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卵巢囊肿如何治疗

合集下载

如何治疗母牛卵巢囊肿

如何治疗母牛卵巢囊肿
冠囊 肿 。

素 ( F S H)过 多时 ,可导 致成 熟 的 触 摸时 略有 痛 感 。 卵 泡 不 排 卵 或 闭 锁 ,粒 层 细 胞 仍 分
泌液体 而形成囊 肿。饲料 中缺 乏维

四 .预防
对舍饲高产奶牛,在加强饲养管
病 因
生 素 A 或 含 有 多 量雌 激 素 、 卵 泡 发
如何 治疗母牛 卵巢 囊肿
赵晓娟
( 广 平综合职业教育 中心 ,河北广平 0 5 7 6 5 0)
牛卵 巢囊 肿是 指 在卵 巢上 形成 囊
不予 配种 也 可导致 囊 肿 的发生 。
波 动 不 明显 而 弹性 强 ,邻近 区坚 硬 ,
性 肿物 ,数量为 一个到数 个,其直
径为 1 厘 米 至 几 厘 米 , 卵 巢 囊 肿 是
1 . 生理因素。奶牛多发,尤其是 及其他 卵巢疾病 ,在 引起 卵巢炎症 肿和黄体化囊肿均适用 ,一般在注射
d囊 肿 即可 形 成黄 体 ,同时 舍饲的高产奶牛 ,在泌乳高峰期间易 的 同时 ,也 易伴发 本病。此外 ,本 后 3~ 6 发 生 卵巢 囊肿 ; 干乳 期过 肥 的牛 在下
体素 2 0 0~ 4 0 0国 际 单 位 ,或 孕 马 般 3~ 6 d后 囊 肿症 状 消失 ,形 成黄
1 . 卵泡囊 肿。病 牛一 向发 情不 黄体囊肿 ,一次肌 肉注 射垂体促黄 正常, 发情周期变短 , 而发情期延长 ,
为 慕雄 狂 。母 牛极 度 不安 , 大声哞叫, 或者 出现持 续而 强 烈的 发情 现 象 ,成 血 清 注射 用 量 为 5 0 0 0国际单 位 ,一
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很多,但其 育过程 中气温骤 变、虚 弱和营养不 理、适当增加运动、减少挤奶量的同 发生的机 理还不完全 清楚 ,但与以

母牛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母牛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母牛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作者:祝效华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母牛卵巢囊肿是指卵泡持续10天或者更长时间没有排卵,直径通常能够达到2~5 cm以上,是造成母牛繁殖力过低或者不孕的一个最常见原因。

母牛患病后往往会出现异常发情,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期持续时间长,严重时甚至会持续表现出明显的发情行为。

现概述该病的治疗措施,供广大养牛户参考。

关键词:母牛;卵巢囊肿;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激素治疗;手术治疗;饲养管理;定期检查中图分类号:S858. 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125-011 发病机制母牛排卵是在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有机联系以及在其巧妙调节下实现,只要其功能紊乱,就会对下丘脑一垂体释放促黄体素(LH)产生影响,导致无法正常排卵,从而引起囊肿,这主要是由于一个促卵泡素(FSH)波在促使新的卵泡波出现的过程中刺激优势卵泡的生长时间出现偏差。

雌二醇(E2)的正反馈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LH出现波动性释放,从而使优势卵泡能够继续发育和生长。

在卵泡发育即将达到排卵前大小时,合成的类固醇激素活性会达到峰值,并诱使在排卵前形成E2峰,该峰值无法导致Gn-RH以及之后的LH排卵峰的出现,或者延后出现GnRH/LH排卵峰,或者出现时机不适合,因此导致优势卵泡无法排卵,反而会由于LH出现异常波动性释放而使其继续生长,并逐渐形成囊肿。

另外,孕酮(P4)浓度异常也会导致下丘脑调节E2的能力减弱,大多数囊肿都会随着P4浓度的下降而更加严重。

这是由于低浓度的P4会抑制LH峰值的出现,对排卵产生影响,导致卵泡的直径不断增大,寿命明显增长。

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异常是导致卵泡水平功能出现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且会引起卵巢囊肿。

首先,LH浓度以及受体表达出现变化会阻碍卵泡排卵。

囊肿颗粒细胞相比于正常卵泡含有较少的LH和FSH受体数量,导致无法分泌足够的LH和FSH,且二者比例不适宜,从而使优势卵泡无法排卵,反而是不断生长。

奶牛卵巢囊肿的诊治

奶牛卵巢囊肿的诊治
42 治 疗 . ( ) 药 疗 法 1西 ①对 卵泡 囊 肿 的治 疗
是 肌注促 黄体释放激 素 , 类似物4 0 60 0 0 微克 , 每天1 , 次 连用3 次 , 总量不超过3 0 微克 。一般在 ~4 但 00 用药 后 l ~3天 内, 肿逐渐 消 失而恢 复正常 发情 排 5 0 囊
而形成的 。
143 ) 6 1 1
重复检 查 , 才可把它们 区别开来 。子 宫襞肥厚松软 ; 触 摸时 , 宫角反应微弱或无。 子 2 2 黄体 囊肿 发 情周期停 止 , . 母牛 不发情 。直 肠检查可发现卵巢体积增大 , 多为 1 个囊肿 , 大小与卵泡 囊 肿 差 不 多 , 壁 较 厚 丽 软 , 那 么 紧 张 。血 浆 孕 酮 含 但 不
量较高。
1 病因 1 1 内分 泌因素 : . 内分 泌失调是引发 卵巢囊肿最 主 要 的 原 因 。给 予 外 源 性 孕 激 素 、 激 素均 可 能 引 起 卵 雌 巢 囊 肿 。 自然 发 生 囊 肿 的 原 因 有 : ① 促 卵泡 素 ( S 分 泌 过 量 , 进 卵 泡 发 育过 度 。 F H) 促 ②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素 ( 低 于正常水平 。 LH) ③ 控 制 促 黄 体 素 释 放 的 机 能 失 调 。非 自然 发 生 的 囊肿是 由多因素共 同作用引起 的 , 与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 和肾上腺等机 能有关 。肾上腺机能亢进 , 促使黄体 功能 减退 , 导致孕激 素水平降低 , 肾上腺 产生较多的雌二醇 和雄激素 , 是影 响 卵巢 周 期 的 重 要 因 素 。 12 疾病因素 : . 子宫内膜炎 、 胎衣不下等可引起卵 巢 炎 , 致 发 情 周 期 紊 乱 , 排 卵受 到 扰 乱 , 导 使 引起 卵巢 囊 肿 。产后早期子宫正值复原之 中, 子宫内膜 和卵巢 上的 激素 靶细胞受 体尚未恢复正 常 , 而卵泡 已经开始发 育 , 且不 断产生雌激 素 , 因缺乏受体 的接受和转移 , 使信息 不能 由子宫传递到下丘脑和垂体 , 故雌激 素水平升高导 致不排卵而 引起卵巢囊肿 。有报道 , 母牛性周期的不 同 阶段 , 卵巢 和子宫的 血流量呈规律性 变化 ; 情期卵巢 休 血流量增加 , 在发 情 期 子宫 血流 量 增 加 。若 子 宫 有 炎 症 和充血 , 将打乱这一规律, 影响卵巢周期的正常运 行。 1 3 营 养 因 素 : 料 中 缺 乏 维 生 素 A或 含 有 大 量 . 饲 的雌激 素( 过 量饲喂生 大豆 、 如 白三 叶 草 等 含 植 物 雌激 素高的饲料 ) 都可 能引起囊肿 。饲喂精料过多而又缺乏 运 动 , 致 母 牛 肥 胖 也会 增 加发 病 率 。 导 14 气候 因素: . 在卵泡 发育的过程 中, 气温骤 变容 易发生 卵巢 囊肿 , 尤其在冬 季发 生卵 巢囊肿 的病牛较 多。 1 5 人为 因素 : 牛多次发情 而不予配种也可导 . 母 致囊肿的发生 。 2 临床 症 状 2 1 卵泡囊肿 病 牛往 往发 情不正常 , . 发情期延 长, 发情 周期变短 , 有时 出现持续而强烈的发情现象 , 成 为慕 雄狂 。母 牛极度不安 , 大声哞 叫, 食欲减 退 , 排粪 、 排尿频 繁 , 经常追逐 或爬跨其他母 牛 。病牛性情 凶恶, 有时攻击 人 、 。直肠 检查卵巢上 有1 畜 个或数 个大而波 动的囊 泡 , 有的囊泡壁薄 ( 囊肿位 于卵巢浅表层 ) 有的 , 囊泡壁较 厚 ( 囊肿位 于中央 ) 。如果卵泡 中有 许多小囊 袍 , 摸 卵 巢 表 面 可 感 到 许 多 有 弹 性 的 小结 节 , 囊 肿 触 如 的大小与 正常的卵 泡相 同, 则较难 鉴别 , 须隔2 N 再 ~3

奶牛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诊治

奶牛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诊治

2016年第02期1卵巢囊肿本病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

母牛不排卵的卵泡持续10d或更长时间,直径多大于2~5cm并导致不发情或称为慕雄狂。

其原因有营养方面的,也有使用激素造成体内激素分泌紊乱而致病的。

如牛长期运动不足,精饲料饲喂过多,牛比较肥胖;或者营养失调,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或者大量使用雌激素制剂及孕马血清,可引起卵泡壁发生囊肿;脑下垂体前叶机能失调,激素分泌紊乱,促黄体生成素不足,不能排卵;也有的是继发于卵巢、输卵管、子宫或其他部分的炎症。

卵泡囊肿的主要表现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者持续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而黄体囊肿则是致使母牛长期不表现发情。

直肠检查可以发现卵巢上有数个或一个泡壁紧张而有波动的囊泡,直径超过2cm,大的可达5cm;有的牛有许多的小卵泡。

正常的卵泡,再次检查时,卵泡已消失;囊肿的卵泡则持续不消失,也不排卵,囊壁较薄,子宫角松软不收缩。

黄体囊肿通常只在一侧卵巢上有一个囊状其壁较厚的结构。

对牛进行孕酮的测定,卵泡囊肿的母牛,外周血浆雌二醇水平高达50~100pg/m L,脱脂乳孕酮水平低于1.0ng/m L;黄体囊肿的母牛,其外周血浆孕酮水平保持在1.2ng/mL以上,脱脂乳孕酮水平含量在1.0ng/m L以上。

防治:(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前列腺素F2α(P GF2α)及其类似物的使用。

无论哪种类型的囊肿都可单独应用GnRH及其类似物或与其他激素配合应用。

肌内或静脉注射GnRH100~250μg或LRH-A3,注射后18~23d发情。

如果确诊为黄体囊肿,则可单独使用PGF2α或类似物。

(2)对病牛使用促黄体素(LH)或绒膜素(HCG)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均可,常用量是2500~5000U。

注射后每周进行一次直肠检查,一般囊肿在半个月左右逐渐萎缩,母牛开始出现正常发情。

经过药物处理后的牛在前3个月容易流产,为防止流产,可在配种后的第4天注射黄体酮100m g,隔日1次,连续5次。

奶牛卵巢囊肿的中西医法治疗

奶牛卵巢囊肿的中西医法治疗

2020年第3期(总第220期)奶牛卵巢囊肿的中西医法治疗李永海!,管生栋"(1.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畜牧兽医站,733299;2.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畜牧兽医站,733299)中图分类号:S85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20)03-0025-01卵巢囊肿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疾病,在高强度生产时容易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卵巢结构卵巢是位于子宫两侧的一对卵圆形的生殖器官。

它的外表有一层上皮组织,其下方有薄层的结缔组织。

卵巢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位于卵巢的周围部分,主要由卵泡和结缔组织构成;髓质位于中央,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许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当今规模化养殖中,奶牛的卵巢疾病频频发生。

高产奶牛内分泌激素调节失控,紊乱导致,尤其卵巢囊肿是影响奶牛业生产的重要繁殖疾病,临床上肉牛卵巢疾病常可表现为卵巢静止、卵巢萎缩、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巢机能不全等。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

2 囊肿病因4治疗4.1西药治疗对卵泡囊肿的治疗,通过在母牛不孕的治疗实践中探索岀以下七种方法:第一种:促黄体素(LH)100〜200单位,1次肌肉注射,连续5〜7天。

第二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0单位,1次肌肉或静脉注射。

第三种: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类似物,常用LRH-A3,用量50〜100#g,1次肌肉注射,连用1〜4天。

可配合黄体酮100mg肌肉注射。

第四种:孕酮50〜100mg,1次肌肉注射,但总量为750〜第五种:前列腺素F2a5〜10mg,1次肌肉注临射。

"第六种:地塞米松10mg,1次静脉注射,隔日$ 1次,连注2〜3天。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过多,而黄体素分泌不足,使卵泡过度生长而不能正常排卵和形成黄体造成的,是生产上常见第七种:1%孕酮50mg,1次肌注,同时用碘化钾150mg,1次内服,连用7天o4.2中草药治疗的产科病之一以活血化瘀、理气消肿为治则。

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2023年第10期奶牛卵巢疾病的类型较多,比较常见的有卵巢机能减退、卵巢囊肿、长久黄体、卵巢炎等,这些疾病可影响奶牛的正常发情、排卵及卵泡发育,进而导致奶牛繁殖能力下降,奶牛养殖的经济损失。

所以应该奶牛卵巢疾病诊断与治疗高度重视维持奶牛高水平的繁殖性能,为奶牛养殖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患病原因奶牛卵巢先天发育不足导致卵巢疾病,如奶牛在胚胎发育阶段遗传基因出现问题,或妊娠母牛摄入激素过量、感染疾病等,影响到胎儿发育,从而使奶牛出现卵巢发育不成熟,卵巢体积不够,或卵巢存在先天性缺陷。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到位、不科学,可导致奶牛生殖系统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因营养过剩导致过度肥胖,从而影响卵巢的繁殖性能,另外日粮搭配不均衡营养不全、供应不充足,饲养密度过大、生存环境及条件较差等也会影响奶牛殖繁性能。

在饲养奶牛过程中,需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能量、粗蛋白、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日粮应定时、定量、充足供应,再加上精细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维持奶牛良好的健康水平,有利于奶牛生殖激素的分泌,促进卵泡发育、排卵。

反之奶牛过瘦或过肥、健康水平较差及生殖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奶牛卵巢疾病。

此外,在检查奶牛卵巢、人工授精操作、手术治疗等过程中,技术水平不够、操作失误等会对奶牛的卵巢造成损伤,或灭菌消毒操作不到位,引起奶牛卵巢炎。

奶牛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水平、本身患有的疾病以及营养不够全面都是奶牛患上卵巢疾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疾病因素影响较大:(1)卵巢机能减退,受到奶牛年龄增长或是其他疾病的影响,奶牛卵巢繁殖性能明显下降,出现不排卵、不发情、卵巢萎缩,甚至是卵巢静止等现象;(2)卵泡发育不正常,出现卵泡交替发育、排卵延迟、不排卵现象,说明奶牛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尤其是促卵泡素分泌变少,一个卵泡在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另一个卵泡却开始发育,反复交替发育,最终导致无成熟卵子排出。

如果是促黄体素分泌出现问题,也就无法促进奶牛卵泡发育或排卵;(3)卵泡囊肿,受到奶牛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激素等,分泌不足、过多,或是不均衡的影响,奶牛出现不排卵现象,卵泡长时间滞留在卵巢,逐渐上皮变性、泡壁增厚、泡液增多,体积增长至正常卵泡的2~5倍,使得奶牛患上卵泡囊肿,进而出现发情异常症状,如发情过于频繁和激烈;(4)黄体出现异常,在奶牛排卵后因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黄体形成或维持不正常现象,可导致奶牛患上黄体囊肿、持久黄体等卵巢疾病。

奶牛卵泡囊肿及其防治措施

奶牛卵泡囊肿及其防治措施
7d ,对 预 防 和 治疗 乳 牛囊 肿 均有 效 。囊 肿 的 治 疗 效果 ,临床 上依囊 肿 小时和 发情配 孕为标 准 。
5 讨 论
排 卵峰 的形成和 排 卵 ,导致成 熟 卵泡 持续 存在 并形 成囊肿 。这 些 实验 结果 说 明,卵 泡囊肿 形 成 的主要 原 因是很 低水 平 的孕 酮抑 制 了丘 脑 下部 对 11 雌 7 3一 二醇 发生 反应 的敏感 性 。
用。


4 ,而 且 能够 阻 断 正 常 的发 情 周 期 。囊 0 d
肿 的发 生可 以是 单个 的 或 多个 的 ,4 %的 7
41 垂 体 促 黄 体 激 素 2 0~4 0I .. 2 0 0 U,一 次 肌 注 ,
隔 1 次 ,共注 射 2 ~2 1 d ~3次 。
卵泡 囊 肿 奶 牛 有 2个 或更 多 的囊 肿 卵 泡 。
甘 囊肿 消退后 卵巢 的正常 功能 就可 以恢复 。
2 卵泡囊 肿 的发病 机理 在 卵 巢活 动 的 内分泌 调 节 中 ,雌激 素 L 促黄 体 生成 激 素1 H( 的大量 分泌 ,促进 成 厶 熟 的卵泡 排 卵 。孕酮 则对 丘 脑下 部 具有 负 , 反馈 作用 ,抑 制 L 排卵 峰 的 出现 。囊 肿 口 H

41 绒毛 膜促性 腺激 素 25 0~60 0I ._ 3 0 0 U,一次静 注 ,治愈率 可达 8 % ~9 %。 0 0 4 挤 破 囊 肿 法 。将 手伸 入 直 肠 ,隔 着 直肠 壁 用 一 中指和 食指 挟住 卵巢 系膜 ,并 固定住卵 巢 ,然 后 用
破 囊 肿 后 ,应 继 续按 压 5~1 n 0 mi,直 到按 压 处 形 成 很深 的 凹陷为止 。

母牛卵巢囊肿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母牛卵巢囊肿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1疾病概况卵巢囊肿患畜的临床表现相差很大,然而,所有的症状都与原发性病变有关,即卵巢上薄壁的囊肿以及对发情周期正常内分泌的影响,特别是缺乏由黄体产生的孕酮对丘脑下部和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卵巢囊肿主要发生在奶牛,肉牛偶有发生。

品种上发病率的差异是由于对奶牛的管理更细致,容易发现个体发病牛并及时治疗。

在同一品种的某一家族个体牛更常见,这表明在病因方面有遗传性因素。

卵巢囊肿综合征通常被认为与产奶量高有关,然而这是有偏见的,因为产奶量高的奶牛有可能更常被检查,如果发现有卵巢囊肿更有可能得到治疗。

此外,尽管高产牛的繁殖能力有所降低,人们也不愿意随便将其淘汰。

有研究表明,卵巢囊肿使牛多产奶,而不是高产使牛患卵巢囊肿。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多数病例发生在分娩后的3~8周内,产后第一次排卵的期间,这也与此时的日产奶量峰值及体况迅速下降相吻合。

据报道,泌乳牛群卵巢囊肿的发病率为5%~25%,问题牛场的发病率或许更高。

当然,发病率也受牛场的健康计划影响,如对牛群健康检查和检测的频率等。

2病因与病机奶牛卵巢囊肿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患卵巢囊肿牛所产的小母牛比正常牛所产的小母牛发病率高。

围产期应激可诱发卵巢囊肿。

应激能使有遗传素质牛丘脑下部和垂体机能不全,使得发情时促黄体素(LH)相对不足,这被认为是该病的发病机制。

这可能反映出丘脑下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

另一种对发病机制的解释是,某些卵巢囊肿患牛发育的卵泡缺乏LH和促卵泡素受体。

在正常的发情前期,黄体退化与优势卵泡发育相一致,而任何其他卵泡的生长受到抑制。

卵泡囊肿的患畜,卵泡发育成熟后不排卵,优势卵泡继续增大。

一个重要病因是GnRH缺乏或异常释放。

机理可能是下丘脑功能不足,致使卵泡雌激素不能引起GnRH释放,最终结果是发情时不排卵,这可能和雌激素受体α有关。

此外,其他卵泡也可能生长,形成同侧或双侧的多卵泡囊肿。

外观上,囊肿卵泡类似于发育卵泡,直径1.7~6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卵巢囊肿如何治疗
卵巢囊肿时引起牛发情异常和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卵巢囊肿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

卵泡囊肿是卵泡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卵巢积液;黄体囊肿是卵泡壁上皮黄体化所形成的。

卵巢囊肿经过治疗可以治愈。

一、诊断要点
卵泡囊肿患牛精神亢奋,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产奶量降低。

发情期延长,症状强烈,慕雄狂,发情间隔时间缩短。

常期患病的牛荐坐韧带松弛,尾根上翘,阴门松弛、肿胀。

黄体囊肿患牛长期不发情,阴道分泌黏液量少,阴道壁苍白。

直肠检查发现,患卵泡囊肿的牛卵巢上有个超过25厘米的囊状结构,壁薄柔软,表面光滑。

囊肿可能是多个,并且在卵巢上持续的时间超过10天。

患黄体囊肿的牛卵巢上也有个囊状结构,但是不同的是壁厚,凸出于卵巢表面。

实验室检查时,患卵泡囊肿的牛外周血中雌激素的含量高;患黄体囊肿的牛孕酮的含量高。

二、防治要点
【治疗要点】
(1)激素疗法:促黄体素(lh)100-200单位肌肉注射。

往后3-6天时囊肿卵泡发生黄体化,然后再用前列腺素 f 2-4毫克/次或氯前列烯醇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