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5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课后练习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同步测试(包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同步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8绥化1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2.(2018乐山21.)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A.上古亚非文明 B.中古阿拉伯国家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3.2019深圳21 .)如图所示,公元 2 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国达到最大的国家是()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罗马帝国4.(2018山西10.)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5.(2018青岛32.)“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6.(2019南京15.)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7.(2019益阳23 .)公元前46年,他制定的一套新的历法奠定了今天广泛采用的公历的基础。
这里的“他”指的是()A.丕平B.屋大维C.恺撤D.査理大帝8.(2019内江 10.)古希腊文明翻开了欧洲文明史的第一页,古罗马历史则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
下列有关古希腊、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B.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C.盲诗人格列高利编著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D.公元前4世纪,伯里克利建立了横跨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9.(2019乐山18 .)下面是一次初三历史知识竞赛题中对某个国家的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识点+练习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基础梳理:一、罗马城邦1.兴起: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统治措施: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元老院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③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主要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③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1.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衰落: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灭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预习检测:1.古罗马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
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509年C.公元前27年D.公元476年2.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
人教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古代罗马》练习题 川教版

第5课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
与北非强国迦太基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战争是A. 古巴比伦王国B. 罗马共和国C. 亚历山大帝国D. 古希腊城邦2.有人说,罗马共和国是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下列与这一观点相符的史实是A. 耶稣诞生B. 布匿战争C. 丕平献土D. 大化改新3.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A.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B.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C. 东罗马帝国的分裂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4.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A. 亚历山大帝国B. 罗马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土耳其帝国5.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
他是A. 汉尼拔B. 凯撒C. 屋大维D. 伯利克里6.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A. 斯巴达B. 巴比伦C. 罗马D. 雅典7.观察下图,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8.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A. 恺撒夺取政权B. 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C. 恺撒被刺D.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9.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①《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②《雅典政治制度》③《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0.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被刺杀”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 希腊文明的繁荣B. 罗马共和国的辛酸C. 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11.1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A. AB. BC. CD. D12.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指定的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13.下列关于古代罗马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盛行奴隶制②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③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执政官是最重要的官职④发动了对地中海东部的战争,结束了这一地区的混乱状态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4.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如下这样描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应该是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A. 古印度B. 古巴比伦C. 古埃及D. 古罗马帝国15.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①凯撒独裁统治②布匿战争③罗马共和国的建立④罗马帝国的建立A. ③②①④B. ③④②①C. ④②③①D. ④③②①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2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有学者说: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
这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D.侧重维护平民利益2.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
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拜占庭帝国3. 西欧奴隶社会终结的标志是()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B.法兰克王国的建立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4.右下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
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阿拉伯5. 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
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
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6.“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天的( )A.西班牙B.意大利C.德国D.法国7.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B.元老院C.陪审法庭D.五百人会议8.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思想观念②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③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④是古代欧洲文明的见证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D.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10.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在布匿战争中,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A.希腊和波斯B.罗马和土耳其C.英国和法国D.迦太基和罗马11.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案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繁荣灿烂的文化。
希腊的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高的成就。
罗马人的法学、建筑成就也很突出。
本课主要介绍建筑艺术和公历的诞生,让大家初步认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成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
2.知道罗马公历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希腊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希腊罗马优秀的文明成果,感曼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魅力。
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继承古希腊罗马人求知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罗马建议艺术的特点和公历的产生。
教学难点:归纳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帕特农神庙和罗马斗兽场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两个建筑吗?学生回答。
教师:这两个是希腊罗马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风格与中国截然不同。
它们代表了古希腊罗马辉煌的文化历史,今天我们一起学起古希腊罗马文化。
【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一)宏伟的古代建筑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20、21页,回答一下问题:1、古代希腊罗马有什么标志性建筑?2、归纳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并对比两者有何异同?学生谈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在雅典的一座小山上,希腊人建造的雅典卫城被称为希腊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这里有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庙一帕特农神庙。
庙中的雅典娜雕像高12米,全身用黄金和象牙镶嵌。
帕特农神庙周围环以柱廊,东西两面各有廊柱8根,南北两面各有17根。
柱身有凹槽设计,粗犷中透出细腻。
神庙建在陡峭的山冈之上,可俯瞰大海。
在天空和大海之间,神庙展现了雄伟和谐典雅之美。
雅典卫城在希波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
战后在伯里克利领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帕特农神庙的重建。
帕特农意为贞女,是指雅典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基础知识】知识点1罗马城邦1.兴起: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____________兴起。
2.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________。
(1)政治制度(2)法制建设: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成文法《____________》,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了________半岛,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______________的霸主。
4.衰落:公元前73年,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的奴隶制,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知识点2罗马帝国1.建立: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________年,罗马帝国建立。
2.发展:2世纪,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________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3罗马帝国的衰亡1.背景(1)内部: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2)外部:375年,__________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2.分裂: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达标练习】1.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
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五百人议事会议B.平民大会C.公民大会D.元老院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重要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汉谟拉比法典》D.万民法3.罗马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凯撒发动起义B.斯巴达克发动起义C.屋大维发动起义D.亚历山大发动起义4.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其中“凯撒”是()A.雅典将军B.古罗马终身独裁官C.埃及旅行家D.佛教神职人员5.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选择题1.太原市期末测试题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A.希腊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B.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C.希腊人渴求知识,勇于探究D.希腊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别2.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检测卷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马可·波罗行纪》D.《神曲》3.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A.体育场B.神庙C.宫廷D.水利4.罗马建筑庄严、厚重,其风格影响深远。
下列建筑属于古罗马建筑的是()A BC D5.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老子、孔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
“那里”是()A.古希腊B.古代埃及C.古罗马D.古代印度6.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的希腊哲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里特7.汾阳市东关中学期中测试题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8.为了解决历法应用过程中的严重误差,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A.太阳历B.太阴历C.儒略历D.农历9.吕梁市离石挺亮中学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第⼆单元古代欧洲⽂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共和国建⽴于公元前509年,这⼀时间⼤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2.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A.执政官⼿⾥B.保民官⼿⾥C.元⽼院⼿⾥D.公民⼤会⼿⾥3.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权⼒机关是()A.公民⼤会B.五百⼈议事会C.元⽼院D.执⾏官4.在罗马,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决议的机构是()A.五百⼈议事会B.公民⼤会C.独裁官D.保民官5.《⼗⼆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分,超过的,处⾼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
”“对于⾃⼰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是⼀部成⽂法典C.抑制⼯商业经济的发展D.对平民利益具有⼀定的保护6.罗马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先后进⾏了三次布匿战争,最后战胜了()A.利⽐亚B.突尼斯C.埃及D.迦太基7.某电视拍摄中⼼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饰演罗马帝国开创者的演员上场试镜,这位剧中⼈物是()A.屋⼤维B.斯巴达克8.在罗马历史的演变中有很多“节点”,印证了古罗马的历史印迹。
其中,帝国北部的⽇⽿曼⼈废黜了最后⼀位西罗马君主,西罗马帝国灭亡,它标志着西欧奴⾪制度的结束。
这⼀历史“节点”发⽣于()A.公元前27年B.公元前509年C.395年D.476年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铜表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必须严格使⽤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材料⼆《⼗⼆铜表法》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甚⾄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
材料三没有东西⽐皇帝陛下更⾼贵和更神圣。
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
奴⾪和⾪农必须⽆条件地服从主⼈,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和⾪农必须严加惩治。
(1)材料⼀、材料⼆说明了《⼗⼆铜表法》的哪些特点?(2)有⼈在分析完《⼗⼆铜表法》后认为其颁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
第5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1.(教材素材改编题)坐落在希腊雅典西南一座海拔一百五十多米的小山上,在最高处、最负盛名的建筑是( B )
A.圆形大剧场
B.帕特农神庙
C.伊瑞克提翁神庙
D.万神殿
2.图像资料在证史研史中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像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 )
A.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B.古代日本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3.雅典的卫城,希腊的眼睛,尘世间每一个旅行者精神与理想的栖息地。
到此旅游的人将领略到( C )
①雅典娜女神的风貌②粗犷而细腻的建筑③拱门式的建筑④雄伟和谐的艺术之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核心素养题)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帕特农神庙。
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之权。
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
据此可以说明( B )
①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②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③伯里克利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④重建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雅典帕特农神庙与罗马万神殿在建筑特色方面的相同点不包括( C )
A.外观宏伟壮丽,内饰精致华美
B.都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C.都采用穹顶样式
D.集中体现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
6.“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曾几何时,它便战胜了周围一些民族的入侵,并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国家,把罗马的道路铺向了全世界。
这些,当然与罗马军队英勇作战密不可分,对古罗马帝国来说确实当之无愧。
因此被视为古罗马象征的建筑是( D )
A.雅典卫城
B.帕特农神庙
C.万神殿
D.大斗兽场
7.你坐上旅游车后,导游说:“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游览的古建筑,是惟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建筑,被称为罗马的‘另一象征’,也是罗马穹顶建筑技术的最高代表。
”“另一象征”指( D ) A.大斗兽场 B.帕特农神庙
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D.万神殿
8.(易错易混题)右面建筑被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属于古希腊的典型建筑
B.属于古罗马的典型建筑
C.在里边可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
D.可以看表演海战的场面
9.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
16世纪,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意大利学者的帮助下对其加以改革,史称格里高利历。
格里高利历就是( B )
A.回历
B.公历
C.俄历
D.佛历
10.下列对公历叙述正确的是( C )
A.是恺撒颁布的
B.是格里高利十三世制定的
C.是在儒略历基础上改革而来的
D.于公元前46年推行
11.(分析探究题)下表是部分采用格里高利历的时间和国家、地区情况。
——据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
时间标准化》整理请回答:
从上述表格中可得到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
答案:格里高利历的推广有一个历史过程;虽然格里高利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可靠的日历系统。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远处眺望,卫城建筑群宏伟壮观;建筑群体重点突出,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宏伟壮观,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
由于各个建筑体量大小对比恰当,造型处理恰到好处,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达到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组成统一和谐的效果。
加上在建筑布局的安排上巧妙地利用地形,使得每一景物都各有其最佳透视的角度,这样观察者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都可以看到较为丰富完美的建筑艺术形象。
材料二建立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斗兽场坐落在埃斯奎利尼山上,是罗马的标志性建筑。
……罗马斗兽场气势非凡,就其规模和科学合理的设计,足以与现代的体育场相比。
尽管
经历了世事沧桑,斗兽场留下的是一个残存的遗址,但我们仍然能从这片遗址上看到当年斗兽场的繁华,感受到两千年以来保护这片遗址的艰辛和良苦用心。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罗马》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卫城的特点。
建造此城的宗教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斗兽场是如何把希腊和罗马的艺术融合为一体的?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1)宏伟壮观、重点突出、体量大小对比恰当、造型处理恰到好处、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供奉雅典娜女神。
(2)把希腊柱式建筑与罗马拱门建筑技术结合起来;庄严、厚重,讲求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