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实训目的
1.掌握慢性肾衰竭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分期、治疗要点。 3.了解血液透析相关理论知识 4.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理解患者知道自己得尿毒症时的恐惧焦 虑情绪,并给予心理安慰。
一、知识回顾 二、案例分析及讨论 三、知识拓展 四、讨论、总结 五、思考题
CRF分期
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肾衰竭期 尿毒症期
肌酐清除率(CCR) (ml/min) 50-80 25-50 10-25 <10
血肌酐(Scr)
(umol/L)
(mg/L)
133-177
1.5-2.0
186-442
2.1-5.0
451-707
5.1-7.9
≥707
≥8.0
病因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知识回顾
1、定义: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简称慢性肾衰, 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 乱和全身各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知识回顾
2、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功能(GFR)降低 的程度,将CRF分为四期:
77
4.9
100
4.3--5.8 130--175
血液检查
检查时间 尿素
(mmol/L)
2017.3.09 18.6 2017.3.17 19.5
肌酐
(mmol/L)
770 940
尿酸
(mmol/L)
410 414
医疗诊断
: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 诊断依据:

内科护理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射精障碍的护理
详细讨论射精障碍的类型和治疗方法,着重强调心理支持和沟通的重要性。
性功能减退的尿失禁的辅助措施
介绍尿失禁患者可采用的辅助措施,包括选择适合的尿布、加强盆底肌肉锻 炼和改变饮食习惯。
疼痛管理
讨论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疼痛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
内科护理学第五章泌尿系 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是内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介绍了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的护理措施,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疾病概述
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类型、病因和临床表现,同时讨论相应的护理措施。
尿路感染的护理
解释尿路感染的原因、症状以及护理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方法。
描述尿毒症的症状和并发症,重点介绍透析和肾移植等治疗方法,以及病人 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尿泡炎的护理
探讨尿泡炎的发病机制和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正确的用药方式和鼓励病人增加饮水量等。
膀胱炎的护理
详细介绍膀胱炎的症状和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保持个人卫生和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肾上腺素过多症的护理
解释肾上腺素过多症的病因和症状,着重强调压力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
讨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控制血糖、减少肾脏负担和维持合理的饮食习惯。
肾传染病的护理
介绍肾传染病的病因和护理策略,包括合理用药、加强个人卫生和定期检查。
非特异性尿道炎的护理
解释非特异性尿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强调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肾结石的护理
说明肾结石的形成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重点讨论预防复发和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肾炎的护理
介绍肾炎的不同类型,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强调病人定期复查 和稳定情绪的重要性。

内科护理学第5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5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四)护理措施
2.皮肤护理 ❖观察皮肤有无异常情况发 生,如潮红、破损或脓肿 等。长期卧床者,注意预 防压疮。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四)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水肿情况,有无胸水、腹 水或心包积液;
3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注意监测
尿量的变化;
❖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起病 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 和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 ,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 疫反应所致,好发于儿童,男性居 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潜 伏期平均约10天)起病,皮肤感 染者发病的潜伏期较呼吸道感染 者稍长。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尿 路 感 染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由于 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 、慢性炎症。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感染 途径
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尿 道炎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二)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 症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蛋白丢失过多、 限制蛋白摄入等有关。
3.焦虑 与疾病逐渐恶化、预后不良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护理评估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 B型题A.尿检有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及管型尿B.感染C.清洁中段尿D.氮质血症E.尿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1. 慢性肾炎答案:A2. 慢性肾盂肾炎答案:EA.尿检有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及管型尿B.感染C.清洁中段尿D.氮质血症E.尿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3. 作尿培养及菌落计数答案:C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答案:BA.钙及尿素刺激B.代谢性酸中毒C.高血钾D.使蛋白质的氮充分利用E.瘦肉、蛋白5. 肾功衰竭无尿者答案:C6. 肾功衰竭病人出现深大呼吸答案:BX型题1.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A.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B.排泄代谢产物C.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D.吸收营养E.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答案:ABC2. 下列哪些因素可刺激肾小球旁器的旁细胞分泌肾素A.急性失血B.大量利尿C.大量快速输液D.过度限钠E.剧烈运动答案:ABDE3. 无症状性菌尿特点应除外A.是隐匿性经过的肾盂肾炎B.尿液变化不典型C.需要及时治疗D.与反复应用抗生素有关E.尿路刺激征可缺如答案:ABCE4.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由哪些病可致A.肾主动脉狭窄B.慢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急性肾小球肾炎答案:BCDE5. 肾性高血压降压过快可致A.糖尿病B.脑供血不足C.肝缺血D.冠状动脉缺血E.肾血流量下降答案:BE6. 多尿可见于A.糖尿病B.甲状腺功能亢进C.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D.柯兴氏综合征E.慢性肾脏病进入肾功能减退期答案:AE7. 肾病性水肿的临床特点A.多从颜面部开始B.多从下肢部位开始C.一般较重D.指压凹陷明显E.多伴有高血压答案:BCD8. 长期大量使用呋塞米可以出现下列那些不良反应A.低钾血症B.直立性眩晕C.耳鸣D.低氯性碱中毒E.精神兴奋答案:ABCD9. 肾脏疾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应特别注意下列哪些并发症A.血糖升高B.向心性肥胖C.水钠潴留D.血压升高E.精神兴奋10. 急性肾炎并发症有下列哪些A.高血压脑病B.急性心力衰竭C.低蛋白血症D.急性肾功能不全E.急性肾功能衰竭答案:ABD1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包括A.常有前驱感染B.尿量减少C.血尿D.大量蛋白尿E.水肿答案:ABCE12. 应用利尿剂期间观察内容包括A.尿量尿比重B.体重变化C.血钠D.血钾E.血压答案:ABCDE1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应重点检测A.ASO滴度C.尿量D.尿比重E.内生肌酐清除率答案:CE1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血尿特点是A.几乎见于所有病人B.肉眼血尿少见C.镜下血尿持续时间较长D.常为首发症状E.可自愈答案:ACDE15.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主要原因A.肾缺血B.肾脓肿C.肾血栓D.肾皮质坏死E.肾中毒答案:AE16. 急性肾炎急性期的处理要点A.适当活动B.限制食盐C.应用青霉素D.利尿消肿E.降血压答案:DCDE17. 慢性肾炎病人卧床休息指征A.乏力,少量蛋白尿B.显著水肿C.大量蛋白尿D.肉眼血尿E.脉率增快。

护考笔记9【第九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考笔记9【第九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001.当机体组织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激素(EPO)增多,刺激骨髓红系增殖、分化,使红细胞数目增多和血红蛋白合成增多。

002.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好发于儿童,男性多见。

003.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有水肿、血尿、高血压及程度不等的肾功能受累。

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

004.急性肾小球肾炎尿液检查镜下见尿中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和红细胞管型;血补体测定见早期血总补体及C3均明显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

尿沉渣还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透明和颗粒管型。

尿蛋白通常为(+)~(++)。

005.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明显者通常需卧床休息4~6周,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

006.为减少急性肾小球肾炎,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

平日应加强锻炼,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以减少呼吸道及皮肤感染。

如一旦感染则应及时彻底治疗。

感染后2~3周时应检尿常规以及时发现异常。

007.慢性肾小球肾炎以青、中年男性居多,临床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

发病的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导炎症,多数病例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蛋白尿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必有的表现。

肾活组织检查可确定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008.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为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一般病人采用低蛋白(优质蛋白)、低磷、低钾饮食,水肿、高血压病人应限制盐(<3g/d)的摄入。

为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采用ACEI或ARB进行降压治疗。

009.小儿肾小球肾炎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参加体育活动;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进普食。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或体征的护理教案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或体征的护理教案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或体征的护理教案标题:深入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或体征的护理教案总结: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肾脏、膀胱、尿道和尿液排泄等器官的疾病。

在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时,我们需要对常见症状或体征有深入的了解,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教案。

本文通过从浅入深的探讨,向您介绍了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或体征,并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

一、尿量异常1. 多尿:多尿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护理教案建议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等指标,定期记录尿量以及尿液的颜色和气味。

饮食要合理搭配、均衡,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病人和护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如厕时间,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2. 少尿或无尿:少尿或无尿常见于急性肾衰、尿路梗阻等,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护理教案建议密切观察尿量、质地和颜色的变化。

病人应该避免过多摄入盐分和饮水不足,护理人员要定期监测尿液有无血尿、白细胞等异常情况。

二、尿频、尿急、尿痛1. 尿频:尿频可能是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护理教案建议给予适当的饮水量,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和饮品,如咖啡、茶等。

2. 尿急:尿急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过度活动、尿道炎等的症状。

护理教案建议病人进行耐心的膀胱训练,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保持充足的饮水量。

3. 尿痛:尿痛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等引起的症状。

护理教案建议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品和饮品,同时病人可以适量摄入含高碱度的饮品,如柠檬水。

多饮水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刺激。

三、腹痛、背痛、恶心、呕吐1. 腹痛: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等常常伴随腹痛。

护理教案建议给予病人适当的镇痛药物,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

病人应保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2. 背痛:背部疼痛可能是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积水等的常见体征。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233页】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233页】

评估病人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临床表现
1.尿液改变:尿量减少,血尿常为首发症状, 绝大多数病人有蛋白尿,往往不是大量蛋白尿。 2.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多表现为晨起眼睑水 肿,面部肿胀。
3.高血压:7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高 血
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 4.肾功能异常:常为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 5.并发症:少见。
2.多尿 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 多尿分为肾性和非肾性两类 肾性多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不
全,非肾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
3.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
间尿量多于750ml。持续夜尿增多,且尿比 重低于1.018,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
(四)蛋白尿
24h尿蛋白含量持续超150mg,蛋白质定 性 阳性反应,称蛋白尿。 1.肾小过球性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3.混合性蛋白尿 4.溢出性蛋白尿 5.组织性蛋白尿 6.生理性蛋白尿
制定计划
四、治疗要点
1.饮食调整 见护理措施
2.降压治疗 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重
要措施。低盐饮食、降压、利尿。 3.血小板解聚药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实施护理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一)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 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 肠道吸收障碍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大量蛋白丢失,抵抗力下 降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轻度活动,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肾功能减退:予低蛋白、低磷饮食;
明显水肿、高血压:应限盐的摄入(2~ 3g/d)、控制液体入量(前一日尿量 +500ml)。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戒烟 酒。

泌尿系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

泌尿系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
前列腺炎、 膀胱结石或创伤等引起。
110 医学资源 20
初始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的最初阶段。
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或尿道。
终末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的终末阶段。
提示:出血部位在后尿道、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
全程血尿:排尿过程都是血尿。
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或其以上部位。
血尿是否伴有疼痛对区分良、恶性泌尿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离心尿沉淀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 5 个为脓尿。 见于泌尿系感染。脓尿可表现为尿液浑浊 。
4、乳糜尿:尿中含有乳糜或淋巴液,
呈乳白色。其内含有脂肪、 蛋白质及凝血因子Ⅰ。同时含有血液,
呈红褐色,为乳糜血尿。
常见于丝虫病。
乳糜尿标本,外观呈乳白色牛奶样
110 医学资源 23
5、晶体尿:
尿液中盐类呈过饱和状态,其中有机或无机 物质沉淀、结晶成晶体尿。 排出时尿澄清,静置后有白色沉淀物。 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尿酸及尿 酸盐等结晶外,还包括磺胺及其它药物析出 的结晶。
③肾后性 可见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及尿 路感染等。
110
医学资源
19
2、血尿:尿液中含有血液。
根据血液含量的多少可分为:
镜下血尿:指借助于显微镜可见尿中含有红细胞。
肉眼血尿:指肉眼能见到尿中有血色或血块。 1000ml尿中含1ml 血液即呈肉眼血尿。
常为泌尿系肿瘤、急性膀胱炎、
(1)尿量增加: (2)炎症刺激 (3)非炎症刺激: (4)下尿路有梗阻:见于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等。
(5)膀胱容量减少:
(6)精神神经性尿频: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
110
医学资源
6
2、尿急: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不能自控,但尿量却很少,常与 尿频同时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第一节概述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和神经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泄尿液。

肾脏不仅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不仅通过尿液排泄机体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可产生多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

一、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泌尿系统的结构肾脏为实质性器官,基本单位为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及与其相连的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及肾小囊组成。

例: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单位D.髓袢E.集合管『正确答案』C2.肾脏的生理功能(1)肾小球滤过作用:肾脏的血流量约占心排出量的25%,正常成人安静时大约每分钟有1200ml血液流经双肾。

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几乎所有的血浆成分均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而形成与血浆几乎等渗的原尿。

原尿生成的速度与肾小球滤过面积、通透性以及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及肾血流量有关。

问题:血液包括?原尿?例:正常情况下哪些物质可通过肾小体滤过膜A.血浆中所有成分B.除多肽、尿素等以外的血浆成分C.少量红细胞和血浆成分D.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E.除葡萄糖、氨基酸以外的血浆成分『正确答案』D(2)肾小管的功能1)重吸收功能:将对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其中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量最大。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调节了机体的水分及电解质的平衡。

2)分泌和排泄功能:调节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浓缩和稀释功能:浓缩和稀释功能可反映肾远端小管、集合管对水平衡的调节。

正常人在机体缺水时,组织渗透压升高,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比重上升,尿液浓缩。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1)肾素:当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内灌注压下降,入球小动脉内压力下降,肾素分泌增加。

肾素使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可通过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2)前列腺素(PG)3)激肽释放酶以上三种激素共同调节肾的血液循环和肾小球滤过,并与其他激素共同维持血压和水盐代谢平衡。

4)促红细胞生成激素(EPO):机体组织缺氧时,肾脏产生EPO增多,刺激骨髓红系增殖、分化、使红细胞数目增多和血红蛋白合成增多。

总结1.肾脏的基本单位为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及肾小囊组成。

2.肾脏的生理功能(1)肾小球滤过作用(2)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促红细胞生成激素(EPO):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及辅助检查评估(一)症状评估1.水肿(1)肾炎性水肿:(2)肾病性水肿:水肿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

特点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2.排尿异常(1)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且每日尿量正常,称为尿频;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不能自制,并常伴有尿失禁则称为尿急;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称为尿痛。

尿路刺激征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等。

(2)遗尿:指入睡后不自主排尿而尿床者。

2~3岁以前为生理性。

3岁以后除功能性外,可由于神经性膀胱、感染、后尿道瓣膜、远端尿道狭窄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3. 尿量异常正常人每日(总24小时)尿量平均约为1500ml。

每日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每日尿量多于2500ml为多尿。

4.尿液异常(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150mg,蛋白质定性实验阳性反应。

若每日持续超过3.5g/1.73m2(体表面积),称大量蛋白尿。

(2)血尿: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

尿外观呈洗肉水样,称肉眼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病变、先天畸形等。

(3)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

常见于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等。

(4)管型尿:可分为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和蜡样管型等。

白细胞管型是诊断肾盂肾炎或间质性肾炎的重要依据;红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小球肾炎。

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和颗粒管型。

若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超过5000个,或镜检出现其他类型管型时,称为管型尿。

例: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A.80mgB.100mgC.150mgD.250mgE.400mg『正确答案』C5.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几乎均可引起高血压。

按照解剖可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

按照发生机制分为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两类。

前者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用排钠利尿剂或限制水钠摄入可明显降低血压;后者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引起的。

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使血压下降。

(二)辅助检查评估1.尿液检查:宜收集清晨第一次尿标本送检,因晨尿较浓缩和酸化,有利于尿中细胞、管型等病理成分的保留,又无食物因素干扰。

一般标本从排出到试验应在1小时内完成,不能立即送检时,应加入防腐剂冷藏保存。

收集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女性病人应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必要时留中段尿送检。

2.肾功能试验:(1)肾小球滤过功能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指标,可较早反映滤过功能的异常。

测定Ccr前让病人连续进食3天低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少于40g)。

并禁食肉类(无肌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于第4日晨8时将尿排尽,最后一次排尿后加入防腐剂,准确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

取血2~3ml与尿液同时送检。

2)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判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两者多在肾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开始升高,故并非早期诊断指标。

(2)肾小管及其他例:行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试验前3日的饮食是A.高热量饮食B.高蛋白饮食C.无肌酐饮食D.多纤维素饮食E.正常饮食『正确答案』C3.肾病免疫学检查血浆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尿FDP增加说明肾内有凝血、纤维素沉积及纤溶等改变,有助于疾病分型。

血清补体成分测定(血清总补体、C3等),对探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测定对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4.肾脏影像学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肾盂造影、肾动静脉造影、膀胱镜检查、B超、CT、MRI等。

可了解泌尿系统器官的形态、位置、功能及有无包块,以协助诊断。

静脉尿路造影术检查前应进少渣饮食,避免摄入胀气食物如豆类、粗纤维蔬菜、水果等,检查当日晨禁食,造影前12小时禁水。

检查前晚清洁肠道,可于晚饭后2小时冲服或灌肠。

因术中要使用碘剂,术前应做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才能进行检查。

检查后嘱病人多饮水,以促使残留在体内的造影剂尽快排出,减少对肾脏的毒性。

症状及辅助检查考点总结:1.尿液异常(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150mg,蛋白质定性实验阳性反应。

若每日持续超过3.5g /1.73m2(体表面积),称大量蛋白尿。

(2)血尿: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

(3)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4)管型尿:白细胞管型是诊断肾盂肾炎或间质性肾炎的重要依据;红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小球肾炎。

2.肾功能试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指标,可较早反映滤过功能的异常。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特点为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本病常有前驱感染,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

机制现多认为链球菌的细胞质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可能为主要致病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沉积于肾小球而致病,或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与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IC)而致病。

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并可吸引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引起肾脏病变。

例: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A.抗基底膜抗体介导B.沉积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C.细胞免疫介导D.其他炎症介导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二、临床表现好发儿童,男性多见。

前驱感染后常有1~3周(平均10天左右)的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的时间。

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尿常规及血清补体C3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1.血尿:常为患者起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的原因。

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出现肉眼血尿(1ml血液/1L尿液)。

2.水肿:80%以上病人可出现水肿,多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面部肿胀感,呈“肾性面容”,可伴有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3.高血压:约80%病人患病初期水钠潴留时,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经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4.肾功能异常:大部分病人起病时尿量减少(400~700ml/d),少数为少尿(<400ml/d)。

可出现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

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A.少尿、水肿B.少尿、高血压C.血尿、水肿、高血压D.水肿、高血压E.血尿、水肿、高血压、肾衰竭『正确答案』C三、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均有镜下血尿,呈多形性红细胞。

尿蛋白多为+~++,少数病人(<20%)可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

尿沉渣中可有红细胞。

早期尿中可见白细胞、上皮细胞增多,并可有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

2.血清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对本病诊断意义很大。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增高,部分病人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血清冷球蛋白阳性。

3.肾功能检查可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血BUN、血肌酐升高。

例: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学检查异常,下列哪项错误A.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B.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C.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呈阳性D.起病早期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E.抗核抗体可呈阳性『正确答案』E四、治疗原则以休息、对症处理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