼎立,分别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三国时期发生了一系列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的兴起,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六、隋唐时期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辉煌时期。

隋朝始于隋文帝杨坚,终于隋炀帝杨广。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和唐高宗是唐朝的两位伟大皇帝。

唐朝的疆域辽阔,文化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交往日益频繁。

七、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盛世,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元朝是蒙古族的建立的王朝,元朝时期中国统一了蒙古、中国和西亚等地。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秦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建 万里长城(400)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灭亡。
3、汉
西汉: (前202年至25年) 楚汉战争(前206年至前202年)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 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西汉) 汉武帝统治时期: 思想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 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军事家:卫青、霍去病 理财家:桑弘羊 音乐家:李延年 政治活动家:张骞
4、科学著作
[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 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元]郭守敬《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六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 作,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家,始称“皇帝”。
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 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2、皇族、皇戚称谓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
“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 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 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商在公元前1600年 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 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中国历史常识整理

中国历史常识整理

中国历史常识整理历史常识常应用于一些考试或问答类的节目或游戏,用于测试对方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常识,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常识(一)元、明、清时期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

元政府为管理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省区的规模。

明朝(1368年-1644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

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大规模民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建立的政权。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政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辖,司法、监察互相制约,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各部。

清朝(1616年-1912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

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

清朝君主专制政治达到了顶峰;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命于皇帝;实行严酷的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常识(二)隋唐、两宋时期隋唐,公元581年到907年,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时期。

隋朝,公元581年建立。

隋唐时期,继续实行并改进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隋文帝创立《开皇律》,律法不再像南北朝时那么残酷。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二、皇族成员的称谓 太上皇: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尊 称。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 定继承人,又称“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 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 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 清代自皇太极时起皇帝的女儿称为“公 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 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 “和硕公主”,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 格”。 驸马: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二、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要求
1、夏商周时期当时的主要官职一般都是世袭的。
2、战国时期除国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自荐游说。 3、汉代的官吏主要从高官子弟和士人中选拔。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 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二)科举制度 1、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同意 考试,通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制度,又称 “开科取士”。 2、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考试的种类有常举、制举两种。 3、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命题 考试。
3、公元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 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 帝”,于是便将“皇”和“帝”连接在 一起称为“皇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皇帝的称号 1、谥号是指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 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的评定褒 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属于褒扬的 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 成等,属于贬斥的有炀、厉、灵、幽等。

行测考试:中国历史常识100条

行测考试:中国历史常识100条

行测考试:中国历史常识100条1、中国境内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距今约70多万年。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距今20万年前的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是人类第一次取得的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最早的骨针,出土的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商朝所处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

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一、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重要的经典。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学》、《庸》都是从《礼记》中独立出来的);“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二、儒家十三经“十三经”是在南宋时期最终确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

“十三经”包含《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三、天干地支“天干”用于天文历法,将天干地支搭配后,用于记年、月、日、时刻,循环周期为60年,称一甲子。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四、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个学术流派的总称,其中流传广泛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五、八卦始见于《周易》,每一卦代表一种自然物质,分别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六、三皇五帝“三皇”和“五帝”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秦始皇时期并称为皇帝“三皇”:庖牺氏(伏羲)、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七、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儒家礼教中重要的道德标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五伦八德“五伦”是儒家所标榜的五种人与人之间最为基本的关系以及相关的道德规范。

分别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九、家谱家谱又称族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袭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

十、六艺六艺有两种说法,其一指的《诗》、《书》、《礼》、《易》、《春秋》、《乐》;其二,古代儒家所推崇的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知识
【四书】《论语》《中庸》【五经】《诗经》《周易》《大学》《孟子》
《礼记》《尚书》《春秋》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宋书》、《南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巍书》、《周书》、
《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引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书》、《辽书》、《金书》、《元书》、《明书》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
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二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谷】稻、黍、稷、麦、豆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矶石、慈石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
艮〖山〗、兑〖沼〗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巧姐李纨妙玉秦可卿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容妇德妇言妇行
二十四孝卧冰求鲤怀橘遗亲芦衣顺母尝粪忧心百里负米亲尝汤药埋儿奉母刻木事亲涤亲溺器卖身葬父拾葚异器涌泉跃鲤扇枕温衾鹿乳奉亲弃官寻母扼虎救父恣蚊饱血乳姑不怠孝感动天啮指痛心闻雷泣墓哭竹生笋戏彩娱亲行佣供母
【中国古代市民】士农工商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婵王昭君杨玉环
【中国古代四大妖姬】妹喜妲己褒姒骊姬
【中国古代女诗人】蔡文姬薛涛李冶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