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经济性浅析

合集下载

屋顶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因其不占用额外土地资源、安装灵活等优点,成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本报告将对屋顶光伏发电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背景(一)能源需求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持续攀升。

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效率逐步提高,成本持续下降。

这使得光伏发电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概述(一)系统组成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配电箱等组成。

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家庭或企业使用。

(二)工作原理当阳光照射到光伏组件上时,光子激发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产生直流电。

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后,接入电网或直接供用户使用。

四、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一)节能减排光伏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二)节省电费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后,用户可以自用发电,减少对电网的依赖,从而降低电费支出。

(三)增加房屋价值拥有光伏发电系统的房屋在市场上往往更具吸引力,能够提升房屋的价值。

(四)可靠性高光伏发电系统寿命长,维护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

五、技术可行性分析(一)屋顶条件评估需要对屋顶的面积、朝向、承重能力、遮挡情况等进行详细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一般来说,屋顶面积越大、朝向正南、无遮挡的屋顶更有利于光伏发电。

(二)光伏发电效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伏组件效率在 18% 22%之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和经济效益评估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和经济效益评估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和经济效益评估摘要:2021年6月20日,中央下发《关于报送(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工作正式启动。

据民政部发布的2020年11月全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显示,我国内地共有2843个县级行政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县级行政区面积和人口差异巨大,工商业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可利用屋顶面积差别巨大,刨除国内40来个人口小县,理论上每个县可开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在50-500MW之间,按平均每个县200MW的可开发容量计算,屋顶布式光伏推进开发可新增5.6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截止2021年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的24.78%,投资开发空间十分巨大。

关键词: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社会效益;投资收益对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的社会效益与投资收益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省为例对其各地推进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平均单位造价盈亏平衡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当前造价下投资开发收益偏低,大面积的推广普及有待于单位造价的下降及绿证或CCERs的政策支持。

1社会效益分析1.1有效降低碳排放,环境效益明显根据2020年全国电力分工业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07克/千瓦时,按每燃烧一吨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吨计算;而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仅为33-50克/千瓦时。

因此,光伏发电将直接削减碳排强度700克/千瓦时以上的,按平均利用小时数1000小时考虑,国内开发新增屋顶光伏发电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92亿吨。

集约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分布式屋顶光伏利用的是现有建构筑物的屋顶,不直接占用土地资源,相比于地面光伏20亩/MW的占地面积,国内开发新增屋顶光伏可节省1120万亩土地资源。

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导致大量石油和天然气需要依赖于进口,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用量,保障能源安全;且由于其是分散布置,提高了终端用户的用电安全系数,在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用能安全。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估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估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估摘要:光伏电厂和储能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对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揭示其在能源产业中的潜在优势和可行性。

通过对光伏电厂和储能系统的发电效率、运营维护成本以及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评估其经济性,并提出相应的经济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光伏电厂和储能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逐渐下降,同时收益逐渐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回报。

关键词:光伏电厂;储能系统;经济性一、光伏电厂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估1.1光伏电厂的发电效率光伏电厂的发电效率是衡量其经济性和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

发电效率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光照条件等。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影响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效率的组件能够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的比例提高,从而提高光伏电厂的发电效率。

此外,系统的设计和布局也对发电效率有一定影响,如合理的组串方式、阴影遮挡的减少等可以提高光伏电厂的整体发电效率。

光照条件是决定光伏电厂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充足的地区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

1.2光伏电厂的运营维护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包括日常运行管理费用、设备维护费用、故障修复费用等多个方面。

光伏电厂的运营维护成本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光伏组件的老化速度、设备维护管理水平、人工维护成本等。

光伏组件的老化速度直接影响维护成本,较高的老化速度会增加组件更换和维护的频率,导致运营维护成本的增加。

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有效的运营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维护费用。

此外,人工维护成本也是运营维护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人力管理和培训可以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1.3光伏电厂的收益分析光伏电厂的收益分析是评估其经济性的关键环节。

光伏电厂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售电收入,二是通过政府补贴和其他激励政策获得的收益。

售电收入是光伏电厂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大小与电价、发电量和购电合同等因素有关。

屋顶光伏发电的好处

屋顶光伏发电的好处

屋顶光伏发电的好处对于个人来说屋顶光伏发电的好处有:能省电:白天用家用光伏电站发的电,省电费!能赚钱:每发一度电都有0.42元的国家补贴(部分地方还有地方补贴哦),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过去花钱用电,现在卖电赚钱,收益率高达10%以上!光伏发电系统一旦完成,它将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据测算,在标准日照条件(1000瓦/平方米)下,安装洛阳智凯光电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1平方米屋顶可获得130-180瓦电。

这样建筑物就可以利用电池组件所发的可拉电上网,获取一点盈利。

能遮阳:当屋顶大面积铺设了光伏组件电池后,能有效降低建筑室内温度2-3℃,还间接节省了空调的用电。

能减排:一个装机容量为3千瓦的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为3650度,25年即可发电91250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6.5吨,减排二氧化碳94.9吨,减排二氧化硫0.8吨。

能“出名”:现在家用光伏电站还是个新事物,谁家装上一套,那就得是十里八乡的小名人,地方报纸、电视台都得报道报道呢!对于环境来说屋顶光伏发电的好处有:1.低碳环保贡献:目前国内雾霾等大气污染严重,光伏发电是一种绿色环保能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大家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能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2.引领科技时尚:一次投资光伏电站,即可享受25年免费用电,而且在发电过程中没有污染排放,是一种时尚的高科技消费,在亲友邻居中成为一位走在科技前沿的时髦人士。

3.断电刚需: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很多地区经常拉闸限电,如果安装了一套光伏微网系统(离并网符合系统),当别人家没电的时候,自己家还能自动启动离网蓄电装置,满足照明、冰箱、风扇、鱼缸气泵等基础用电刚需。

4.屋顶光伏发电对环境污染小,并且能够减排大量CO2。

据专家预测,太阳能电池累计用量达到 600MW,大约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9万t。

5.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满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光伏发电作为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是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建筑的屋顶上,通过发电系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用于满足建筑的电力需求。

本报告旨在进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从长期经济效益来看,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具有可观的收益。

一方面,通过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可以节约能源费用和减少电网负荷。

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获得补贴收益。

在项目回报期内,可以实现投资回本,并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3.环境可行性4.社会可行性三、项目实施方案1.科学选址在选择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安装地点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倾斜角度、阴影遮挡等因素,以确保光伏系统能够充分接收阳光,提高发电效率。

2.技术装备根据选定的安装地点,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逆变器、电池等设备,满足电力需求。

3.项目融资4.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的光伏发电系统运维管理机制,定期检查、清洁、维护设备,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益。

四、风险分析考虑到项目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等。

针对这些风险,需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和管理措施。

五、结论通过对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该项目在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具备可行性,可以实施。

然而,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屋顶光伏建议书

屋顶光伏建议书

屋顶光伏建议书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下,探索和应用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具有分布式发电、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等特点,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发展热点。

为了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推进屋顶光伏的应用,本文将针对当前情况给出具体建议。

一、屋顶光伏的概述屋顶光伏是指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储备和传输电力的效率更高,颇具潜力和优势。

屋顶光伏的应用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二、屋顶光伏的优势和必要性1. 绿色环保:屋顶光伏利用太阳能发电,以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为基础,无污染、无噪音,对环境友好。

2. 分布式发电:屋顶光伏将太阳能发电设备分布在建筑物屋顶上,具有接近负载的优势,减少输电损耗。

3. 节约能源: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满足自家用电,并将多余的电能回馈到电网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屋顶光伏逐渐具备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同时可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

三、屋顶光伏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 基础条件:屋顶光伏建设需要建筑物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屋顶结构稳固、光照充足等,并需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光伏发电潜力。

2. 资金投入:屋顶光伏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光伏设备价格、安装维护和运营管理费用等。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逐渐降低,投资回报期逐渐缩短。

3. 法律政策:目前,国家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为屋顶光伏建设提供了合适的政策环境。

四、屋顶光伏建设的具体建议1. 分析光伏发电潜力:对建筑物屋顶进行太阳能资源调查,分析光伏发电潜力,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2. 技术选型与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屋顶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光伏设备和系统设计,并考虑集成建筑等因素。

3.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制定详细的资金筹措方案,包括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政府支持等,同时评估投资回报情况。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研报告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研报告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研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场所,其中包括商业建筑的屋顶。

为了探讨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本报告将对该系统进行可研分析。

二、系统概述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是实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条件,而工商业屋顶一般有较好的太阳能照射条件,因为它们通常是高层建筑,没有遮挡物阻挡阳光的照射。

2.建筑结构:工商业建筑的屋顶一般承载能力较高,能够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负荷。

同时,屋顶的平整性和稳定性也是支撑光伏电池板的重要条件。

3.电网接入条件:工商业建筑一般都与电网相连,具备电网接入条件。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直接供给建筑内部用电,并将多余的电力反馈到电网中。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成本: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板、逆变器、电缆和支架的采购费用,以及安装和维护的人工成本。

这些成本可以通过与当地光伏发电市场供需的比较来评估。

2.发电收入: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发电供应建筑内部用电,并将多余电力反馈到电网中,根据国家政策和电价补贴政策,可以获得一定的电费收入。

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政策较为完善,可以作为参考。

3.环保效益:光伏发电是清洁和环保的能源形式,通过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五、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依靠光伏电池板的质量和性能来保证发电效果。

质量差的光伏电池板可能会导致发电量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发电。

2.经济风险:光伏电池板的价格和电价补贴政策的变化都会对系统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当电价补贴政策减少或消失时,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会大大延长。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二、市场分析1.行业背景:目前,清洁能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光伏发电作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支持力度的增加,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3.市场竞争: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屋顶光伏发电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竞争相对激烈。

三、技术研究1.光伏发电技术: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是光伏发电技术,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

2.设备选型:根据屋顶的面积和线路容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光伏发电设备进行安装。

四、经济可行性1.投资成本: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安装费用和运营管理费用等。

需要对投资成本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计算。

2.收益预测:根据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和电价以及政府给予的补贴等因素,进行收益预测。

3.投资回收期:根据投资成本和年收益的比较,计算出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五、环境影响评估1.温室气体减排: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可以减少燃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2.能源利用效率:光伏发电技术具有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六、风险分析1.需要政府支持: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需要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以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2.天气因素:光伏发电项目受天气影响较大,阴雨天气会影响发电效率,需要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七、项目建议1.加强市场调研和推广: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优化项目推广策略,增加市场竞争力。

2.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光伏发电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3.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争取政府给予的政策补贴和支持。

综上所述,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可行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在项目实施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投资成本、收益预测等因素,并加强技术研发和与政府的合作,以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经济性浅析
摘要:本文在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特性参数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互补系统的构成。

基于该系统中光伏和微型燃机各自的发电成本构成,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造价下,简单计算了整个互补系统的发电成本,为分布式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提供初步经济分析基础。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发电成本
0 引言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迅速进步,相关制造产业和开发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领域。

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分别于9月和10月发布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大力推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在城市的应用,加快在居民住宅和政府公用建筑物、商业设施等的普及,实行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免费并网、电网调剂,形成千家万户开发应用新能源的局面。

相信该政策的出台将极大推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

但是,由于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不可控性,使得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极大。

这种波动将对电网的频率电压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1]。

为了消除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国内外提出了多种能源互补系统,如风电-太阳能发电互补系统[2],光伏-燃油发电系统[3],光伏-储能系统[4],光伏-微型燃气轮机系统[5]等。

现阶段,中国城市屋顶资源广阔。

以上海为例,共有两亿平米的建筑屋顶,现有光伏电池在标准条件下的功率都高于100W/m2,若这些面积全部利用起来,其装机容量要大于一个三峡。

但是光伏发电系统等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微网采用微燃机、燃料电池、储能装置等实现微网中的功率平衡调节,大大降低间歇式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增强功率调节的可控性。

本文就分布式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微电网系统的成本进行初步分析,验证该微电网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屋顶光伏与微型燃气轮机系统简介
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和若干台微型燃气轮机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

系统中配备微型燃气轮机的目的是通过燃气轮机特有的快速启停和出力调节特性,来补偿由于天气变化引起的光伏出力波动,是的这个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平稳,消除光伏发电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考虑到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1MW-100MW)不是很大,为了保证互补系统有较高的经济性,互补发电装置中一般采用微型燃气轮机(30kW-200kW)或者相应的联合循环机组。

以10MW屋顶光伏发电为例,配备两台100kW微型燃气轮机。

发电系统框图见下图1所示。

图1 分布式屋顶光伏/微型燃机互补系统发电框图
2. 系统成本初步分析
对于光伏发电与微型燃气轮机发电互补系统而言,发电系统的成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总投资折旧成本
燃料成本
运行维护成本
2.1 总投资折旧成本Cod
总投资折旧成本Cod包括光伏发电的单位折旧成本Cod_p和微型燃机电站折旧成本Cod_g,即Cod=ωpCod_p+ωgCod_g
其中ωp和ωg分别为微型燃气轮机所占发电量的百分比。

(1)光伏发电总投资成本Cod_p
光伏发电总投资费用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的静态投资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主要是利息支出)以及运行与维护费用三个部分。

其中静态投资费用由电站的单位容量造价和装机容量得到。

为了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总投资费用,将其折算为现值。

具体可表示为:
TCRp=UIP×Kp+FCp+MCp×(P/A,i,n) (1)
其中,TCRp是光伏发电的总投资费用的现值(元);UIp是单位容量造价费用(元/kW);Kp是电站的装机容量(kW),FCp是财务费用(元);MCp是运行与维护费用(元);i是折现率(%);n是电站投产运行期(年)。

但是考虑到光伏/微型燃机发电系统的特殊性,本研究采取按运行小时数分摊固定成本的策略。

则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可表示为:
(2)
其中,Cod_p是光伏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元/kWh);SUIp是电站单位动态投资费用(元/kW);ψ是净残值率;δ是厂用电率(%);T是设备年运行小时数(h)。

目前由于光伏组件的价格较低,基本维持在4.2-4.7元/W之间,因此,10MW 屋顶光伏系统动态总投资可以按照8600万元计,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按照1000h 的地区计,厂用电率按照2%,净残值率按照5%,电站投产运行期按20年计算,得到Cod_p=0.42元/kWh。

(2)微型燃机发电总投资成本Cod_g
按照目前微型燃机造价,100kW燃机发电系统动态总投资大约为14000元/kW,微燃机只是白天平滑光伏曲线运行,年平均运行时间按照1500h计,厂用电率按照2%,净残值率5%,折旧20年计,按照光伏总投资成本同样的算法,可以得到Cod_g=0.485元/kWh。

综合光伏和微燃机的投资成本,并按照比例得出:
Cod=97%×0.42+3%×0.485=0.422元/kWh。

2.2燃料成本Cof
(1)光伏电站燃料成本Cof_p
由于光伏电站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除了光伏组件每年有少许损失外,几乎无发电成本,而光伏组件每年的衰减已经在光伏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中考虑,所以光伏电站燃料成本可以忽略。

(2)微型燃机发电燃料成本
燃气发电燃料费用不仅与天然气价格有关,还与发电机组供电效率等因素有关。

根据1kWh输出电力=3.6 MJ,微型燃机发电燃料费用可表示为:
Cof_p=(((1×3600/4.1868)/Q)/η)×Pg(3)
其中,Cof_p是电站燃料成本(元/kWh);Q是天然气发热量(kcal/m3);η是机组供电效率(%);Pg是天然气市场价格(元/m3)。

同时,微型燃机发电还有除了大部分的发电原料天然气费用外,还包括少部分的水费和材料费。

根据相关工程数据资料显示,水费和材料费占燃料费比重极低,约为0.008元/kWh。

按照目前天然气市场价格2.2元/m3,天然气热量8500kcal/m3,100kW微燃机供电效率32%计,得出微型燃机发电燃料成本Cof_p=0.632+0.008=0.64元/kwh。

按照光伏和微燃机发电所占比重计算得出:Cof=3%×0.64=0.0192元/kWh。

2.3 运行维护成本
光伏/微型燃机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和微型燃机几乎都是免维护的,光伏组件就是每隔时间进行一次清洗,微型燃机定期加润滑油等即可,所以该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很低,暂按照0.1元/kWh计。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整个互补系统的成本为Coe=Cod+Cof+0.1=0.5412元/kwh。

3 成本分析及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互补系统发电成本与三个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大:光伏电站动态总投资、微型燃机投资成本和微型燃机燃料成本。

本项目中由于微型燃机发电在系统中运行小时数较少,所占比重较低,所以对系统成本影响不大。

因此,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光伏电站单位投资。

根据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的通知》,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补贴金额可能为0.4~0.6元/kwh,如果分布式发电的销售电价为0.6元/kwh的话,互补系统能有0.459元/kwh的收益,互补系统经济性较好。

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的话,互补系统的经济性较差。

因此,在目前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有补贴的情况下,建设分布式光伏/微型燃机发电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单位投资的下降,也会降低整个电站的成本,从而慢慢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参考文献
[1] 李碧君,方勇杰, 杨卫东,徐泰山.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04)
[2] S. Neris, N.A.V ovos,G.B. Gannakopoulos.A variable speed wind energy coversion scheme for connection to weak ac systems[J] . 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1999,14(1):122-127
[3] 吴炯.光伏与柴油发电并网控制系统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硕士毕业论文
[4] 张洋,李强,李朝晖.等.光伏-储能联合微网系统工程方案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38(23)
[5] 王锡林. 含有光伏电源的微网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