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计算公式汇总[精品文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计算题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计算题公式汇总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计算题公式汇总[注意:本篇文章旨在对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计算题公式进行全面的深度探讨。
为了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请您自行参考并核实相关内容。
]引言:中级经济师考试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考试之一,其中经济基础计算题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掌握经济基础计算题的常用公式对于顺利通过考试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计算题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和应用示例,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计算经济增长率的公式如下:经济增长率=(现期GDP-前期GDP)/前期GDP*100%例子:假设某国家的2019年GDP为1000亿美元,2020年GDP为1200亿美元,那么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1200-1000)/1000*100%=20%2.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是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动幅度的指标。
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公式如下: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指数-前期物价指数)/前期物价指数*100%例子:某国家2019年物价指数为100,2020年物价指数为110,那么该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110-100)/100*100%=10%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利率的实际数值,而实际利率则是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
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下公式刻画: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例子:某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为6%,而通货膨胀率为4%,那么该贷款的名义利率为6%,实际利率为6%-4%=2%。
4.财务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ROE是衡量企业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
计算ROE的公式如下:ROE=净利润/净资产*100%例子:某企业年度净利润为1000万元,净资产为500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ROE为1000/5000*100%=20%5.财务指标P/E(市盈率)计算公式P/E是衡量企业估值水平的指标。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式涵盖了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汇总:
1. 基尼系数:G = 1 - Σ(xi/n)^2
其中,xi表示第i个收入阶层的人口数量,n表示全部人口数量。
2. 总量经济学相关公式:
- GDP计算:GDP = C + I + G + (X-M)
- 财政乘数:K = 1/(1 - MPC)
- 价格指数:P = (Nominal GDP)/(Real GDP) * 100
3. 边际效用相关公式:
- 总效用:TU = ∑MU
- 边际效用:MU = ΔTU / ΔQ
4. 需求和供给曲线相关公式:
- 价格弹性:E = (ΔQ/Q) / (ΔP/P)
- 总收入:TR = P * Q
5. 货币供给和需求相关公式:
- 货币乘数:m = (1 + c)/(r + e + c + rr)
- 货币需求:Md = k * PY
- 货币供给:Ms = m * MB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公式,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式涉及的范围
较广,还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建议考生全面复习相关知识,并掌握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作为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多种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大全,涵盖了经济学的不同领域:1.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GDP = C + I + G + (X 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 = (当前年CPI 前一年CPI)/ 前一年CPI × 100%。
2.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边际效用计算公式,MU = ΔU / 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U表示总效用的变化,ΔQ表示消费量的变化。
弹性计算公式,弹性 = (ΔQ / Q)/ (ΔP / P),其中ΔQ表示数量的变化,Q表示数量,ΔP表示价格的变化,P表示价格。
3. 会计学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4.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现值计算公式,PV = FV / (1 + r)^n,其中PV表示现值,FV表示未来价值,r表示折现率,n表示期数。
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IRR满足,NPV = 0,其中IRR表示内部收益率,NPV表示净现值。
5. 统计学计算公式:样本方差计算公式,s^2 = Σ(xi x̄)^2 / (n 1),其中s^2表示样本方差,xi表示第i个观测值,x̄表示样本均值,n表示样本容量。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r = Σ((xi x̄) / sx) ((yi ȳ) / sy) / (n 1),其中r表示相关系数,xi表示第一个变量的第i个观测值,x̄表示第一个变量的样本均值,sx表示第一个变量的样本标准差,yi表示第二个变量的第i个观测值,ȳ表示第二个变量的样本均值,sy表示第二个变量的样本标准差,n表示样本容量。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师的工作范围广泛,还有很多其他的计算公式需要掌握。
2020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公式汇总

c=C/D 现金漏损率=流通中的现金/存款 e=ER/D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 r=RR/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 MB 基础货币=C 现金漏损+ER 超额存款准备金+RR 存款准备金
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1.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①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6%;资本充足率 不低于 8%。 ②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③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0~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④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1%,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商业银行杠杆率要求: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 4%。
夏普比率=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
资产组合的标准差
1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1)资本市场线
E 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2)证券市场线 E( )- =[E( )- ]
单个股票或债券风险收 益=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资产收益率 ×β系数 17.投资组合的β系数 =个别股票的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其权数都等于各种证券在投资组合 中的比例。 18.如果市场投资组合的实际收益率比预期收益率大于 Y%,则证券 i 的实际收益率比预期大
4
【考前冲刺】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公式总结
1. 全部关联度,对全部关联方的全部融资租赁业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 50%。 2. 单一股东关联度,对单一股东及其全部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在金融租
赁公司的出资额,且应同时满足本办法对单一客户关联度的规定。 3. 同业拆借比例,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 100%。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税收收入的计算公式:税收收入=T其中,T表示税收收入。
3.消费支出的计算公式:消费支出=C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
4.投资支出的计算公式:投资支出=I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
5.政府支出的计算公式:政府支出=G其中,G表示政府支出。
6.净出口的计算公式:净出口=X-M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7.消费支出的决定公式:消费支出=C=C₀+cY其中,C₀表示基本消费支出,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Y表示可支配收入。
8.储蓄的计算公式:储蓄=S其中,S表示储蓄。
9.投资的计算公式:投资=I=I(r)其中,I表示投资,r表示利率。
10.政府支出的决定公式:政府支出=G=G₀其中,G₀表示固定政府支出。
11.净出口的决定公式:净出口=X-M=X₀+mY其中,X₀表示固定出口,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进口增加的单位)Y表示国内收入。
12.价格水平的计算公式:价格水平=P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P₂-P₁)/P₁*100%其中,P₂表示后期价格水平,P₁表示前期价格水平。
14.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中,实际利率表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15.名义GDP的计算公式:名义GDP=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6.实际GDP的计算公式:实际GD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7.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其中,失业率表示当期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18.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其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19.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1/预备准备金率其中,预备准备金率表示商业银行需准备的存款比率。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2、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3、弧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价格的相对变动量4、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5、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收入的相对变化6789101112131415161718、平均收益=总收益/销售量19、边际收益=总收益增加量/销售量增加量20、边际物质产品=总产量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1、边际收益产品=总收益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2、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23、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24、平均要素成本=成本/要素25、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6、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27、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收入的增量28、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收入总量2930入313233加率34+353637、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8、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9、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4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41、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42、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上年财政支出43、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44、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额/上年国内生产总值45、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46474849505152M0=53、货币供应量公式: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货币乘数54、均值(平均数)=所有数值总和/数值个数55、方差=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5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57、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均值58、标准分数=(数值-均值)/标准差59、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60、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61、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62、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636465666768697071727374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75、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76、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7、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78、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9、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8081828384858687/利息费用88899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9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净额92、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93、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94、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营业成本95、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9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97、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9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99、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金-109110、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11、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2、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13、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4、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5、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117、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18、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9120121122123124125率)126127128、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129、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0、当前货币在一年后的价值=货币的当前价值·(1+利率)。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公式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公式作为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的学习者,公式是我们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金融领域,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各种经济和金融问题,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金融专业中常用的公式。
1.时间价值公式时间价值公式是金融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用于计算在一定时间内资金的价值。
其中一个常用的时间价值公式是复利公式,即:FV=PV*(1+r)^n其中,FV表示将来的价值,PV表示现在的价值,r表示年利率,n表示投资期限。
2.贷款计算公式贷款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贷款的偿还期限和利率等信息。
一个常用的贷款计算公式是等额本息还款公式,即:PMT=PV*r*(1+r)^n/[(1+r)^n-1]其中,PMT表示每期应该偿还的金额,PV表示贷款本金,r表示月利率,n表示贷款期限。
3.期末价值公式期末价值公式用于计算未来一些时点的现金流量的价值。
一个常用的期末价值公式是折现公式,即:FV=CF/(1+r)^n其中,FV表示未来的现金流量,CF表示现金流量的量,r表示折现率,n表示时间。
4.风险和回报的关系在金融领域,风险和回报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公式来衡量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如夏普比率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等。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用于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回报率,计算公式如下:Sharpe Ratio = (Rp - Rf) / σp其中,Rp表示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Rf表示无风险利率,σp表示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用于计算资产或投资的预期回报率,计算公式如下:Rp=Rf+βp*(Rm-Rf)其中,Rp表示资产或投资的预期回报率,Rf表示无风险利率,βp 表示资产或投资的贝塔系数,Rm表示市场的预期回报率。
5.股票估值模型在金融投资中,股票的估值是非常重要的。
股票估值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计算股票的合理价格。
其中,一个常用的股票估值模型是股票的市盈率(P/E Ratio)模型,计算公式如下:P/E Ratio = Price per Share / Earnings per Share其中,Price per Share表示每股股价,Earnings per Share表示每股收益。
中级《经济基础》各类计算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类公式总汇
01、弧弹性公式计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中点弹性)点弹性:分母是基期(区别)
Ed=(销售变动量/(Q1+Q2)/2)÷价格变动量/(P1+P2)/2).其中Q指销量,P指价格;
02、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03、税收乘数K1=△Y/△T=-β/(1-β);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负值代表反方向变化;
0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β
05、平衡预算乘数:Kb=1 (仍有扩张效应,等于1倍效应)
06、投资乘数K=1/1-β=1/S(β: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
07、货币乘数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货币供给量的公式:M=基础B*K
08、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i=r-π)~反方向
09、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发达:60%;发展:45%)
10、债务储存度=当年债务收入/财政支出(2*-全国财政*/中央财政*-分母;警界线:15-20%)
11、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逐期-环比;量-速度;增长=增长)
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12、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1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14、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期末-期初)/平均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师中级金融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
1、单利本息和公式:FV n=P(1+rn)
复利本息和(求终值、现值)公式:FV n=P(1+r/m)nm
2、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均值。
流动性溢价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均值+流动性溢价
3、名义收益率r=C/F F:面值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
本期收益率r=C/P P:本期市场价格
一年期持有期收益率:r=(买卖差价+利息)/买入价格
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债券定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格的定价=债券票面价值/(1+r)n
债券定价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净价=全价-应计利息
股票定价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
股票价格=市盈率×每股税后盈利
4、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贝塔系数*(投资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投资组合收益率(贝塔系数)是各组合证券预期收益率(贝塔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第四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5%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6%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8%
第五章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
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净值增长率=(期末份额净值-期初份额净值+每份期间分红)/期初份额净值×100%; β=(基金净值增长率/股票指数增长率)×100%
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投资市值/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100%
久期=债券贴现现金流的加权平均到期时间
利率变动对债券基金净值的影响=久期×利率变化
第七章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 无红利股票的远期价格
有现金收益资产的远期价格
有红利率资产的远期价格 远期利率协议交割额=(协议利率一参考利率)×名义本金×协议期限/[1+协议利率×协议期限]
基差=待保值资产的现货价格一用于保值的期货价格
金融期货套期保值比率 =期货的份数×(一份期货合约规模/待保值资产的数量) 股指期货合约数=β值×(股票组合价值/单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
()()t T r e I S F --=()
t T q r Se F --=)(
利率期货合约数=[需进行套期保值资产的价格×需进行套期保值资产的久期]/[利率期货的价格×期货合约标的债券的久期]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基础货币B=C+Rr+Rt+Re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供应量)
M2=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
M3=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派生存款△D= △B×1/(r+e+c)
货币供给量Ms等于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之积
货币乘数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一、风险迁徙类指标: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
正常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0.5%;
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不得
高于1.5%;
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
款之比,不得高于3%;
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
不得高于40%。
二、资产安全性指标:1.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资产与信用资产总额之比)≤4%
2.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5%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对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15%
4.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对最大一家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10%
5.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50%
6.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2.5%
7.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150%
三、流动性监管指标: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之比≥25%
2、流动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之比≥60%
3、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10%
四、收益合理性监管指标:
1.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营业收入≤35%
2.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0.6%
3.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1%
第十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外债总量管理指标:
指标计算公式警戒线
负债率20%
债务率100%
偿债率25%
短期债务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