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概述 视器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感官-视器

LASIK的原理是在 角膜上130-160um (1um为1/1000毫 米)处做一个瓣, 相当于一个在角膜 上的凹透镜,通过 改变角膜基质的曲 率,以达到矫正近 视的目的。
LASIK致命的缺点是什么呢?
• 我们知道,正常的角膜足能抵挡的住眼内 压对于角膜的压力。而由于LASIK切削的是 角膜组织,切削后的角膜组织无法抵挡得 住眼内压对于角膜的压力,因而角膜会逐 渐变尖,最终形成圆锥角膜,圆锥角膜的 最终结果就是角膜移植,否则使视力永远丧 失。
二、眼球内容物
1、房水及房水循环
睫状体生成房水 眼后房 前房角
晶状体
玻璃体
瞳孔
眼前房
巩膜静脉窦 功 能
眼静脉
巩膜静脉窦
屈光 营养角膜、晶状体 维持眼压
睫状体
2、晶状体 3、玻璃体
晶状体的调节
视远物
视近物
正视
近视
远视
人工晶体植入
三、眼附器 1、眼睑 2、结膜 3、泪器 4、眼球外肌 5、眶脂体和眶筋膜
• 光刺激视感受器细胞 产生超极化电位 双极细胞去极化或超 极化神经节细胞产 生动作电位频率增加 或减少中枢
只有神经节细胞能 产生动作电位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 双极细胞 → 节细胞 →视神经 → 视交叉 → 视束 →(主要)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距状 沟周围的皮质(枕叶视区) →视觉
视觉的产生?
声波传入内耳途径 气导 骨导
功能
正常声波传导 主要途径
正常声波传导中 作用甚微
传导性 耳聋 感音性 耳聋
减弱
增强
减弱
减弱
二 、 内 耳 ( 耳 蜗 ) 功 能
(一)结构
螺旋器结构
(二)内耳感音功能
【系统解剖学-题库】_7-第四篇 感觉器_653

14.眼球的描述不.正.确.的. A.屈光装置能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量 B.脉络膜有吸收眼球内分散光线的作用 C.房水对角膜和晶状体有营养作用 D.眼球纤维膜的前部有屈光作用 E.玻璃体有支持视网膜的作用
15.无.屈.光.作.用.是. A.玻璃体 B.角膜 C.房水 D.虹膜 E.以上都不是
16.晶状体位于
7.泪腺 A.位于眼眶上壁内侧的泪腺窝内 B.为产生泪液的器官 C.产生的泪液经排泄小管流入结膜上穹 D.受面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 E.受舌咽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
8.上斜肌 A.起自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 B.位于内直肌与上直肌之间 C.其细腱通过滑车转向后外方 D.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E.受滑车神经支配
9.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发生混浊,临床上称为“白内障” B.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俗称“老花眼” C.房水循环受阻导致“青光眼” D.玻璃体混浊,引起“飞纹症” E.睑板腺排泄管受阻导致“麦粒肿”
12.视神经盘 A.位于眼球后极的内侧 B.位于黄斑的内侧 C.为节细胞轴突汇聚处,即视神经起始处 D.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经此出入 E.该处视神经纤维最集中,故视力最敏锐
13.晶状体 A.不含血管和神经 B.为透明的胶状物质 C.以睫状小带连于脉络膜的前部 D.无弹性 E.以上都不正确
四、问答题 (一)简答题 1.感受器和感觉器在概念上有何区别。感受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2.房水的产生、房水循环途径及生理意义。 3. 晶状体的形态与功能。 4. 视近物与视远物时晶状体的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5. 泪液的产生与排泄途径。 6.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发起、行程与分支、分布。
4
4.眼的屈光系统包括 A.房水 B.虹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 E.角膜
5.睫状体 A.有肌纤维止于虹膜,参与瞳孔的调节 B.有肌纤维止于晶状体,参与屈光调节 C.产生房水 D.为眼球壁中膜的前份 E.其前部有睫状突,后部有睫状环
15.无.屈.光.作.用.是. A.玻璃体 B.角膜 C.房水 D.虹膜 E.以上都不是
16.晶状体位于
7.泪腺 A.位于眼眶上壁内侧的泪腺窝内 B.为产生泪液的器官 C.产生的泪液经排泄小管流入结膜上穹 D.受面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 E.受舌咽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
8.上斜肌 A.起自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 B.位于内直肌与上直肌之间 C.其细腱通过滑车转向后外方 D.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E.受滑车神经支配
9.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发生混浊,临床上称为“白内障” B.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俗称“老花眼” C.房水循环受阻导致“青光眼” D.玻璃体混浊,引起“飞纹症” E.睑板腺排泄管受阻导致“麦粒肿”
12.视神经盘 A.位于眼球后极的内侧 B.位于黄斑的内侧 C.为节细胞轴突汇聚处,即视神经起始处 D.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经此出入 E.该处视神经纤维最集中,故视力最敏锐
13.晶状体 A.不含血管和神经 B.为透明的胶状物质 C.以睫状小带连于脉络膜的前部 D.无弹性 E.以上都不正确
四、问答题 (一)简答题 1.感受器和感觉器在概念上有何区别。感受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2.房水的产生、房水循环途径及生理意义。 3. 晶状体的形态与功能。 4. 视近物与视远物时晶状体的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5. 泪液的产生与排泄途径。 6.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发起、行程与分支、分布。
4
4.眼的屈光系统包括 A.房水 B.虹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 E.角膜
5.睫状体 A.有肌纤维止于虹膜,参与瞳孔的调节 B.有肌纤维止于晶状体,参与屈光调节 C.产生房水 D.为眼球壁中膜的前份 E.其前部有睫状突,后部有睫状环
感觉器概述及视器和位听器(陈通2010-5)

向前、下、外。 鼓膜在活体呈银白色,有光泽, 状似浅漏斗状,凹面向外,中心向 内凹陷,称鼓膜脐(相当于锤骨柄
末端附着处)。
由鼓膜脐沿锤骨柄向上,鼓膜
分别向前、后形成两个皱襞,在
两个皱襞间,鼓膜上1/4的三角形 区域薄而松弛,为松驰部,活体 呈淡红色。 鼓膜下3/4固定于鼓膜环沟内,
坚实紧张,称紧张部,活体呈灰
外半规管:水平位者;
(1)耳蜗:由蜗轴(蜗顶 和蜗底间锥体形的骨松质) 和环绕蜗轴外周的蜗螺旋管 (中空的骨密质管道)构成。 蜗顶朝向前外, 蜗底朝向内耳道底。
蜗螺旋管内自蜗轴伸出一螺旋形的骨板,称骨螺 旋板,其游离缘至蜗螺旋管外侧壁有前庭膜及基底
膜附着,将蜗螺旋管分为向蜗顶的前庭阶、向蜗底
的鼓阶和中间的膜蜗管。 基底膜至蜗顶附着于骨 螺旋板钩外侧缘和蜗轴,
减低屈度,矫正近视。
(2)巩膜:占外膜后5/6,
呈乳白色,不透明。厚而坚
韧,对眼球有良好的保护作 用。在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 质内有巩膜静脉窦(房水流出 的通道)。 巩膜前部,露于眼裂的部 份,正常呈乳白色。老年
人可因脂肪沉着而略呈黄色。
2.中膜(血管膜):富含血
管及色素细胞。 (1)虹膜:位于中膜最前部,呈 圆盘形,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虹膜将角膜与晶状体间的间隙
嗅、味、视、听和平衡的感受器。
根据所在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分三类:
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 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痛、温度、光、 声等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
环境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压力(颈动脉窦)、渗透
压、温度、离子及化合物浓度等。
泪囊前面有睑内侧韧带和眼轮匝
肌睑部的纤维通过,当眼轮匝肌收 缩时,可牵引睑内侧韧带,扩大泪 囊,使囊内产生负压,促使泪液流 入泪囊。
末端附着处)。
由鼓膜脐沿锤骨柄向上,鼓膜
分别向前、后形成两个皱襞,在
两个皱襞间,鼓膜上1/4的三角形 区域薄而松弛,为松驰部,活体 呈淡红色。 鼓膜下3/4固定于鼓膜环沟内,
坚实紧张,称紧张部,活体呈灰
外半规管:水平位者;
(1)耳蜗:由蜗轴(蜗顶 和蜗底间锥体形的骨松质) 和环绕蜗轴外周的蜗螺旋管 (中空的骨密质管道)构成。 蜗顶朝向前外, 蜗底朝向内耳道底。
蜗螺旋管内自蜗轴伸出一螺旋形的骨板,称骨螺 旋板,其游离缘至蜗螺旋管外侧壁有前庭膜及基底
膜附着,将蜗螺旋管分为向蜗顶的前庭阶、向蜗底
的鼓阶和中间的膜蜗管。 基底膜至蜗顶附着于骨 螺旋板钩外侧缘和蜗轴,
减低屈度,矫正近视。
(2)巩膜:占外膜后5/6,
呈乳白色,不透明。厚而坚
韧,对眼球有良好的保护作 用。在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 质内有巩膜静脉窦(房水流出 的通道)。 巩膜前部,露于眼裂的部 份,正常呈乳白色。老年
人可因脂肪沉着而略呈黄色。
2.中膜(血管膜):富含血
管及色素细胞。 (1)虹膜:位于中膜最前部,呈 圆盘形,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虹膜将角膜与晶状体间的间隙
嗅、味、视、听和平衡的感受器。
根据所在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分三类:
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 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痛、温度、光、 声等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
环境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压力(颈动脉窦)、渗透
压、温度、离子及化合物浓度等。
泪囊前面有睑内侧韧带和眼轮匝
肌睑部的纤维通过,当眼轮匝肌收 缩时,可牵引睑内侧韧带,扩大泪 囊,使囊内产生负压,促使泪液流 入泪囊。
感觉器官--视器

瞳孔开大肌——放射状排列,收 缩时使瞳孔开大
巩膜静脉窦——巩膜和角膜连接处的深部 睫状肌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小带
(2)睫状体 位置——虹膜的外后方 特点——血管膜中最厚的部分
睫状小带——睫状体前部与晶状体之间连 接的结构
睫状肌——睫状体内的平滑肌。 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 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眼副器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一、眼球
(一)眼球壁 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眼球纤维膜 眼球血管膜 视网膜
纤维膜
血管膜
视网膜
1、眼球纤维膜 结构——致密结缔组织 作用——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和内容物 分层:由外向内
角膜
巩膜
角膜 眼球纤维膜的前1/6 特点:无色透明,无 血管但有大量的感觉 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作用:屈光
1、眼睑 外眦 俗称眼皮,分为上睑和下睑、 作用——保护眼球
睑缘
内眦
睑裂——上、下睑之间 内眦——睑裂的内侧角 外眦——睑裂的外侧角 睑缘——皮肤和结膜相互移 行部,生有睫毛。
(二)结膜
结膜是覆盖于眼睑后面和巩膜前部表面一层薄而透明 的粘膜,富含血管。覆盖于眼睑后面的结膜,称睑结 膜,覆盖于巩膜前部表面的结膜,称球结膜,二者的 结合部为结膜穹窿。 结膜穹窿有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当睑裂闭合时,结 膜眼球之间的囊,称为结膜囊。沙眼和结膜炎是结膜 常见疾病。
泪腺
上泪小管 泪囊
睑结膜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眶下神经
下鼻甲
下鼻道
泪器
泪腺——眼球的外上方,分泌泪液
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巩膜静脉窦——巩膜和角膜连接处的深部 睫状肌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小带
(2)睫状体 位置——虹膜的外后方 特点——血管膜中最厚的部分
睫状小带——睫状体前部与晶状体之间连 接的结构
睫状肌——睫状体内的平滑肌。 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 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眼副器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一、眼球
(一)眼球壁 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眼球纤维膜 眼球血管膜 视网膜
纤维膜
血管膜
视网膜
1、眼球纤维膜 结构——致密结缔组织 作用——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和内容物 分层:由外向内
角膜
巩膜
角膜 眼球纤维膜的前1/6 特点:无色透明,无 血管但有大量的感觉 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作用:屈光
1、眼睑 外眦 俗称眼皮,分为上睑和下睑、 作用——保护眼球
睑缘
内眦
睑裂——上、下睑之间 内眦——睑裂的内侧角 外眦——睑裂的外侧角 睑缘——皮肤和结膜相互移 行部,生有睫毛。
(二)结膜
结膜是覆盖于眼睑后面和巩膜前部表面一层薄而透明 的粘膜,富含血管。覆盖于眼睑后面的结膜,称睑结 膜,覆盖于巩膜前部表面的结膜,称球结膜,二者的 结合部为结膜穹窿。 结膜穹窿有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当睑裂闭合时,结 膜眼球之间的囊,称为结膜囊。沙眼和结膜炎是结膜 常见疾病。
泪腺
上泪小管 泪囊
睑结膜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眶下神经
下鼻甲
下鼻道
泪器
泪腺——眼球的外上方,分泌泪液
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8-1感觉器 视器

额窦
提上睑肌
外直肌
视神经
下直肌
22
下斜肌
感 觉 器
视器
掌握:眼内容物 熟悉:眼球壁的结构
了解:眼副器
眼的血管
23
• • • •
简答题 1 .简述眼球壁的层次结构。 2 .简述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功能。 3 .写出外界光线投射到视网膜的路径。
24
体、
4
眼球
一、 眼球壁
晶状体
眼轴 前房 虹膜 后房 视轴
角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睫状小带
瞳孔
(一)眼球纤维膜
1.角膜
玻璃体 占前1/6,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2.巩膜
占后5/6, 乳白色, 不透明 视神经盘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中央凹
视神经
巩膜静脉窦(环形)
5
(二)眼球血管膜
3 晶體的弧度減少 5 光線聚焦在黃點上
17
屈光装置
光线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物 體
18
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结构, 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一、眼睑 内眦 外眦 睑缘 睑板腺
由浅至深可分为 5层: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眼轮匝肌睑部) 睑板 睑结膜 眶隔
19
网膜,吸收眼
内分散光线避 免扰乱视觉的 功能。
睫状小带
9
睫状肌
(三)视网膜
分为3部份: 睫状体部
虹膜部 脉络膜部 — 视部 视神经乳头 视神经盘(盲点) 黄斑 中央凹
盲部
黄斑
中央凹
10Leabharlann 视神经盘• 2.视网膜的结构: • 视cell • 内层—神经层 双极cell • 节cell • 外层—色素上皮层
提上睑肌
外直肌
视神经
下直肌
22
下斜肌
感 觉 器
视器
掌握:眼内容物 熟悉:眼球壁的结构
了解:眼副器
眼的血管
23
• • • •
简答题 1 .简述眼球壁的层次结构。 2 .简述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功能。 3 .写出外界光线投射到视网膜的路径。
24
体、
4
眼球
一、 眼球壁
晶状体
眼轴 前房 虹膜 后房 视轴
角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睫状小带
瞳孔
(一)眼球纤维膜
1.角膜
玻璃体 占前1/6,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2.巩膜
占后5/6, 乳白色, 不透明 视神经盘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中央凹
视神经
巩膜静脉窦(环形)
5
(二)眼球血管膜
3 晶體的弧度減少 5 光線聚焦在黃點上
17
屈光装置
光线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物 體
18
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结构, 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一、眼睑 内眦 外眦 睑缘 睑板腺
由浅至深可分为 5层: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眼轮匝肌睑部) 睑板 睑结膜 眶隔
19
网膜,吸收眼
内分散光线避 免扰乱视觉的 功能。
睫状小带
9
睫状肌
(三)视网膜
分为3部份: 睫状体部
虹膜部 脉络膜部 — 视部 视神经乳头 视神经盘(盲点) 黄斑 中央凹
盲部
黄斑
中央凹
10Leabharlann 视神经盘• 2.视网膜的结构: • 视cell • 内层—神经层 双极cell • 节cell • 外层—色素上皮层
感觉器-视器

睫状突
睫状小带
虹膜 瞳孔
睫状环 视网膜 锯齿缘 睫状突
睫状小带
视神经盘
中央凹
黄斑
( 盲视 点神 )经 盘 ( 视 神 经 乳 头 )
内层
外层
(二)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 共同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 1、房水 睫状体产生 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
组成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一)眼球壁
角膜
虹膜
眼前房
1、外膜或纤维膜 (1)角膜 虹膜角膜角 (2)巩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2、中膜或血管膜 (1)脉络膜 (2)睫状体 (3)虹膜 3、内膜或视网膜
视部 睫状体部 盲部
眼后房
视网膜
巩膜
虹膜部
脉络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肌
虹膜角膜角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环
第九章 感
感觉器
觉 器
一、定义 感受器 一、定义 二、分类 1〉外感受器 2〉内感受器 3〉本体感觉器
第一节
眼球 视器
视
器
眼副器 接受光波刺激 ,产生视觉。
第一节 视器 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一、 眼球
外 膜 (纤维膜)
角膜 巩膜
眼球壁
虹膜 中 膜 睫状体 (血管膜) 脉络膜 盲部 内 膜 (视网膜) 视部 房水 虹膜部 睫状体部
椭圆囊斑
椭圆囊 球囊 球囊斑
总膜脚
后膜半规管
外膜半规管
蜗管
蜗管前庭壁 (前庭膜)
蜗神经 蜗神经节
外壁 螺旋器(Corti器)
蜗管鼓壁 (螺旋壁) (基底膜) 下壁 骨螺旋板
第10章 :感觉器

婴儿:后下方(外耳道短直)
一、外耳
(三)鼓膜 ①位置: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②形状: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漏斗状 ③组成:松弛部(上1/4)、紧张部(下3/4)
鼓膜脐:鼓膜中央向内凹陷处。
光锥:鼓膜脐的前下方三角形的反光区,
鼓膜穿孔时,光锥消失。
(判断鼓膜病变的标志)鼓膜脐松Fra bibliotek部紧张部
光锥
二、中耳
视器
前庭蜗器
第一节 视 器
视器:又称眼,人体感受光刺激和产生视觉冲动的感觉器官
组成:眼球、眼副器
一、眼球:视器的主要部分 ①近似球形,位于眶内 ②前方有眼睑,后方连视神经 ③由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
3层,由外向内: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鲜血旺) 1、纤维膜(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角膜+巩膜
沙眼好发部位:睑结膜、结膜穹窿
结膜囊:闭眼时睑结膜和球结膜围成的 囊状腔隙,滴眼药在此处。
(三)泪器 :泪腺和泪道 1、泪腺:分泌泪液湿润角膜、冲洗结膜囊内异物、杀菌。 2、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泪液流经路径 泪腺分泌泪液 眼球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四)眼球外肌
脉络膜
3、视网膜
3部: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脉络膜部) 虹膜部+睫状体部=视网膜盲部(均无感光作用) 视部:通常称为视网膜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神经起始处,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 侧乳白色圆形隆起,此处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黄斑: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的黄色区域。
中央凹:黄斑中央凹陷处,由密集的视椎细胞构成,
一、外耳 :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一)耳廓 ①位置:头部两侧 ②组成:弹性软骨、皮肤 ③形状:子宫内的倒置胎儿 ④作用:收集声波
一、外耳
(三)鼓膜 ①位置: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②形状: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漏斗状 ③组成:松弛部(上1/4)、紧张部(下3/4)
鼓膜脐:鼓膜中央向内凹陷处。
光锥:鼓膜脐的前下方三角形的反光区,
鼓膜穿孔时,光锥消失。
(判断鼓膜病变的标志)鼓膜脐松Fra bibliotek部紧张部
光锥
二、中耳
视器
前庭蜗器
第一节 视 器
视器:又称眼,人体感受光刺激和产生视觉冲动的感觉器官
组成:眼球、眼副器
一、眼球:视器的主要部分 ①近似球形,位于眶内 ②前方有眼睑,后方连视神经 ③由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
3层,由外向内: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鲜血旺) 1、纤维膜(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角膜+巩膜
沙眼好发部位:睑结膜、结膜穹窿
结膜囊:闭眼时睑结膜和球结膜围成的 囊状腔隙,滴眼药在此处。
(三)泪器 :泪腺和泪道 1、泪腺:分泌泪液湿润角膜、冲洗结膜囊内异物、杀菌。 2、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泪液流经路径 泪腺分泌泪液 眼球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四)眼球外肌
脉络膜
3、视网膜
3部: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脉络膜部) 虹膜部+睫状体部=视网膜盲部(均无感光作用) 视部:通常称为视网膜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神经起始处,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 侧乳白色圆形隆起,此处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黄斑: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的黄色区域。
中央凹:黄斑中央凹陷处,由密集的视椎细胞构成,
一、外耳 :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一)耳廓 ①位置:头部两侧 ②组成:弹性软骨、皮肤 ③形状:子宫内的倒置胎儿 ④作用:收集声波
解剖学 感觉器-视器

外感受器:光感受器、听感受器、味感受器、嗅感觉器和分 布在皮肤、粘膜(包括嗅粘膜、味蕾)等处的感受器。 内感受器:心血管壁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胃肠道、输尿管、 膀胱、体腔壁内的和肠系膜根部的各类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分布于骨骼肌肌腹、肌腱、关节囊、韧带和内 耳味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
瞳孔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眼房
前房 后房
虹膜角膜角 (前房角)
一、眼球壁
2、睫状体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睫状肌:
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睫状体可产生房水
一、眼球壁
3、脉络膜
占后2/3 富含血管
供应营养 吸收分散的光线
一、眼球壁
(三)视网膜
虹膜部 盲部 睫状体部 视部
鼻 侧 颞 侧
视网膜 视神经盘 黄斑(中央凹)
感
概 视 述 器
觉
器
感觉器(sensory organs)是感 受器(receptor)及其附属结构 的总称,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 置。
前庭蜗器
概 述
感觉器( Sensory organs ) 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receptor) 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装置,反射弧的起点。
感受器的分类
玻璃体混浊 飞蚊症
眼球的折光装置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第二节
一、眼睑 二、结膜 三、泪器 四、眼外肌
眼副器
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
第二节
一、眼睑
上睑
睑缘 外眦
眼副器
内眦
泪点 睫毛
下睑
第二节
麦粒肿
又称针眼、睑腺炎, 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 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 化脓性炎症
眼副器
第二节
瞳孔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眼房
前房 后房
虹膜角膜角 (前房角)
一、眼球壁
2、睫状体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睫状肌:
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睫状体可产生房水
一、眼球壁
3、脉络膜
占后2/3 富含血管
供应营养 吸收分散的光线
一、眼球壁
(三)视网膜
虹膜部 盲部 睫状体部 视部
鼻 侧 颞 侧
视网膜 视神经盘 黄斑(中央凹)
感
概 视 述 器
觉
器
感觉器(sensory organs)是感 受器(receptor)及其附属结构 的总称,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 置。
前庭蜗器
概 述
感觉器( Sensory organs ) 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receptor) 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装置,反射弧的起点。
感受器的分类
玻璃体混浊 飞蚊症
眼球的折光装置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第二节
一、眼睑 二、结膜 三、泪器 四、眼外肌
眼副器
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
第二节
一、眼睑
上睑
睑缘 外眦
眼副器
内眦
泪点 睫毛
下睑
第二节
麦粒肿
又称针眼、睑腺炎, 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 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 化脓性炎症
眼副器
第二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9/11 21
课后练习
一、简述眼球壁的各层的结构名称。 二、试述眼球内容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三、试述房水的产生与循环途径。 四、名词解释:黄斑 视神经盘
2018/9/11
22
上斜肌
上斜肌 — 瞳孔转向下外侧 下斜肌 — 瞳孔转向上外侧 上睑提肌 — 提上眼睑
额窦 滑车 上斜肌腱
上直肌
上睑提肌 内直肌 外直肌 视神经
2018/9/11
外直肌
下直肌
下斜肌
17
五)眶脂体和眶筋膜
㈠眶脂体 眶脂体:对眶内各结 构起弹性垫样保护作 用,前部脂肪相当眼 球运动的关节窝。 ㈡眶筋膜 眶骨膜 眼球筋膜鞘 眼肌筋膜鞘 眶隔
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 能感受强光和颜色 在白天或明亮处视物 时起主要作用 双极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 只能感受弱光 在夜间或暗处视物时 起主要作用
2018/9/11
10
二)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 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 ㈠房水 房水循环 睫状体生成房水→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虹膜角 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泪腺 分泌泪液 结膜囊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上、下泪点
泪腺 上、下泪小管 泪囊 睑结膜 鼻泪管 下鼻道 眶下神经
2018/9/11
泪湖 泪阜 泪乳头
上泪小管 泪囊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下鼻甲
16 下鼻道
四)眼球外肌
上直肌 下直肌 内直肌 外直肌 — — — — 瞳孔转向上内侧 瞳孔转向下内侧 瞳孔转向内侧 瞳孔转向外侧
2.内感受器
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接受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分布于 嗅粘膜的嗅觉感受器及舌的味蕾。
3.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 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
2018/9/11 2
特化的程度:
1. 一般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的痛觉、温度觉、粗触觉、压觉和精细触觉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的运动觉和位置觉感受器和分布在内脏和 心血管的各种感受器
2018/9/11
眼球筋膜鞘 视神经 眶脂体 巩膜
眶隔
角膜 晶状体
眶隔
眼轮匝肌
18
三、 眼的血管和神经
一)眼的动脉 ㈠视网膜中央动脉 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 唯一动脉.在视神经盘 处分布至视网膜鼻侧 上、鼻侧下、颞侧上 和颞侧下四个扇形区 ㈡睫后短动脉 (脉络膜动脉) ㈢睫后长动脉 (虹膜动脉) ㈣睫前动脉
睫状肌
睫状小带
2018/9/11 8
(三)视网膜
分为两层: 外层为色素上皮层 内层为神经层 分为3部份: 睫状体部 盲部 虹膜部 脉络膜部 — 视部 视神经乳头 (视神经盘) 黄斑 中央凹
2018/9/11
中央有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 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黄斑 中央凹 视神经盘
9
视网膜视部的神经层主要由3层神经细胞组成: • 外层为视锥和视杆细胞 • 中层为双极细胞,将来自感光细胞的神经 冲动传 导至内层的节细胞。 节细胞 • 内层为节细胞 视锥细胞
由浅至深可分为 5层: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眼轮匝肌睑部) 睑板 睑结膜
2018/9/11 14
二)结膜
一层薄而光滑透明、富含血管的粘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 眼睑的后面。
按所在部位可分三部: 1.睑结膜 2.球结膜 移行于角膜上皮 3. 结膜穹隆
球结膜
当上、下睑闭合时,整个结膜形成囊状腔隙称结膜囊 。
2018/9/11
中央凹
5
一)眼球壁
从外向内依次分为 眼球纤维膜、眼球 后房 血管膜和眼球内膜 三层 晶状体 (一)眼球纤维膜 1.角膜
玻璃体 占前1/6,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占后5/6, 乳白色, 不透明 视神经盘 前房 虹膜
视轴
眼轴
角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睫状小带
瞳孔
2018/9/11
虹膜
虹膜角膜角
角膜
前房
后房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白色人种因 缺乏色素, 虹膜呈浅黄 色或浅蓝色; 有色人种因 色素多,虹 膜色深,呈 棕褐色; 黄种人的虹 膜多呈棕色。
7
2.睫状体
睫状环、睫状突 睫状小带、睫状肌
睫状环 睫状突 脉络膜
睫状体有调节晶状体的
曲度和产生房水的作用 3.脉络膜 具有营养视网膜, 吸收眼内分散光线 避免扰乱视觉的功能。
角膜 前房
巩膜静脉窦
虹膜角膜角 后房 睫状肌 巩膜 脉络膜 晶状体
虹膜 瞳孔
视网膜
2018/9/11
睫状小带
11
晶状体后面
(二)晶状体
位于虹膜的后方、玻璃体的前方 双凸透镜状,有弹性,无色透明, 不含血管和神经 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 称为白内障。 晶状体是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 晶状体前面
睑结膜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 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 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 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2018/9/11 15
三)泪器
2018/9/11
近 视 及 桥 正
若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 强, 则物象落在视网膜 前,称之为近视。 反之,屈光装置屈光率 过弱, 则物象落在视网 膜后,称之为远视
13
二、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结构,有保护、 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一)眼睑 内眦 外眦 睑缘 睑板腺
外眦 内眦 睑缘
晶状体皮质
晶状体核
晶状体囊
(三)玻璃体 玻璃体凹
玻璃体凹
玻璃体
2018/9/1112来自远视 视近物时,睫状体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 伸,睫状小带变得松弛,因而放松了对晶 状体的牵拉,晶状体借助弹性而变凸,晶 状体的曲度增加,屈光力度加强,使进入 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上,以适应 看近物。 反之,睫状肌舒张时,使睫状突向外伸, 睫状小带张力增大,加强了对晶状体的牵 拉,使晶状体的曲度见小,以适应看远物。
2.巩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神经
中央凹
视网膜
巩膜静脉窦: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环形,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2018/9/11 6
(二)眼球血管膜
富有血管、神经和色素
具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及遮光 作用。
虹膜 瞳孔
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
和脉络膜三部份 1.虹膜 瞳孔 眼房 前房、后房 虹膜角膜角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2. 特殊感受器
分布眼、耳、鼻、舌,包括视、听、平衡、嗅、味等感受器。
2018/9/11
3
感 觉 器
视
器
眼球 眼副器 眼的血管和神经
2018/9/11
4
视器 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 接受光波的刺激,将感受的 光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经视觉传导通路至大脑视觉 中枢,产生视觉
视轴
眼轴
一、眼球
眼球前面正中点称前极, 后面正中点称后极 通过前、后极的直线称眼轴。 光线经瞳孔中央至视网膜黄斑 中央凹的连线,称视轴。 眼轴与视轴呈锐角交叉。
感 觉 器
感觉器概述 视器
学习目标: 一、眼球壁的层次结构特点,眼内容物的结 构特点; 二、结膜的位置和分布; 三、房水的循环途径。
2018/9/11
1
感觉器概述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装置。
分类:
1.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感受痛、温度、触、压、光 波和声波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2018/9/11 19
二)眼的静脉
1.视网膜中央静脉 2.涡静脉 3.睫前静脉
2018/9/11
20
三)眼的神经 视神经 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是: 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 下斜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眼球内肌的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受动眼神经内的副交 感神经纤维支配; 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感觉神经则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 泪腺的分泌受来自面神经内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课后练习
一、简述眼球壁的各层的结构名称。 二、试述眼球内容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三、试述房水的产生与循环途径。 四、名词解释:黄斑 视神经盘
2018/9/11
22
上斜肌
上斜肌 — 瞳孔转向下外侧 下斜肌 — 瞳孔转向上外侧 上睑提肌 — 提上眼睑
额窦 滑车 上斜肌腱
上直肌
上睑提肌 内直肌 外直肌 视神经
2018/9/11
外直肌
下直肌
下斜肌
17
五)眶脂体和眶筋膜
㈠眶脂体 眶脂体:对眶内各结 构起弹性垫样保护作 用,前部脂肪相当眼 球运动的关节窝。 ㈡眶筋膜 眶骨膜 眼球筋膜鞘 眼肌筋膜鞘 眶隔
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 能感受强光和颜色 在白天或明亮处视物 时起主要作用 双极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 只能感受弱光 在夜间或暗处视物时 起主要作用
2018/9/11
10
二)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 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 ㈠房水 房水循环 睫状体生成房水→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虹膜角 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泪腺 分泌泪液 结膜囊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上、下泪点
泪腺 上、下泪小管 泪囊 睑结膜 鼻泪管 下鼻道 眶下神经
2018/9/11
泪湖 泪阜 泪乳头
上泪小管 泪囊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下鼻甲
16 下鼻道
四)眼球外肌
上直肌 下直肌 内直肌 外直肌 — — — — 瞳孔转向上内侧 瞳孔转向下内侧 瞳孔转向内侧 瞳孔转向外侧
2.内感受器
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接受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分布于 嗅粘膜的嗅觉感受器及舌的味蕾。
3.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 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
2018/9/11 2
特化的程度:
1. 一般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的痛觉、温度觉、粗触觉、压觉和精细触觉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的运动觉和位置觉感受器和分布在内脏和 心血管的各种感受器
2018/9/11
眼球筋膜鞘 视神经 眶脂体 巩膜
眶隔
角膜 晶状体
眶隔
眼轮匝肌
18
三、 眼的血管和神经
一)眼的动脉 ㈠视网膜中央动脉 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 唯一动脉.在视神经盘 处分布至视网膜鼻侧 上、鼻侧下、颞侧上 和颞侧下四个扇形区 ㈡睫后短动脉 (脉络膜动脉) ㈢睫后长动脉 (虹膜动脉) ㈣睫前动脉
睫状肌
睫状小带
2018/9/11 8
(三)视网膜
分为两层: 外层为色素上皮层 内层为神经层 分为3部份: 睫状体部 盲部 虹膜部 脉络膜部 — 视部 视神经乳头 (视神经盘) 黄斑 中央凹
2018/9/11
中央有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 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黄斑 中央凹 视神经盘
9
视网膜视部的神经层主要由3层神经细胞组成: • 外层为视锥和视杆细胞 • 中层为双极细胞,将来自感光细胞的神经 冲动传 导至内层的节细胞。 节细胞 • 内层为节细胞 视锥细胞
由浅至深可分为 5层: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眼轮匝肌睑部) 睑板 睑结膜
2018/9/11 14
二)结膜
一层薄而光滑透明、富含血管的粘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 眼睑的后面。
按所在部位可分三部: 1.睑结膜 2.球结膜 移行于角膜上皮 3. 结膜穹隆
球结膜
当上、下睑闭合时,整个结膜形成囊状腔隙称结膜囊 。
2018/9/11
中央凹
5
一)眼球壁
从外向内依次分为 眼球纤维膜、眼球 后房 血管膜和眼球内膜 三层 晶状体 (一)眼球纤维膜 1.角膜
玻璃体 占前1/6,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占后5/6, 乳白色, 不透明 视神经盘 前房 虹膜
视轴
眼轴
角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睫状小带
瞳孔
2018/9/11
虹膜
虹膜角膜角
角膜
前房
后房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白色人种因 缺乏色素, 虹膜呈浅黄 色或浅蓝色; 有色人种因 色素多,虹 膜色深,呈 棕褐色; 黄种人的虹 膜多呈棕色。
7
2.睫状体
睫状环、睫状突 睫状小带、睫状肌
睫状环 睫状突 脉络膜
睫状体有调节晶状体的
曲度和产生房水的作用 3.脉络膜 具有营养视网膜, 吸收眼内分散光线 避免扰乱视觉的功能。
角膜 前房
巩膜静脉窦
虹膜角膜角 后房 睫状肌 巩膜 脉络膜 晶状体
虹膜 瞳孔
视网膜
2018/9/11
睫状小带
11
晶状体后面
(二)晶状体
位于虹膜的后方、玻璃体的前方 双凸透镜状,有弹性,无色透明, 不含血管和神经 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 称为白内障。 晶状体是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 晶状体前面
睑结膜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 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 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 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2018/9/11 15
三)泪器
2018/9/11
近 视 及 桥 正
若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 强, 则物象落在视网膜 前,称之为近视。 反之,屈光装置屈光率 过弱, 则物象落在视网 膜后,称之为远视
13
二、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结构,有保护、 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一)眼睑 内眦 外眦 睑缘 睑板腺
外眦 内眦 睑缘
晶状体皮质
晶状体核
晶状体囊
(三)玻璃体 玻璃体凹
玻璃体凹
玻璃体
2018/9/1112来自远视 视近物时,睫状体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 伸,睫状小带变得松弛,因而放松了对晶 状体的牵拉,晶状体借助弹性而变凸,晶 状体的曲度增加,屈光力度加强,使进入 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上,以适应 看近物。 反之,睫状肌舒张时,使睫状突向外伸, 睫状小带张力增大,加强了对晶状体的牵 拉,使晶状体的曲度见小,以适应看远物。
2.巩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神经
中央凹
视网膜
巩膜静脉窦: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环形,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2018/9/11 6
(二)眼球血管膜
富有血管、神经和色素
具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及遮光 作用。
虹膜 瞳孔
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
和脉络膜三部份 1.虹膜 瞳孔 眼房 前房、后房 虹膜角膜角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2. 特殊感受器
分布眼、耳、鼻、舌,包括视、听、平衡、嗅、味等感受器。
2018/9/11
3
感 觉 器
视
器
眼球 眼副器 眼的血管和神经
2018/9/11
4
视器 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 接受光波的刺激,将感受的 光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经视觉传导通路至大脑视觉 中枢,产生视觉
视轴
眼轴
一、眼球
眼球前面正中点称前极, 后面正中点称后极 通过前、后极的直线称眼轴。 光线经瞳孔中央至视网膜黄斑 中央凹的连线,称视轴。 眼轴与视轴呈锐角交叉。
感 觉 器
感觉器概述 视器
学习目标: 一、眼球壁的层次结构特点,眼内容物的结 构特点; 二、结膜的位置和分布; 三、房水的循环途径。
2018/9/11
1
感觉器概述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装置。
分类:
1.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感受痛、温度、触、压、光 波和声波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2018/9/11 19
二)眼的静脉
1.视网膜中央静脉 2.涡静脉 3.睫前静脉
2018/9/11
20
三)眼的神经 视神经 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是: 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 下斜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眼球内肌的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受动眼神经内的副交 感神经纤维支配; 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感觉神经则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 泪腺的分泌受来自面神经内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