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解剖生理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出尿液,以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此外,肾脏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
二、临床特点1.病因:变态反应、感染、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性疾病、药物、毒素、创伤、结石、肿瘤及肾血流减少等。
2.特点:疾病多呈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程,持续发展,可导致严重的肾功能不全,使全身各系统均受到损害,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
三、常见症状及体征肾性水肿、肾性高血压、尿异常、膀胱刺激征(一)、肾性水肿1、概述肾性水肿是指肾脏病变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而导致的组织肿胀。
可见于各种肾炎和肾病病人,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水肿可分为两大类:①肾炎性水肿②肾病性水肿2、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病人有无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竭、间质性肾炎等疾病;既往有无肝脏、心脏及内分泌等系统疾病;有无感染及摄钠过多等诱发因素。
2)身体状况1.水肿的特点肾炎性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水肿显著,常呈全身性,伴胸水和腹水,指压凹陷明显。
2.伴随状况肾炎性水肿常伴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血压升高,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肾病性水肿常伴有蛋白尿、管型尿、浆膜腔积液和移动性浊音等。
3.心理-社会状况水肿带来的生活不便和身体不适易使病人产生烦躁和焦虑的心理。
4.辅助检查:可判断水肿的类型及原因。
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3、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和营养不良有关。
4、护理目标病人水肿消失或减轻;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压疮发生。
5、护理措施1)体液过多(1).休息与体位重度水肿病人应卧床休息,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轻水肿。
内科护理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射精障碍的护理
详细讨论射精障碍的类型和治疗方法,着重强调心理支持和沟通的重要性。
性功能减退的尿失禁的辅助措施
介绍尿失禁患者可采用的辅助措施,包括选择适合的尿布、加强盆底肌肉锻 炼和改变饮食习惯。
疼痛管理
讨论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疼痛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
内科护理学第五章泌尿系 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是内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介绍了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的护理措施,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疾病概述
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类型、病因和临床表现,同时讨论相应的护理措施。
尿路感染的护理
解释尿路感染的原因、症状以及护理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方法。
描述尿毒症的症状和并发症,重点介绍透析和肾移植等治疗方法,以及病人 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尿泡炎的护理
探讨尿泡炎的发病机制和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正确的用药方式和鼓励病人增加饮水量等。
膀胱炎的护理
详细介绍膀胱炎的症状和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保持个人卫生和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肾上腺素过多症的护理
解释肾上腺素过多症的病因和症状,着重强调压力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
讨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控制血糖、减少肾脏负担和维持合理的饮食习惯。
肾传染病的护理
介绍肾传染病的病因和护理策略,包括合理用药、加强个人卫生和定期检查。
非特异性尿道炎的护理
解释非特异性尿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强调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肾结石的护理
说明肾结石的形成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重点讨论预防复发和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肾炎的护理
介绍肾炎的不同类型,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强调病人定期复查 和稳定情绪的重要性。
内科护理学第5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措施
2.皮肤护理 ❖观察皮肤有无异常情况发 生,如潮红、破损或脓肿 等。长期卧床者,注意预 防压疮。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四)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水肿情况,有无胸水、腹 水或心包积液;
3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注意监测
尿量的变化;
❖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起病 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 和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 ,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 疫反应所致,好发于儿童,男性居 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潜 伏期平均约10天)起病,皮肤感 染者发病的潜伏期较呼吸道感染 者稍长。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尿 路 感 染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由于 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 、慢性炎症。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感染 途径
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尿 道炎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二)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 症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蛋白丢失过多、 限制蛋白摄入等有关。
3.焦虑 与疾病逐渐恶化、预后不良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护理评估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护理评估病史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资料评估辅助检查评估病史评估现病史评估起病情况:发病时间、缓急、诱因主要症状及其特点:水肿、尿路刺激征、尿异常、高血压等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患病过程中的一般情况、既往史、个人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评估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肾性水肿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肾病性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称为尿路刺激三联征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而每日总尿量正常的临床症状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可伴有尿失禁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感或灼热感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按解剖部位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占5~15%,主要由肾动脉狭窄或阻塞所引起,高血压程度较重,易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主要由急性或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衰所引起按发生机制分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由水钠潴留引起,利尿限制水钠摄入可明显降低血压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所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可降压尿异常:尿量异常多尿:>2500ml/d,少尿<400ml/d,无尿<100ml/d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150mg,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为蛋白尿;大量蛋白尿 血尿如新鲜尿沉渣计数>3个/HP,或1h尿RBC计数>10万个,叫镜下血尿;肉眼血尿 白细胞尿和脓尿如新鲜尿沉渣计数>5个/HP,或1h尿WBC计数>40万个,叫白细胞尿或脓尿管型尿WBC管型是诊断肾盂肾炎的重要依据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的检查:水肿泌尿系统:其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到晚期常伴有其他系统的表现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心理社会资料的评估患病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情况对疾病的有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负性情绪及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辅助检查的评估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肾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护理诊断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与尿路感染有关活动无耐力:与贫血、低蛋白血症和长期制动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排出过多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蛋白质入量不足、应用免疫抑制剂、腹膜透析有关水肿—体液过多的护理目标:病人水肿减轻或消失,无皮肤破损或感染的发生措施:休息饮食护理: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高质量蛋白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保证热量的供给,补充各种维生素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水肿、心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观察用药护理:利尿剂;糖皮质激素保健指导:尿路刺激征—排尿异常的护理目标:病人的尿路刺激征减轻或消失措施:休息:保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有利减轻刺激征饮食:多饮水有利于冲洗尿路皮肤粘膜护理:作好个人卫生,正确清洗会阴部膀胱区热敷或按摩:可减轻疼痛用药的护理:抗生素、碱化尿液可减轻尿路刺激征、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可缓解疼痛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感染性疾病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为肾盂、肾盏、肾小管和输尿管的感染,通常称为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为膀胱、尿道的感染,多见膀胱炎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病因病机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约占60~80%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最常见,其他有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直接感染易患因素:女性尿路梗阻全身抵抗力下降其他如医源性感染;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炎症临床表现(一)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小腹胀痛一般无全身感染。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一、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远端小管、亨利氏管滤过膜的构成:内皮细胞、基膜、上皮细胞二、肾脏的生理功能★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受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及肾血流量的影响★2、肾小管的功能:1)重吸收功能2)分泌和排泄功能3)浓缩和稀释功能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脏是许多激素的重要靶器官1)血管活性激素:作用于肾本身①血管活性激素②血管紧张素Ⅱ③前列腺素2)非血管活性激素:作用于全身调节新陈代谢①促红细胞生成素4、肾的血供1)经肾小球滤出的原尿约120ml2)每分钟约有1000ml血液流经二个肾脏,肾血浆流量约600ml3)左右肾动脉输送约1/5的总心输出量(正常人每分钟心排输出量约5L)至肾脏★★★5、肾脏的生理功能1)维持水平衡(平衡机制、逆流机制)2)排除代谢终产物(尿素氮、肌酐)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K、Ca/P)4)维持酸碱平衡(泌H作用)5)调节血压(调节水、钠、肾素)6)合成红细胞生成素第二节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肾源性水肿1、好发部位:眼睑、头皮、外阴2、引起肾脏排泄水、钠减少的原因:1)滤过率↓2)神经因素3、发生机制: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量增多,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引起水肿二、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三、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原因之一1、分类:1)肾血管性高血压(5%~15%)2)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小球、肾小管病变)2、发生机制:1)容量依赖性(水、钠控制)2)肾素依赖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相关)四、尿异常1、尿量异常:1)少尿:尿量<400ml/d2)无尿:尿量<100ml/d★2、蛋白尿:尿蛋白含量>150mg/d3、血尿:红细胞>3个/高倍镜4、白细胞尿:白细胞>5个/高倍镜5、管型尿:蜡样管型、透明管型五、肾区痛1、机制: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薄膜受牵拉所致2、表现:肾区疼痛3、分类:1)绞痛(肾结石)2)钝痛(肾病)3)胀痛(肾盂积水)第三节肾小球疾病概述肾小球疾病——是病变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一、分类1、原发性2、继发性3、遗传性二、发病机制多数肾小球疾病属于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在慢性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进型肾小球肾炎3、慢性肾小球肾炎4、隐匿型肾小球肾炎5、肾病综合征第四节肾小球肾炎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且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一)病因常发生于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脓包疮)(二)发病机制链球菌的胞壁成分或某些分泌蛋白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损害1、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2、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3、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三)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2~6岁。
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护理一、常见症状1.水肿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的组织间隙使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由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水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
钠水潴留于细胞外液的各个部分,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另一类是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
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由于增加的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减少,故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此外,部分病人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
有无晨起眼睑、颜面水肿,有无下肢或全身性水肿。
水肿有无对称性及明显的凹陷性。
有无胸腔或腹腔积液、外阴等部位的严重水肿。
2.排尿异常(1)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且每日尿量正常,称为尿频;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不能自制,并常伴有尿失禁则称为尿急;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称为尿痛。
尿路刺激征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等。
(2)遗尿:指入睡后不自主排尿而尿床者。
2~3岁以前为生理性。
3岁以后除功能性外,可由于神经性膀胱、感染、后尿道瓣膜、远端尿道狭窄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3.尿量异常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每日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OOml为无尿。
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多因休克、脱水、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衰)、上尿路梗阻等引起,分别称为肾前性(心排血量减少、血容量不足)、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类因素。
每日尿量多于2500ml为多尿。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肾性水肿——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健康史
• 有无呼吸道 感染史
• 疾病史 • 用药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 水肿的首发部 • 中重度:紧张、
位、发生时间、 烦躁、焦虑
程度、性质等。 • 长期住院者:失
• 皮肤血供和完
去信心
整性
肾性水肿——护理诊断/问题
1
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或大量 蛋白尿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
2
损的危险
与皮肤营养不良有
关
肾性水肿——护理目标 病人水肿能够减轻或完全消退 病人无皮肤破损或感染发生
肾性水肿—护理措施
重度水肿:卧床休息 轻度水肿:劳逸结合 眼睑面部水肿者:头部稍高 下肢水肿:休息时抬高下肢 阴囊水肿者:用吊带托起阴囊 胸腔积液者,宜取半卧位
补充足够热量 :低蛋白入饮食者,需补充足够热量 补充各种维生素
肾性水肿——护理措施
观察水肿的变化 观察皮肤情况 监测24h出入液量、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
肾性水肿——护理措施
1、常用药物: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 2、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利尿剂的副作用:低钾、低钠、低血容量性休克 4、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处理措施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及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教学目标
了解:泌尿系统的解剖机构 熟悉: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诊断/问题 掌握:1.肾性水肿的分类
2.膀胱刺激征的定义 3.尿量异常的种类和标准 4.血尿的定义及分类
一、解剖生理概要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 尿管、膀胱、尿道及相关
肾性水肿——护理措施
内科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内科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由肾小题和肾小管构成。
每个肾脏约有 100 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包括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丛,出球小动脉及系膜组织。
肾的生理功能:1.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 肾小管功能:重吸收功能:近曲小管吸收量最大。
分泌和排泄功能:浓缩和吸收功能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素: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产生。
血压升高。
前列腺素:间质细胞分泌。
激肽释放酶:1 / 25肾皮质分泌。
血压下降 1A 羟化酶:肾皮质产生,促进小肠对 CA,P 的吸收。
促红细胞生产素护理评估尿细菌学培养:1.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 5 天后留取尿标本。
2.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或包皮,消毒尿口,再留取中段尿液。
3.尿标本必须在 1H 内作细菌培养,否则需要冷藏保存。
4.尿液在膀胱内存量 6H 以上。
5.留取时不可污染瓶塞及管口。
肾功能检查:1. 肾小球滤过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
2. 肾小管功能测定:近端-尿微球蛋白测定。
远端-尿浓缩吸收试验和尿渗量。
免疫学检查肾活组织检查术前护理:1.教会憋气及床上排尿。
2.术前 3 日停用一切抗凝剂和活血药物。
3.血压控制在 140 90 术后护理 1. 腹带包扎 2 卧床休息 24H 前 6H 必须仰卧 3.密切观察腹部体征。
4 嘱病人多饮水 5.观察血压影像学检查:---------------------------------------------------------------最新资料推荐------------------------------------------------------ 避免摄入豆类等产气类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 肾包膜 、肾盂、输尿管有来自胸10 至腰1的感觉神经分布,当肾盂、输尿管内张 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时,可发生肾区疼痛, 又称腰痛;
肾性高血压
区别
肾炎性水肿肾病Biblioteka 水肿(三)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1、肾素是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的, 球旁细胞膜又称“压力感受细胞”,当肾动 脉压力下降时,肾素的分泌增加,肾素使肝 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 再经肺、肾的转换酶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 II及 III,血管紧张素 II直接引起小动脉平滑 肌收缩使血压上升,同时血管紧张素III 和II 还可刺激醛固酮的分泌,促进水、钠的潴留 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升高; 2、前列腺素;3、激肽释放酶; 4、促红细胞生成素;5、I-羟化酶;
病史
表现 治疗 心理 辅检
排尿障碍
休息 多饮水 勤排尿 物理降温
缓解疼痛
指导用药 健康教育
3、尿异常 1)尿量异常:正常尿量,少尿,多尿; 2)蛋白尿 ①、肾小球性蛋尿;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 ③、混合性蛋白质尿; ④、溢出性蛋白尿; ⑤、组织性蛋白尿; 3)血尿; 4)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 5)管型尿;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 的护理
学习目标
叙述 作出 提出 实施 掌握
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 临床诊断 护理诊断/问题 基本护理 护理措施
第1节
相关知识要点
解剖要点
[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
肾单位是肾脏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每个肾由 约有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 体及与之相连的肾小管组成。 1、肾小体(1)肾小球 (一)肾单位 (2)肾小囊 2、肾小管 (二)肾小球旁器 (三)肾的间质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血管极
血管球
肾小囊壁层
肾 小 体 模 式 图
尿极 近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 近端小管
(皮质) 图 3 肾 单 位 模 式 图
肾小体
髓旁肾单位
远端小管 细段 集合管 (髓质)
(四)肾的血液供应
特点 •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 1/4) •90% 血液被滤过 •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使血管球 •压力大,利于滤过 •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即血管球和球后 •毛细血管网,后者渗透压高,利于重吸收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重吸收
常见症状护理
肾性水肿 尿路刺激征
尿异常 肾区疼痛
肾性水肿
机理
肾炎性水 肿
特点 伴随症状
机理
肾病性水 肿
特点 伴随症状
病史
表现 治疗 心理 辅检
体液过多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一般护理
休息
饮食护理 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健康教育
皮肤护理
健康教育
尿路刺激征
机理
尿路刺激 征
表现 伴随症状
生理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分泌和排泄功能 内分泌功能
[肾脏的功能]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正常人的双肾血流量约 为1/min当血流量经肾小球时,几乎所有血浆成分 均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球而形成与血浆等渗的 原尿,亦即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 其他成分均与血浆相近; (二)肾小管功能 1、重吸收功能:近曲小管的吸收功能最大; 2、分泌和排泄功能 K离子、H离子、NH₄离 子、肌酐等是由肾小管排泌生成的,借此调节 人体电解质和酸硷平衡; 3、浓缩和稀释功能:可反应肾小管对水平衡的 调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