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剂
脱氧剂:你对脱氧剂了解多少

脱氧剂:你对脱氧剂了解多少脱氧剂是一种用于吸收和去除空气中水分和氧气的材料。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物品免受潮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应用,例如食品制造、药品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
脱氧剂的种类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脱氧剂主要有以下三种:1. 铁系脱氧剂铁系脱氧剂主要是采用金属粉末包装而成,它们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从而达到去除氧气的作用。
这种脱氧剂品种广泛,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但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所以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2. 分子筛脱氧剂分子筛脱氧剂是一种新型的脱氧剂,主要由海绵状硅和纳米级分子筛颗粒组成。
它的优点在于比铁系脱氧剂的吸附速度更快,吸附量更大。
分子筛脱氧剂可以吸附空气中99.5%的气体,因此比较适合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使用,例如电子元器件的包装。
3. 活性炭脱氧剂活性炭脱氧剂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
与其他脱氧剂相比,它的吸附量较大,同时也更容易被再生利用。
其缺点是成本稍高,当然,更加适合于高要求的行业,例如食品制造和药品制造。
脱氧剂的作用脱氧剂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应用,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延长保质期脱氧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防止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商品因氧化而失去保质期。
通过在包装中使用适量的脱氧剂,可以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和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防止细菌滋生一些有机食品或草木染料等产品容易滋生霉菌或细菌,如果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存储,更有可能让细菌滋生。
脱氧剂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可以抑制并减少霉菌和细菌的滋生,保护产品免受污染。
防止材料腐蚀一些金属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工具和设备等产品容易受潮氧化,从而导致腐蚀,减短使用寿命。
脱氧剂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保证产品的原材料、设备和零部件不会受到潮氧化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脱氧剂的注意事项尽管脱氧剂有着很多的优点,但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脱氧剂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产品,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确保脱氧剂的性能和效果。
工业化化学反应脱氧剂

工业化化学反应脱氧剂
工业化化学反应中常用的脱氧剂包括铁系脱氧剂、酶系脱氧剂、抗坏血酸氧化脱氧剂和光敏感性染料氧化脱氧剂等。
1.铁系脱氧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脱氧剂,通常以铁粉作为主要成分。
铁粉在氧化过程中能够吸收包装内的氧气,有效降低氧气浓度至0.01%。
这种脱氧剂常用于食品包装,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2.酶系脱氧剂:这类脱氧剂利用特定酶的催化作用,促进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除氧的效果。
3.抗坏血酸氧化脱氧剂:抗坏血酸(维生素C)在氧化过程中可以消耗氧气,因此也可以作为脱氧剂使用。
4.光敏感性染料氧化脱氧剂:这类脱氧剂通过光敏作用促使染料氧化,进而吸收氧气。
5.DO系列脱氧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开发出的DO系列脱氧剂,含有贵金属铂和钯作为活性组分,主要用于合成气脱氧净化处理,在高温下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6.炼钢铸造中的脱氧方法:在炼钢和铸造过程中,降低钢中氧含量的反应称为脱氧,这是保证钢材质量的重要工艺环节。
脱氧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脱氧法和扩散脱氧法。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脱氧剂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脱氧剂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都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成本效益来选择最合适的脱氧剂。
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

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脱氧剂和干燥剂是两种常见的保鲜和防潮剂。
尽管它们通常在相同的环境中使用,但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本文将着重介绍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
一、脱氧剂脱氧剂是一种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氧气的物质。
它们通常用于长期保存需要低氧环境的产品和材料,如食品、药品和电子产品等。
脱氧剂可有效减少或防止氧气与产品接触,从而减缓氧化反应和腐败过程。
脱氧剂通常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工作。
它们含有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如铁粉或硫化铁等,这些物质能够与周围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通过这种反应,脱氧剂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消耗掉”,使环境中的氧气浓度降低,从而实现保鲜和防潮的目的。
二、干燥剂干燥剂是一种用于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的物质。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环境的湿度,并防止湿气对产品或材料的损害。
干燥剂通常用于需要干燥环境的产品和设备,如食品、药品、化妆品和仪器等。
干燥剂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来实现。
物理吸附是指干燥剂材料表面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水分子吸附到其表面上。
化学吸附则是指干燥剂通过化学反应与水分子发生作用,形成水化物或水合物。
这些吸附过程都能帮助降低环境中的湿度,保持产品或设备的干燥状态。
三、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脱氧剂和干燥剂在功能和工作原理上有以下几个区别:1. 功能不同脱氧剂的主要功能是吸附环境中的氧气,避免氧化反应和腐败,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而干燥剂的主要功能是吸附环境中的水分,降低湿度,以保护产品或设备免受湿气的侵蚀和损坏。
2. 目标物不同脱氧剂主要面对的是氧气分子,以降低环境中的氧气浓度。
而干燥剂主要面对的是水分子,以降低环境中的湿度。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脱氧剂更适合用于具有较长贮存期限的产品,而干燥剂则适用于那些对潮湿有较高敏感性的产品。
3. 工作原理不同脱氧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物,从而吸附或消耗掉环境中的氧气。
而干燥剂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将水分子吸附到其表面上,使环境中的湿度降低。
脱氧剂介绍[精解]
![脱氧剂介绍[精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95d7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4.png)
什么是脱氧剂脱氧剂是指可吸收氧气、减缓氧化作用的添加剂。
脱氧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1]目前研究使用的脱氧刺有很多种类方法,有按照脱氧速度分为速鼓型和缓放型,也有按功能用途的分类,还有接原材料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的,其中有机脱氧剂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型脱氧剂、抗坏血酸型脱氧剂和儿茶酚型脱氧剂,而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无机类脱氧剂。
无机脱氧剂使用较广的主要有三种: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系脱氧剂、加氢催化剂型脱氧剂。
1.铁系脱氧剂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以铁或亚铁盐为主剂的脱氧剂。
铁系脱氧剂的脱氧速度随温度不同而改变,铁系脱氧剂通常使用温度为5~40℃。
在低温情况下有人认为脱氧剂活性和脱氧能力将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在恢复到常温状态下其脱氧能力也难以恢复,而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低温并不能改变脱氧剂的脱氧能力,所以脱氧剂在低温时的脱氧能力必须由具体实验确定。
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18小时后包装中的残留氧气接近零,而湿度在60%时则需95小时。
2.亚硫酸盐系脱氧剂这类脱氧剂常以连二亚硫酸盐为主剂。
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虽然本身不具有杀菌保鲜的功能,但具有抑制某些细菌发育的作用。
这样在脱除包装中的氧气的同时,可以通过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在包装中形成二氧化碳的氛围,从而达到脱氧保鲜的作用。
3.加氢催化剂型脱氧剂最早使用的是以铂、铑、钯等加氢催化剂为主剂的脱氧剂,有微孔的加氢催化剂在活化状态下能吸附大量的氢气,由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因而可以达到除去包装中的氧气的目的。
如果再在包装中加入嗳水剂或干燥剂,就可以去除反应生成的水。
但是由于上述加氢催化剂一般都是价格比较昂贵的金属,所以这类脱氧剂的使用受到使用成本的限制,使用范围也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脱氧剂的应用[2](1)用于稀有气体脱氧:新型优质材料要求生产过程在超净的环境、系统内充有超纯的保护气,如超大规模电路、激光材料、特种陶瓷、高分子聚合物、航空航天材料等均要求惰性保护气中氧含量尽可能深度脱除。
脱氧剂作用

脱氧剂作用一、什么是脱氧剂脱氧剂是一种具有去除环境中氧气的能力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吸附、反应或转化等方式从空气或封闭环境中除去氧气分子。
脱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电子产品和军事等领域,以防止氧气对物品造成的氧化腐败。
二、脱氧剂的分类和成分根据脱氧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脱氧剂金属脱氧剂是一种利用金属粉末催化剂去除氧气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金属脱氧剂有铁粉、铜粉和锌粉等。
金属脱氧剂通常通过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将氧气与金属表面上的金属离子结合,从而去除氧气。
2. 无机盐类脱氧剂无机盐类脱氧剂是一类以无机盐为主要成分的化学物质。
无机盐类脱氧剂常见的成分有硫酸亚铁、氧化亚铁和二氧化锰等。
这些脱氧剂主要通过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将氧气还原为水或其他化合物,从而去除氧气。
3. 有机物脱氧剂有机物脱氧剂是一类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有机物脱氧剂有活性炭、铁屑和硫代硫酸钠等。
有机物脱氧剂通常通过吸附氧气分子或与氧气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氧气。
三、脱氧剂的作用机理脱氧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将环境中的氧气与其自身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氧气。
具体来说,脱氧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去除氧气的作用:1. 还原作用金属脱氧剂和无机盐类脱氧剂通常通过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将氧气还原为水或其他化合物,从而去除氧气。
这种反应通常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脱氧剂充当还原剂,氧气充当氧化剂。
2. 吸附作用有机物脱氧剂通常通过吸附氧气分子的方式去除氧气。
有机物脱氧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以将氧气分子吸附在其表面或孔隙中,从而实现去除氧气的作用。
四、脱氧剂的应用领域脱氧剂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保鲜食品在与空气接触时会受到氧化而变质,脱氧剂可以去除食品包装中的氧气,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2. 药品保存某些药物在与氧气接触时容易失效或变质,脱氧剂可以去除药品包装中的氧气,防止药物的氧化反应,保持药物的有效性。
脱氧剂标称脱氧时间标准

脱氧剂标称脱氧时间标准脱氧剂是一种用于食品保鲜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脱氧剂通常被添加到被包装的食品中,通过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防止食品变质及细菌滋生。
根据相关标准,脱氧剂应该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脱除包装袋中的氧气,以确保食品的保鲜效果。
因此,脱氧剂的脱氧时间标准至关重要。
脱氧剂的脱氧时间标准是指脱氧剂在被包装的食品中达到完全脱氧的时间要求,通常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规定。
脱氧剂标称的脱氧时间标准应该包括脱氧剂的种类、规格、使用方法及脱氧的时间要求等内容。
对这些内容的标准化规定,不仅可以保证脱氧剂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够保证食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首先,脱氧剂的种类是脱氧时间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脱氧剂种类有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铝等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不同种类的脱氧剂在脱氧的速度和效果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明确不同种类脱氧剂的脱氧时间标准以及适用范围。
例如,氧化铁可能需要更长的脱氧时间来完全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而氧化钙则可能相对较短。
其次,脱氧剂的规格和使用方法也需要被考虑在内。
不同规格的脱氧剂可能对包装袋内的氧气吸收速度有所影响,因此需要在脱氧时间标准中对规格和使用方法进行标准化。
规定适用于不同规格和使用方法的脱氧时间标准,可以确保脱氧剂在实际使用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脱氧时间标准的设定应该根据不同食品的贮存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种类的食品对脱氧剂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脱氧时间标准需要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特性进行调整。
比如,一些易氧化食品可能需要更短的脱氧时间,而一些难氧化食品则可能需要更长的脱氧时间。
总之,脱氧剂的脱氧时间标准对于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脱氧时间要求,才能够确保脱氧剂在实际使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减少食品变质和污染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脱氧时间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提高食品保鲜技术的水平,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脱氧剂

使用范围
A、中西式糕点:中秋月饼、欧式蛋糕、华夫饼、瑞士卷派、麻署、绿豆糕、年糕、核桃酥、老婆饼、光酥饼、 杏仁酥等。
B、禽畜肉类食品:牛肉干、猪肉干、鸡翅、腊肠、火腿肠、肉脯、肉松、板鸭等。 C、坚果炒货食品:开心果、夏威夷果、杏仁、松子仁、碧根果、核桃、板栗、花生、瓜子、南瓜子、多味豆 等。 D、水产干货食品:干鲍鱼、腊鱼干、干贝、鱿鱼丝、海米、烤鱼片等。 E、其它山货食品:茶叶、紫菜、桂元、荔枝干、干蘑菇、枣类、干野菜、脱水蔬菜、豆类、柿子饼、红薯干、 大米等。 F、医药保健品:中药材、医药品、保健品等。 G、非食品类产品:精密仪器、军工产品、书籍、文物、烟草等。 H、动物饲料:钓饵、宠物饲料。
使剂一起放入透氧率低的复合包装袋(复合包装材料)中,热封 封口。
2、脱氧剂本品有20型、30型、50型、100型等按除氧量大小以适应不同容积的包装。 3、选择透氧率低于20ml/m2.24h.25℃的包材,如KOP/PE、KPET/PE等复合膜包装袋,塑料罐、玻璃罐、铁 罐。 4、要注意封口强度和封口质量,勿使漏气。 5、打开本包装后,最好在1~2小时内用完并封好被保鲜物,尚未用完的,请及时排出原包装袋内空气后重 新密封,以免失效。 6、不可微波、不可食用。 7、脱氧保鲜适用于含脂肪多和油性食品的保鲜,不宜用于含水量大的产品保鲜。 8、对于抽真空的脱氧包装保鲜,如果是生鲜产品的保鲜,要在低温下保存。而脱氧剂作脱氧保鲜的适宜温度 一般在5—40℃,低于-5℃,脱氧保鲜效果就下降。
炼钢常用的脱氧方法

炼钢常用的脱氧方法
一、沉淀脱氧
沉淀脱氧是将脱氧剂直接加入钢液中,通过与钢液中的氧反应,生成不溶于钢液的氧化物,然后利用其密度与钢液密度的差异,将氧化物与钢液分离,从而达到脱氧的目的。
常用的脱氧剂有锰铁、硅铁、钛铁、铝等。
沉淀脱氧速度快,操作简便,因此在现代炼钢工艺中应用较广。
二、扩散脱氧
扩散脱氧是将脱氧剂加入到钢液中,通过扩散作用将氧从钢液中排除。
常用的扩散脱氧剂有碳化钙、氧化钙等。
扩散脱氧速度较慢,但操作简单,适用于高碳、高合金钢的脱氧。
三、真空脱氧
真空脱氧是在真空条件下,使钢液中的氧气与脱氧剂反应,生成不溶于钢液的氧化物,然后利用其密度与钢液密度的差异,将氧化物与钢液分离,从而达到脱氧的目的。
真空脱氧适用于高温、高碳、高合金钢的脱氧。
四、喷射脱氧
喷射脱氧是将脱氧剂通过喷嘴喷入钢液中,使脱氧剂与钢液充分接触,提高脱氧效率。
常用的喷射脱氧剂有碳化钙、氧化钙等。
喷射脱氧具有较高的脱氧效率,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钢液。
五、钙处理脱氧
钙处理脱氧是利用钙的活性较高,能够与钢液中的氮、氢、氧等有害元素反应,生成不溶于钢液的氮化钙、氢化钙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钢液的目的。
钙处理脱氧不仅具有较好的脱氧效果,还能够降低钢中的氮、氢含量,提高钢材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氧剂早期主要用于食品密封包装。
氧气是引起微生物繁殖、油脂等的氧化、果蔬和粮食的呼吸旺盛,从而导致食品腐败、变色、变质、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比起其他的除氧方式,脱氧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除氧能力高等优点。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气体纯度要求越来越高,而纯气体中氧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不少工艺条件生产中要求气体中氧的体积分数达到1.0×10-6以下。
因此,脱氧剂又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子、轻工等领域用来脱除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保护气、反应气、携带气)的气体中的氧。
1.1.脱氧机理目前普遍使用的气体净化脱氧剂主要有催化脱氧、化学吸收脱氧以及碳燃烧脱氧三种方式。
催化脱氧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气体中的氧气与氢气、一氧化碳等组分反应脱除。
主要有催化加氢脱氧,即在有H2条件下,使气体中O2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而除去,催化剂大多采用贵金属Pt、Pd等作为活性组分,这种脱氧方式在无氢体系中使用时需要外加过量的氢,对有些要求不含氢的气体这种脱氧方式有其局限性,过量的氢需要进一步脱除,导致工艺复杂成本增加。
CO 催化脱氧也是一种催化脱氧方式,在不含氢但富含CO的体系里比较适用,但是通常认为CO催化脱氧低温活性比较差。
另外,还有通过添加甲醇等使其与氧催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脱氧方式,但应用相对比较有限。
化学吸收脱氧一般在无H2等还原性气体存在下,气体中O2与脱氧剂发生化学反应将O2吸收脱除。
这类脱氧剂通常采用Mn、Ag、Cu、Ni等过渡金属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大多为金属型,使氧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氧化物,另外还有变价金属氧化物型,使低价氧化物氧化生成高价氧化物。
这类脱氧剂需要不断再生,而且脱氧能力有限,大规模连续性使用受到了限制。
碳燃烧脱氧是利用活性炭与氧的反应脱氧,通常对于惰性气体脱氧比较有效。
一般活性炭上需要负载活性金属组分,使活性炭与氧的反应温度降低。
1.2.脱氧剂类型常用的气体净化脱氧剂从脱氧机理上可划分为催化脱氧和非催化脱氧,从活性组分的类型来划分可分为贵金属、非贵金属型。
以下从活性组分的类型来划分。
1.2.1.贵金属脱氧剂贵金属脱氧剂通常以Pt、Pd为活性金属组分,以A12O3、TiO2、SiO2:等为载体,主要为催化脱氧。
这种催化剂具有操作温域宽(室温~400o C)、空速高(可达10000h-1)和残氧量低等特点。
但它也有价格高,对原料气中杂质要求严格等缺点。
制备方法及产品特点:主要以钯、铂为活性组分(质量分数通常低于0.5%),用浸渍法载在氧化铝、硅胶、活性炭、碳纤维、分子筛、二氧化钛等载体上,再经干燥、焙烧、活化而制得。
该类催化剂在各种气体催化脱氧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效果。
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一般呈蛋壳型分布。
常温下活性高是它的最大优势。
操作压力也可从常压~3.0 MPa,此时出口氧体积分数低于1 mL/m3;若降低空速,提高温度或将贵金属含量提高,可使出口氧低于0.1 mL/m3。
但对原料气中其它杂质(如硫、氯等)要求较严。
在使用时,由于必须有氢存在,所以该催化剂目前主要应用于电解氢脱氧制备高纯氢气及惰性气体如N2,Ar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了较多贵金属脱氧剂Pt(Pd)/TiO2。
催化剂采用浸渍法担载活性组分并经高温(500~750 o C)还原性气氛下强化处理制得,该催化剂主要用于氢、氮气和惰性气体中加氢脱氧,脱氧深度可达0.02×10-6,使用空速可达30000h-1,无需活化和再生。
同时,他们还开发了钯/氧化锰、钯铜/氧化铝脱氧剂。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也开发了热处理氮基气氛中氢脱氧催化剂Pd/A12O3,该催化剂可将甲醇裂解气(CO、H2)含量大于4%的氮基气体中低于1%的O2脱除至l×10-6以下,使用空速3000h-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了DO系列的贵金属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富含CO(含量大于80%)的合成气脱氧,脱氧后残氧量小于50×l0-6,但脱氧前需将合成气中硫化物、酸性气体等脱除。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开发出T20lH高效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为活性氧化铝负载的钯催化剂,把含量为0.82%,加氢除氧可将气体中的氧脱除至0.2~1×10-6,从而代替进口催化剂实现了大、中型空分设备配件的国产化。
常用脱氧剂型号及使用条件国内外常用的贵金属脱氧剂型号及使用条件如下表所示。
1.2.2.铜系脱氧剂铜系脱氧剂研究开发得比较早,由于它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还原性气体和惰性气体中均适用,已被广泛应用各个方面。
但该类催化剂一般需高温活化处理,并且使用中需不断再生,单位质量催化剂的脱氧能力低,使用空速较低,脱氧精度差。
制备方法及特点:分为纯氧化铜和用Al2O3、分子筛、MgO、硅胶担体载CuO两类。
该脱氧剂主要以铜为活性组分,共沉淀法生产,即将活性组分铜与载体成分铝和硅等共沉淀后,经洗涤、压滤、干燥、碾压、焙烧、混合后成型制得。
脱氧剂使用温度为200℃以上。
在还原气氛中可连续使用,但在惰性气体中则需定期还原再生。
由于副反应较多,常温下脱氧效果差,难以满足某些工艺中的脱氧要求。
由于脱氧剂通常为氧化态,使用前需用含氢气体等在175~225℃下还原后使用。
国内已开发出大量的铜系脱氧剂。
南化公司催化剂厂于上世纪80年代开发了0603型铜系脱氧剂,后又于90年代初期开发出0605型脱氧剂。
改进型脱氧剂制备工艺采用混合法,原料经过中和、水洗、压滤、碾料和锻烧后压片成型,其脱氧活性和径向抗压碎强度均有明显提高。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了惰性气体无氢脱氧催化剂3093、3093A和5087,上述催化剂均为活性炭担载铜体系,3093采用果壳炭,3093A采用更加易得的煤制炭,两者的脱氧机理均为原料气中的氧与活性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脱除,使用温度250~350℃,脱氧容量高达1200mL/g.cat,无需配氢、还原和再生,简化了操作,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分子筛脱除。
5087具有双功能作用,低温下(300℃左右)可以将惰性气体中的氧脱除至0.5×10-6以下,而高温下(600℃以上)可将惰性气体中的氧转化为CO以制取含CO的保护气。
他们还开发了一种不仅适用于惰性气体脱氧、氢气脱氧,同时还可催化甲醉裂解、甲醉重整反应的多功能催化剂。
常用型号及使用条件见表。
0603系列是以SiO2,Al2O3,MgO为载体,既可以在H2存在下作为脱氧剂,也可以在无H2条件下单独作为化学吸收型脱氧剂。
在温度180~240℃、空速1 000~3 000 h-1条件下,可将普氢、普氮中的氧脱除至10×10-6,脱氧剂脱氧能力可达10 mL/g。
0605是0603的改进型,机械强度、脱氧深度均有提高。
上海溶剂厂用铜系脱氧剂在压力0.1~1.0MPa、温度180~220℃、空速2 000 h-1条件下,处理含氧体积分数1%的溶剂发酵气,出口O2小于或等于100×10-6。
常州石油化工厂铜系脱氧剂用于处理含氧(3 000~5 000)×10-6的氮气作为烯烃聚合保护气时,室温下可脱氧至小于10×10-6。
铜系脱氧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有铜离子渗入气流,影响高精度电子元件的产品质量。
1.2.3.锰系脱氧剂锰系脱氧剂为氧化反应脱氧,该脱氧剂的活性组分为低价位的氧化物,通过与氧反应将氧脱除,适用于惰性气体脱氧,但是氧容较低,需要氢气活化和再生,强度也较差,影响使用,而且很不稳定,一旦暴露于空气中则氧化失效。
制备方法及特点:该系列脱氧剂是以锰等为活性组分,经共沉淀法制得。
401型在使用时,常装于直径40 mm×410 mm的玻璃管中,用于半导体及规模集成电路工艺中高纯气体净化、超纯气体净化、超纯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真空材料加工、冶金工业等。
脱氧深度为10×10-6以下,吸氧后变色,可直观显示,吸氧容量1 000~2 000 mL/g。
国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开发出了锰系脱氧剂,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401型为代表,该催化剂可在常温下使用,但使用前需在400~450℃下通氢气还原活化,使用空速可达40000h-1,残氧量约0.5×10-6,脱氧容量约15 mL/g脱氧剂。
其后又开发了402型和Penroa型,活化与再生温度降到180~200℃,而且还适用乙烯脱氧。
常用型号及使用条件见表。
1.2.4.镍系脱氧剂镍系脱氧剂是一种活性非常高的非贵金属脱氧剂,通常为吸收脱氧。
由于镍在常压和60℃下可与CO反应生成羰基镍而造成活性组分的流失,并且污染系统,故在含CO气源脱氧操作中不能使用镍系脱氧剂。
制备方法及特点:脱氧剂主要以镍等为活性组分,氧化铝等为载体经共沉淀法制备而成。
镍系脱氧剂使用温域比铜系宽,一般为常温~300℃、残氧低,比贵金属系列价廉。
但比铜系脱氧剂价格稍高,且可以预还原态供应。
若以氧化态供应,使用前需在氢气氛下,于280℃左右进行还原活化。
BH型脱氧剂是一种镍系脱氧剂,既可在氢气存在下作为脱氧催化剂,也可单独作为化学吸收脱氧剂,在室温下可将含氧0.3%一0.4%的普通氮气脱除至含氧5×10-6的高纯氮,但使用空速较低,约300~500h-1,脱氧能力25mL/g脱氧剂。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开发了一种不配氢镍系脱氧剂,该脱氧剂可用于普氮制取高纯氮的脱氧处理,该催化剂采用镍为活性组分,并添加碱土金属元素为助剂,以A12O3为载体,使用前需在250~300℃下用氢气还原。
常用型号及使用条件如表所示国外专利介绍的镍系脱氧剂组分为Ni/Al2O3片状,可在0~150℃使用,脱氧剂总镍含量为43%~55%,孔容大于0.15 mL/g,抗压强度15 MPa,吸氧容量为22.4 L/L。
用它处理含氮和0.89%氧的混合气,在空速500 h-1,90℃等条件下,出口氮气氧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2×10-6。
国内镍系脱氧剂主要有Ni/ Cr2O3系列和Ni/Al2O3系列两种。
651型脱氧剂为Ni/Cr2O3型,在室温~100℃、空速5 000~6 000 h-1的条件下,可将普氮脱除至5×10-6。
BH型为Ni/Al2O3系列,既可在H2存在下作为脱氧催化剂,也可单独作为化学吸收脱氧剂,在室温~100℃、空速300~500 h-1的条件下,可将普氮、普氢以及氩气和烷烃类混合气氧至5×10-6,脱氧能力可达25 mL/g。
1.2.5.钼系脱氧剂钼系脱氧剂在有氢气条件下可以催化氢与氧的反应脱氧,在惰性氛围下可以化学吸收脱氧,吸收饱和后需要通氢气还原再生。