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课件
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防范精选幻灯片

1
• 骨科创伤,为突发性、急性疾病,患者生活会因 疾病不能自理或不能行走,生活状态发生改变, 同时因疾病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等,让患者 心理上产生很大创伤,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 心理反应。甚至出现轻生的过激行为。这就需要 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
2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 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 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 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工 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根本职责,体 现在护士与病人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
10
护理防范--孤独
• 评估导致孤独的直接原因和促发因素。 •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 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在孤独情绪的发生和缓解中 所起的作用,与病人讨论改善孤独情绪的可能方 法,寻找改善的资源。 • 鼓励患者加强沟通,促进社会接触。
11
护理防范--焦虑、恐惧
• 细致观察患者的焦虑反应及表现,针对患者焦虑 产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 尽早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其疾病的情况,治疗 的一般程序,尽量使病人情绪稳定下来,打消其 顾虑,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医护工作。帮 助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调动病 人的积极情绪,消除思想顾虑与紧张状态。 • 使患者受到尊敬,为患者创造合理、整洁、舒适、 良好的环境,并安排及组织一些适当的活动使患 者在一个温暖、亲切、受关怀的环境中安心治疗, 有利于病人的休息和防止病人不良情绪的产生。
6
焦虑、恐惧
• 担心疾病带来不利后果,对疾病的焦虑及不安 • 对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产生恐惧 心理,怕被诊断错误、治疗方法不当带来副作用 • 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原有的生活 规律被打乱等。
课题研究论文: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96300 临床医学论文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急诊骨科患者发病较急,而且病情发展也比较快,多数急诊患者骨科损伤都是受一些突发情况所致,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1]。
因突发事故导致患者创伤,患者往往处于一种高度应激的状态中,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治疗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急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xx年11月份到20xx年3月份急诊收治的39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3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4.5岁。
其中有10例患者为上肢骨折,6例患者为骨盆骨折,3例患者为锁骨骨折,肋骨骨折患者13例,其余7例患者为合并对处骨折。
1.2 方法对39例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分析,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同时对针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2.结果2.1 不同年龄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儿童患者多表现为紧张和恐惧,中青年患者多表现为紧张、恐惧以及焦虑,而老年患者不仅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还有大多患者伴有依赖性。
具体情况见表1.2.2 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理特点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心理表现主要为紧张、恐惧、焦虑、抑郁、依赖、悲观,通过询问、调查、观察等方法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统计发现,创伤初期表现为紧张的患者占94.9%,恐惧心理患者占82.1%,绝望和依赖心理特点所占比例较小。
中期患者紧张情绪有所下降,焦虑和抑郁有所上上,创伤后期患者已经适应因此紧张和恐惧心理会下降,但多以依赖和焦虑为主。
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3.1 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心理状态急诊创伤患者因各种急性创伤到医院急诊,缺乏一定的心理适应,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在创伤初期多数患者迫切希望得到治疗,其对治疗的需求较甚,因此初期的紧张的心理情况严重[2]。
加上因突发事故导致,很多患者在急诊中还处于未摆脱事故的状态,加上伤口严重、出血不止等都会使得患者出现恐惧。
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
面对骨科患者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 反应,护理人员要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 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 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 和行为。
PPT课件
3
医学界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人的 良好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田。”面对 疾病的突然袭击,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 悲观、抑郁等情绪,而这些有害的心理因 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护理人员更 应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积极与疾病作斗争。如果护士用美 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对患 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疏导, 就可以使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 恢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平衡,提高免疫 力,增强抗病修复能PPT力课件,从而达到治疗痊 4
PPT课件
13
四、 常见症状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14
疼痛的心理护理
1.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关心病人、尊重病 人、使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爱;耐心倾听、 鼓励病人表达其疼痛感受,以同情、安慰 和鼓励的态度理解病人疼痛时的行为反应。 已获得病人信任为基础,向病人解释疼痛 的原因及规律,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及 抑郁。
惧是非常常见也是非常正常的 ④当患者表现出显著的恐惧情绪时,应当为
患者提供应对恐惧情绪的适宜方法和场所, 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和转移注意力
PPT课件
20
悲哀
悲哀是个体患病后常见的情绪反应,可以分 为两种:对个人或家庭已存在的或已觉察 到的丧失(人、财、物、工作、地位、权利、 理想、人际关系、身体的某部分等)所引起 的悲伤情绪反应,称为功能障碍性悲哀。 对个人或家庭预期发生的丧失所引起的悲 伤情绪反应,称为预期性悲哀。
PPT课件
22
具体措施包括:
试述骨伤科的心理护理

77
委
, 2 u
耋
署
垂
手
习、 雩奏
贾
予
。
更 差
9
于
争
量
摹 委 一 盈 复 寻 萋 u^ 。 ∞ 。 。 v
.
u
蔓 羞
墨
u
之量
( I £
重
j 》
, 叮 _
摹
; 妻 寸
未
:垂
i
¥ 6 I 手
‘ I 孚
、 。 r 口 习叮 f 互
蔷 司 、 量 ¥a 4炙垂
: = l | ) 茎
季
、 童 罢
6 I
炙善
。
m £
菩
望 萋
口 、 ,
口 、 , 委. ) j口 、 ,
。 垂
。 q T 之 菱
.
.参
乏 , ] H =:
召 ( ’ 耋 才 薹 差 : 骞 ¨
a 、 ,
善 妻
m
£
: 乏
善
亭乏
^
乏
砉 垂
u
量
.
葛
u
乏 妻
未毛
.
垂 耋
。 量
喜
. 乏 量
u 孑芝 詈
u 差
要
.旱
茔
誊 未
薹
差
乏 葛
罢
菱
、
( ' 宝
乏 m
委
垂 乏
鬈 ( I
浅 谈 创 伤 骨 科 患者 心 理
¨∞
垂
.
骨科外科护理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8
二、禁忌症:
(一)牵引处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二)皮肤对胶布过敏者,不宜采用胶布牵引; (三)婴幼儿以及皮肤娇嫩者不宜采用; (四)牵引重量需在5Kg以上者; (五)肢体有静脉曲张、血栓栓塞以及慢性溃疡者。
PPT课件
19
三、术前准备:
(一)物品准备:
1 皮肤牵引套一副(根据肢体粗细长短选择大、中、小 号牵引套),内附皮肤牵引套、扩张板、牵引绳等。
凡牵引力通 过皮肤的牵拉, 使作用力最终达 到伤肢使其得到 复位、固定与休 息的技术,称为 皮肤牵引术。
PPT课件
17
一、适应症:
(一)小儿股骨骨折,老年体弱的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者;
(二)成人下肢骨折经骨牵引后已临床愈合或纤 维连接,仍需要继续牵引者;
(三)轻度小儿关节挛缩者。
(四)某些开复位行内固定术,其周围软组织无 炎症时,临时的肢体制动,以预防关节挛缩者。
颈椎骨折脱位的颅骨牵
引。
4 特殊牵引:头颅带
牵引适用于颈椎患者,
骨盆带牵引适用于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骨
盆悬带牵引适用于骨盆
骨折的患者,胸腰部悬
带牵引适用于胸腰部骨
折的患者。
PPT课件
15
三、适应症:
1 四肢或关节脱位复位后不稳定,需要保持对位者。
2 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者。
PPT课件
7
4 术前准备:手术前一日给患者备皮、灌肠, 患者不能入睡时,可遵医嘱给适量安眠药。
5 术晨处理:
术日晨禁食、水,测血压、脉搏、体温,了解 女性患者有无月经来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以便择期手术。无问题时,做好手术前给药,去手 术室前嘱患者排尿。从病房向手术室送患者时,外 固定不宜拆除。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ppt课件

23
二、学龄期患者
学龄期患者脑部思维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主体与客体的 概念,,逐渐开始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由于突然遭受伤害, 加之创伤后的疼痛、陌生的医院环境,患儿极易产生恐惧、 焦虑、孤独、抑郁、烦躁等情绪, 护理措施:
35
36
10
PTSD的干预方法
• 二、倾听: • 1.面对对方 • 2.开放性身体姿势 • 3.身体稍向前倾 • 4.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 • 5.身体姿势放松自然
11
PTSD的干预方法
• 三、提问: • 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生气? • 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 能不能…….. • 能…………
8
PTSD的诊断标准
• D. 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下列2
项或以上:
• (1)难以人睡,或睡得不深;
(2)激惹或易发怒; (3)难以集中注意; (4)警觉过高; (5)过分的惊吓反应。
• E. 病期(B、C及D的症状)超过1月。 • F. 此障碍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
2
一、概念
是通过护士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 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 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健康
3
二、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 目的:
在于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探索与掌握患者的心理 规律,在治疗和护理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配合治疗、安心 住院,使之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 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 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 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 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是系统 化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 的根本职责,体现在护士与病人交往的举手投 足之间。
骨科创伤患者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

科学护理发症发生率,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能影响患者身心状态和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和指标。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改善生活质量也成为护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入舒适护理,有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许先江.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25):193.[2] 图布其其格.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57):133-134.骨科创伤患者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雷晓冬,杨玥,陈澜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疼痛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SAS、SDS、VAS评分。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借鉴。
关键词:创伤骨科;心理护理;疼痛干预;应用效果骨科创伤是受外力导致的骨折、关节错位、软软骨组织损伤等,在临床中很常见,大多是由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引发,多见于青壮年,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事发比较突然,病情较急,常用手术进行治疗,患者会因疼痛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术后恢复,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很重要[1]。
本研究主要对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
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4~56岁、平均(43.50±6.20)岁;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5~56岁、平均(43.20±6.4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 PPT课件

(四)心理干预
• 1.掌握病人疼痛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善于敏锐 地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耐心听取病人的 诉说。要了解疼痛发作是首次还是持续性 的,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等。脸色痛 苦、紧皱眉头、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及深 沉的呻吟,都表示痛得厉害。有些意志坚 强或受过某种训练的人,可能疼得咬破嘴 唇、大汗淋漓,却不吭一声。护士要特别 关心他们,从他们的外部反应体察他们疼 痛的程度。
(三)对症护理 • 1. 药物镇痛。非阿片制剂:阿司匹林、扑 热息痛、消炎痛等。阿片制剂:吗啡、度 冷丁、芬太尼等。采用预防性用药、定时 用药,有效地缓解疼痛。选择合适的给药 途径,口服、肌注等。药物治疗新技术: 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 2. 技术性镇痛法。理疗:冷疗热疗冰敷, 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针刺疗法:中 医针灸。神经外科手术止痛:植入给药泵, 神经切除术,神经刺激术。
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 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 扰,能正常生活 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 睡眠生活仍受干扰。 无效:疼痛无减轻感。
• 2.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病人的疼痛反应是很 不愉快的感觉。如护士对这些反应置之不 理、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对一些不加克制 或行为反应过激的病人表示反感,对神经 症所致的功能性疼痛主观地认为是无病呻 吟等等,都会使病人的疼痛感增加。护士 只有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才能提高 病人的疼痛阈。病人情绪的稳定、良好的 心境,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过细的有髓鞘的A和无髓鞘 的C传导神经纤维来完成。其中有髓鞘的A.纤维传 导速度快,传导针尖样刺痛和温度觉;无髓鞘的 C纤维传导速度慢,传导钝痛和灼热痛。疼痛通 过A纤维和C纤维传导至脊髓后角的T细胞,兴奋 后的T细胞再通过脊髓丘脑束将疼痛传导到脑。粗 神经纤维不直接传导痛觉,但由其传人的冲动可 通过"闸门"机制抑制痛觉向中枢的传导。另外,由 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的与疼痛有关的下行抑制通路, 主要通过缝际核产生的5一羟色胺,以及网状结构 产生的脑啡肽和内啡肽,使脊髓后角的传入信号 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0
PTSD的干预方法
• 二、倾听: • 1.面对对方 • 2.开放性身体姿势 • 3.身体稍向前倾 • 4.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 • 5.身体姿势放松自然
PPT学习交流
11
PTSD的干预方法
• 三、提问: • 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生气? • 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 能不能…….. • 能…………
这种延迟性应激反应也常见于被强暴的受害 者,如战俘以及被绑架的人质。
PPT学习交流
5
PTSD的症状
• 反复重现创伤性的体验(如“闪回” ) • 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活动 •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 三类症状均持续一个月以上,且引发其具有临床
意义的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可称之为PTSD。
• 意义:
1. 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有利于适应医院环境和各种人际关系,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
护理; 3. 有利于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改变患者的一些不良行为,创造良好的医院、
病房环境、促进疾病尤其是心身疾病的治疗 4. 有利于在我国临床医学范围内建立“生物-心、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 孤独 • 焦虑、恐惧 • 愧疚、自责 • 抑郁 • 悲观、 绝望
PPT学习交流
13
孤独
• 病人患病入院后,脱离了熟悉的 环境和亲人朋友,面对陌生的环 境和医务人员,因而很容易产生 孤独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 康复。
PPT学习交流
14
焦虑、恐惧
PPT学习交流
4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由强烈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导 致延迟出现(数月或半年内出现)或长期持续的 精神障碍,是对亲身经历的或目击的导致或可能 导致自己或他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的一种强 烈反应。
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战争、恐怖袭击、 车祸等。
分离性闪回发作于再现之时的感觉,包括发生了意识清醒时或酒醉时)。注:如 是幼儿,可出现特殊创伤的再现。
(4)暴露于作为此创伤事件的象征或很相象的内心或外界迹象之时,出现强 烈的心理痛苦烦恼。
(5)暴露于作为此创伤事件的象征或很相象的内心或外界迹象之时,出现生 理反应。
PPT学习交流
7
PTSD的诊断标准
PPT学习交流
2
一、概念
是通过护士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 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 转归与健康
PPT学习交流
3
二、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 目的:
在于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探索与掌握患者的心 理规律,在治疗和护理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配合治疗、安心 住院,使之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PPT学习交流
9
PTSD的干预方法
• 一、正常化教育 • 1.理解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使他们的问题变得
可定义、可处理。 • 2.正常化反应:使他们不会感到那么孤单和失控。 • 3.列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症状清单: • 你认为什么样的事情会造成不好的记忆? • 你经历的那些事给你造成可不好的记忆?
PPT学习交流
6
PTSD的诊断标准
• A. 患者曾暴露于某一创伤性事件,存在以下二者: • (1)患者亲自体验、目睹、或遭遇某一或数件涉及到真正的或几乎招致的死亡
或严重的损伤,或者涉及到自己或他人躯体完整性遭到威胁的事件; (2)患者有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反应。注:如是儿童,则代之表现为紊 乱或激越的行为。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学习交流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 “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 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 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 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根本 职责,体现在护士与病人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
• B. 以下列1种(或多种)的方式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 (1)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注:如
是幼儿,反复地进行表达创伤主题或一些有关的游戏。 (2)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注:如是儿童,可能是令人可怕的梦而讲不
清内容。 (3)似乎创伤事件正在重现的动作或感受(包括这种体验、错觉、幻觉、及
• C. 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 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如下列之3项以 上: (1)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 (2)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 物。 (3)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 (4)明显地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 (5)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6)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爱恋)。 (7)对未来没有远大设想(例如,不期望有一个好的职 业、婚姻、儿女、或正常生活享受)。
• 担心疾病带来不利后果,对疾病的焦虑 及不安
• 对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 产生恐惧心理,怕被诊断错误、治疗方 法不当带来副作用
• 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原 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等。
PPT学习交流
15
愧疚、自责
• 骨科创伤患者多是意外受伤,由车祸所致,也有很 多是在工地劳动时致伤,这部分患者,作为底层劳 动者,收入低,而且大部分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力 壮的,他们是家庭里的支柱,对突发骨折创伤后, 不能承担起家庭责任,同时会带来大笔的经济负担, 心理上会出现愧疚、自责的反应。
PPT学习交流
16
抑郁
• 对疾病的治疗、转归不明了,或创伤对自身 的生活自理能力、外在形象等发生改变,心 理不能承受,消极面对。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8
PTSD的诊断标准
• D. 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下列2 项或以上:
• (1)难以人睡,或睡得不深; (2)激惹或易发怒; (3)难以集中注意; (4)警觉过高; (5)过分的惊吓反应。
• E. 病期(B、C及D的症状)超过1月。
• F. 此障碍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 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