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教师身体状况现状分析报告

教师身体状况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教师身体状况对其工作能力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教师群体普遍存在身体健康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教师身体状况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教师们改善身体健康,提高教学效果。
2. 数据来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对XXX地区100名教师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对教师的身体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3. 现状分析3.1 身体指标通过对教师体检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情况:- 超重与肥胖问题:约有60%的教师体重超过了标准体重范围。
其中有10%的教师被判断为肥胖,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是一种负面影响。
- 高血压问题:有约25%的教师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
这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
- 高血糖问题:约有15%的教师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部分人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
这可能与缺乏运动和不合理的饮食有关。
3.2 健康问题原因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分析了健康问题的可能原因:- 工作压力大: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缺乏运动的机会,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应对问题,容易产生精神压力。
- 不良生活习惯:部分教师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不规律、少运动、熬夜等,这些不良习惯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 建议与对策针对教师身体状况的现状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4.1 职业保护- 减轻工作压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支持,合理分配工作量,减轻教师的压力,避免耗费过多的体力和精力。
- 增加休息时间: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教师有足够的休息和调整身心的机会。
4.2 生活习惯改善- 饮食规律:教育部门可以提供健康饮食的指导,推广健康饮食知识,鼓励教师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 增加运动:学校应提供运动场地和设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运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教职工队伍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推进,教育的作用不断突显,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广大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悄然而至,那就是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教师的压力也相应大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职称考核、继续教育……,不少教师身体素质下降,自卑、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影响教育的质量。
一、教师健康总体状况本学区现有在职教师90人,本次调查内容分身体、工作、生活、心理四部分,采用发放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努力使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科学性。
调查问卷列举了11类身体疾病,教师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选择,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教师92.6%患有1种以上身体疾病,有47.2%教师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有10.9%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
11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四类疾病依次为:第一,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34.2%;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20.2%;排在第三位的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15.5%;第四是骨关节疾病,患病率13.3%。
女教师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占25.8%。
据有关资料显示,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等疾病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如紧张、压抑、烦躁、郁闷等,均会产生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呼吸系统疾病则与教师讲话多、发声不科学和长期吸入粉尘有关;经常站立、伏案工作、缺乏锻炼是导致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
二、教师工作情况1、课时量大,工作时间长。
教师周课时量普遍较大,除学校领导外,教师代课12-14节课的占32.8%,14-16节课的占41.2%,16节课以上的教师比例为24.1%。
有人曾说出门最早和回家最晚的是学生,其实我们的教师也是这样披星戴月地工作着,虽然2005年上半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减负禁令,但教师们面对社会、家长过高的期望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总是放心不下,千方百计让学生早到校晚回家,我们教师很无奈。
小学教师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教师健康调研报告前言小学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掌握他们的工作压力和身体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小学教师健康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启示。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向全国各地的小学教师开展了调研。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工作压力、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内容,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度,我们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比对。
调研结果工作压力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
其中,59%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或“非常大”,37%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一般”,仅有4%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小”。
工作量的增加、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学生家庭背景多样性等因素都是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
身体状况调查发现,小学教师普遍存在一些身体不适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78%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视力疲劳,主要是因为久坐以及长时间注视黑板和电子屏幕所致。
此外,64%的教师有颈椎疲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久坐不动且面对电子设备操作时间较长。
还有59%的教师存在腰椎不适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站立和走动以及搬运教辅资料等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生活习惯在生活习惯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7%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超过半数的教师的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此外,45%的教师每天锻炼的时间不足30分钟,71%的教师饮食不规律。
这些生活习惯的不良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看到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
工作压力大、视力疲劳、颈椎疲劳、腰椎不适等问题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
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1.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2. 学校应提供合适的教学设备和环境,减少教师的视力和颈椎等问题。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评估报告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本报告旨在评估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相关建议和支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问卷调查:教师填写了一份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工作压力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2. 面谈:对部分教师进行了面谈,进一步了解其具体问题、需求和困扰。
评估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面谈结果,综合分析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下:1. 压力较大:大部分教师表示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量大、学生表现不佳以及与家长的沟通等方面。
2. 情绪波动:部分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情绪波动的情况,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和人际关系问题。
3. 缺乏支持:一些教师反映在工作中缺乏支持和帮助,感到孤立和无助。
建议与支持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向小学教师提出以下建议和支持措施:1. 建立支持系统: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扰。
2. 培训与提升:提供针对教师的培训课程,包括应对压力的技巧、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等,提升其工作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3. 团队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助,分享经验和资源,减轻个人压力,增强彼此的支持感。
4. 健康生活方式:提倡教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适当的运动、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以增强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
结论通过本次评估,我们了解到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提供相关支持和建议,帮助教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支持和关注。
女教师健康调查报告

女教师健康调查报告调查概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共有120名女教师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时间为2022年5月1日至5月7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1. 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其中,82%的女教师表示自己处于良好或较好的健康状态,15%的女教师表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仅有3%的女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较差。
2. 饮食习惯关于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女教师注重饮食健康。
调查显示,95%的女教师每天都吃早餐,有规律地进食。
此外,调查还显示,84%的女教师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注意均衡饮食。
3. 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的生活方式普遍健康。
72%的女教师每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此外,60%的女教师每天步行或骑行上下班,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
然而,也有部分女教师表示因工作忙碌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 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整体上心理状态良好。
仅有20%的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感到焦虑或紧张,大多数女教师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结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参与调查的女教师整体上身体状况较好,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健康感到满意。
2. 女教师普遍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摄入营养并保持饮食的均衡。
3. 大多数女教师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体育锻炼和规律的生活习惯。
4. 女教师整体上心理健康良好,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个别女教师在工作压力下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建议学校加强对女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教育,帮助她们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中小学教师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师状况调查报告背景介绍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培养国家的未来栋梁。
然而,近年来,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引发了人们对中小学教师的状况是否良好的质疑。
因此,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工作情况、工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
我们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得到了800份有效回收。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1. 性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中小学教师中,男性占比为40%,女性占比为60%。
女性教师明显多于男性教师,说明中小学教师职业对女性较为吸引。
2. 年龄结构中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较为均衡,20-30岁占比为30%,31-40岁占比为40%,41-50岁占比为20%,51岁及以上占比为10%。
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的年龄集中在30-40岁,属于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3. 工作环境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中小学教师普遍面临一些工作环境上的问题。
有57%的教师表示工作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课程繁重和学生压力大。
此外,45%的教师反映经常加班,平均每周多出5-10个工作时间。
这些问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 薪资待遇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超过80%的教师月收入在5000-8000元之间,而只有10%的教师月收入超过10000元。
大部分教师都表示希望薪资水平能够提高,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5. 职业发展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
60%的教师表示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难以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
此外,35%的教师认为晋升机会较少,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小学教师面临工作环境压力大、薪资待遇较低等问题;- 教师职业发展受到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的限制。
中学教师身体情况调研报告

中学教师身体情况调研报告中学教师身体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以及缺乏充足的身体锻炼,中学教师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次调研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的身体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中学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大量中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匿名回收和统计分析,以获取样本教师的整体身体状况信息。
三、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本次调研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样本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教龄等教师群体。
以下是针对中学教师身体状况的主要调研结果:1. 工作压力大:大部分中学教师(超过80%)在工作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其中绝大多数(超过60%)认为工作压力来自于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方面。
2. 存在身体不适症状:超过70%的教师在过去一年内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如头疼、失眠、胃痛等,其中一部分教师的不适症状甚至持续了较长时间。
3. 缺乏充足的锻炼:大部分教师(超过85%)认为自己存在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充足的锻炼,同时也表示愿意增加身体活动的时间。
4. 饮食不规律:超过60%的教师承认自己的饮食不规律,常常因工作忙碌而错过正餐时间,或选择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
5. 睡眠质量不佳:近一半的教师表示自己的睡眠质量较差,常常存在失眠或熬夜工作的情况。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提出相应的建议:1. 加强工作压力管理:学校应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管理,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减压并提高工作效率。
2. 提供身体锻炼机会: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身体锻炼机会,如组织集体运动、开设健身课程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 健康饮食宣传教育:学校应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健康饮食宣传教育,帮助教师了解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并提供健康的餐饮选择。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健康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对于他们本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学生的教育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教师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向一定数量的教师发放问卷并收集回收的数据,从全面的角度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
问卷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压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
三、调查结果根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的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中男性约占60%,女性约占40%。
在年龄方面,20-30岁的教师占比30%,31-40岁的教师占比35%,41-50岁的教师占比25%,51岁及以上的教师占比10%。
另外,教师的工龄分布显示,1-5年工龄的教师占比40%,6-10年工龄的教师占比30%,10年以上工龄的教师占比30%。
2.工作压力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教师表示他们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或较大。
其中,40%的教师表示主要压力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30%的教师表示主要压力来自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20%的教师表示主要压力来自于与家长和学生的关系。
3.生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40%的教师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40%的教师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60%的教师每天运动时间少于30分钟。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20%的教师吸烟,30%的教师饮酒,50%的教师存在不规律饮食的问题。
4.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教师表示他们经常感到疲劳乏力,超过50%的教师表示他们有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超过30%的教师表示他们经常失眠。
四、讨论与建议教师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也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工作压力管理:学校应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湖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推进,教育的作用不断凸现,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广大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关注教育质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呼声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悄然而至,那就是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教师的压力也相应大了,课堂教学、教科研、论文、职称、考核、学历、做课件、继续教育……,广大教师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身体素质下降、自卑、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影响教育的质量。
因此,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人才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通过对南湖区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我区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更好地为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服务。
二、南湖区中小学教师健康总体状况接受本次调查的有来自南湖区9所中小学的476名教师,其中城市小学3所138人,占29%,乡镇小学2所108人,占23%,城市中学2所157人,占33%,乡镇中学2所73人,占15%。
按男女比例分,男教师161名,占33.8%,女教师315名,占66.2%。
本次调查内容分身体、工作、生活、心理四部分,采用发放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努力使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科学性。
三、南湖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一)南湖区中小学教师身体状况调查问卷列举了11类身体疾病,教师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选择,结果发现,接受调查的教师100%患有1种以上身体疾病,有不少教师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有10.9%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心34.2%;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20.2%;排在第三位的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15.5%;第四是骨关节疾病,患病率15.3%。
女教师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占25.8%。
据有关资料显示,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等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如紧张、压抑、烦躁、郁闷等,均会产生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呼吸系统疾病则与教师讲话多、发声不科学和长期吸入粉尘有关;经常站立、伏案工作、缺乏锻炼是导致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
(二)南湖区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我们从在校时间、周课时量、业余用于备课批改的时间、上下班方式等四个方面了解我区中小1、课时量大工作时间长教师周课时量普遍较大,10节课以下的占9.9%,10——15节课的占62.8%,16节课以上的占25.2%。
调查中发现,乡镇小学教师工作量最大,16节课以上的教师比例为49.1%;其次为城市小学教师,占31.2%。
由表二可以看出,教师在校时间(中午时间除外)较长,8小时以下的仅占5.5%,8——9小时的占41%,9——10小时的占44.5%,10小时以上的占8%。
在校时间10小时以上的教师比例最高的是城市中学,占17.8%。
有人曾说出门最早和回家最晚的是学生,其实我们的中学教师也是这样披星戴月地工作着,虽然2005年上半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减负禁令,但教师们总是放心不下,千方百计让学生早到校晚回家,面对社会、家长过高的期望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中学教师很无奈。
2、用于工作的业余时间较长教师们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个别辅导、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搞教育科研、家访、学历进修等,这些工作中的大部分是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的。
每天用于备课、批改等工作的业余时间为0.5小时的教师比例为4.4%,0.5——1小时的占26.3%,1——1.5小时的占29.6%,1.5——2小时的占20.8%,2小时以上的占18.3%。
城市中学教师中,每天占2小时以上业余时间用于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9.9%,其次是乡镇中学,占24.7%。
3、自行车仍是教师们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有9.2%的教师选择步行上下班,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教师占59%,开摩托车的占29.4%,坐汽车的占4.8%,可见,自行车仍是教师们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清贫,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教师的收入在15个行业中排名13;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们骑自行车上下班,也算是一种锻炼,平时大家忙忙碌碌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锻炼,上下班时间就充分利用了。
(三)南湖区中小学教师生活状况1、空闲时间少睡眠严重不足“我们每天都排得满满的,基本没有空闲,想看书也挤不出多少时间。
”这是教师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描述。
统计资料显示,每天没有空闲时间的教师占10.5%,15.8%的教师每天有0.5小时以下的空闲时间,有0.5——1小时空闲时间的教师比例是36.3%,有1——1.5小时的占22.5%,只有14.9%的教师拥有1.5小时以上的空闲时间,13.4%的城市中学教师和13%的城市小学教师没有空闲时间。
现在的教师确实十分忙碌,忙完工作忙家务,不少教师中午在学校用餐,利用中午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晚上下班又要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双休日如遇天气晴朗还要洗洗晒晒,再多花点时间改善一下伙食,尤其是孩子尚小、家又在外地的中年教师更是辛苦,基本是连轴转。
对于那点少得可怜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有55.3%的教师有空就赶快睡觉,只有27.3%的教师选择锻炼。
教师们认为:平时实在是太忙碌太疲倦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睡一觉,“我们需要睡觉来恢复体力”。
尤其是乡镇中学教师,他们早上六点半之前出门,正常下班晚上回家又是六点多,每周还要值三天或四天晚班,十点以后才能回到家,根本没有可以放松身体和心情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2、体育锻炼缺乏休闲活动单一问卷列举了散步等9个锻炼项目供选择,比例最高的锻炼项目是散步,占53.6%,其次是打球,占23.3%,再次是做操,占17.6%,其余几个项目如游泳、跑步、跳绳等选择的人寥寥无几。
由于长期的忙碌,不少教师已远离了锻炼。
教师的社会交往面较窄,休闲活动也很单一,90.1%的教师有空就在家看电视,有空选择睡觉的比例也很高,占55.3%。
看电视与睡觉比例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太累的缘故,由于工作累而不想锻炼,由于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走入了怪圈。
3、阅读已成习惯调查中发现,尽管教师们工作都十分繁忙,但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都会挤出时间进行阅读,自觉学习已经形成习惯,63.9%的教师把阅读当成了一种调节身心的休闲活动。
阅读内容则以教育类书籍为主,占62%,选择文学类书籍的占53.6%,有35.1%和28.8%的教师关注保健类和心理健康类书籍,教师们关注心理健康类书籍,是希望能更多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四)南湖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在对教师心理状况调查时,我们也列举了上班时的心情、疲劳感、失眠、心理压力等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又分不同程度让教师进行选择,结果并不乐观。
1、身体疲倦心情烦躁教师上班时心情愉悦的仅占13%,心情一般的占64%,有焦虑感的占16.6%,有20.4%的教师感到烦躁。
感到焦虑和烦躁的教师比例最高的都是城市中学教师,分别占28.7%和24.8%。
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中学面临中考,而升学的竞争近几年在高考扩招后提前至初中,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高中,家长尤其是城市中学的家长对孩子对老师都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目前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尤其是重点高中的上线率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学校把它作为宣传自己的资本,家长以此作为选择学校的标准,无形中给了城市中学教师更大的压力,座谈中,有的教师甚至对上班产生恐惧。
有56.7%的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有疲劳感,其中又以城市中学教师比例最高,达到了66.9%。
心理压力大是造成疲劳感的首要原因,占74.4%,其次是工作量大,占61.3%,城市中学教师感到心理压力大的比例最高,占82.2%,而乡镇中学教师则感到工作量大的比例最高,占72.6%。
有65.1%的教师感觉到自己精力下降,46%的教师感觉注意力衰退,43.3%的教师不自信,常常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或做错,有38.2%的教师甚至觉得郁闷。
从座谈中了解到,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前,至少有两个晚上是“一点都睡不着的”,有10天左右的时间是烦躁不安的,等上完课感觉骨头像散了架似的站也站不稳。
曾去听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师生相互问好后学生还没有坐下教师就急着上课,可见其心理的紧张程度。
如果一个学期上3节公开课,身体怎么吃得消?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是不自信或教学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客观原因是学校领导缺乏必要的鼓励,教师自尊心一般都较强,领导的表扬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所以领导不要吝啬表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
2、心理压力大经常失眠调查对象中表示没有心理压力的只占1.5%,感觉心理压力很大的却占了39.5%,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工作量大、教科研、经济状况等都会引起教师的心理压力。
城市小学教师认为心理压力来自教科研的比例最高,占52.9%,当前教育科研在小学搞得轰轰烈烈,教育科研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确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在小学搞教科研,教师们往往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而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所以总是感觉特别辛苦。
64.4%的乡镇中学教师认为经济状况是产生心理压力的最重要原因,有60.1%的教师则表示压力来自工作量大。
经济状况是困扰乡镇学校教师的一个实际问题,乡镇学校教师工资由乡镇承担,但只保证国家标准工资和部分奖金,收入与城市学校教师有着一定的差距。
近几年,根据需要,乡镇中学从外地引进的年轻教师较多,这些教师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每月要拿出一部分收入寄回老家,在工作地还需要买房、结婚,缺口真的很大。
在对教师人际关系紧张原因进行调查时,26.3%的教师认为来自家长社会,其次是来自学生,占21.6%,城市小学教师认为与家长、社会关系紧张的比例最高,占34.8%,城市中学教师认为与学生关系紧张的比例最高,占36.3%,这与城市学校学生家长的要求高、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等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失眠的比例较高,不失眠的只占12.2%,经常失眠的占12%,遇事失眠的占71.6%,城市中学教师经常失眠的比例最高,占17.8%,这与工作压力大、教师自身缺乏自我调节的办法、交往面较窄、承受能力不强等有关,而失眠又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的罪魁祸首。
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对教师进行“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进行调查时,表示很喜欢的仅占5.7%,喜欢教师职业的占57.1%,不喜欢的占5.5%,无奈的占31.7%,其中城市中学教师中,对教师职业表示无奈的比例最高,占45.9%。
座谈中,有的教师说:刚开始工作时还是比较喜欢的,当初是怀着满腔热情走上讲坛的,但这种热情慢慢地在消磨,现在基本成了谋身的手段和一种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