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 850《管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考研入学考试
北京化工大学850管理学2016年考研复习指南

北京化工大学2015管理学考研复习指南第一篇:概述(一)复习目标管理学专业课的比较多,所以采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专业课复习,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时间、利用好时间。
建议考生在10月份左右看书,看书的同时要进行记忆,首先对课本内容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以便了解课程知识点的多少,其次,专业课的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复习,“阅读法”和“位置法”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阅读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几遍,也基本就可以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
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得很全面。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很少有照搬书本上的答案,大部分的题都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分析总结,所以对书上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对考试时的发挥很有帮助。
“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
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
在这之后就是要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
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地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
这样无论是考查重点知识还是一些较偏概念,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
(二)复习方法1 课本是复习的重点:这样文科类的考试,课本是重中之重,基本上所有的考试知识点都是来自于课本,历年的管理学考试试题验证了这一点,基本上所有的题目都可以归到参考书目的章节知识点,有很多题目就可以再课本上找到原题或者原话,就算需要发挥的,也仅仅是在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稍有扩展,或者一些知识点的综合而已。
所以课本是重点,把课本的内容看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拿到120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2 笔记、复习提纲是复习课本的参考要千方百计的复习提纲或者笔记,看看什么重点,什么是难点或者自己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这是最好的,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另外最重要的事参考99年到09年的题目,把它们一一归到每一个提纲的知识点下面,然后认真弄清楚是来自哪部分的知识点,而且有重点地加以分析。
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850管理学考研模拟试题

共 2 页 第 1 页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科目代码 850 科目名称 管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非正式组织如下说法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非正式组织既可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产生消极影响B.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于可以提供员工在正式组织中很难得到的心理需要满足C.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有不利的影响,应该取缔D.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的一个方面在于非正式组织的压力有时会造成组织创新的惰性。
2.下列关于正式和非正式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 A .既然有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就不应让正式组织存在B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能存在合作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 .既然有正式组织,就不应该存在非正式组织D .在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忽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3.根据Y 理论,你认为持此理论观点的管理者在为下属制定计划时,会倾向于哪一类计划( )A.战略计划B.具体计划 D.综合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4.企业计划从上到下可分成多个层次,通常越高层次目标就越具有以下特点( ) A.定性和定量结合 B.趋向于定性C.模糊而不可控D.具体而可控5.许多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通常采用的是直线制形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所具有最大优点是( )A.能够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B.加强了横向联系,能够提高专业人才与专用设备的利用率。
C.每个下级能够得到多个上级的工作指导,管理工作深入细致。
D.命令统一,指挥灵活,决策迅速,管理效率较高。
6.事业部制的主要不足在于( )A.不利于调动下层的积极性B.不利于灵活调整经营策略C.不利于事业部之间的市场竞争D.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7.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组织中的广泛运用,组织结构将有可能变得( ) A. 扁平 B. 高耸 C. 高度集权化 D. 不能定论 8.国内不少企业集团,管理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虽然时常有精简的措施和计划,但收效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当领导的不愿为组织承担责任B. 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C. 机构臃肿,责权不明D. 领导能力不行9.某服装公司对于儿童服装、男装和女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生产和销售,请问该公司是按什麽方式划分组织部门的( )A. 不同产品B. 企业职能C. 顾客特点D. 不同地区 10.有人说“委员会是由不情愿的人挑选不合格的人组成的,所做的是不必要的事”,请作出评价( )A. 确“如此,委员会只是高层管理人员所作的民主姿态B. 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多是折衷产物,无参考价值C. 委员会能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对上述评价不敢苟同D. 以上都对二 、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单一经营战略的优点在于( )。
复试《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了解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中外早期管理的思想,控制基本的管理理论。
2、道德与社会责任:了解道德及道德的相关概念,了解影响管理者道德素的因素,了解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3、信息获取:了解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它们的互相关系,理解信息系统的要素及其开辟步骤,了解有关的信息技术。
4、决策: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和根据,控制决策的类型,了解决策的理论和决策的过程,知道决策的主意。
5、计划和计划工作:了解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计划的类型,控制计划的编制过程。
6、计划的组织实施: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过程,了解目标的性质,理解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
7、组织设计: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原则,以及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了解组织部门化的相关内容,了解组织层级化,通过组织设计为决策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发明条件。
8、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过程及人员配备原则,控制员工招聘的标准,来源和主意,了解绩效评估的定义,作用,程序与主意9、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和类型,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容,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了解组织变革中的阻力、压力及其管理,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0、领导概论:了解领导的内涵,理解领导者的类型,理解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了解领导行为论与情景论。
11、鼓励:了解鼓励的涵义与对象,理解X理论与Y理论,了解鼓励的内容理论,了解鼓励的过程理论,了解鼓励的强化理论。
第 1 页/共 2 页12、交流:了解交流及其过程,理解组织间和组织中的交流,了解有效交流的障碍和有效交流的实现。
13、控制与控制过程:了解控制的含义及须要性,了解基本的控制理论,理解控制的类型,理解控制过程,控制有效控制的基本主意。
14、控制主意:了解预算控制;了解生产控制;了解其他的比率分析、审计控制、盈亏控制以及网络控制等主意。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50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A.条件反射试验 B.霍桑试验 C.铁锹实验 D.工厂照明试验 【答案】B 【解析】霍桑实验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得出了人是社会 人的结论。
7.科学管理理论之父为( )。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答案】A 【解析】科学家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是美国古典管理学 家,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国 古典管理理论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了管理五项职能,即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是德国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与法约尔·泰勒并称西方古典管理理 论的三位先驱。乔治·艾顿·梅奥(George Elton Myao)是原籍澳大利亚 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6.组织理论之父是指( )。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答案】B 【解析】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德国人,被称为组
织理论之父,与法约尔、泰勒并称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科学 家泰罗(rederick Winslow Taylor)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 的主要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了管理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乔治·艾顿·梅奥(George Elton Myao)是原籍澳大利 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9.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答案】D 【解析】乔治·艾顿·梅奥(George Ehon Myao)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 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他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三个 结论:① 人是社会人;② 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存在着非 正式组织;③ 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 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这三条结论构成了早期人际关系学说的主 要内容,也是后期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北京化工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生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后果自负!)考试科目代码:850考试科目:管理学一、判断题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部门划分的目的在于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
3.进行人员配备,寻找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要追求尽善尽美()。
4.对薪金、地位等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强烈的管理愿望的基础,是发挥全部管理才能的前提()。
5.主管人员下达的命令越一致,领导与被领导者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1.按地区划分部门的优点有()。
A.有利于改善地区的协调B.有利于改善地区之间的协调C.有利于培养全面管理人才;D.有利于取得地区经营的经济效益E.有利于加强主管部门的控制2.现代的观点认为,人员配备要包括()。
A.选人B.评人C.育人D.使用人E.留住人3.有效的管理幅度设计的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A.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B.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情况C.下属人员的空间分布状况D.组织变革的速度E.信息沟通的情况4.上下级关系的数量增加就能()。
A.增加管理宽度B.增加管理层次C.减少管理宽度D.减少管理层次E.对管理层次和管理宽度没有什么影响5.有效的授权必须掌握的原则是()。
A.重要性原则B.适度原则C.责权一致原则D.级差授权原则6.计划按其所涉及综合性程度,可分为()。
A.战略计划B.战术计划C.上层计划D.中层计划E.基层计划7.一般来说,越是组织的下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
A.战略型B.经验型C.常规型D.肯定型E.风险型8.主观决策法的特点是()。
A.方法灵便B.易产生主观型C.缺乏严格论证D.易于一般于部所接受E.适合于非常规决策9.目标管理自身的缺点有()。
A.目标管理理论尚未普及宣传B.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C.目标一般是短期的,而与长期目标脱节D.不灵活E.完成结果不易评价10.下列哪些属于计划工作的原理()。
北京化工大学850管理学2016年考研复习指南

北京化工大学2015管理学考研复习指南第一篇:概述(一)复习目标管理学专业课的比较多,所以采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专业课复习,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时间、利用好时间。
建议考生在10月份左右看书,看书的同时要进行记忆,首先对课本内容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以便了解课程知识点的多少,其次,专业课的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复习,“阅读法”和“位置法”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阅读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几遍,也基本就可以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
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得很全面。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很少有照搬书本上的答案,大部分的题都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分析总结,所以对书上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对考试时的发挥很有帮助。
“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
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
在这之后就是要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
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地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
这样无论是考查重点知识还是一些较偏概念,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
(二)复习方法1 课本是复习的重点:这样文科类的考试,课本是重中之重,基本上所有的考试知识点都是来自于课本,历年的管理学考试试题验证了这一点,基本上所有的题目都可以归到参考书目的章节知识点,有很多题目就可以再课本上找到原题或者原话,就算需要发挥的,也仅仅是在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稍有扩展,或者一些知识点的综合而已。
所以课本是重点,把课本的内容看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拿到120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2 笔记、复习提纲是复习课本的参考要千方百计的复习提纲或者笔记,看看什么重点,什么是难点或者自己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这是最好的,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另外最重要的事参考99年到09年的题目,把它们一一归到每一个提纲的知识点下面,然后认真弄清楚是来自哪部分的知识点,而且有重点地加以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 850管理学试题(样题) 硕士研究生考研样题

北京化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样题)注意事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或圆珠笔,用红色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要素的管理学家是()A.泰罗B.巴纳德C.孔茨D.法约尔2.管理宽度按算数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将以()A.等比级数增加B.等比级数减少C.几何级数增加D.几何级数减少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有( )A.5项B.6项C.10项D.14项4.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联络,整个组织就越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这是指()A 目标协调原理B 激励原理C 沟通联络原理D 命令一致原理5.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社交需要6.管理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着的(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财的关系C.人与信息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7.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 )A.法律手段B.经济手段C.行政手段D.思想教育手段8.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B.以监督控制为中心C.以岗位设置为中心D.以人员编制为中心9.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 )A.人事选拔B.人事监督C.人员培训D.人员考评10.确定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是( )A.战术决策B.战略决策C.常规决策D.非常规决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德尔菲法的要点是( )A.背靠背地征询意见B.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归纳C.要忠实于专家们的回答D.沟通反馈意见E.给专家们物质与精神奖励2.下列因素中属于增大管理幅度的有( )A.适当的授权B.受过良好训练的下属C.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D.考核制度较健全E.事前有良好的计划3.下列因素中属于缩小管理幅度的有( )A.适当的授权B.主管人员能力较强C.面对问题比较复杂D.所属人员接触的是新方法、新技术E.事前有良好的计划4.X理论的部分基本要点是( )A.多数人十分勤奋B.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C.多数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D.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金钱地位E.多数人愿意负责5.满足建立预算制度的先决条件是( )A.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的组织机构B.拟定完善的组织政策C.建立有效记录D.建立有关预算项目的预测制度E.决定预算的期限和分类6.“顾客是上帝”,忠诚顾客的数量以及顾客的忠诚程度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得失。
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有机化学是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做好考试准备, 特制定此大纲供考生参考。
本大纲分为理论与实验两部分内容, 均为考生应掌握之基本内容。
80%以上的试题内容均在此大纲范围之内, 但不严格局限于此大纲。
考生在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反应及其机理的基础上, 更应进一步灵活掌握各种官能团的转化, 以及其中涉及的立体化学, 能够立体和选择性地合成简单有机物, 能够运用所学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和光谱(NMR、IR、UV-Vis和MS)对未知简单有机物进行结构推断, 或对有机混合物进行分离。
糖、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虽非考查重点, 但考生亦应对这方面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实验部分占考试分数的10%左右, 用书面方式重点考察考生的实验技能。
参考书目:理论部分参考书:1. 鲁崇贤.杜红.主编.有机化.(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袁履.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邢其.裴伟.徐瑞.裴坚.有机化.(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美]福尔哈特(V ollhardt.K.P.),[美]肖尔(Schore,N.E.)著;戴立信,席振峰,王梅.等译.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实验部分参考书:5. 柯以.主编.大学化学实.(第一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第一部分理论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1-1 库仑力、离子键、共价健和八电子规则1-2 路易斯结构式和共振式1-3 原子轨道的量子描述1-4 分子轨道与共价键1-5 杂化轨道理论1-6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分子式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2-1 直链、支链和环烷烃的结构2-2 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2-3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4 燃烧热与环烷烃的环张力2-5 围绕单键旋转所产生的构象及其势能图2-6 乙烷和取代乙烷的构象: 纽曼投影式2-7 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2-8 构象转化和简单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2-9 酸碱理论的发展史第三章自由基卤代反应制备卤代烃3-1 自由基与烷烃中的键能3-2 烷基自由基的结构: 超共轭作用3-3 石油裂解3-4 甲烷的卤代反应: 自由基链式反应3-5 高级烷烃的卤代反应: 反应活性与选择性3-6 氟氯烷与同温层的臭氧空洞第四章立体化学4-1 手性分子与光学活性4-2 绝对构型: R-S 顺序规则4-3 菲舍尔投影式4-4 多手性中心分子和非对映立体异构体4-5 内消旋化合物和不含手性中心的手性分子4-6 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4-7 对映异构体的拆分第五章卤代烃的反应5-1 卤代烃的命名5-2 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5-3 卤代烃的双分子亲核取代(SN2)反应5-4 卤代烃的单分子取代反应(SN1)和单分子消除(E1)反应5-5 卤代烃的双分子消除(E2)反应和共轭碱消除(E1cb)反应5-6 卤代烃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第六章醇6-1 醇的命名6-2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6-3 醇的酸性和碱性6-4 醇的工业制备方法6-5 从卤代烃制醇6-6 从醛和酮制备醇: 羟基与醛和酮的氧化-还原关系6-7 利用格式试剂和锂试剂合成醇6-8 醇与强碱的反应: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烷氧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6-9 醇与强酸的反应: 烷基氧鎓离子在醇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中的作用6-10 碳正离子的重排反应6-11 醇的有机酯和无机酯的制备和应用第七章醚7-1 醚的命名与物理性质7-2 威廉姆森法制备醚7-3 醇缩合法制备醚7-4 醚的反应7-5 从2-氯醇制备环氧化合物7-6 环氧的酸式开环和碱式开环反应第八章烯烃8-1 烯烃的命名8-2 烯烃双键的结构和键8-3 烯烃的物理性质8-4 烯烃与不饱和度8-5 烯烃的稳定性与氢化热8-6 卤代烃消除制备烯烃8-7 醇脱水制备烯烃8-8 C=C双键加氢反应的热力学8-9 烯烃的催化氢化反应8-10 卤代烃对C=C双键亲电加成反应8-11 烯烃水合制备醇8-12 卤素对C=C双键的反式加成8-13 C=C双键的羟基化汞化-硼氢化还原反应8-14 C=C双键的硼氢化-氧化反应8-15 C=C双键的过氧酸环氧化反应8-16 C=C双键顺式氧化制备邻二醇8-17 C=C双键的臭氧化-还原反应8-18 烯烃的齐聚和聚合反应第九章炔烃9-1 炔烃的命名9-2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9-3 炔烃的核磁和红外光谱9-4 C C三键的稳定性9-5 邻二卤代烃双消除制备炔烃9-6 从端炔烃制备炔烃9-7 炔烃的还原9-8 对C C三键的马氏加成9-9 对C C三键的反马氏加成9-10 烯基氯和铜锂试剂第十章非芳香性的离域共轭体系10-1 烯丙基自由基、正离子和负离子: p-共轭作用10-2 烯丙位的自由基卤代反应10-3 烯丙基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控制作用10-4 烯丙基金属有机试剂的制备与应用10-5 共轭二烯化合物10-6 对共轭二烯的亲电进攻10-7 多于两个键的离域共轭体系10-8 Diels-Alder反应10-9 电环化反应10-10 共轭二烯聚合制橡胶第十一章芳香化合物11-1 芳香化合物的命名11-2 苯环的结构及其芳香性11-3 苯环的核磁、红外和紫外光谱11-4 稠环芳香化合物11-5 休克尔规则和带电荷的芳香化合物11-6 苯环的亲电卤代反应11-7 苯环的硝化和磺化反应11-8 付-克烷基化反应和付-克酰基化反应11-9 苯上取代基对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诱导与共轭作用11-10 多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选择性11-11 稠环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11-12 苄位的氧化与还原11-13 苯酚的命名与性质11-14 苯酚的合成: 亲核芳香取代反应11-15 苯酚的反应11-16 克来森重排和可普重排11-17 苯酚的氧化成醌11-18 重氮盐的合成与桑德迈尔反应11-19 重氮盐对苯环的亲电进攻: 重氮偶合反应第十二章醛和酮12-1 醛和酮的命名12-2 醛和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其NMR、IR和UV光谱12-3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12-4 醛和酮的水合反应12-5 半缩醛(酮)和缩醛(酮)12-6 缩醛(酮)对羰基的保护作用12-7 氨和胺对醛(酮)羰基的加成12-8 HCN对醛(酮)羰基的加成12-9 叶立德与维提希反应12-10 拜耳-维利格氧化反应12-11 吐仑试剂和菲林试剂12-12 醛和酮的酸性: 烯醇和烯酮12-13 酮式与烯醇式的平衡12-14 醛(酮)-位的卤化反应12-15 醛(酮)-位的烷基化反应12-16羟醛缩合反应12-17 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12-18 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反应12-19 ,-不饱和醛、酮的制备12-20 对,-不饱和醛、酮的1,2加成和1,4共轭加成反应12-21 迈克尔加成反应与罗宾逊关环反应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3-1 羧酸的命名13-2 羧酸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3-3 羧酸的NMR和IR光谱13-4 羧酸的酸性和碱性13-5 羧酸的工业合成方法13-6 羧酸的实验室合成方法13-7 羧基碳上的反应: 加成-消除机理13-8 羧酸衍生物酰氯、酸酐、酯、酰胺的制备13-9 Hell-Volhard-Zelinsky 反应制备-卤代羧酸13-10 酰氯、酸酐、酯和酰胺的相对反应活性、结构和光谱13-11 酰氯、酸酐、酯和酰胺的化学13-12 霍夫曼降低反应13-13 克来森缩合反应和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15-14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5-15 酰基负离子等价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十四章胺14-1 胺的命名14-2 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4-3 胺基的光谱14-4 胺的酸性和碱性14-5 氨烷基化制备胺14-6 还原胺化反应用于胺的合成14-7 从酰胺合成胺14-8 季铵盐的消除: 霍夫曼降解反应14-9 曼尼希反应: 从三个有机片段合成胺14-10 胺的亚硝化反应: 亚硝胺和重氮盐14-11 重氮甲烷、卡宾和环丙烷的合成14-12 胺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十五章碳水化合物化学15-1 碳水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5-2 糖的环式构型15-3 简单糖的异头物: 葡萄糖的变旋现象15-4 糖氧化成糖酸15-5 糖的高碘酸氧化反应15-6 还原糖成糖醇15-7 糖羰基与胺和肼的缩合反应15-8 糖的酯、醚和糖苷衍生物15-9 糖的逐步升级与降解15-10 醛糖相对构型的确定15-11 自然界中的二糖与多糖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16-1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16-2 非芳香的杂环化合物16-3 芳香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16-4 吡啶的结构、合成和反应16-5 喹啉与异喹啉的结构、合成和反应第十七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17-1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7-2 氨基酸的合成17-3 旋光纯的氨基酸的合成17-4 多肽与蛋白质17-5 多肽的测序17-6 多肽的合成17-7 Merrifield多肽固相合成17-8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7-9 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7-10 聚合酶链反应与DNA鉴定第十八章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18-1 核磁共振原理18-2 核磁共振氢谱18-3 氢的化学位移18-4 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18-5 1H NMR中的积分18-6 相邻氢的互相影响: 自旋-自旋裂分与偶合常数18-7 核磁共振碳谱18-8 红外光谱的原理和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18-9 紫外光谱的原理和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18-10 质谱的原理和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普通蒸馏了解普通蒸馏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掌握普通蒸馏的仪器选择和操作过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如:仪器的选择、安装、拆卸等实验二重结晶了解常用固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掌握重结晶法精制固体有机物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结晶的操作过程, 包括溶剂的选择、热饱和溶液的配制、脱色及减压过滤等操作;掌握用水、有机溶剂重结晶有机物的操作方法实验三沸点和熔点的测定了解沸点和熔点的概念、测定方法以及测定沸点和熔点的意义;学会用提勒管测定液体的沸点和固体的熔点;学会用熔点测定仪测定固体的熔点实验四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物中乙醇的含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解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会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学会用色谱工作站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了解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会红外光谱仪的操作规程;掌握红外光谱分析中各种制样的方法;了解通过查阅文献用红外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方法实验五环己烯的制备及定性鉴定了解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在酸催化下醇分子内脱水制备烯烃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并掌握分馏柱的使用原理及应用范围;初步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应用范围和保养方法;掌握液体有机物干燥方法以及干燥剂的选择原则实验六1-溴丁烷的合成及结构鉴定了解卤代烃的制备方法;了解醇与溴化钠-硫酸反应制备溴代烷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磁力搅拌、回流、气体吸收装置等的应用和操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反应中的现象变化、详细记录并加以解释实验七己二酸的合成及结构鉴定了解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方法和操作;掌握固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掌握在合成过程中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实验八乙醚的制备及含量测定了解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由乙醇制乙醚的主反应和副反应;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及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掌握低沸点、易燃有机化合物的蒸馏操作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操作实验九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合成及结构分析了解相转移催化由二氯碳烯与环己烯反应制备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方法和原理;熟练使用机械搅拌操作实验十肉桂酸的制备及结构鉴定了解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初步学会减压蒸馏仪器安装及操作;了解Perkin反应制备芳基取代的α, β-不饱和酸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应用, 初步学会水蒸气蒸馏的仪器安装和操作;初步学会无水条件下的实验操作实验十一乙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和含量测定了解羧酸酯常用的制备方法;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进一步掌握红外光谱仪的使用;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实验十二苯亚甲基丙酮的合成及结构鉴定通过实验了解克莱森-施密特反应制备芳香族α, β-不饱和醛酮的方法;掌握电动搅拌、减压蒸馏等操作;掌握红外光谱仪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职能,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实务,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并掌握管理的概念与基本职能;
2.了解并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3.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
4.熟悉管理的道德与责任,能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通过案例进行相关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新成果及管理实践的新经验。
三、考试的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笔试,可以使用无字典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掌握管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熟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了解管理阶段的划分,了解早期管理理论的内容,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代表人物,掌握行为管理学派的内容及其代表人物,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3章决策与计划
了解什么是决策以及决策的方法,掌握战略管理要点和SWOT分析法,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和形式,熟悉计划工作过程与基本原理,掌握分解目标和制定项目计划。
第4章激励
了解激励的概念及激励过程,掌握基本激励理论的内容,熟悉激励的运用方法。
第5章组织工作
了解什么是组织、组织工作的含义、内容、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掌握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第6章人力资源管理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过程,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组织,学习人员招聘工作的过程与意义,了解员工培训的流程与方法。
第7章领导职能
了解领导的性质和作用,熟悉领导应具备的素质,掌握领导权力,了解领导理论和人性假设理论,理解和比较分权、集权、授权,了解领导权威和领导方式。
第8章沟通
了解沟通的过程、概念及作用,了解沟通的类型,熟悉沟通的方法,掌握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
第9章控制职能
了解控制职能的性质、过程与组成要素,了解基本的控制类型,了解一些控制实务。
第10章比较管理
了解比较管理的产生背景,了解比较管理中的各种理论,掌握美国管理的模式、特点和文化背景,掌握日本管理的模式、特点和文化背景,掌握中国管理的模式、特点和文化背景,理解亚洲“四小龙”的模式和特点。
五、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全部为解答题。
六、主要参考书
张英奎,孙军.现代管理学(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