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强烈推荐】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种。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属直根,主侧根分别不明显的根属须根。
4、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在茎内有向上运输水分的导管和向下运输养料的筛管。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也可以保持植物相对恒定的体温。
10、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去描述。
2、每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它的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也会出现差别。
3、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
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腐食动物。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
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
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演变来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7、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科学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

科学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 科学课程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对于四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复习,我们需要回顾和巩固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复习内容:
1. 植物的生长条件 - 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物质来生长。 -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土壤中的矿物质,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2. 动物的分类 - 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 例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3. 物质的三态变化 -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例如,水可以是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
4. 简单机械原理 - 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作用点。 - 例如,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但需要更长的距离。
5. 地球和月球的运动 -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形成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它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产生了月相。
6.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 例如,镜子反射光线,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像。 7. 力和运动的关系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包括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8.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 例如,化学能可以转换为热能和光能。
9. 科学探究方法 -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10. 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时,学生应该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验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手册

小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手册前言本复手册旨在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科学上册的知识进行复和巩固。
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并完成相应的练,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手册包括以下内容:物质与能量、生物世界、地球与宇宙、科学实验。
希望本手册能够成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科学的有益辅助工具。
物质与能量知识点1: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特性。
- 物体的硬度、透明度和导电性等特性。
知识点2:能量与变化- 能量的来源:太阳能、电能、动能等。
- 热能的传递:导热、辐射、对流。
- 物质的变化:溶解、融化、凝固、汽化、凝华等。
生物世界知识点1:动物世界- 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 动物的生长、繁殖和生活性。
知识点2:植物世界- 不同种类的植物:树木、草本植物、花卉等。
- 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和传播方式。
地球与宇宙知识点1:地球- 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知识点2:天体-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点。
- 星座的概念和观察方法。
科学实验实验1:物质的溶解-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实验材料:纸盒、开水、盐、糖等。
- 实验步骤:加入不同物质到开水中搅拌并观察。
实验2:能量的传递-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展示能量的传递过程。
- 实验材料:铁丝、蜡烛、针等。
- 实验步骤:将一个蜡烛点燃,用铁丝将火焰传递给另一根蜡烛。
结语本复习手册涵盖了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并提供了相关实验。
希望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祝愿大家在科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课件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与色彩、电与磁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生命、空气、声音、光、电与磁等基本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2. 复习:回顾各章节知识点,梳理知识体系。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各章节和关键词。
2. 重要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
3. 学生易错点、易混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分类,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简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3)解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描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5)阐述电与磁的关系。
(6)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答案:(1)动物、植物、微生物。
特点:动物具有运动能力、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微生物具有分解作用。
(2)呼吸作用:生物体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声音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传播:通过空气、水等介质传播。
(4)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遇到光滑表面,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5)电与磁的关系: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也可以影响电流。
(6)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一周。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全册整理复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全册整理复习1. 动物世界- 动物的生活性和特征- 栖息地和食物性- 行动方式和身体特征- 哺乳动物- 门牙、犬齿、臼齿的特征- 不同哺乳动物的特点- 鸟类- 羽毛和翅膀的作用- 不同鸟类的特点和性- 爬行动物- 不同爬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水生动物- 不同水生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2. 植物的奇妙世界- 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不同种类的种子和特征- 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 开花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生长需要- 光、水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 根、茎、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作用3. 天气和季节- 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风和雪等天气现象- 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和气候变化- 天气和人类的影响- 天气对人类生活、农业和交通的影响4. 物质与变化- 物质的属性和分类-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物质的可溶性和燃烧性等属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溶解和凝固等变化- 不同物质的酸碱性和氧化性等性质- 环境对物质的影响- 温度、光线和湿度对物质的影响{...}这份文档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的内容,包括动物世界、植物的奇妙世界、天气和季节以及物质与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小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包

小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包
目录
1. 知识点梳理
2. 重要概念回顾
3. 练题目集
4. 实践活动建议
1. 知识点梳理
在这份复资料包中,我们梳理了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
2. 重要概念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科学上册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
- 自然界的变化与规律
- 物体的各种属性和变化
- 植物的生活和生长
- 动物的生活和性
- 地球与太阳系
- 环境与保护等
3. 练题目集
为了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练题目。
这些题
目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并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不同类型。
学生们可以通过做这些题目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实践活动建议
为了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实践经验,我们提供了一些实践活动建议。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观察、实验和探索自然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希望这份复资料包能够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他们的科学能力。
祝学生们取得好成绩!。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156页PPT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共35页文档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直根和须根。 4、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
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
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10、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去描述。
2、每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它的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其身体
结构也会出现差别。
3、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
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
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腐食动物。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
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
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演变来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7、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的,蝙蝠
的翅膀是皮质的。
8、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9、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10、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11、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 捕杀等。可
以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第三单元 声音
1、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着,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5、声音是通过振动的传递而传播的。
6、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7、声音变大的方法: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_话筒、喇叭等、缩短声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8、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包括: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9、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2)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影响人的神
经系统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10、减少噪音的办法有⑴从噪音的产生、噪音的传播、噪音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防治⑵
加强宣传、杜绝噪音源⑶利用法律武器、控制噪音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
1、信息是指人们与外界沟通时自己所感知的某种事物的样子。
2、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 电报、电话、
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3、了解一种写密信的方法用米汤在纸上写字字迹干后用碘酒在白纸上涂抹能现出字迹。
4、利用标志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标志具有会意、醒目、美观、简洁等特点。
5、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的专利权。
6、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 “莫尔斯电码”由字符或数字与 电码符号构成。
7、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 ” 读做“滴” “—” 读做“哒”。
8、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9、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 1和断开0来传递信息的。
10、专用电话号码不可随意乱拨。报警110,急救120火警119电话查询114
11、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有1导致了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2 娱乐方式的改变3网
上购物4远程控制5方便了查询。
12、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传输速度快、传播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保密性强、功能多等。
13、使用互联网时注意1合理控制使用时间2控制使用范围3 提高警惕4不要随意去网吧。
14、为什么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
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5单元水的变化
1、沸腾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把水加热到100℃时,水里会冒出大量气泡并且不停
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2、在常温下水会变成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3、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4、加快蒸发的方法1提高温度2提高风速3扩大蒸发面积。
5、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6、水蒸气遇冷后变成小水珠,小水珠飘散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露。
7、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变成的。水——→冰
8、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所以实验室可以用冰盐混合的方法来造冰。
9、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而结成的小冰晶。
10、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冰。
11、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是江、河、湖、海及地面上的水,每时每刻都在蒸着,变成水蒸
气跑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在随风飘动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当它们大到空
气托不住的时候以雨、雪等方式飘落下来。降到地面上的雨、雪水。有的又变成水蒸气飞散
到了空中,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江、河、湖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
海洋。水就这样在 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第6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搜集信息的方法有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 电脑、书籍
等获取第二手资料。通过不同方法获取的资料其可信度是有区别的。
2、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3、搜集资料时注意,首先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搜集与我们研究主
题有关的资料并及时记录。
4、搜集关于恐龙资料的步骤是提出问题—题——搜集研究——整理记录——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