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5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4
第5章 酸碱滴定法总结

V a V V a V
Kw
b b
C0
1 a 1 a
C0
(2)pH突跃范围
pC
sp
sp点:
sp
[H ]
3 ~ 11 pC
sp点后: + 0.1%: pH 14 ( pC
[ OH
sp
3)
]
Vb Va Vb Va
C0
a 1 a 1
C0
2
2
2
cK a
2
[ H ] Ka
2
2
[ H ] ( Ka c)[ H ] 2cK a 0
2
(2)一元弱酸、弱碱 一元弱酸
Ca K a 10 K w , 且
Ca K a 10 K w , 且
Ca Ka Ca
100
100
H
K a K a 4Ca K a 2
10
pH
10
1
pH
ep
( Kt ) 2 cHX
Et 10
pH
ep
2、OH--→HA
10
ep
pH 1
Et
( Kt cHA ) 2
pH
3、OH--→H3A
Et
10
10
1
(
Ka Ka
1
Et
10
pH
10 Ka
2
pH 1
)2
2(
)2
2
Ka
3
思考题 1.
Am Bn
m
mA
a A aB a Am Bn
第5章1酸碱滴定法

质子平衡式也可根据酸碱平衡体系的组成直接 书写出来,这种方法的要点是:
1.在酸碱平衡体系中选取质子基准态物质, 这种物质是参与质子转移有关的酸碱组分,或起始 物,或反应的产物。
2.以质子基准态物质为基准,将体系中其它 酸或碱与之比较,哪些是得质子的,哪些是失质子 的,然后绘出得失质子示意图。
3.根据得失质子平衡原理写出质子平衡式。 例题:
根据质子条件,对子HAc溶液来说,HAc的离 解和一部分水自递反应所失去的质子数,应等于另 一部分水得到的质子数,即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20
[H3O+]=[OH-]+[Ac-]
或
[H+]=[OH-]+[Ac-]
此式为HAc溶液的质子平衡式(PBE),它表明平衡
时溶液中[H+]浓度等于[OH-]和[Ac-]的平衡浓度之和。
[H3O+][OH+]=KW=1.0×10-14。 pKW=14.00
活度是溶液中离子强度等于0时的浓度,在稀 溶液中,溶质的活度与浓度的关系是:
a=γc 活度常数与浓度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K
c a
[H ][ A ] a a H A
[HA]
aHA
• HA H A
Ka
H A
第十五讲
酸碱概念较电离理论的酸碱概念具有更为广 泛的含义,即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 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另外,质子理论的酸 碱概念还具有相对性。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4
例如在下列两个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半反应中,
H++HPO42-=H2PO4HPO42-=H++PO43同 一 HPO42- 在 H2PO4-—HPO42- 共 轭 酸 碱 对 中 为 碱,而在HPO42--PO43-共轭酸碱对中为酸,这类 物质为酸或为碱,取决它们对质子的亲合力的相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第5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5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c1 mol·L-l NH3 + c2 mol·L-l NH4Cl;c.c1 mol·L-l)H3PO4 + c2 mol·L-l HCOOH;解: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和弱碱(NH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3和H2O质子条件式为:[ H+ ] + [NH4+] = [Cl-] + [OH-]或[ H+ ] + [NH4+] = c2 + [OH-]c. 直接取参考水平:H3PO4 , HCOOH , H2O质子条件式:[H+] = [H2PO4-] + 2[HPO42-] + 3[PO43-] + [HCOO-]+[OH-]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a.0.050 mol·L-l NaAc;c.0.10 mol·L-l NH4CN;e.0.050 mol·L-l氨基乙酸;g.0.010 mol·L-l H2O2液;i.0.060 mol·L-l HCI和0.050 mol·L-l氯乙酸钠(ClCH2COONa)混合溶液。
解:a.对于醋酸而言,K b =K w / K a = 5.6 ⨯ 10-10应为cK b = 5.6 ⨯ 10-10⨯ 5 ⨯10-2 = 2.8 ⨯ 10-11> 10K wc/K b> 100故使用最简式;[OH-] = ⨯ 10-6pH = 14 – pOH = 8.72c. NH4+K a’ = 5.6 ⨯ 10-10HCN K a = 6.2. ⨯ 10-10cK a’ > 10K w c > 10 K a由近似公式可以得到:[H+] = = ⨯ 10-10pH = 10 – 0.77 = 9.23e. 氨基乙酸一端羧基显酸性,一端氨基显碱性,K a1 = 4.5⨯ 10-3 , K a2 = 2.5 ⨯ 10-10c/K a2> 100 且c > 10 K a1所以[H+] =⨯ 10-6pH = 6-0.03 = 5.97g. 对于双氧水而言,K a = 1.8 ⨯ 10-12cK a < 10K w c/K a> 100所以可以计算氢离子浓度[H+] =⨯ 10-7pH = 7 – 0.22 = 6.78i. 由于ClCH2COONa + HCl = ClCH2COOH + NaCl所以原溶液可以看成0.050mol/L的ClCH2COOH和0.010mo/LHCl的混合溶液设有x mol/L 的ClCH2COOH发生离解,则ClCH2COOH ClCH2COO- + H+0.05-x x 0.01+x所以有(0.01)0.05x xx+- = Ka= 1.4 ⨯ 10-3解得x = 4.4 ⨯ 10-3mol/L那么[H+] = 0.0144mol/L pH = -log [H+] = 1.845.某混合溶液含有0.10 mol·L -l HCl 、2.0×10-4 mol·L -l NaHSO 4和2.0×10-6 mol·L -l HAc 。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的转移
H+
酸+ 碱
如: H+
共轭碱 + 共轭酸
HCl(g) + NH3(g)
Cl- + NH4
请你排一排它们的酸碱性大小?
三、酸碱的强弱:本身性质、溶剂
H+(部分)
HAc + H2O H+(全部)
HAc + NH3
Ac- + H3O 醋酸为弱酸 Ac- + NH4 醋酸为强酸
溶液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298.15K时: 当[H+]=[OH-] = 1×10–7 mol/L时,溶液显中性; 当[H+]>[OH-],[H+]>1×10–7 mol/L,溶液显酸性; 当[H+]<[OH-],[H+]<1×10–7 mol/L,溶液显碱性。 谁比较多,就显什么性 1×10–3 mol/L 1×10–9 mol/L
注意: 1.在计算多元酸碱解离常数时,应注意各级Ka和 Kb的关系。 2.由上述关系式看出:物质的酸性越强(Ka越大), 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Kb越小)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酸碱平衡
同离子效应 HAc
HCl
H+ + AcH+ + Cl-
NH3·H2O
NH
4
+ OH-
NH4Cl
NH
4
+ Cl-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平衡 第三节 缓冲溶液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 第五节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酸碱质子理论 2、水的离子积及其应用
5酸碱溶液和酸碱滴定法

(二) 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 的强电解质,可使弱电解质的离解度降低,这种现 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例: HB
B- + H+ +NaB [H+]减少
+HCl [B-]减少
α α= [=B-[]CHH+减B] 少减少
CHB
(三) 盐效应
Ka1=
[H3O+] ·[HB-] [H2B]
HB- + H2O B2- + H3O+
Ka2=
[H3O+] ·[B2-] [HB-]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各 步有相应的电离平衡
常数,而且 K1>> K2 >> K3>> …. 因此比较多元弱酸强弱 时,只需比较第一步
电离常数值。求算[H+]时 可作一元酸处理.
A.共轭酸 B.共轭碱 C.共轭酸碱对 D.两性物质
例题2.HAc~NaAc缓冲对中,抗碱成分是( C )
A.H+
B.Ac-
C.HAc
D.NaAc
例题3.下列混合溶液中( B )是缓冲溶液:
A.100ml 0.10mol·L-1的NH3·H2O与100ml 0.10mol·L-1的HCl混合。
B.100ml0.20mol·L-1的NH3·H2O与100ml 0.10mol·L-1的HCl混合。
酸碱反应的本质 是H+与OH-反应生成水: H+ + OH- = H2O
酸碱的强弱:根据酸碱平衡常数比较
电离理论的成功点:从物质的化学 组成上揭露了酸碱的本质。
局限性:把酸碱仅限于水溶液中, 忽视了酸碱对立统一的规律。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x

(2) 将参考水平得质子后的形式写在等式的左边,失质子 后的
形式写在等式的右边. (3) 有关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总的得失质子的物质
的量
第23页/共119页
例: 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确定参考水平(Zero Level): H2O,
酸 HAc
质子 + 碱 H+ + Ac-
共轭酸碱对
第3页/共119页
关于共轭酸碱对的例子(p46)
酸
共轭碱 + 质子
HF
H
2P
O
4
H6Y2+
NH4+
F-
+
H+
H
P
O
24
+
H+
酸 碱
H5Y+
+
H+
半 反
NH3
+
H+
应
结论:酸碱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
第4页/共119页
例: HAc在水中的离解反应(p47)
半反应1:
HAc
Ac- + H+
半反应2: H+ + H2O
总反应: HAc + H2O
简写为:
HAc
H3O+ Ac- + H3O+ Ac- + H+
在这里,溶剂水起到碱的作用! 结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第5页/共119页
碱(NH3)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反应:
NH3 + H+ H2O
5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原理 - 课程思政

用NaOH(0.1000mol·L-1 )滴定20.00ml HAc(0.1000mol·L-1 )溶液的pH变化
加入NaOH (ml)
HAc被 滴定%
剩余 HAc%
过量 NaOH
%
pH
0
0
100
2.88
10.00
50.0 50.0
4.75
18.00
90.0 10.0
5.71
19.80
99.0 1.0
6.75
19.98 20.00 20.02 20.20
99.9 0.1 100.0 0 100.1 101.0
7.75
突
8.73 跃
0.02 9.70
范 围
0.20 10.70
与NaOH滴定HCl相比,滴定曲线的特点。
pH
12
突跃变窄
10 8 6 4 HAc
9.70 突
8.73 7.75
跃PP:8~10
滴定突跃与Ka的关系曲线
(2)一元弱酸的浓度(c)
当Ka一定时,一元弱酸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Ca和Ka ↑ ,滴定 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准确性越高
(3) 弱酸能被准确滴定判别 (相对误差TE =±0.1%,滴定界限 )
通常以 cKa≥1.010-8 作为判断弱酸能否
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3.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HCl+NH3•H2O= NH4Cl+H2O
将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值变化分为四个阶段讨论。 NaOH滴定HCl的滴定曲线
12
pH
10
8
6
4
滴定前
2
sp后 sp化学计量点
sp前
0 0 5 10 15 20 25 30
4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法-课程思政 化学

滴定突跃与Ka的关系曲线
(2)一元弱酸的浓度(c)
当Ka一定时,一元弱酸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Ca和Ka ↑ ,滴定 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准确性越高
(3) 弱酸能被准确滴定判别 (相对误差TE =±0.1%,滴定界限 )
通常以 cKa≥1.010-8 作为判断弱酸能否
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3.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HCl+NH3•H2O= NH4Cl+H2O
0
0
0
5
10 15 20 25 30
NaOH的加入量(mL)
★滴定曲线——人生的知识增长曲线:慢—快—慢, 突跃在青年。
指示剂的选择: 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 指示剂,都可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 其终点误差在 ±0.1%以内
滴定突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如上例酚酞、甲基红、甲基橙等都可用来指示终点。
6.75
19.98 20.00 20.02 20.20
99.9 0.1 100.0 0 100.1 101.0
7.75
突
8.73 跃
0.02 9.70
范 围
0.20 10.70
与NaOH滴定HCl相比,滴定曲线的特点。
pH
12
突跃变窄
10 8 6 4 HAc
9.70 突
8.73 7.75
跃PP:8~10
化学计量点前0.1%时,加入NaOH 19.98mL
pH=4.30
(3)化学计量点时:Vb = Va [H+]=[OH-]=1.00 10-7 mol•L-1 pH=7.00
(4)化学计量点后:Vb>Va 化学计量点后0.1%,加入NaOH 20.0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