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 Test 测试
stroop任务实验报告

stroop任务实验报告Stroop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冲突加工的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人类的关注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注意力控制和灵活性。
本文将对Stroop任务的设计、实验材料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探讨实验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和启示。
一、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择了20名被试,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年龄集中在20-25岁之间。
实验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实验因素为“颜色条件”,有三个不同的水平:文字与颜色矛盾、文字颜色一致、文字颜色无关。
实验采用计算机程序呈现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在不同颜色条件下快速准确地给出反应任务。
实验设置五个条件,分别为:(1)颜色字母与颜色词义一致 (red)、(2)颜色字母与颜色词义不一致 (red)、(3)颜色字母与颜色词义无关 (white)、(4)颜色词义(红色,蓝色)而非颜色字母与颜色颜色不一致(red);(5)颜色词义(红色,蓝色)而非颜色字母与颜色颜色一致(red)。
被试被要求尽快按下计算机键盘上与显示的文字颜色相对应的颜色键,以尽量减少反应时间。
实验共进行了五次测试,每次测试包含30个不同的刺激,每个刺激呈现500毫秒,呈现顺序随机分配。
二、实验材料实验采用字体为Arial的计算机程序,五个条件的实验材料如下所示:1. 颜色字母与颜色词义一致 (red)红蓝黄绿紫橙白粉青金三、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总反应时间和错误率均随着颜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颜色字母与颜色词义矛盾的条件下最慢,错误率最高;而颜色字母与颜色词义一致的条件下最快,错误率最低。
表1 不同颜色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 条件 | 平均反应时间(ms) | 错误率(%) || ------ | ------ | ------ || 1 | 800 | 5 || 2 | 1000 | 11 || 3 | 900 | 7 || 4 | 1100 | 13 || 5 | 750 | 4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颜色条件对人类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
Stroop实验的实验报告

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程莹、胡莹莹、张护军(安庆师范学院安庆246052)摘要: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考察念字和命名两个认知过程。
结果发现人们对字的加工快,而对颜色的加工慢。
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颜色的干扰。
关键词:STROOP实验认知过程念字命名1.引言在经典的STROOP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些由不同颜色书写的颜色词,单词的颜色可能与单词本身的意义相一致(如红色的“红”),也可能不一致(如红色的“绿”)。
另一种任务是命名单词的颜色。
当单词的词义与单词的颜色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会明显长于一致时的反应时,这种效应成为STROOP效应.[1]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即人们在对颜色和字义加工过程中存在语义加工优势现象。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它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是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用一年级小学生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原因是字义的加工是一种自动加工,速度较快,而颜色的加工是一种需要注意的加工,速度较慢。
至于一年级小学生是由于识字不多,故无这种对字义的自动加工现象,所以才未发现这种现象。
麦克劳德(Mecleod)在1991年总结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发生机制的5种理论或模型。
像早期的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的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
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
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2.研究方法2.1被试本实验选用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16名被试,男性8名,女性8名2.2材料和仪器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Psykey心理实验系统、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2.3实验设计本实验的实验设计为2(认知类型:认字;命名)×4(卡片类型:字色一致;字色矛盾;字色无关;色语言无关、音义有关)组内试验设计2.4试验程序2.4.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Srtoop”效应。
stroop效应值计算方法

stroop效应值计算方法
stroop效应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现象,通过测量人们在读出颜色单词时的反应时间来研究人类心理过程中的干扰和抑制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快速读出颜色单词,但这些单词的字体颜色与其所表示的颜色不同,这会导致干扰和抑制现象,使得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变慢。
为了计算stroop效应值,需要进行两次测量。
第一次是在读出颜色单词时的反应时间,我们称之为“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第二次是在读出颜色单词时,字体颜色与单词所表示的颜色不同,我们称之为“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通过比较这两次反应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stroop效应值,即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减去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stroop效应值 = 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 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例如,实验中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为12秒,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为15秒,那么stroop效应值为:
stroop效应值 = 15秒 - 12秒 = 3秒
通过计算stroop效应值,我们可以了解到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差异,从而了解到人类心理过程中的干扰和抑制现象。
Stroop效应实验

Stroop效应实验姓名王倩学号222012306011022专业心理学(师范)年级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11.29同组人姓名吴韩雨舸、陈妮莎成绩Stroop效应实验王倩(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字义的干扰,其实就是一个刺激的两个不同维度之间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
麦克劳德在1991 年总结出stroop 效应发生机制的5种理论。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
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
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 的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
知觉编码理论强调stroop 的干扰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加工阶段则不发生。
有证据说明stroop的干扰不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还发生在加工阶段。
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PDP)又称为联结主义和神经网络模型,是对以上几种理论的升华,能解释Stroop 效应中的许多结果。
它认为PDP 系统包含很多相互联结的模块,每个模块由许多简单的相互联结的加工单元,每个加工单元负责接收来自其他单元的输入并提供输出。
几组模块可以组成通路,每条通路包括一组相互联结的模块。
当PDP 系统进行任务操作的时候,就会选择一条通路,通路中的联结组确定了这条通路的强度,从而通路的选择也确定了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
反应时(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1.2 stroop效应研究范式Stroop效应的范式已经扩展到众多的实验研究中。
经典Stroop范式即命名词(字)的颜色时,书写目标字(颜色词)的颜色与目标字的语义之间产生干扰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典Stroop范式已演变为各种各样的变式。
stroop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摘要:目的:验证STROOP效应。
方法:对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大二学生进行STROOP效应实验。
结果:STROOP效应得反应时间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在年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纯色-唱色的部分不同的任务顺序间有显著性差异。
黑色色词-念字与字色矛盾-唱色,字色矛盾色词-念字与字色矛盾色词-唱色、字义无关词-唱色在0.05水平上呈正相关,字色矛盾色词-唱色与简单反应时在0.05水平上呈负相关。
黑色色词-念字与字义无关词-唱色、自已干扰次-唱色、字色干扰色词-唱色,字色矛盾色词-唱色与纯色-唱色、字义无关词-唱色、字义干扰词-唱色、字色干扰色词-唱色,纯色-唱色与字义无关词-唱色、字义干扰词-唱色、字色干扰色词-唱色,字义无关词-唱色与字义干扰词-唱色、字色干扰色词-唱色,字义干扰词-唱色与字色干扰色词-唱色在0.01水平上呈正相关。
关键词:STROOP效应字色干扰反应时间STROOP效应是指字义对命名的干扰效应。
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在用一年级小学生做实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
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字的颜色的干扰。
一、研究方法1、被视情况:选取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大二的学生66名学生进行STROOP效应实验,其中男29人,女37人。
年龄在18~22岁之间。
平均年龄19.67±0.79。
所有被试均能正常使用本次实验器材。
具体被试性别与年龄情况见表1、2。
表1 描述统计量N 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用户年龄66 18 22 19.67 .791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66表2 用户性别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29 43.9 43.9 43.9 女37 56.1 56.1 100.0 合计66 100.0 100.02、实验器材:计算机与psykey心理学教学系统。
stroop效应实验原理

stroop效应实验原理一、概述stroop效应实验是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通过测量人们在颜色词汇和颜色本身出现不一致时的反应时间,来研究人类对信息处理的认知机制。
该实验被广泛用于研究注意力、自动化过程、抑制控制等方面。
二、实验设计stroop效应实验通常采用以下设计:在屏幕上以不同颜色呈现颜色名称,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但是文字所表示的颜色与文字本身所呈现的颜色不一致,即“红色”可能以蓝色显示,“蓝色”可能以绿色显示。
参与者需要忽略文字本身所表示的意义,而是根据文字呈现的颜色来进行反应。
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快地回答出文字呈现的颜色。
三、实验结果stroop效应实验发现,参与者在处理相同数量和类型信息时,当信息之间存在冲突时会导致反应时间增加。
具体表现为: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不一致时,参与者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完成任务;而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一致时,则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
四、实验原理1. 自动化过程stroop效应实验中,参与者在进行任务时会出现自动化的过程。
即,当参与者看到一个词时,他们会自动地将该词的意义和颜色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是无意识的,不需要额外的注意力。
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一致时,这种自动化过程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快地完成任务;而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不一致时,则需要抑制这种自动化过程。
2. 注意力stroop效应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忽略文字本身所表示的意义,而是根据文字呈现的颜色来进行反应。
因此,在该实验中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
当参与者需要抑制自动化过程时,他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颜色上,以便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抑制控制stroop效应实验还涉及到抑制控制。
即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不一致时,参与者需要抑制自动化过程,并且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抑制状态。
这种抑制控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五、应用1. 临床应用stroop效应实验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如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通过训练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快速反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斯特鲁普测试对轻微性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4<=>?4@>!斯特鲁普测试对轻微性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王 腾,朱伊静,赵守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心理学测试———斯特鲁普(Stroop)测试对轻微性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动物命名试验(ANT)及Stroop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收集临床数据。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ROC曲线评价Stroop测试对MHE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troop测试结果与NCT-A、DST、ANT的相关性。
结果 96例肝硬化患者中,MHE患病率为30.21%(29/96)。
Stroop测试的Off+On总时间诊断MHE时的截断值为212.49s,其AUC为0.845,敏感度为93.10%,特异度为64.20%。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Stroop测试结果中的On+Off时长、On时长与NCT-A呈中等相关(r值分别为0 580、0.590,P值均<0.01),Off时长与NCT-A呈强相关(r=0.620,P<0.01);On+Off时长、On时长、Off时长与DST均呈强相关(r值分别为-0.650、-0.650、0.630,P值均<0.01)。
结论 在诊断MHE中,Stroop测试是一项敏感度高、无需专业设备、结果易读、诊断价值高的方法。
关键词:肝性脑病;Stroop测试;诊断ValueofStrooptestinthediagnosisofminimalhepaticencephalopathyWANGTeng,ZHUYijing,ZHAOShousong.(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BengbuMedicalCollege,Bengbu,Anhui233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AOShousong,1260345655@qq.com(ORCID:0000-0002-8076-518X)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valueofStrooptest,aneuropsychologicaltest,inthediagnosisofminimalhepaticencephalopathy(MHE).Methods Atotalof96patientswithlivercirrhosiswhowerehospitalizedin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TheFirstAffilia tedHospitalofBengbuMedicalCollege,fromAugust2020toMarch2021wereenrolled,andthenumberconnectiontest-A(NCT-A),digitsymboltest(DST),animalnamingtest(ANT),andStrooptestwereperformedforallpatients.Testresultswererecordedandrelatedclinicaldatawerecollected.Thet-testwasusedforcomparisonofnormallydistributedcontinuousdatabetweentwogroups,andtheMann-WhitneyUtestwasusedforcomparisonofnon-normallydistributedcontinuousdatabetweentwogroups;thechi-squaretestwasusedforcomparisonofcategoricaldatabetweengroups.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curvewasusedtoinvestigatethevalueofStrooptestinthediagnosisofMHE,andthe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wasusedtoanalyzethecorrelationoftheresultsofStrooptestwiththoseofNCT-A,DST,andANT.Results Forthe96patientswithlivercirrhosis,theprevalencerateofMHEwas30.21%(29/96).TheOff+OntimeofStrooptesthadacut-offvalueof212.49sinthediagnosisofMHE,withanareaundertheROCcurveof0.845,asensitivityof93.10%,andaspecificityof64.20%.ThePearson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On+OfftimeandOntimeofStrooptestweremoder atelycorrelatedwithNCT-A(r=0.580and0.590,bothP<0.01),theOfftimeofStrooptestwasstronglycorrelatedwithNCT-A(r=0.620,P<0.01),andtheOn+Offtime,Ontime,andOfftimeofStrooptestwerestronglycorrelatedwithDST(r=-0.650,-0.650,and-0.630,allP<0.01).Conclusion InthediagnosisofMHE,Strooptestisahighlysensitivemethodwitheasy-to-readresultsandahighdiagnosticvalueanddoesnotrequireprofessionalequipment.Keywords:HepaticEncephalopathy;StroopTest;Diagnosi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4.017收稿日期:2021-08-25;录用日期:2021-10-09通信作者:赵守松,1260345655@qq.com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肝硬化并发症中一种以神经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斯楚普效应

斯特鲁普效应,又译Stroop效应、司楚卜效应、史楚普效应,是由美国的实验心理学家约翰·莱德利·斯特鲁普于1935年最先以英语提出的效应,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个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
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在心理学中,斯特鲁普效应是干扰对处理任务时反应时间的论证。
例如,将一个颜色的名称(例如“蓝色”、“绿色”、“红色”、“橘色”)以不是它所代表的颜色显示时(例如文字“红色”以绿色油墨显示,而非红色油墨;或是文字“橘色”是以蓝色油墨显示而非橘色油墨),对比于文字及其颜色一致时,前者必须花较长的时间来辨识文字的颜色,而且辨识过程也更容易出错。
斯特鲁普效应也被用来创造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实验,即“斯特鲁普实验”(Stroop Test),或称为“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简称SCW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roop Test 测试
(先让被试认清颜色,以及颜色的字)
请尽快说出点的颜色。从这里开始,(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计时)
点 绿 蓝 黄 红
黄 红 绿 蓝
蓝 绿 黄 红
蓝 黄 红 绿
红 绿 蓝 黄
黄 绿 蓝 红
请尽快说出汉字的颜色。从这里开始,(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计时)
词 绿 蓝 黄 红
黄 红 绿 蓝
蓝 绿 黄 红
蓝 黄 红 绿
红 绿 蓝 黄
黄 绿 蓝 红
请尽快说出汉字的颜色。从这里开始,(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计时)
色 绿 蓝 黄 红
黄 红 绿 蓝
蓝 绿 黄 红
蓝 黄 红 绿
红 绿 蓝 黄
黄 绿 蓝 红
用时 错误数
点
字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