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下肢肿胀的治疗效果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足踝部肿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足踝部肿胀疗效观察

骨折 4 2例 , 骨骨折 6例 , 胫 足跟骨骨折 1 。依据 数字表 2例 法随机分为两组 , 每组 3 O例 。两 组患者 性别 、 年龄 、 程 、 病 病情等资料 比较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比较
死, 更甚者危 及 生命 。祖 国医学 认为 , 病机 特 点是 跌仆 其 损伤 , 、 、 瘀积 肌 肉腠理 , 气 血 水 气滞 血 瘀水 停 , 成肿 胀 。 渐
2 1 对 照组 :0 . 2 %甘 露醇 ( 京双 鹤药 业有 限公 司生 产 ) 北 20mL静脉滴注 Q 1 , 5 2h 治疗 7天为 1 程。 疗
22 治疗组 : . 在对照组治疗 的基础上予 自拟活血利水 消肿 汤 ( 剂科 统 一煎 制 ) 药 。药 用 : 生地 、 当归 、 赤芍 、 川芎 、 桃 仁、 泽兰 、 防风 、 泽泻 、 茯苓 、 猪苓 、 牛膝各 1 , 0g 红花 8g 丹 ,
1 临床资料
两组 患者性别 、 年龄 、 病程 、 病情 等方 面无显著 性差 异
( > 0 0 ) P .5 。
2 治疗方法
1 1 诊 断标准 : 明确的外伤史 或下肢 手术史 , . 有 出现 足踝 部肿胀 。肢体 肿 胀分 度 依 据 《 中药 新药 临床 研 究指 导 原
则》, 参考软组织损伤症状分 级量 化表制 订。轻度 肿胀 : 皮 肤肿胀 , 皮 纹 尚存 在 , 尺法 与健 侧 对 比肿 胀 中 心 高 但 标 度 <0 5e . m。中度肿胀 : 皮纹 消失 , 无 水泡 , 尺法 与健 但 标
晚分服 。治疗 7天为 1 疗程 。
3 疗 效 观 察
12 纳 入及排 除标准 .
纳入标准 : 符合诊 断标准 , 该研 究

创伤骨科手术记录示例

创伤骨科手术记录示例

创伤骨科手术记录示例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手术助理:XXX1. 病史回顾患者XXX,年龄XX岁,性别XX。

入院时主诉右下肢骨折,经详细询问得知,患者在XX日XX时因交通事故受伤,经初步检查发现右大腿骨折,经X光片和CT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患者无重要过敏史,无明显疾病史。

2. 术前准备患者完成了术前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骨科专家会诊后决定进行创伤骨科手术修复,术前禁食禁饮,保持空腹状态。

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

3. 手术过程患者于XX时被转至手术室,安装了监护仪并进行了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采用了XXX方法。

手术开始后,采用XXX切口,暴露了骨折部位。

通过XXX器械,对骨折进行了精确的复位。

随后,使用XXX 器械固定骨折,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术中无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长约为XX小时。

4.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患者被转至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术后立即进行了XXX处理,以减轻术后疼痛。

患者在恢复室内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不适和并发症。

恢复室内的观察时间约为XX小时,患者无异常情况后,被转至病房继续康复治疗。

5. 术后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XXX方面的训练和康复指导,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和活动能力。

此外,患者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以便及时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和骨折复位情况。

6. 随访和复查患者出院后,将定期复查康复进展和伤口愈合情况。

首次复查约定于术后两周后进行。

在此期间,患者需遵守医生的康复指导,注意伤口保护和营养补充,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7. 术后疗效评估术后XXX个月,患者的康复情况将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通过X光片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医生将评估骨折的复位情况、骨折愈合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将进一步调整康复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创伤骨科的防治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创伤骨科的防治体会
肢 好 发 的原 因 。
1. .2静脉 溶 栓抗 凝治 疗 9例 。足 背外 侧 浅静 脉 穿 刺 , 2 0 %氯化钠 液 lO l . 9 O m ,尿激酶 2 5万 U,2次 ,,05 d . h内滴注 完毕 ,0 %氯化钠液 5 0 l . 9 0 m ,肝素 15 0 20 U,按 8 2滴 / n ~1 mi
【 摘要】目的 探讨电化学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 3 例,采用腔内介入方法,比较给药前 0
后各观察 指标 的差异 。结 果 3 O例患者 治疗后经 6固观察 ,除 2例 无效外 ,其余 均有效 ,有效 率达 9 .3 。结论 低 电量 33 % (0 5)不 怛能够有效 治疗 各种慢性前列腺炎,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刨伤 ,较有前途。 2 ~5 C
干骨折术后 3例 ,小腿 骨折术后 5例 ,膝部外 伤术后 4例 。
肢 体 明显 肿 胀 时 间 :伤 后 1 至 术 后 2个 月 ,均 行 血管 超 声 周
证实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1 . 疗 方 法 2治
3讨 论
探究创伤骨科病人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创 伤骨科病 人卧床时 间长 ,肢体 因疼痛而畏动 ,加之肢体创伤 肿胀 术后切 口肿胀 、压迫深 静脉 ,使血流缓慢 。手术前后血
11一般 资料 男 1 . 3例 ,女 1 例 ,年龄 2 7 1 5~ 0岁 ,平 均4 8岁 ,均为左下肢发病。髋部骨折并发 8例 ,其 中股骨颈
林 3g m ,1 /。 次 d
2治疗 效果
股骨颈骨折并发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骨折牵引复位时 血栓脱落 ,肺栓塞死亡 1 例。余病人均在 5~ 7天内肢体肿胀
近年来 随着 创伤骨科病人 的增 多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形成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与功能恢复指南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与功能恢复指南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与功能恢复指南骨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修复骨骼系统的损伤或疾病。

然而,手术只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康复和功能恢复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后的康复与功能恢复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第一部分:骨科手术后的康复在进行任何骨科手术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这个计划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康复: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给出的特殊护理指导。

这可能包括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身体负荷,并遵守特定动作限制以减少创伤部位的压力。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该按医生建议进行伤口护理,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 疼痛管理:骨科手术后常伴随着一定的疼痛。

医生将根据患者需要开具药物来控制疼痛,同时也会推荐使用物理治疗或其他非药物方法来减轻不适感。

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科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治疗师通过运动、按摩和其他技术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第二部分:骨科手术后的功能恢复除了康复,功能恢复也是骨科手术后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步骤:1.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对于促进骨科手术后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这些练习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旨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和协调,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2. 渐进性负荷:渐进性负荷是增加运动强度和耐力的关键。

逐渐增加负荷可以帮助骨科手术后患者适应性恢复,并促进功能的正常发展。

3. 心理支持:骨科手术对患者的身心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提供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4. 饮食与营养:饮食和营养在功能恢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总结:骨科手术后的康复与功能恢复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顽强意志力的过程。

电针治疗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评价

电针治疗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评价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年第6卷第39期2019Vol.6No.3943原因造成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加强术中无菌处理,术后换药规范化,卫生护理长效化等,是有效避免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措施。

参考文献[1]杨小钰.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7,14(11):96-97.[2]郭志芳,王江平,刘瑞红.258例肛肠手术后并发症分析[J].医疗装备,2015(5):51-52.本文编辑:吴 卫电针治疗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评价周 波(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骨科,河南 南阳 473400)【摘要】目的 探究电针治疗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联疗效。

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这8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

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方式处理,包括传统体位、热敷、听流水声诱导等方式,而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则给予电针治疗,比较2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对比(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总有效率分为95.00%、80.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另外,2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电针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效果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电针治疗;骨科骨折;术后尿潴留;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9.43.02由于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药物以及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下肢术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尿潴留,造成尿潴留患者预后康复效果不佳,而且还会增加感染风险性。

冰袋冷敷法在创伤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冰袋冷敷法在创伤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降低 ,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冷感觉 神经纤 维传导 速度较 肿。③维持肌细胞膜的完整 ,减少 内源性毒素 的产生 ,最
疼痛感觉神经纤 维传导 速度快 ,因此冷 感觉强 于疼痛感 终 阻断 OCS形 成 机 制 中 的 恶 性 循 环 。 。此 外 ,还 可
觉时患者的痛 阈提高 ,从而相对减轻 了疼痛感觉 ,同时肿 以减轻因骨折和肿胀而导致的疼痛。但其确切 的机制有 胀的减轻对疼痛也有缓解作 用 ]。④低 温使 毛细血管收 待进一步研究。临床 常规治疗 的同时进行 冰袋冷敷 ,可
床症候之一为骨关节及 软组织损 伤后肿痛 ,若 能在损伤 和水疱形成 ,达 到消肿作用 ,为提早 施行手术 争取 时间。
后第 一 时 间 采 用 冷 敷 处 理 ,可 有 效 地 减 轻 肿织损伤 的进一
骨折 后肢 体 肿胀 是 围手术 期 处 理 中较 为 常 见 而 又 棘 手 的 步发展 ,促进肿胀 消退 ,减少术前并发症发生率 ]。
162 ·
·
围 际骨 科 学 杂 志 2010年 5月 第 31卷 第 3期 Int J Orthop,MaY ! ! !: ! :
冰袋冷敷法在创伤骨科 围手术期 的应用
张巍 罗从风 王建伟 曾炳芳
摘 要 四肢 创 伤 骨折 患 者常 伴发 软 组 织 损 伤 ,其 严 重程 度 及 围手 术 期 处理 情 况 ,对 骨折 治疗 预 后 有 很 大影 响 。早 期 冰 袋冷敷 法作 为 控 制软 组 织 损 伤 、减 少 炎 症反 应 的 方 法之 一 ,能 有 效减 轻软 组 织 损 伤 引 起 的 肿胀 、疼 痛 ;降低 患者 对 镇 痛 剂 的依 赖性 ,将 使 用 镇 痛 剂 的不 良作 用 降到 最 低 ;缩短 术 前 等 待 时 间 ,减 少术后 并 发 症 ,促 进 术 后切 口愈 合 ;缩 短 住 院 时间 ,减 轻 患者 经 济 负担 。效 果 肯 定 ,经 济 实用 。

骨科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处理与护理

骨科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处理与护理

发热
术后发热可能是感染或药物反 应所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功能障碍
术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可能与 神经损伤、关节僵硬等有关, 需进行专业评估并制定康复计
划。
实验室检查
1 2
血常规
通过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 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这两项指标可用于评估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辅助 诊断感染。
感染的处理
局部清创、引流;全身应 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换药 和护理。
出血
出血的症状
局部肿胀、疼痛、淤血、 瘀斑等。
出血的原因
手术损伤血管;凝血功能 障碍;术后过早活动等。
出血的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应用 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治 疗。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症状
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静脉 怒张等。
血栓形成的处理
严格的无菌操作
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手术部位感 染的风险。
精细的手术操作
采用微创技术和精细的手术器械 ,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
密切的术中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 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术后早期干预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 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
者舒适度。
早期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部 位,制定个性化的早期 功能锻炼计划,促进关
记录伤口变化
详细记录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渗出物等变化,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及时报告医生
如发现伤口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处 理。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往往存在焦虑 、恐惧等心理问题,医 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

活血止痛汤加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四肢创伤肿胀的效果观察

活血止痛汤加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四肢创伤肿胀的效果观察

活血止痛汤加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四肢创伤肿胀的效果观察郝翠玲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7(36)5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加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四肢创伤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270例四肢创伤肿胀的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止痛汤加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四肢消肿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消肿有效率为97.04%,对照组患者消肿有效率为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4.152,P=0.039).结论:在对四肢创伤肿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活血止痛汤加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消除患者术后四肢肿胀效果良好,值得使用.
【总页数】1页(P71)
【作者】郝翠玲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云南省玉溪市6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
【相关文献】
1.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活血止痛汤加减配合甘露醇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作用
3.活血止痛汤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对
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4.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效果观察5.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46期2019Vol.6No.46
57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下肢肿胀的治疗效果
张 旭,杨国涛,陈志军,王树金,周立健(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下肢肿胀的治疗效果。

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后下肢肿胀患者60例为对象,用单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

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结合中药与微循环驱动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的76.67%高,x 2=5.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观察组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0.2068,P <0.05)。

结论 骨科创伤手术后下肢肿胀患者采用中药和微循环驱动仪辅助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方法,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时需依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骨科创伤;手术;下肢肿胀;中药;微循环驱动仪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6.57.02
骨科创伤患者大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使其骨创伤得到更好的治疗,确保患者的病情尽早恢复。

但临床上常见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出现血流停滞或者静脉损伤的情况,继而导致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提高,阻碍下肢静脉正常的回流状态,加大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用来处理下肢肿胀的手段较多,但起到的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次研究旨在对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下肢肿胀的治疗方案作探讨,以期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后下肢肿胀患者60例为对象,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骨与关节创伤》[1]中的诊断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病情;排除存在下肢静脉功能异常和下肢骨折、手术史、凝血功能障碍与肾脏、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患者。

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均符合医学伦理,征得患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再结合中药与微循环驱动仪治疗观察组患者。

具体治疗方法:(1)常规方法:选择甘露醇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61;生产企业: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0 mL :50 g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243;生产企业: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5 g/按头孢唑林计)、骨肽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002;生产企业: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 g*24片),用法用量是甘露醇250 mL 、静脉输液、qd ,五水头孢唑林
2.0 g+生理盐水100 mL 静滴、BID ,骨肽50 mg+生理盐水250 mL 、静滴、qd 。

(2)中药与微循环驱动仪治疗:中药选择白术10 g 、羌活10 g 、独活10 g 、白芍10 g 、独活10 g 、桂枝10 g 、牛夕10 g 、木瓜10 g 、陈皮8 g 、红花8 g 、甘草3 g ,将上述多味中草药以水煎熬至300 mL 取汁,每天1剂、每剂分早晚2次温服。

再采用微循环驱动仪给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血管压迫,注意间歇性启动仪器,以加快患者的下肢血液回流。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29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23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的76.67%高,x 2=5.1923、P =0.0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仅对照组中2例(6.6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患肢肿胀的状况,但经积极处理后已经痊愈,未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造成影响。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方法结合中药以及微循环驱动仪治疗的3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67%,73.33%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基本无限制,活动程度≥120°,患肢肿胀状况均已消退,亦未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详细其原因是:治疗方案中采用的白术、羌活、独活等多味中草药能够起到利尿消肿、祛湿、利关节以及通痹止痛等功效,更可以对患者体内多个脏器功能起到调节效果,短时间内使患者体内的血液粘稠度降低,加快血液流动性而避免血栓形成,更好的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深度改善患肢的水肿状态[4]。

综上所述,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下肢肿胀治疗时,需依患者的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综合疗法,注重患者炎性反应状态的消除,消除水肿、加快微循环,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深层治疗与调节。

参考文献
[1] 杨扬震,林允雄.骨与关节创伤[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 董南登昆.实用康复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 焦伟杰,黄泰琴.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70例临床治疗讨论[J].当代医学,2016,22(29):153-154.
[4] 徐典康.血塞通注射液在循环驱动仪的辅助下治疗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16,29(20):83.[5]
胡志广.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J ].双足与保健,2017,26(09):140+14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