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通用数据处理指令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第三章 课后答案

修正值=)(4321l l l l ∆+∆+∆+∆- =)1.03.05.07.0(+-+-- =0.4)(m μ 测量误差: l δ=4321lim 2lim 2lim 2lim 2l l l l δδδδ+++±=2222)20.0()20.0()25.0()35.0(+++± =)(51.0m μ±3-2 为求长方体体积V ,直接测量其各边长为mm a 6.161=,mm 44.5b =,mm c 2.11=,已知测量的系统误差为mm a 2.1=∆,mm b 8.0-=∆,mm c 5.0=∆,测量的极限误差为mm a 8.0±=δ,mm b 5.0±=δ,mm c 5.0±=δ, 试求立方体的体积及其体积的极限误差。
abc V = ),,(c b a f V = 2.115.446.1610⨯⨯==abc V)(44.805413mm =体积V 系统误差V ∆为:c ab b ac a bc V ∆+∆+∆=∆)(74.2745)(744.274533mm mm ≈=立方体体积实际大小为:)(70.7779530mm V V V =∆-=222222lim )()()(c b a V cf b f a f δδδδ∂∂+∂∂+∂∂±= 222222)()()(c b a ab ac bc δδδ++±=)(11.37293mm ±=测量体积最后结果表示为:V V V V lim 0δ+∆-=3)11.372970.77795(mm ±=3—3 长方体的边长分别为α1,α2, α3测量时:①标准差均为σ;②标准差各为σ1、σ2、 σ3 。
试求体积的标准差。
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321a a a V ⋅⋅= 体积的标准差应为:232322222121)()()(σσσσa V a V a V V ∂∂+∂∂+∂∂=现可求出:321a a a V ⋅=∂∂;312a a a V ⋅=∂∂;213a a a V⋅=∂∂ 若:σσσσ===321 则有:232221232322222121)()()()()()(a V a V a V a V a V a V V ∂∂+∂∂+∂∂=∂∂+∂∂+∂∂=σσσσσ221231232)()()(a a a a a a ++=σ若:321σσσ≠≠ 则有:232212223121232)()()(σσσσa a a a a a V ++=3-4 测量某电路的电流mA I 5.22=,电压V U 6.12=,测量的标准差分别为mA I 5.0=σ,V U 1.0=σ,求所耗功率UI P =及其标准差P σ。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区别在哪里?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中处理的信息是在时间上离散的数字量,运算的过程是不连续的;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处理的信息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运算的过程是连续的。
2.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如下: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
第③点是最主要的一点。
3.计算机的硬件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它们各有哪些功能?解:计算机的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它们各自的功能是:①输入设备:把人们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到计算机中去,并且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内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方式。
②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人或其他设备所能接受的形式送出计算机。
③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④运算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
⑤控制器: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4.什么叫总线?简述单总线结构的特点。
解: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服务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它能分时地发送与接收各部件的信息。
单总线结构即各大部件都连接在单一的一组总线上,这个总线被称为系统总线。
C P U 与主存、C P U 与外设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换,主存与外设、外设与外设之间也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换,而无须经过C P U 的干预。
5.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层次结构,说明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解:现代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与软件组成的综合体,可以把它看成是按功能划分的多级层次结构。
第0级为硬件组成的实体。
第1级是微程序级。
这级的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程序员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一般是直接由硬件执行的。
第2级是传统机器级。
这级的机器语言是该机的指令集,程序员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行解释。
2020年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

作者:旧在几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 (3) 用512K ⨯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 (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RAM 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 解:(1) 共需条4641664226=⨯⨯M 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32846416=⨯⨯M M 个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1288464648464226=⨯⨯=⨯⨯M M M 个RA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 (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 解:(1) 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16448163264=⨯=⨯⨯K K 个芯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 0~D 7、D 8~D 15、D 16~D 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 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 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完整版)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填空题1.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OSI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3.OSI模型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4.物理层定义了(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5.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称为(帧)。
6.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链路管理)、(成帧)、(信道共享)、(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和(寻址)。
7.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9.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服务选择)、(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二、名词解释同步协议实体对等层对等层通信服务 CIDR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同步同步指的是广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什么事情的特性,而且条件和时间有关,具有时序的含义。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意图进行通信的结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协议,也称为网络协议。
实体任何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硬件单元或者软件进程模块都可以称为通信实体,简称实体。
对等层不同的网络结点,若它们遵循的是同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在不同结点上完成同样功能的层次称为对等层。
对等层通信在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层次只知道自己从上层接收来数据并处理后再传递给下一层,结果通信目的方该层次的对等层就收到与己方处理的一模一样的数据。
就好像在两个对等层之间有一条“通道”直接把数据传送过去一样,这种情况就称为对等层通信。
服务下一层能被上一层看见的功能称为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对等层上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而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1)

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习题1.1〕简答题(2)总线信号分成哪三组信号?(3)PC机主存采用DRAM组成还是SRAM组成?(5)ROM-BIOS是什么?(6)中断是什么?(9)处理器的“取指-译码-执行周期”是指什么?〔解答〕②总线信号分成三组,分别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③ PC机主存采用DRAM组成。
⑤ ROM-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操作系统通过对BIOS的调用驱动各硬件设备,用户也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调用BIOS中的许多功能。
⑥中断是CPU正常执行程序的流程被某种原因打断、并暂时停止,转向执行事先安排好的一段处理程序,待该处理程序结束后仍返回被中断的指令继续执行的过程。
⑨指令的处理过程。
处理器的“取指—译码—执行周期”是指处理器从主存储器读取指令(简称取指),翻译指令代码的功能(简称译码),然后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简称执行)的过程。
〔习题1.3〕填空题(2)Intel 8086支持___________容量主存空间,80486支持___________容量主存空间。
(3)二进制16位共有___________个编码组合,如果一位对应处理器一个地址信号,16位地址信号共能寻址___________容量主存空间。
(9)最初由公司采用Intel 8088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推出PC 机。
② 1MB,4GB③ 216,64KB(9)IBM,DOS〔习题1.4〕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解答〕CPU:CPU也称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芯片内集成了控制器、运算器和若干高速存储单元(即寄存器)。
处理器及其支持电路构成了微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对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是指可与微机进行交互的输入(Input)设备和输出(Output)设备,也称I/O设备。
I/O设备通过I/O接口与主机连接。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 (3) 用512K ⨯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RAM 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解:(1) 共需内存条条4641664226=⨯⨯M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个芯片32846416=⨯⨯M M (3) 主存共需多少个RA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1288464648464226=⨯⨯=⨯⨯M M M 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解:(1) 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个芯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16448163264=⨯=⨯⨯K K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0~D 7、D 8~D 15、D 16~D 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 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 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三章_数据处理与应用》2022年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三章数据处理与应用》2022年单元测试卷1. 下列关于数据备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备份的副本应存储在与源文件同一路径下B. 备份文件有助于避免文件的永久丢失C. 可以用备份的文件恢复丢失的数据D. 为了确保文件不会丢失,可以随时手动备份或者设置自动备份2. 百度公司根据某时段在某区域内“感冒症状”、“治疗”等关键词的搜索量急剧增长,成功预测了甲流的爆发时间、地域。
主要体现了大数据分析理念中的( )A. 在数据规模上强调相对数据而不是绝对数据B. 在分析方法上更注重相关分析而不是因果分析C. 在数据基础上倾向于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D. 在分析效果上更追求效率而不是绝对精确3. 下列不属于数据采集是( )A. 系统日志B. 网络爬虫C. 问卷调查D. 数据可视化4. 小明无意间发现了小红记录在笔记本上的邮箱密码,他登录小红邮箱后阅读了小红的各种邮件。
为此小红对邮箱设置进行了调整,现需要用手机接收“动态密码”并输入后才能登录邮箱。
请问小红的做法是属于以下哪种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方法?( )A. 身份认证B. 访问控制C. 数据加密D. 修补漏洞5. 下列关于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对数据造成损坏B. 数据加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C. 数据校验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D. 数据安全只要做好防护上的安全即可6. 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及时上报体温、行程等数据,汇总后上报上级防控部门,采集上述数据最为高效的方法是( )A. 填写在线收集表B. 填写纸质表格C. 发送电子邮件D. 打电话上报7. 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的展示,也是数据分析结论的有效承载形式。
在数据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明确数据分析的,阐述目前及通过分析希望解决的问题;其次需要描述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的、和;最后需要重点呈现数据分析的、和。
A. 正确B. 错误8. 数据分析应用对象主要有分析、分析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通用数据处理指令3.1 简答题(1)如何修改“MOV ESI, WORD PTR 250”语句使其正确?删除“WORD PTR”即可(2)为什么说“XCHG EDX,CX”是一条错误的指令?源、目标寄存器位数不同,不能用该指令进行数据交换(3)说IA-32处理器的堆栈“向下生长”是什么意思?入栈时堆栈指针寄存器做减法操作,指向低地址;出栈时堆栈指针寄存器做加法操作,指向高地址(4)都是获取偏移地址,为什么指令“LEA EBX,[ESI]”正确,而指令“mov ebx,offset [ESI]”就错误?LEA指令时运行时计算地址,OFFSET是汇编时取地址。
(5)执行了一条加法指令后,发现ZF=1,说明结果是什么?表明运算结果为0(6)INC、DEC、NEG和NOT都是单操作数指令,这个操作数应该是源操作数还是目的操作数?既是源操作数,也是目的操作数(7)大小写字母转换使用了什么规律?大小写字母转换利用它们的ASCII码相差20H(9)除法指令“DIV ESI”的被除数是什么?被除数64位,在EDX和EAX中,EDX保存高32位、EAX保存低32位(10)逻辑与运算为什么也称为逻辑乘?运算规则类似于2进制乘法。
3.2 判断题(1)指令“MOV EAX,0”使EAX结果为0,所以标志ZF=1。
错,MOV指令不影响标志(2)空操作NOP指令其实根本没有指令。
错,(3)堆栈的操作原则是“先进后出”,所以堆栈段的数据除了PUSH和POP指令外,不允许其他方式读写。
错(4)虽然ADD指令和SUB指令执行后会影响标志状态,但执行前的标志并不影响它们的执行结果。
对(5)80减90(80-90)需要借位,所以执行结束后,进位标志CF=1。
对,减法时借位也用CF标志反映(6)指令“INC ECX”和“ADD ECX,1”实现的功能完全一样,可以互相替换。
错,INC 不影响CF位。
(7)无符号数在前面加零扩展,数值不变;有符号数前面进行符号扩展,位数加长一位、数值增加一倍。
错,符号扩展也不改变数值大小(8)CMP 指令是目的操作数减去源操作数,与SUB指令功能相同错(9)逻辑运算没有进位或溢出问题,此时CF和OF没有作用,所以逻辑运算指令将CF和OF设置为0错(10)SHL指令左移一位,就是乘10。
错,左移一位,相当于乘2。
这里的位是二进制比特位3.3 填空题(1)指令“PUSH DS”执行后,ESP会____________.减2(2)指令“POP EDX”的功能也可以用MOV和ADD指令实现,依次应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指令。
MOV EDX,[ESP],ADD ESP,4(3)例子3-3 的TAB定义如果是1234567890,则显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78894111(4)进行8位二进制数加法:BAH+6CH,8位结果是__________,标志PF=__________。
如果进行16位二进制数加法:45BAH+786CH,16位结果是__________,标志PF=__________。
26H,0,BE26H,0(5)已知AX=98H,执行“NEG AX”指令后,AX=____,标志SF=___。
68H,0(6)假设CL=98H,执行“MOVZX DX,CL”后,DX = ______,这称为__________。
0098h,零位(7)假设CL=98H,执行“MOVSX DX,CL”后,DX = ______,这称为__________。
ff98h,符号(8)指令“XOR EAX, EAX”和“SUB EAX, EAX”执行后,EAX=___,CF=OF=___。
而指令“MOV EAX, 0”执行后,EAX=___,CF和OF没有变化。
0,0,0(9)例子3-9 的程序执行结束后,变量qvar的内容是_______0123456788765432(10)欲将EDX内的无符号数除以16,使用指令“SHR EDX, ____”,其中后一个操作数是一个立即数。
4习题3.4请给每种组合各举一个实例(1)mov reg, imm(2)mov mem, imm(3)mov reg, reg(4)mov mem, reg(5)mov seg, reg(6)mov reg, mem(7)mov seg, mem(8)mov reg, seg(9)mov mem, seg习题3.5操作数的组合通常符合逻辑,但是不能任意,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原因(1) mov ecx,dl 位数不同(2)mov eip,ax eip为专用寄存器(3)mov es,1234h 段寄存器不能直接用imm赋值(4)mov es,ds 段寄存器间不能相互赋值(5)mov al,300h 位数不同(6)mov [esi],45h 类型不明确(7)mov eax,ebx+edi 无该种寻址方式(8) mov 20h,al 立即数不能做操作数习题3.6使用MOV指令实现交换指令“XCHG EBX,[EDI]”功能。
解答:mov eax,ebxmov ebx,[edi]mov [edi],eax习题3.7什么是堆栈,它的工作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操作有哪两个,对应指令是什么。
主存储器中的以“先进后出”规则访问的内存区,入栈、出栈,push ,pop习题3.11执行如下程序片断,说明每条指令的执行结果(1)mov eax,80hadd eax,3add eax,80hadc eax,3(2)mov eax,100add ax,200(3)mov eax,100add al,200(包含256的进位含义:256+44=300)(4)mov al,7fhsub al,8sub al,80hsbb al,3解答:(1)mov eax,80h ;EAX=80Hadd eax,3 ;EAX=83H,CF=0,SF=0add eax,80h ;EAX=103H,CF=0,OF=0adc eax,3 ;EAX=106H,CF=0,ZF=0(2)mov eax,100 ;EAX=100(64H)add ax,200 ;EAX=300(12CH),CF=0(3)mov eax,100 ;EAX=100(64H)add al,200 ;EAX=44(2CH),CF=1(包含256的进位含义:256+44=300)(4)mov al,7fh ;AL=7FHsub al,8 ;AL=77H,CF=0,SF=0sub al,80h ;AL=F7H,CF=1,OF=1sbb al,3 ;AL=F3H,CF=0,ZF=0习题3.12给出下列各条指令执行后al的值,以及CF、ZF、SF、OF和PF的状态。
Mov al,89hAdd al,alAdd al,9dhCmp al,0bchSub al,alDec alInc al解答:Mov al,89h ;89h,不影响标志位Add al,al ;12h,cf=1,zf=0,sf=0,of=1,pf=1Add al,9dh ;0afh,cf=0,zf=0,sf=1,of=0,pf=1Cmp al,0bch ;0afh,cf=1,zf=0,sf=1,of=0,pf=1Sub al,al ;0,cf=0,zf=1,sf=0,of=0,pf=1Dec al ;ffh,cf=0,zf=0,sf=1,of=0,pf=1Inc al ;0h,cf=0,zf=1,sf=0,of=0,pf=1习题3.13如下两段程序执行后,EDX.EAX寄存器对的值各是多少?(1)加法程序Mov edx,11hMov eax,0b0000000hAdd eax,040000000hAdc edx,0(2)减法程序Mov edx,100hMov eax,64000000hSub eax,84000000hSbb edx,0解答:(1)EDX=11EAX=0f0000000h(2)0ffh,0e00000000h习题3.14请分别用一条汇编语言指令完成如下功能:(1)把EBX寄存器和ED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入EDX寄存器。
(2)用寄存器EBX和ESI的基址变址寻址方式把存储器的一个字节与AL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把结果送到AL中。
(3)用EBX和位移量0B2H的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把存储器中的一个双字和EC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把结果送回存储器中。
(4)将32位变量V ARD与数3412H相加,并把结果送回该存储单元中。
(5)把数0A0H与EA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把结果送回EAX中。
解答:(1)把EBX寄存器和ED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入EDX寄存器。
add edx,ebx(2)用寄存器EBX和ESI的基址变址寻址方式把存储器的一个字节与AL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把结果送到AL中。
add al,[ebx+esi](3)用EBX和位移量0B2H的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把存储器中的一个双字和EC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把结果送回存储器中。
add [bx+0b2h],cx(4)将32位变量V ARD与数3412H相加,并把结果送回该存储单元中。
add varw,3412h(5)把数0A0H与EA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把结果送回EAX中。
add eax,0a0h习题3.15有两个64位无符号整数分别存放在变量buffer1和buffer2中,定义数据并编写代码完成edx.eax<- buufer1 - buffer2的功能。
解答:.dataBuffer1 qword ?Buffer2 qword ?.codeMov eax,dword ptr buffer1Mov edx,dword ptr buffer2 + 4Add eax,dword ptr buffer2Adc edx,dword ptr buffer2 + 4习题3.16执行如下程序片断,说明每条指令的执行结果(1)mov esi,10011100b ;ESI=_____Hand esi,80h ;ESI=_____Hor esi,7fh ;ESI=_____Hxor esi,0feh ;ESI=_____H(2)mov eax,1010b ;EAX=_____B(可有前导0)shr eax,2 ;EAX=_____B,CF=___shl eax,1 ;EAX=_____B,CF=___and eax,3 ;EAX=_____B,CF=___(3)mov eax,1011b ;EAX=______B(可有前导0)rol eax,2 ;EAX=______B,CF=_____rcr eax,1 ;EAX=______B,CF=_____or eax,3 ;EAX=______B,CF=_____(4)xor eax,eax ;EAX=____,CF=____,OF=____;ZF=_____,SF=_____,PF=___解答:(1)mov esi,10011100b ;ESI=9CHand esi,80h ;ESI=80Hor esi,7fh ;ESI=FFHxor esi,0feh ;ESI=01H(2)mov eax,1010b ;EAX=1010B(可有前导0)shr eax,2 ;EAX=0010B,CF=1shl eax,1 ;EAX=0100B,CF=0and eax,3 ;EAX=0000B,CF=0(3)mov eax,1011b ;EAX=1011B(可有前导0)rol eax,2 ;EAX=101100B,CF=0rcr eax,1 ;EAX=10110B,CF=0or eax,3 ;EAX=10111B,CF=0(4)xor eax,eax ;EAX=0,CF=0,OF=0;ZF=1,SF=0,PF=1习题3.17给出下列各条指令执行后ax的结果,以及状态标志CF、OF、SF、ZF、PF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